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百年变迁及其现实启示

2022-12-26赖晓飞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政策时代

杨 钊,赖晓飞,2*

(1.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1]。作为青年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政策是党重视、关怀和信任青年的充分体现,是党的青年工作的理论化方略和战略化决策,是党和国家通过权威性的形式和标准化的规定,对特定历史时期内青年工作和青年发展应该达到的预期目标、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开展的方式等一系列要领采取的一般性步骤和具体性措施。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青年政策主要以关于青年的法律法规、关于青年的规范性党政文件、关于青年的党政领导人讲话和批示、关于青年的共青团规范性文件等多样化形式呈现,看似形式分散,却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党政各级部门共同打造了青年政策的整体布局和专向构造。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具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特色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特色的青年政策,到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出的凸显改革开放特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的青年政策,再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出的饱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色的青年政策,薪火相传,代代相续,做到了对青年群体政治、思想和组织的强有力领导,实现了对青年群体的高效化教育和针对性服务。

当前学界对党史中的青年问题研究,大多局限于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等角度,从青年政策变迁的视角探讨党的青年问题的成果较少。学者们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对革命战争以来各时期党的青年政策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青年政策的发展逻辑、发展展望等进行了合理评析,为党的青年政策变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参考。然而,相关研究存在对历史阶段划分欠完善、对青年政策演进的梳理欠系统、对青年政策经验启示的归纳欠全面等不足。为此,本文根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四大历史时期的科学划分,梳理党在各历史时期的青年政策,以增强青年政策变迁沿革的体系化、系统化,并赓续党在青年工作方面的优良传统,全方位归纳青年政策的现实启示,为新时代青年工作建言献策。

一、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百年变迁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政策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青年群体就是被积极依靠的关键力量。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青年群体的积极探索,没有李大钊、陈独秀、赵世炎、邓中夏、陈延年、陈乔年等一批批优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找方向、为民族寻出路、为政党建设觅良方,中国共产党就很难实现今日的百年荣光。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制定的一系列青年政策,保障了青年利益,引领了青年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协力前行。

1.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的重要性,并切实保护青年利益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维护广大青年的利益,最大程度地将青年群体团结起来,让青年意识到自己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带领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革命的胜利。193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团工作的决议》对如何维护青年工人的利益作了详细规定,明确要求必须尽最大努力为保护青年工人的利益而斗争,要求“不准减少工资一文”“反对开除”“反对取消月赏”“失业津贴”[3]。凡是涉及青年工人利益的事情,事无巨细,都力争做到极致。党在理论和实际行动中充分珍视青年的极端重要性和保障青年的切身利益,增强青年群体永跟党走的认同感,激发其以身许国的使命感,提升其救亡图存的责任感。

在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阶段,1940年5月,针对青年群体体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创造力,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青年工作是整个民族为寻求解放的人民战争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要聚焦抗日救亡的全民族共同目标,要将青年工作与党的总体工作联系起来[4]620,号召全党要自始至终把青年群体这一全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力量团结起来,把青年工作置于党的总体工作的关键一环。

2.强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对青年的领导和号召

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实现独立与解放,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领导和号召青年群体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此采取了广泛而有力的措施。

注重对青年的领导和号召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以贯之的工作重点。党积极团结带领青年在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武装斗争中凝聚青春的磅礴伟力,让广大青年展现出对党坚贞、不畏生死、浴血斗争、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品质和饱满精神风貌。1925年,共青团三大全面贯彻了党的四大有关决议和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积极发展青年学生运动的重要任务,并决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明确了共青团的组织方向,使其更加符合革命时期的时势。193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国民党压迫学生爱国运动告革命的学生》,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在当时反对帝国主义的极其危急的大形势下,应当放弃对国民党的幻想,积极同广大民众站在一起参加抗日卫国斗争。193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关于青年团工作的决议》中继续强调,“巩固青年运动中的无产阶级的领导,依然是团的主要任务”[4]379,进一步突出和强调了青年运动中关于无产阶级的领导工作,紧紧把青年运动融入党的工作中,把青年群体围绕在党的周围。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学生运动已有极大的发展,将来一定还要有更大的发展。但学生运动要得到持久性,要冲破卖国贼的戒严令,警察、侦探、学棍、法西斯蒂的破坏和屠杀政策,只有和工人、农民、兵士的斗争配合起来,才有可能”[5]。这在高度肯定青年学生爱国主义运动的前提下,为青年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行动策略,抓住了民族统一战线对于取得革命胜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1936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针对青年工作的专门性文件《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把广大青年团团员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让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相关部门和组织要学会通过青年的和群众的、民主的和公开的方式与原则开展青年工作,指导和发动青年运动,积极投入反侵略和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中。1937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强调了做青年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法门,指出要依靠大多数,拒绝孤立,认真调动大多数青年群体的积极性。同时,周恩来也强调了青年工作要严格执行“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的工作方法,青年工作更要明晰青年的政治任务,要和党的总任务始终保持一致。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更加需要青年群体发挥突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在实际行动中将中国青年在抵御外侮的反侵略斗争中拧成了一条绳。1938年4月,毛泽东给《新中华报》题词:“青年是抗日战争的生力军,目前青年团体的任务是团结全国一切阶层的青年男女,大批地走上抗日战争的战场去,充实正规军的战斗力,发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在后方的青年人,也是一切为着战争胜利而工作,中国的解放主要依靠青年人”[6],对青年团团结全民族青年的工作重心再次进行了深入强调,充分展示了青年群体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地位和不可替代的角色作用,更加显示了加强党对青年领导和号召的客观必要性。1942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团龄及转党问题的指示》中,对促进青年团员加入党组织和党龄问题进行了明确界定,要求各级组织在计算党员的党内历史时,应将党员由青年团员转党前的团龄(18岁以上的团龄)包括在内,并把团龄与党龄看得同等重要。在抗日战争发展到当前局势的特殊背景下,团龄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组织吸收青年团员的政策宽度得到了完整呈现。在这救亡图存的关键历史时期,党广泛地吸收青年、感召青年、指导青年,助力青年群体为革命胜利做出突出成绩、创造伟大功勋。

3.增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的思想理论教育

加强思想理论学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作为重点来抓的关键环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样如此。

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积极主张用先进的思想启迪青年、用优秀的理论引导青年、用正确的观点教育青年,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灌输给广大青年。193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就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门研讨,毛泽东对宣传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界定,并建议常委会以后要加强青年团工作的专门讨论。1936年1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必须加强青年团的思想和政治改造,尤其是在国统区、苏区和红军范围内,要根据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基于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认识程度开展有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关教育。

在全民族抗战时期,青年作为全民族抗战中的先锋力量,加强青年思想理论教育在党的教育工作中显得愈发重要和关键。1937年12月,毛泽东对青训班的开展予以了充分肯定,要求立足全民族抗战形势的实际状况,积极利用青训班的形式大量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到革命中来。1938年4月,中共中央再次对扩大青训班规模进行了专门讨论,提出通过专门训练青年工作干部和选拔学校优秀青年学生到部队干部连学习等方式助力青年工作[4]561。1940年6月,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要求全面扩大青年组织领导开展国民教育的范围,强调既要动员相关组织内部成员积极参与,又要推动组织外的青年和成年群众加强学习[4]622。同年9月,《关于开展国民教育工作的决定》把“学习”当作了青年的责任,“教育”当作了青年组织的责任,明确了青年自身和青年组织各自的教育职责担当。1941年10月,针对青年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号召负责青年工作的同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彻底清除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强调有调研才有发言权[4]649。

解放战争期间,青年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由反对外来侵略逐步转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引领青年成长发展等方面。1946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中央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中号召广大青年广泛开展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教育,领导和鼓励青年同志们积极参加实际斗争。1948年7月,《关于新区宣传工作与争取青年知识分子的指示》把争取和改造知识分子视为党的重大任务,要求要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培训班对知识青年们进行短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最大程度上争取广大知识分子围绕在党的周围,积极为民族解放贡献力量,为广大人民谋取福利。1949年4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题词“同各界青年一起,领导他们,加强学习,发展生产”[4]831。同时,任弼时指出:“一方面,学习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青年团员及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各种具体工作上的实际运用”[4]831。要求党要将对青年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光荣传统继续延续下去,凝聚青年共识,引领青年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政策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在调动青年积极因素、团结凝聚青年力量、强化青年磨砺锻炼等方面体现出了充分的独创性,领导和组织青年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将“把青春献给祖国”的青春号角贯彻在了实现人民奋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

1.调动一切青年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如何调动青年群体各方面积极因素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青年力量,调动青年积极因素向经济恢复和快速增长进军、向基层和农村进军、向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进军、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军,彰显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1950年,团中央发布《关于农村青年团贯彻执行农业部一九五○年农业生产方针及粮棉增产计划的指示》,要求青年团要善于“组织青年农民和成年人一道去进行变工互助合作生产;团员要以模范的行动和耐心去发动群众”[7]116。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纲领性文件《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指出:要不断提升和发扬农村青年的学习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成为农业生产方面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突击力量。同年9月,团中央组织学习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并印发了相关学习材料,号召广大团员乃至所有青年,要深刻知晓青年团是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而存在,是党的大政方针的积极宣传者和坚决执行者,广大青年要为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7]118-119。胡耀邦在1957年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大上作了《团结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主题报告,鲜明指出了要调动青年积极因素为完成中共八大提出的历史任务不懈追求和奋斗;毛泽东在接见该大会代表时也号召青年们“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7]119。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党在恢复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厥功至伟,将青年资源发挥得恰到好处,也让青年群体在社会主义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把握一切有效契机将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领导周围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青年的主心骨和核心力量,凝聚青年力量对实现人民奋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把握一切有效契机将青年团结在党的领导周围,成为了党领导青年的根本需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前期,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指出,青年工作必须要照顾好青年的特点,不然就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既要顾及大多数青年,也要顾及先进青年,要有明显侧重点。“青年团要学会领导青年,和成年人一道,在农村把农业搞好,在城市把工业搞好,在学校把学习搞好,在机关把工作做好,在军队把国防军练好,成为现代化军队”[8]276-277。并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标准作为青年团的工作方向。1953年10月,中共中央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青年团的领导,开展青年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严格按照“三好”标准进行工作,强化党对青年团的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1956年中共八大在新的党章中增加了“党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联系”章节,对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组织的领导、青年团的性质、青年团的任务和各方面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以党章的形式将青年工作地位全方位拔高,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在向社会主义建设迈进的前进征途中,将青年群体和青年工作视为总体工作格局中的突出环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青年政策遭受了严重破坏,没有得到正确有力的贯彻。直到1978年10月,李先念在被誉为“动员全团和全国青年进行新长征的誓师大会”的共青团十大上,阐明了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再一次把培养教育青年摆在了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体现出改革开放前夕青年政策的重大调整,为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工作的全方位推进作了良好铺垫。

3.抓住一切有利机会使青年加强思想磨砺和实践锻炼

强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历史时期不可替代的基本教育要点,是培根铸魂和强基固本的首要前提。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抓好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条生命线,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早在1949年,党就在《共同纲领》中强调了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政治教育,使青年更能适应革命工作和新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将加强青年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纳入国家总体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1952年8月,毛泽东两次讨论青年团工作,对当代青年具有英勇积极的面貌和知识不足的缺陷的特点进行了深刻阐发,号召把学习作为该时期青年群体成长成才的突出任务;要求广大青年不但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思想、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也不能落下体育锻炼,要培养多方面共同发展的优秀青年[9]14。1957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青年工作作出指示,再次强调青年要加强学习,要求“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10]。不难看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了前进方向和明确思路。

(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青年政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政策既继承了前一阶段的优良传统,也逐步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青年政策体系趋于完善化、现代化。

1.号召广大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新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凝聚青年方面逐步与现代化接轨,号召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成为了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新的重要历史主题。在1980年12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号召要把我国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四有”青年,指出青少年要从小立下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的宏伟志向,努力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9]238。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庄严宣告:“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充分发挥团结和教育青年的作用”[11]。1994年8月,中共中央要求共青团和学生会及其他团学组织要充分发挥好党联系、团结和教育青少年的纽带作用,根据各自组织的特征和方向,照顾对应青少年群体的特点,以丰富的形式开展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吸引在自己周围,积极发展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骨干党组织和团组织,使更广大青年能紧紧聚在党的周围[9]419。在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上,江泽民希望青年们“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坚持艰苦奋斗的统一”[9]462。号召新时期的广大青年要以全新姿态和饱满热情向新世纪迈进、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做好新形势下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先锋闯将。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继往开来的前提下结合最新国内外发展变化和实际状况,对领导和号召青年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07年5月4日,胡锦涛在给中国青年群英会的贺信中希望全国共青团员和青年们牢记党和人民重托,自觉勇担使命,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光彩的新一代[12]。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希望广大青年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成为可堪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9]654。同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特别提到青年,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13]。2012年5月4日,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14]。

2.全面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

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在“文化大革命”后彻底解放思想、贯彻实事求是、坚持锐意进取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共产党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敢闯敢拼的全新姿态勇开风气之先,以革故鼎新的豪迈气势,让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逐渐面向新时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聚焦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致力提升广大青年思想道德素养,为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培育一批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青年人才。

1979年是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的第一年,为了彻底摆脱左倾和右倾的影响和干扰,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提出四项基本原则,这也成为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标准和政治底线。为了加强新时期党对青年学生全方位的正确培育和引导,教育部在1981年8月的全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善党对学校的领导,积极培育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引导青年学生实现全面发展[9]243。思想道德教育在青年学生的各类教育内容中居于首要地位。1983年1月,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等24个单位发出《1983年继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意见》,在广大青年群体范围内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五讲四美三热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标准。1987年,全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座谈会倡导注重调查研究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及时了解青年思想动态,及时做预案;同时,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四有”教育的相关方法和策略途径进行了商讨。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以“爱国主义”为主要教育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共青团要对爱国主义常态化教育常抓不懈,对于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特征,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3.推动青年工作踏上法治化专门化新征程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对青年工作法治化、专门化等做出了充分探讨、全新规划和有效实施,新时期青年工作取得重大进步。

其一,加强青年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研究。1985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199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和文化部等多个部门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在青年法律法规及发展纲要方面逐渐全面化、制度化和体系化,逐步构建起青年专属的法治构架。

其二,加强青年研究专门化工程建设。1989年10月,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为目标的“希望工程”开始实行;1991年8月,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1991年9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立;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2002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支持系统”成立。总之,中共中央及其相关部委针对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研究现状,构建起一批具备全新特色的新型机构,为青年工作的专向性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政治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全局上,引领青年成长、凝聚青年思想、服务青年发展、教育青年奋进。在吸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思想精髓、继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青年政策的优良传统、根植于新时代青年新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向性和前瞻性的青年相关论述和政策,使新时代构建中国梦征途上的“党管青年”原则得到充分展现,让广大青年群体在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共同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1.谋定广大青年实现青春梦想的时代规划

时代变局呼唤青年担当,民族复兴需要强国先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青年群体视为新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号召青年应当踔厉奋发,将个人之“小我”和民族之“大我”紧紧相融,将自身前途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为新时代青年实现聚力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梦想谋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要求,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同时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15]。将党在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高度战略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同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依据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时下青年发展的实际特点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国家级的青年发展规划,即《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部规划从党和国家的高度将“党管青年”原则落实到青年发展中,是青年一代成长和进步的蓝图性文件,从顶层设计上为青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完善的社会支持和制度保障,浓缩了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青年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同年9月,《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正式出版,为新形势下青年发展和共青团改革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方向指南。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16],将自己磨炼成为全面发展的、勇担重任的新时代新青年,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负民族和时代的期望;并要求各级干部做好青年的知心人、热心热和引路人。2022年,我国首次专门针对青年群体发布的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从“生逢盛世、共享机遇,素质过硬、全面发展,勇挑重担、堪当大任,胸怀世界、展现担当”[17]四个方面,对身处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生存环境与境遇、取得的成功与成就、成长的要求与标准进行了高度总结,并对青年给予了殷切希望,再次发出了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属于青年时代的强音。

2.筑牢青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使命与担当

新时代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互交汇的新发展阶段,当代青年身逢其时、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青年的强大生机与活力、突出的积极性与发展性、卓越的战斗力与创造力,号召并要求新时代青年要将青春无悔播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将伟大荣光镌刻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中,心存民族大义、胸怀“国之大者”、筑牢使命担当。

2013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党一直以来都把青年视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2]。并对青年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道路上的地位进行了深刻阐发,号召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每一代的际遇和机缘,广大青年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18]。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圆满实现,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19],要求青年在圆梦征途中要不懈奋斗。同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要了解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峥嵘之路,坚定不移跟党走,做好“前进者、开拓者、奉献者”[20]。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21],再次激励青年一代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人翁角色参与其中,抓住新时代征程的脉搏,助力民族复兴伟大建设。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群体的卓越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青年一代点赞[22],这是对风雨之中青年群体卓越表现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同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一代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姿态,同全体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征途中搏击[23]。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10周年前夕的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期望中国青年在为祖国、民族、人民乃至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对青年一代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充满希望和期盼[24]。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希望也寄托在青年一代,号召青年要在党的旗帜下,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25]。2022年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进行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指出青年是初升的朝阳,经过长期不断聚集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26],指示广大青年要让奋斗成为最亮丽的底色,要让行动成为最有效的磨砺,力争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接力前行、奋勇争先。

时代滚滚向前,青春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也在不断实施和调整中深入完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实现独立和解放为目标的青年政策,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促进人民奋进为导向的青年政策,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实现时代创造为引领的青年政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实现民族复兴为根本的青年政策,党和国家围绕青年、关心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对青年群体的殷切关怀让青年一代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顺利前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百年变迁的现实启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27]。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变迁的一百年,也是青年工作经验积累的一百年,从政策演进的“历史教科书”中探索工作的经验启示尤为重要。

(一)守正创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凝聚青年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作为最有活力、最有生机、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青年一代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事关党的根基。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事业没有青年的参与就难以长期维系和永续发展,青年的认同和追随是党得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党只有赢得了青年一代,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中不断向前。党对青年的全面领导,不只是政治上的领导,还是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其中政治领导是核心要义,思想领导是根本基点,组织领导是关键因素。党要做到对青年的“三个领导”,不但要在政治路线、政策方针和国家政权方面起到领导作用,强调政治的原则性;而且要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力争在教育和宣传上起到领导作用,强调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更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强调建设力量的整体性。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全方位领导,是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本质要求,只要更好地把这个优良传统和本质要求一直传承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2]。

(二)守正创新,在把握时代青年价值上教育青年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每个时代的独特印记,对特定时代发展前景构建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同。因此,把握好时代青年的规律,因势利导,加强教育,实现青年效能最大化至关重要。革命年代的青年使命是实现独立与解放,建设时期的青年任务是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青年主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的时代青年们的责任和担当不同,青年价值就有不同的特征,应结合时代特征和具体情况,结合青年发展规律,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实践创新教育,让青年群体为所处的时代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成立至今已达一百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青年教育,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导向,以理论学习教育和实践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堪当复兴大任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一批批精兵强将和改革闯将,让广大青年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德才兼备的民族复兴核心力量,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彰显青春的朝气、凝聚青年的磅礴伟力。

(三)守正创新,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砥砺青年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即是强调青年政策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和创新性,这是持续发挥青年作用的充分体现。“青年是整个社会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8]466,不能用保守和落后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创造性,青年政策制定的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是党的青年工作得以长期延续和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从为实现独立与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色的青年政策,再到为实现人民奋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风格的青年政策,到为实现时代创造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富有新特征的青年政策,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准确、全面、系统、深刻的青年政策,党的青年政策的与时俱进充分展现在对青年群体指导思想的因时而变上;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特色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抗日先锋队等抗日救国团体,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再到具有社会主义新特征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党的青年政策的与时俱进完整地体现在青年组织构建的因时而变上;从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党的青年政策的与时俱进有力凸显在对青年使命和目标确定的因时而变上;从革命斗争,到上阵杀敌,到建设现代化,党的青年政策的与时俱进突出显示在对青年实践行为指导的因时而变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是基于青年群体的重要特点,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发青年的创新活力而量身打造的,它更有力地传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青年发展性和创新性的思想精髓。

(四)守正创新,在坚持统筹全面发展上服务青年

党对青年的领导是全方位领导,在关心和关怀青年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全面统筹就显得十分必要。青年政策不仅是领导青年的策略,也是教育青年的策略,还是服务青年的策略。譬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既领导和号召青年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前赴后继,也加强青年的思想理论教育,还关注青年个人发展的利益。青年政策不仅是政治性的,还是社会性的;不仅是指示性的,还是服务性的。依据青年本身的发展特征全面制定青年政策,为青年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建构好系统性框架,可以让青年群体深切感受到对党和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青年一代的服务意识应该更加浓厚,这既是聚拢青年心的重要法门,也是持续发挥青年力量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让新时代广大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激荡起澎湃春潮。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青年政策在引领青年发展、凝聚青年共识、提升青年觉悟等方面功勋卓著,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效能为党的青年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百年党史谱写了生动的华章,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深入推进树立了先进的榜样。本文立足于百年党史的生动教科书,聚焦于党成立以来四大历史时期青年政策的变迁沿革,较系统、全面地探究了青年政策的变迁逻辑和思想内容的科学性,解读了青年政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性,明晰了青年政策立足时代具体实际又聚力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践性,并总结出党的青年政策百年变迁的现实启示——守正创新地凝聚青年、教育青年、砥砺青年、服务青年,可助力新时代新阶段的青年工作迈上新的更高台阶。然而,百年党史中青年政策内容浩如烟海,是一笔研究党的青年工作发展过程和预见未来方向的宝贵财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研究透彻,对青年政策时代特征的全面归纳和现实启示的完善总结,需要进一步深入考察和研究。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政策时代
政策
政策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助企政策
政策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