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措施
2022-12-26李娟
李娟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话题,风险与利益是并存的,企业经营利益越高,那么风险的出现概率自然越大。可以说,风险防控水平的高或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能否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实际调查后发现,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加之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风险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重点难题,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杜绝财务风险的形成,成为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就“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展开深入剖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常见财务风险类型
(一)筹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较为特殊的行业,是从事房屋、构筑物和设备安装生产活动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众所周知,工程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因为施工周期较长、建筑物类型居多、复杂等因素影响,对建筑企业的运营能力、经济实力以及技术水平具有较高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因此需要企业具备足够的项目资金,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债权筹资、股权投资等方式,保证资金链能够正常运转,但以上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与企业的资产与负债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旦操作失误,将会使负债总额超出预期设定范围,资金链不能正常运行,财务风险也随之而来。
(二)投资风险
一般情况下,投资风险主要分为两种:其一,发生在长期、短期的投资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会将部分流动资金转变为股(债)权投资,希望借此获取更多主营业务之外的收益。但这样的方式具有一定危险性,一旦资金被对方恶意占用或挪用,或是对被投资方监管的不及时、不到位以及被投资方经营管理不善等,都会降低流动资金的运转速度与使用效率,使得建筑施工企业面临资金运转困难、财务危机等情况,进而诱发财务风险的形成。其二就是项目招投标,如果对项目了解不充足,对建筑市场行情观察不到位,再有就是同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盲目招投标,这些不利因素造成的影响都会增加财务风险的出现概率,使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面临一定困难。
(三)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比较特殊的风险类型,也是目前众多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风险。主要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因资金不足或管理不当而产生的风险,诱发运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有:经营或建筑规模扩大、库存量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购置数量增加、投资成本增加等。不仅如此,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的影响,而导致运营失败或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其损失。
二、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防控不到位,管理体系缺位
建筑施工企业属于营利性机构,会将管理重心倾向于项目招投标、项目建设方面,对于财务风险缺乏足够关注,会将风险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未能要求各部门参与到其中,财务信息搜集受到限制,影响了其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能做好风险分析与预防。同时,由于管理重心的偏移,许多企业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在管理制度方面略有缺失,缺少了应有的严谨性、完善性,不能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得不到很好约束,无法充分发挥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优势与作用,不能顺利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财务风险的出现,阻碍了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发送预警信号
如果说风险防控是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那么风险预警则是开展风险防控的前提条件。风险预警机制是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能够通过财务指标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为企业发出财务警戒信号,以便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处理。但就事实来看,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风险预警方面略有逊色,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不能从根源处做好风险隐患的排查与识别,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发生预警信号,在出现财务风险时,企业整体会陷入混乱状态,风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严重降低了风险防控效果,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会计核算管理不足,财务信息分散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为自身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加之施工规模较大,所产生的数据信息不计其数,需要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做好信息分析与处理。但就目前而言,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面临一定困境,成本核算管理不够严谨,未能严格遵从成本核算制度进行工作,容易使核算工作出现随意、盲目性,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无法为领导层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严重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性,财务风险也会伺机而动。同时,为了保证能够如期交工,许多企业会通过分散施工的方式进行项目建设,使得各项信息过于分散,影响了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加之各部门之间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准确传递项目信息,将会使核算工作陷入困境,进一步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出现概率。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是治理之基,是工作的保证,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工作流程,约束人员工作行为,为规避财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应结合实际经营情况,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作为企业的掌舵人,领导干部应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召开针对财务风险的动员大会,通过在醒目位置张贴标语的方式,促使企业全员认识并了解财务风险,营造良好的风险防控氛围,以便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实。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实际经营情况,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从财务、业务、经理办公室、生产部门中选取各方面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成立财务风险防控部门,主要负责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工作落实以及结果反馈,确保财务风险防控准确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促使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第三,加强财务评估,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情况、盈利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入手,对企业各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详细了解财务状况,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备,保证财务工作的时效性。
第四,实行动态化管理,时刻观察外部环境变动情况,分析建筑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对自身管理模式、风险防控手段做出调整,以便更好跟随时代发展脚步,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二)统筹资金预算及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为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好统筹资金预算和管理,适当扩展融资渠道,为自身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方面,根据自身建设规模和施工生产需要,在每年初统一编制资金预算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经营需求,合理调配流动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使资金规模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保证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自身财务状况,从宏观角度出发,综合测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与经营状况,详细查看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等,加强融资管理,扩展融资渠道。具体途径可通过与银企合作、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保证资金链运转正常,保证各项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送风险信号
首先,企业应详细了解财务状况,明确指出风险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广泛搜集财务风险的资料信息,做好风险排查与识别,加强风险变动趋势监管,评价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及时向企业决策者发送预警信号,以便采取有效对策做好风险预控。其次,加强风险管控执行监管,找出财务风险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与管理漏洞,及时告知上级领导部门,在多部门商讨下确定最终改进方案,将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最后,当出现成本增加、业务量下滑等财务风险征兆时,财务部门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处理方案,对预算目标进行调整,确保预算与实际相互吻合。此外,收支失衡是诱发短期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一旦支出水平远超收入能力时,将会增强企业债务偿还压力,减慢资金运转速度,降低企业资金利用率。因此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盈利、偿债情况、资产运营能力、财务报表和经营资料,通过各项信息预测出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分析产生风险原因,及时找出财务管理中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更好把控财务风险。
(四)加强会计核算管理,保证核算工作的准确性
在进行会计信息管理时,企业应认真解读《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政策,重点检查会计报表、明细账目,查看是否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是否满足相关制度标准,从而保证各项会计核算数据记录的安全、可靠性。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较为繁杂多样化,应定期做好系统性核算,进行追踪监管,对经济业务、项目建设汇总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并连续记录,准确掌握多种不同性质、满足企业经营需求的信息和指标。在必要情况下,可依托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实时处理财务工作中的实质问题,要求各部门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精准度,提升财务管理效率,规避财务风险的形成。
(五)强化投资决策管理,提高科学性
在投资决策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方面,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财务预算分析,对企业各项投资活动进行风险预测,做好预算评估与审核编制,保证预算目标与实际经营成本相符,进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与可行性。同时,加强企业运营分析,设定预期发展目标,在掌握财务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战略发展决策,保证投资决策与企业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减少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规避财务风险的出现。另一方面,加强财务资金预算、编制、评估,准确找出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强化资金使用审批管理,对其进行系统化规范和管理,以此来提升各项投资和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
(六)做好工程招投标与竣工验收结算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出现概率
在项目招投标环节,企业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深入分析目标项目的可行性与利益价值,是否经过国家正式批准立项,是否在国家基本建设计划范围内,详细调查项目资金的来源与到位情况,分析建设单位的技术水平与信誉状况,查看其是否能够符合项目建设标准,保证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做到“三保与三不揽”,三保“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三不揽“大笔垫资项目不揽、成本高利润低不揽、信誉低工程不揽”。同时,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当发生设计变更、合同差异或工程量增减情况时,项目管理人应根据合同条款约定内容,与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核实并办理签认手续,整理信息作为索赔资料,为后期工程验收提供数据支撑。在项目竣工结算环节,在项目质量验收完成后,应以承包合同为参考依据,按照约定及时清算工程款。如果因建设单位原因,无法正常支付款项而出现工程延期或停工现象,应及时搜集书面证据,并向甲方提出索赔事项。工程完工后,及时办理验工计价,做好工程结算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统一交付至建设单位办理审批,并督促建设单位严格遵循合同约定,在规定时间内容结清全部工程款。如果建设单位出现恶意拖欠、无理拒付等不良现象,施工企业有权利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建设单位按时支付工程款,并及时缴纳滞纳金,或行使留置权,不予交付完工工程,且所造成损失由甲方承担全部,避免出现垫资等情况,增加施工企业的财务负担,进而出现财务危机或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中流砥柱,建筑施工企业为提高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企业应对财务风险提高关注,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做好项目招投标、评估、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的风险分析与防控,加强会计核算、融资与经营决策管理,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及时处理,避免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稳健发展形成影响,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更稳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