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暗箭中人”

2022-12-26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华静红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艾数学题道题

文/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 华静红

←→ 案例回放 ←→

语文课上—

“今天我们讲解《济南的冬天》,”语文老师正带领大家上课,“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这时,课堂上却冒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对于一个在无锡住惯的人,像我,春天要是不下雨,便觉得是奇迹;无锡的春天是一直有雨声的……”

语文老师定睛一看,果然是那三个捣蛋鬼—小艾、小毕和小奚。此刻的他们正摇头晃脑地读着他们“改编”的课文,扬扬得意。

语文老师刚参加工作不久,面对课堂上突发的情况缺乏经验,她稍显慌乱地对着他们仨说道:“小艾、小毕、小奚,不要乱改课文,请保持上课纪律。”

可这三人把语文老师的话当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扰乱课堂秩序,要不是班长出来解围,怕是语文课就没办法继续上了。

听着语文老师的诉说,我既生气又无奈,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个来我这里“告状”的任课老师了,他们仨基本上把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戏弄过了,并且不管我怎么批评,他们总是屡教不改,令我十分头疼。

其实,他们三人的学习都很好,考试成绩也在班中名列前茅,不仅如此,他们还具备很强的个人能力,特长十分突出。但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他们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仗着自己成绩好就看不起其他同学,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在课堂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面对这样眼里没有老师、心里没有同学的学生,我该怎样做才能转变他们呢?说教肯定行不通,只有想办法,让他们明白自身的问题,才可能改掉其不良行为。

大课间,小迪来到我的办公桌前,问我一道数学题的解法。小迪问的这道数学题很有意思,它是某一年中考试卷的压轴题,题面看起来简单、易解,但是稍微粗心一点就会落入出题者设置的陷阱,向着错误的方向解答。

我先帮小迪梳理了一下与这道题相关的数学知识,然后引导他一步一步厘清思路,最后推导出了该题的正确答案。看到小迪因为解出这道题而露出满足的笑容时,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让小迪来帮助我转变那三名学生呢?他将成为我最锋利、最隐秘的“暗箭”,准确、迅速地扎在小艾、小毕、小奚的自负心上,让他们彻底明白自身那目中无人的狂妄行为是多么错误!

于是,我对小迪耳语起来。

下午的数学课,在完成常规的教学内容后,我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每课一练”。在以往的“每课一练”环节中,我会选出一道难度较高的数学题,然后请会做的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解题步骤写在黑板上。因为每次拿出来的都是属于拔高性质的数学题,解答的难度较大,所以基本都是由小艾、小毕或者小奚解出来的。而今天,我给全班同学展示的题目就是大课间小迪问我的那道。

题目一出,大家埋头解题。不久,那三个学生果然最先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对我说:“华老师,我做好了!”我示意他们放下手,走到他们身边,查看他们的解题步骤。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全部落入出题人设置的陷阱,向着错误的方向答了题。再看他们的表情,是掩饰不住的得意与自负,看样子已经互相对了答案,正胸有成竹地等我表扬他们呢!

我微微一笑,拿着红笔在他们的草稿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大大的叉。这可吓坏了三人,他们没承想会是这样的结果,震惊、疑惑、不甘,还有一点点羞耻写满了一脸,开始手足无措起来。

就在此时,小迪缓缓举起了手,对我说道:“华老师,我也做好了!”话音刚落,全班一阵骚动,我走到小迪身边查看他的草稿纸,然后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对钩。之后,我对小迪说:“小迪,把你的解题步骤写在黑板上吧!”

小迪走上讲台,一边写一边说:“这道题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难,再一个就是特别容易做错。而这道题正确的解法是……”

在小迪讲解的过程中,除了小艾、小毕、小奚之外,其他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而小艾、小毕、小奚还处在难以置信与难堪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他们已经被我的“暗箭”给射中了,以往扬扬得意的神情终于消失不见了。

后来,我听说小艾、小毕、小奚向语文老师道了歉,也知道团结同学、向其他人虚心请教,不再那么骄傲自负、目中无人了。

←→ 案例反思 ←→

案例讲述的是班级里三个目中无人的学生,他们在语文课上捣乱,看不起其他同学,班主任老师采取“暗箭中人”的策略,让他们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认识到自身观念、行为的错误,最终转变了。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这样一些启示:

首先,对于班主任而言,班上的学生各种各样,只一味说服教育很难起到明显的作用,因为说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反感、不屑的,不但听不进去,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因此,班主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育人思路,不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教育方式,应多用计谋、策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纠正行为,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班主任应把握“中人”之度。班主任在运用“暗箭中人”作为教育策略的同时,也应当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过激,以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果为度。案例中的班主任针对三人的不良观念、态度和行为,运用“暗箭”,“中”的是他们心中的高傲、自负,针对的是他们目中无人的态度,但对于他们的自尊心,班主任是持保护态度的。所以,作为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班主任,不能以“中人”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要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巧妙地“中”掉他们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守护他们和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小艾数学题道题
误会
小艾奇遇记
吉祥数
扁biǎn鹊què学xué医yī
这道题谁会做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Q博士课堂
小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