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皖西小三线工业遗存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以霍山县诸佛庵镇为例
2022-12-25黎启国朱林枫
黎启国 朱林枫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一、引言
三线建设时期是指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期间,受国际局势影响,我国将当时的国防、工业、科技由东向西进行重大战略大调整,是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西迁过程。“三线”是依据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国防前线向内陆收缩而形成的三道线。其中三线又有大小之分,通常所指的三线是大三线,小三线主要是指一二线的腹地。“小三线”的建设是为了与原有的大三线建设形成一个整体系统[1],地方省市小三线建设参照大三线。
改革开放以后,小三线建设“关、停、并、转”,遗留下大量厂房车间、办公、宿舍楼等工业遗存,其中有少部分被评定为工业遗产,大部分都缺少保护和管理,造成资源的浪费。目前,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区域史研究上。一方面是从概念和意义的角度出发开展研究[2-4],另一方面结合各地三线工业遗产的实际情况提出活化建议[5]。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之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视角,基于皖西小三线历史、工业遗存分布情况及再利用问题,从社会、文化、产业、生活、组织五个方面,对小三线工业遗存开发与利用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相应策略。
二、皖西小三线历史沿革
安徽小三线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的工业、经济以及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可以分为南京军区援建的皖西小三线和上海援建的皖南小三线。皖西小三线主要分布在霍山县、舒城县、六安裕安区以及金安区。从地形地貌上看,皖西所处地区属于大别山区,多为山地,在高山之间又有谷地与盆地,满足选址上的“靠山、分散、隐蔽”要求;从资源上看,由于皖西属于地壳运动较为活跃的地区,其地下矿产资源量大类多能为皖西工业发展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从气候条件上看,皖西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气候温和。同时该地区物资富饶,能保证三线建设者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1965年至1970年间,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陆续建设小三线军工企业16家。其中包括霍山县境内的皖西机械厂(代号“990厂”)、江北机械厂(代号“9373厂”)、红星机械厂(代号“9374厂”)、东风机械厂(代号“9324厂”)、皖西化工厂(代号“9375厂”)、红旗机械厂(代号“9539厂”)、淮海机械厂(代号“9356厂”)、淮河机械厂(代号“9346厂”)、江南机械厂(代号“9307厂”),舒城县境内的皖江机械厂(代号“973厂”)、皖中机械厂(代号“942厂”)、皖东机械厂(代号“9361厂”)、江淮机械厂(代号“9336厂”)、先锋机械厂(代号“6891厂”)、通用机械厂(代号“9409厂”),六安金安区境内的利群机械厂(代号“9419厂”)。三线建设时期,这些军工企业推动着皖西地区的大发展。为改善皖西小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和满足企业生产以及随工厂迁入的几万人口生活的需求,该地建设了包括医疗设施(如皖中医院、皖西医院)、水利设施(如龙河口水库)在内的多个基础设施,促进了人口、技术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初步改变了当地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等状况,甚至出现较为繁荣的景象,如当时的多个军工企业集聚地——诸佛庵镇被誉为“小上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开始调整三线企业产品结构以及企业布局,小三线企业从国防建设逐步转移到国民经济轨道上来[6],用于生产多种民用产品。此后,皖西小三线军工企业一部分贯彻军民结合方针,调整产品结构,如“9375厂”主要生产纸包装箱,“9356厂”主要生产千斤顶和汽车配件;一部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企业在成本、产品销路等方面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80年代末,三线企业不断搬离至合肥、蚌埠、淮南等地,如“990厂”(详见表1)。
表1 皖西小三线军工遗存
三、皖西小三线工业遗存特征分析
(一)选址及空间布局分析
1. 靠山隐蔽,依山就势
“小三线建设”作为“大三线建设”的补充,在军事战略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选址要求上也极其严格。皖西小三线的工业厂房大多分布在深山峡谷之中,主要分散在皖西各个村镇附近,包括诸佛庵镇、落儿岭镇、桃源河镇、真龙地镇、凡冲乡、东西溪乡、大河乡、晓天镇、燕春乡、河棚镇、五显镇。各村镇周边分布着1~2个三线厂,以此方便厂区的生活补给,同时也满足小三线的隐蔽需求。
小三线军工厂多结合产业和功能结构依据地形、山势进行布局,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呈线状分布在山谷中。依据山谷呈现的线性,建设道路,车间仓库分散在两旁,各个车间距离较远,如“9356厂”(图2)。第二,线面结合式布局。在线性布置工厂车间的同时,将宿舍楼和办公楼以面状形式布置,如“990厂”(图3)。
图1 皖西小三线分布
图2 “9356厂”线性布局
图3 “990厂”线面布局
2. 聚散有度,相互协同
从皖西小三线厂区位置分布可以看出,主要以诸佛庵镇、晓天镇以及毛坦厂镇三个中心展开建设,每个中心形成的片区都建有5~6个小三线厂。如以诸佛庵镇为中心的“990厂”“9375厂”“9373厂”“9324厂”“9374厂”五个小三线厂,主要用于生产炮弹、炸药。以晓天镇为中心的“973厂”“942厂”“9361厂”“6891厂”小三线厂,主要以生产枪支弹药为主。以毛坦厂镇为中心的“9307厂”“9346厂”“9539厂”“9419厂”“9359厂”小三线厂,主要以军品包装以及配件修理为主。整体来看,其布局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满足军工生产、区域联防的要求(如图4)。
图4 皖西“小三线”集群分布
(二)功能结构特点及工艺特色
在对“990厂”“9373厂”“9374厂”“9324厂”“9356厂”实地调研过程中可以看到,各个厂区内的功能较为完善。一般厂区内包括生产性空间、生活性空间和管理性空间。生产军事用品的车间厂房多置于山谷隐蔽之处,有些甚至会设置在山洞内部。生活性空间和管理性空间则较为聚集,可达性高。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时期,建筑的材料大多就地选材,经济且运输便利,建造技术多因地制宜,呈现出在地性的地域特色。大多采用砖木混合、砖石混合、砖混凝土混合、钢筋混凝土混合、干打垒式以及人工土石的结构方式[7]。如“9373厂”的职工宿舍,多为2~3层砖混结构。生产车间以及仓库多为单层红砖砌筑而成(如图5)。“990厂”现存宿舍则为两层砖木结构(如图6),“990厂”的国资024,屋顶为木制桁架结构,墙体为砖混结构(如图7)。在立面处理上,多选择清水砖墙抹灰(红色或灰色)、混凝土砖墙,双坡屋顶、平屋顶、带有天窗的屋顶。生产性空间与生活性空间在立面处理上又有所不同。如“9374厂”宿舍楼,木制门窗,红砖墙面,阳台处抹灰处理(如图8)。“9356厂”宿舍楼双坡屋顶,木制门窗,清水砖墙面,二层走廊栏板处也有砖砌镂空纹理作装饰(如图9)。“990厂”宿舍是双坡屋顶、木制门窗,清水砖墙面,二层走廊栏杆有砖砌纹理作为装饰(如图10)。而生产车间及仓库立面处理较为简单,无过多装饰。
图5 “9373厂”宿舍
图6 “990厂”宿舍
图7 “990厂”国资024
图8 “9374厂”宿舍楼
图9 “9356厂”原宿舍楼
图10 “990厂”宿舍
四、再利用现状及问题剖析——以诸佛庵为例
(一)再利用现状
近几年,霍山县由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以“印象三线”为主题,将全域内的小三线工业遗存作为文创旅游项目进行保护性开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霍山县旅游经济。其中诸佛庵镇联合社会多家单位,对原军工企业开展投资建设[8]。通过实地调研诸佛庵镇内四个小三线军工厂旧址,发现其再利用现状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延续工业属性。如“9376厂”,遗留的厂房仓库和宿舍,有的被用作毛竹加工厂或手工作坊,有的则被当地民众购买或占用。后来诸佛庵镇对厂区进行全面清理和回收,并利用遗留的厂房成立了工业园,再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增加企业数量[8]。
(2)建筑破败不堪,现状堪忧。如“9374厂”,目前有极少部分作为企业工厂,由于企业私地难以进入调研,从工厂外部看,内部建筑并未得到仔细保护。大部分处于荒废状态,其中由于未得到妥善保护,都已破败不堪。又如“9374厂”大部分由于保护不当,现状堪忧。
(3)厂区保存的较为完善,部分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如“990厂”“9375厂”所处位置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2015年,诸佛庵镇政府为有效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和“美好乡村建设”决策,依托当地的生态环境,深度开发小三线工业遗存及其附属景观,集中力量利用原有工业遗存资源打造成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军工村”逐渐转变成“画家村”。目前已建成的“安徽小三线军工博物馆”是依托原皖西机械厂留置的车库老办公楼改建而成的。综合性民宿则是由原皖西厂大剧院、仓储车间改造而成。
(二)工业遗存再利用问题剖析
1. 保护意识不足
小三线所处地区的居民对三线遗址的历史、文化认识不足,导致人们对其保护意识不足。如“9374厂”“990厂”内大部分的废弃建筑虽具有历史、经济、美学价值,但未得到保护,保存状态不理想(如图11~13)。
图11 “9374厂”道路外部晾晒的半成品
图12 “990厂”废弃国资024内部
图13 “990厂”废弃国资024外部
2. 交通不便
除了“9376厂”位于省道两侧,其他小三线遗址通往县城的道路均为山路。若在雨季甚至会遇到山体滑坡等危险情况。部分遗存距离村镇中心较远,交通设施不发达,难以利用。
3. 经营管理难度大
小三线遗址规模较大,在管理、再利用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对基层政府来说难度较大。如画家村为解决经营管理问题,设立有专门的委员会、领导组、画家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设置了租赁办法。但目前签约后的部分艺术家并没有按照协议操作,甚至有些艺术家长期不入住,工作室不能如期开放,因此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4. 建设资金不充足
在小三线厂遗存的开发、利用以及后期运行形成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小三线军工遗存均处于乡村,无法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仅依靠公共资金开发,难以持久。如画家村前期建设投入较大,目前仍然有资金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缺乏大量资金。
五、乡村振兴视角下皖西小三线工业遗存再利用对策
皖西小三线工业遗产的开发再利用,基本都存在位置偏僻、配套设施不完善、运营管理不专业等诸多问题[9]。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下,小三线遗存再利用需要从物质、文化以及生态等多方面思考对策。
(一)传承传播工业文化
皖西小三线的工业遗产群是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特殊工业建筑类型,作为皖西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既是过去遗存下来的物质财产,也是未来所需的文化资源[10]。在短短20年的三线建设过程中,遗留下的不仅仅是工业建筑遗产,其背后所蕴含的工业文化也值得我们去传承与发扬。
1. 设置多种红色教育形式
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教育是个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教育教学的形式呈现出创新性的特点,可以利用新科技给现代教育过程增添趣味,例如通过影片、动画、互动式体验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使之能更好地接受、传承三线工业文化,更深刻地体会爱国主义精神。
2. 开展适应场地的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适应场地的文化活动让工业遗产“活起来”[11]。把握小三线建设的文化和时代热点,依据地理和建筑遗产的特征,举办适应场地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将小三线工业遗产作为旅游项目开发利用,策划多种游客参与度更高的活动,例如仙人冲画家村除了以民宿、工作室、博物馆等方式利用工业遗产外,还可以将场地内废弃的工业遗产开发利用成以艺术创作为主题的体验馆,定期举办游客参与性强的大型活动,在增强三线工业遗产的场所文化活力的同时,也能增加收益和提升景区知名度。
3. 完善遗产保护和管理体系
目前小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管理不到位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工业遗产与周边环境、市场、政府、社会紧密关联,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是一种可共享的文化和资源,对其进行再利用能够体现村镇特色、助力村镇发展。强有力的管控机制对工业遗产实物保护和唤起广泛的保护意识都有帮助。梳理工业遗址留存状况,对建筑进行调查和登记建档。组织专家对既有建筑进行价值评估,进而进行分级保护和管理。
(二)丰富乡村生活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生活主体是村民。在小三线工业遗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村民的存在不可忽视,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完善村民活动空间、交通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满足村民生活的需求,增强景区可达性。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村镇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开发后的功能需求。所以应在不破坏乡镇和工业遗存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建设惠民工程。在交通通讯方面应增设交通路线,增加公交班次,拓宽道路,提高景区可达性,从而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利于小三线工业遗存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另外乡村公共服务程度较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环境卫生整治工程等多个方面。根据遗产所处村镇发展状况和需求采取不同的利用形式,如“9376厂”,目前作为企业加工以及居民生活的场所,可利用部分遗留建筑建立村民活动中心以及村镇医疗卫生室,为村民所用,以此完善村民公共空间。
(三)加强乡村产业发展与工业遗存的联系
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小三线工业遗存的开发与利用,可通过延续其生产功能、开发有关工业文创产品、建立稳定持续的管理运作方式,有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1. 延续遗存的生产功能
利用三线遗存,进行招商引资,缓解当地财政压力。如遵义市绥阳县,利用境内5家国防工厂遗留建筑组建成绥阳县风华工业园区,政府投入少量资金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厂房、办公楼、家属楼、医院、学校等进行修缮,在保存厂区旧有面貌的前提下进行再利用,吸引了近三十家企业入驻,提高了废弃遗存的利用率的同时也缓解了当地财政压力。
2. 开发工业文创产品
利用工业文创产品,促进游客的观赏游览,从而带动景区经济效益。如恭王府深度挖掘“福”文化并进行深度开发,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以此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做好文化传承,提升其社会价值之后,文创产品才会带来经济价值。所以对于小三线的开发,可依托当地的三线工业文化,打造文创产品开发系统,利用现有的遗存,建设文创产品生产车间,增强乡村产业与工业遗存的联系。
(四)美化乡村景观
皖西小三线遗留所在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需要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文化景观,打造均衡有序的乡村景观,有效发挥山区自然资源与三线文化资源的优势。
1. 有序组织遗址景观环境规划
景观环境主要包括废弃构(建)筑物、景观小品、水体、植被、地形地貌等,对工业遗址整体风貌有着控制性作用。因此,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应整合景观序列,形成景观层次。利用废弃构(建)筑物等工业符号作为文化景观,丰富遗址所在的文化景观。
2. 尊重自然地景
尊重遗存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结合遗存再利用的功能,设置微地形、亲水平台、观光平台、坡道、台阶等多样形式,不仅有利于调节微气候,强化自然园林式的艺术氛围,还减少了对原有地形的破坏,节约了建设成本。
3. 利用废弃物
军工厂遗留下的废弃设备、建筑材料和工业材料都是可再利用的珍贵材料,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研究材料的物理和造型特征,挖掘废弃物合适的功能,通过技术加工重新运用于场地中,使得废弃物景观化。
(五)完善工业遗存治理模式
1. 引进专业人才
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展资源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人才是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工业遗存的开发再利用同样也是如此,工业遗存开发再利用具有专业性,需要高素质、专业的遗产改造、开发、管理的工作队伍。政府应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措施,满足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11],以此壮大人才队伍。
2. 促进多元主体协同
考虑到小三线地理位置,政府应是小三线遗址保护、开发、再利用的主要责任者,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等模式,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遗址管理。政府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管理工作。政府可以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完成项目前期建设工作,招商引资。资金来源由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提供。村民是小三线遗址开发利益直接相关者,也是开发后的直接使用者之一,应在项目规划中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同时提升村民遗存保护意识。在项目实施期间,应将规划方案以公示形式,获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多元主体协同作用,为小三线开发再利用提供组织基础。
3. 建立稳定持续的管理运作方式
在三线建设前期保护再利用过程中,建设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后续建设中仍需要大量资金,以及稳定可持续的管理运作。通过前期政府资金的支持,形成初步的产业规模,在后续使用中,通过营利收入投入以及后续其他企业的赞助可反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运营,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12]。
六、结语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短短20年的时间里,小三线企业完成了它的使命。新时代下的工业遗存,并不是废弃无用的建筑,我们应从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组织等方面思考工业遗存的有效可持续开发利用,这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