APP下载

刍议基于观察学习的写作能力系统化训练

2022-12-26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2年25期
关键词:替代性范文文章

陈 安|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

时下,关于写作能力训练序列构建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人从文章体裁的角度进行分学段重点训练;有人按习惯培养、素材积累、实际写作的步骤进行分时段重点训练;有人从读、仿、创、评的教学常规切入进行分段教学。实际教学表明,这些看似可行的序列,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肢解了学生写作的心理过程。因此,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当是突破写作序列设计瓶颈的基本思路。“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词汇。而写作过程中的观察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对他人的写作行为进行的注意、保持、复制与动机强化[1]。下面,笔者具体讨论其要义与训练序列。

一、写作注意过程——牵一“法”而动全身

注意是反映人们对特定事物的关注与融入程度的心理学词汇。所谓“牵一‘法’而动全身”,指学生能完全沉浸在某种特定的写作方法之中。影响学生写作注意的学习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者的自身因素

1.写作知识积累

当学生缺乏知识积累时,教学就会变成对牛弹琴。在范文教学进行到特定的语段,需要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某种写法时,教师有必要针对这种写法进行提问,以唤醒学生的前期经验。比如,学习暗喻或借喻等手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说什么是比喻(明喻),什么是本体、喻体、喻词,使新知识的学习有据可循,进而使学生对相关写作知识形成框架。

2.观察他人写作的目的

明确的观察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当前的观察活动,找到需要学习的特定内容。课前明确任务与课中提示任务,都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方法,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二)观察客体——范文与作者的因素

范文内容的筛选原则是,要考虑具体的写作教学,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或句段。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其他文章或句段,让学生进行综合比较,从而突出写作中的本质内容,获取核心知识,舍弃文本的非本质属性。

当代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偶像意识,这种心理将对写作教学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可将写作偶像分为三类:一是“大神”级的作家类,如鲁迅、朱自清;二是“明星”级作者,如全国作文大赛获奖者;三是“新星”级作者,如教师或写作优秀的学生。第一类对象的文章最适宜细嚼慢品;身边作者在时空与能力上与自己最接近,也最易让人产生写作模仿的动机。笔者非常重视发挥身边作者的影响优势。

二、基于观察学习的写作保持过程[2]

(一)看得清:示范过程须具体化

教师要通过多个同类范例来相互印证写作规律,舍弃范文中的干扰信息,汲取其本质属性。展示范文要像电影中的慢动作,教师要让学生细细品嚼,并在关键字词处多作停留,让学生思考。有时,教师还要将似是而非的其他写作方法拿来让学生进行比较,使其在比较中进一步深化理解。

比如,为了让学生明确借代这一写法,笔者出示了三个例子。

(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

(2)我们要读点鲁迅。

(3)上来的那个红领巾给老大娘让了座。

笔者让学生找出这三句话分别是用什么来代替什么,让学生分析总结出借代的基本含义。然后,笔者出示新例。

(4)园丁们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教师与园丁都具有辛勤劳动的特征,学生与花朵都具有需要关爱与充满希望的特征)

(5)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分析得出:“苍龙”与“国民党”都具有顽固难对付的特征)

最后总结:借喻与借代都是用一种事物来替代另一种事物,但借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只是有关联,没有相似性。

(二)辨得明:示范内容须表征化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表征系统分为表象与语言两大系统。表象表征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来替代性地理解相关内容,比如运动员回忆跳高动作建立的就是表象表征。语言表征对抽象的内容更具有促进理解与记忆的功能,比如,本体、喻体、借体分别表征了特定的语言内容,理解了它们,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新概念“借代”,并建立与旧概念“借喻”之间的联系。

应该注意的是,表象表征与语言表征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相互转化。比如,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告诉问路者“向北走在第一个十字路口右转再走五十米”,他只要凭语言记忆即可。但如果他要先后去五个地方,这五个地方的位置最好用地图来标识。对抽象知识进行直观的标识,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的种种图式,提高学习效率。

(三)记得牢:示范内容须复述

人的记忆过程与电脑相似,人脑中未经编码的信息杂乱无章,在头脑中出现这些信息泡沫会导致“死机”;编码好的信息不加存储则难以持久,放在头脑的“桌面”上很快会被误删或破坏。经由注意输入、表征编码后的信息,要在头脑中形成长时记忆,还需要通过不断的认知与复述才能达成[3]。首先,信息编码的过程如果存在不足,写作知识就不能为学生所理解,也很难进入记忆,当然就更难提取出来,因此,理解写作方法是重要的一环。其次,人对信息的遗忘都是先快后慢,因此,对写作知识的学习需要趁热打铁,某一写作方法必须适时提醒与复述。

三、基于观察学习的写作过程

生成过程是反映观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没有生成过程,就无法检验观察学习的成功与否。

(一)仿写

笔者认为仿写训练成功的三要素是:目标制作清晰;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及时进行鼓励与强化。第三点尤其重要,下面具体论述。

1.及时强化,促进生成

经仿写生成的结果可以直接让学生读出来或者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教师适时进行强化(表扬与惩罚)可以促进该生特定仿写行为的延续或消退,对同班其他学生也能提供行动的参照系。

2.分步推进,减少错误

注意与保持阶段的操作,由于抽象性的东西比较多,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仿写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允许学生出错,让学生逐步走向完善。

3.不断反馈,逐步完善

到了仿写这一步,学生所学内容如果存在问题,就会得到充分暴露。此时,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不断交流,其实是发起再观察与再保持的过程,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逐步完善。

比如,某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是“学会写开头”。在让学生观察他人的优秀习作,得出“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能让读者瞬间把握文章主旨”的结论后,笔者又提出要求“120 字以内;并能很快看出文章的主题”,让学生练习写以“请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为题的文章开头,最终大部分学生完成了任务。

(二)创新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模仿,创新就成了空中楼阁;创新是模仿的升华,没有创新,模仿就成了一潭死水。在上述仿写过程基本达到要求之后,笔者增加了一个要求“让70%的同学感觉你的开头与众不同”,并展示了一篇优秀习作的开头。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如同小山,闻到一条条小河恶臭难当,听说一股股气体毒害人类时,你会有怎样的感想?如果是我,真想疾呼:“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

学生发现这个开头除了达到前两个要求之外,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手法,语言非常工整,读起来有气势,作者还通过提问来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增添生机。

有学生在写作时直接借用了这个开头。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如同小山一样的垃圾,闻到一条条恶臭难当的小河,听说一股股气体正在毒害人类时,你会无动于衷吗?至少我肯定不会,因为我想对天大喊:“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

看得出,这个学生的表达基本上只是拾人牙慧,最终全体学生一致认定:第一个这样写的开头非常精彩,第二个再这样写就是套路,没有趣味了。最终,这个学生经过苦苦思考,不断修改,完成了新的表达。

那天到乡下“洗肺”,经过城郊时,我惊呆了:刺鼻的气体裹挟着腥膻味——那边有个“生态”养猪场;翻滚的白烟令人窒息——那是一个制药厂!我不禁想问:生态与健康,都去哪里了?

这一开头显然属于精品,创新意识与匠心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使环保主题呼之欲出。

四、基于观察学习的写作动机强化过程

在写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行为如果不被肯定,那他就可能无法继续这一行为;相反,如果存在积极的诱因,他就很有可能大胆地延续这一行为。

(一)利用课堂充分实施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当观察者观察到榜样的特定行为受到他人的强化(奖优罚劣)后,他的学习行为会受到影响。比如,小明只是观察到小强的良好行为被肯定,就有了拾金不昧的行为,这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的榜样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范文的作者就是最佳的榜样群体,我们说鲁迅的杂文写得如匕首、似投枪,他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学生就可能想,我即使达不到鲁迅那样的水平,但只要像鲁迅那样注意把文字写得深刻而且有力量,就也能在写作上有所突破。这样他就会把钻研鲁迅的文字表达放在心上。

在观察学习的生成环节,当某个学生的某一写法因为受到教师的肯定而赢得全班掌声的时候,其他学生往往会特别关注这种写法。由于希望自己也能获得教师的肯定,所以他们也就具备了观察学习的动机,使得观察学习的热情被点燃。

(二)关注学生心理进行外部强化

外部强化是指观察者表现出了特定的行为而受到他人的强化。外部强化的形式多样,切忌千篇一律。具体来说:外部强化的手段可以是借助听觉接受的表扬,也可以是视觉形式的“竖大拇指”,还可以是视、触觉结合的“拍拍肩”表示肯定;外部强化的场合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墙报、家长会,甚至是微信群;外部强化的性质可以是一般肯定或大加赞赏,也可以是表示惋惜或提出必要的批评;外部强化的实施者可以是授课教师,也可以是其他教师,或者同伴、家长、邻居等。

(三)帮助学生在观察学习中进行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指个体基于明确的目标而自觉地培养与激发自己的热情。一名资深作家不会因为受到批评而伤心不已,因为他能定期进行自我强化。如果把写作的动机比作汽车的动力系统,那么,自我强化就是发动机与燃油,而别的强化手段相当于加在故障车上的几只推手或者一辆拖车。

1.在外部强化与替代性强化中催生自我强化

三种强化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实现转换的。比如,教师肯定学生某句话中的某个词“可以与朱自清先生的写法相媲美”,学生会形成对自己较高的目标要求,今后要是写得不是太好的时候,他就会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与评估,从而进行自我强化[4]。又如,教师表扬A生的某种写法非常成功时,B生也在比较,内心会思忖“我也想这样写呀(替代性强化),而且我还发现了他的不足,所以我能写得比他更简洁、生动(自我强化)”。此时,自我强化就在替代性强化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

2.让学生公开进行自我强化

每个人最需要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对自己的目标与标准,可以让他们公开进行自我强化,如就自己写作的数量、质量与进度进行必要的自我强化。这是学生进行内在自我强化的一种过渡。因为公开的自我强化可以得到他人评价的印证,使学生的自我感受不致走得太远[5]。渐渐地,学生就能自己主宰写作的方向,“学做最好的自己”。

“文章有法”,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模仿,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教”。“文章无法”,“无法”是为了突破“陈法”,让学生在写作的世界中天马行空、享受乐趣,写作指导中教师需要具有“不教”的意识。“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如果我们把“躺、坐、立、走、跑”当作人类生活姿势的一种序列,硬性规定孩子每两年须学会一种姿势,这样内在的严密逻辑顺序就会被外在的机械程序打乱——三岁儿童即可小跑,为何非得等到八九岁才练习跑呢?即使是看上去最简单的“躺”,又有多少人百分百学会了健康地躺呢?上文所述的初中写作教学序列,同样只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灵动的逻辑顺序。笔者将这种序列摆出来外显化,并不是要将其设计成一张教学程序表,而是希望教师能在实际操作中将其融入教学潜意识,让其原理悄无声息地流露,并逐步浸润学生的写作思维图式。

猜你喜欢

替代性范文文章
美国少年司法替代性教育项目的运行框架与经验启示——以德克萨斯州为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低素质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
春色几许(简谱)
关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为例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学滑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