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涉农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实践
2022-12-25张祥会马晓晓
张祥会,马晓晓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这就要求涉农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大批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和善经营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培养,怎样培养”是关键。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产业学院成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现途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广东农垦总局,为完善广东省热作产业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健全热作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管理协同等机制,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工科、探索以推动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迫切需要更紧密的产教融合模式[1-3]。
1 广东广垦热作产业学院组织架构
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由学校设置党政联席会作为主要监管机构,由政、校、行、企共同组建产业学院理事会作为决策管理机构,制定理事会章程,确立产业学院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名额为5 名,其中学校3 名(由学校任命),广东农垦集团2 名(由企业任命)。经过理事会推荐,报产业学院党政联席会审批后,任命产业学院院长,构建起理事会管理模式下的产业学院院长负责制。
1.1 管理部门
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设置院长1 名、常务副院长1 名(负责教育教学、学生)、副院长2 名(广东农垦,负责社会服务),工作人员以热带农林学院现有骨干教师为主。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院长行使行政权力,负责组建产业学院的内部管理架构,将现有热作专业教师调整合并成立相关产业教育教学团队、产业办公室、科研创新团队及社会服务团队等相关基层组织,高效率完成产业学院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广东农垦产业学院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广东农垦产业学院组织架构
1.2 财务管理
由学校和广东农垦集团成立财务部门,负责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事务。在学校财务处设置独立账套,进行独立核算。学院安排财务人员任财务负责人,财务部设专任财务人员两名,由学校和企业各安排1 人。
1.3 教育教学管理
产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负责学院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和企业成立各产业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具体如下:①天然橡胶产业教学团队。②糖业产业教学团队。③菠萝产业教学团队。④剑麻产业教学团队。
2 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的主要功能
2.1 协同提高热作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质量
传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式的弊端已经日益凸显,依托现代示范性产业学院,高校可有效整合行业、企业的特色资源,校企共同拓展共建专业发展空间,打造群落式专业集群建设模式,突出优势专业特色;根据企业行业单位发展的需求,科学确定热作专业发展方向,由校企成员共同组成专兼实践教学团队,共同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应用型课程体系,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
2.2 协同创新热作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热作产业学院运作整体框架下,校企依托共建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建设实现更大突破。凭借近距离的行业调研,再加上企业生产代表的实质化参与其中,这将形成校企专业人才培养既定目标,制定精准细致职业技能人才能力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人才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计生动逼真的工作任务学习场景;根据热作产业行业标准及企事业单位对学生技术能力的要求,对已有课程进行产业优化,开展以学生基本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2.3 协同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与服务
热作产业学院主要发挥作产业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与创新需求等阵地功能,直接面向行业企业生产需求和特点,开展热作产业科教无缝对接,针对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关键环节,校企共同组建热作产业产教团队,依托示范性产业学院,开展技术攻关,提高科技研发效率,致力于在产业生产资源的开发与技术共享上实现双赢效应:一方面,企业科技研发相关项目可直接在高校建设,充分依托高校相对完善的师资优势、硬件条件等优势资源,从而提升企业创新力;另一方面,高校的科技研发平台向行业、企业单位全方位开放,联合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真正实现紧密合作,实现科技助力企业发展,从而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2.4 协同改善热作产业生产实践教学环境
热作产业学院将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结合涉农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及实践教学特点,共建贴近真实热作生产的实践型教学资源环境,加快推进实践教学相关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共建科技含量高、更加真实(仿真)职业生产环境感的实践教学场所;共建新产品研发、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就业创业等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实训室与生产工厂结合,从而达到专业学生综合技术技能训练、创新、研发能力训练等,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设计与生产服务相结合,依托企业大量真实案例,让学生切实受到真实的热作生产实践教学环境。
2.5 协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热作产业学院可有效改善校企双方专兼人才结构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主要目的。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涉农高校具备“双师型”素质师资在高职发展中遇到更为突出的瓶颈问题,面对这一难题热作产业学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更需加快建立校企双元灵活人才培养、师资引进和评聘机制,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校企双向聘任机制构建稳定的“双师型”专业建设团队,依据校企产业教师的学历、生产工作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及科研技术能力、产业岗位标准设定准入条件,分层次分类型聘用,打造校企专兼职教师团队。
2.6 协同开发热作产业特色课程
以优质热作产业、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环境智能调控、智能装备应用、循环农业等新技术为引领,引入最新国家热带作物种植规程、农产品食品加工、检测标准等,围绕职业岗位,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农事生产、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都市农业规划与管理等任务为驱动,融入生物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要素,校企共同开发具有热作产业特色优质岗位核心课程。
3 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建设成效
3.1 构建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管理框架, 优化热作产业学院管理机制体系
顶层设计热作产业学院的组织架构,改革热作产业学院的管理体制,学校组建热作产业学院监管机构是产业学院党政联席会,行使学院监督权力。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示范性热作产业学院的决策机构,构建理事会领导下的热作产业学院院长直接负责制管理机制。校企授权产业学院理事会全面行使热作产业学院最终的决策权力,享有产业学院日常产学研项目的决策权、审议权,高效、准确的指导热作产业学院领导班子和产业型师资队伍建设[4]。热作产业产业学院院长行使行政权力,统筹产业学院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验)室建设与管理、校企合作、科研、社会服务、评估与督导、成果孵化以及以及教学、实训、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的财务等工作。构建高职院校控股型混合所有制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机制,统筹规划建立依托控股型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组织结构,改革产教融合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和治理结构,学校构建校企模拟股份公司理事会下董事长的负责制管理体系,精准施策打通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改革发展的堵点,充分激发校企双方的积极性。
3.2 坚持依法治理原则, 创新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制度体系
热作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改革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校企合作双方建立管理制度体系,明确校企责权关系,增加产业学院日常管理运行的透明度,减少校企日常合作中的机会主义,建立健全产业学院管理制度,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完备制度体系。热作产业学院服务垦区热作产业,更需要科学化、系统化的运行管理制度。由于热作产业学院双主体内质属性,这将涉猎校企合作多方的利益,如仅按高校原有运行模式,校企合作深度必将受各方面制约。为了增进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意愿,亟须深化校行企相关制度改革,探索更深层次、递进式式的校企产教融合的运行模式和制度体系[5]。
3.3 创新“紧跟农时,且耕且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依托控股型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紧密贴合广东农垦橡胶产业、蔗糖产业、菠萝产业和剑麻产业等四大热作产业,同广东农垦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在校内建设热作科技创新示范农场,在广东农垦国家产业园建设210 亩热作科技创新基地和5600 亩甘蔗高新科技示范园,致力于构建校园有农场,把课堂建在农场产业端的“场校合一”教学环境,同时结合热带作物生产特点,对热作学生实施弹性学期制,依据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农时,设计热作产业相关课程体系,规范热作专业教学内容,切实做到“紧跟农时”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广东农垦的土地资源,热作资源,把广垦农机产业运作能力、农垦农场的土地等优势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同实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在垦区实施生产现场指导教学,聘请相关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精心技术培训,热作专业学生将以半工半读的形式直接参与到热作企业生产全过程中,以真正实现“学做合一”,即基于热作产业生产过程的“且耕且读”的学习[6],从而达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从而实现热作专业学生的生产技能与热作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对接。图2 为甘蔗产业实践教学基地,图3 为菠萝产业实践教学基地。
图2 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甘蔗产业实践教学基地
图3 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菠萝产业实践教学基地
3.4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精准实施教学改革与技能培优
热作产业学院以学生技能竞赛为抓手推进赛教融合改革和高水平技能人才培优工程。一方面,各专业教师以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最新比赛项目为指引,把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有机融入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中,有效推动各专业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各专业通过技能大赛平台强化技能人才培优工程,实施校企联合指导,不仅学生在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2022 年,我院荣获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一等奖2 项和二等奖1 项;荣获省级一类技能竞赛一等奖4 项,二等奖6 项,三等奖4 项,铜奖(包括铜奖)以上37 项;荣获省级二类技能竞赛二等奖1 项。这些学生毕业后将作为各自行业的新生骨干力量,成为专业教育的标杆。
4 结语
广东农垦热作产业学院有效整合学校、企业等优势资源,优化产学院“紧跟农时,且耕且读”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产学研创”社会服务高地。有力推进校企产教深度融合,增强办学活力。同时有效衔接校企探索产业、教育等关键环节,构建学校与产业企业联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热作产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