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人才选用制度的递嬗演进

2022-12-25蒋青林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举制人才

蒋青林

当政者需要忧心的事情非常之多,而其中之最当数罗致人才。汉高祖的一首《大风歌》,将在位者的心理描述得形象而深刻:“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打江山要有人,守江山也要有人,而人才从哪儿来呢?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做法,而且都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最为古老的人才选用是通过禅让来进行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尧将首领的位子禅让给舜,舜再禅让给禹。黄帝之后,出现了三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被推选到领导位子,他们就是尧、舜、禹。尧在担任首领时,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吃的是粗糙的食物。他一心一意想着部落的公共事务,对于名利十分淡泊。但尧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培育好下一代,儿子丹朱最后成为不肖之子。尧于是创造性地想出了禅让这种传位的方法,通过众人推荐和个人考察,最终决定将位子转交给舜。舜接任首领后,确实不负众望,深得民心。

舜在位期间,做了一项比较重大的决定,就是杀掉鲧,改由其儿子禹去治理洪水。鲧在尧执政时负责清理水患,由于方法不当,九年无功,洪水反而越治越严重了。那时人心确实相当纯朴,对事不对人,杀掉老爹让儿子接着干。禹肯定是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拼了命去工作。一方面,他改进了方法,将以堵为主改为以疏为主;另一方面,他以身作则,苦干实干,传说他在治水的13 年当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制服了水患,受到了大家爱戴。舜认为禹是个人才,非常宠信他。后来舜加大了培养力度,直接让禹代为摄政,而且一干就是16 年。经过长期考察,舜认为禹可以接班了,于是宣布将王位禅让给禹。

禹在位时,重点培养了皋陶。可惜皋陶不久就死了,禹就继续任用皋陶的儿子益。禹当政的第十年,在东边巡视时驾崩于会稽,将位子移交给了益。因为益执政时间不长,还未建立起威信,另外禹的儿子启也很贤俊,加上其父的威望尚在,所以天下人都希望由启来继承天子之位。启接过权棒,于是禅让制演变成为世袭制。

虽然禅让制被世袭制所替代,君王之位的人选被圈定在家庭或家族少数人之中,但下属大臣等还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夏、商以及周前期,人才需求量还不是很大,重点在于关键人才。商朝的建立者汤求贤若渴,其中求取伊尹的旧事一直被传为佳话。汤得到伊尹之后,经过一番考察,发现他确实是个奇才,于是任命其为右相。伊尹不负重托,帮助商扩大势力,灭掉了腐朽的夏王朝,建立商朝。伊尹先后辅佐了汤、太甲、沃丁等五位商王,树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名臣的形象。后来,商王武丁也有类似举措,他启用了傅说,直接将他从奴隶提任至宰相。在傅说的大力辅助下,商朝进入了“武丁中兴”鼎盛时期。此外,还有周文王在渭水边遇到姜尚,发现他是个旷世奇才,于是请他回宫,姜尚此后成为周文王的得力助手。文王死后,武王拜姜尚为师,君臣合力终结了商纣王残暴统治。

社会不断发展,所需人才逐渐增多。苏轼曾写过一篇《论养士》的文章,他指出:三代以上主要是从学校中选拔;战国至秦朝是从宾客中选拔;汉以后是由郡县负责推荐;魏晋之后则依据“九品中正”铨授;隋唐创立科举制度,并以此来选取人才。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诸侯卿相通过养士的方式来招揽人才。国君罗致才能杰异之士,如秦国得到了商鞅、李斯等,齐国得到了管仲、鲍叔牙等,吴国得到了伍子胥、孙武等,越国得到了范蠡、文种等。至于那些卿相,也争相招募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号称“战国四公子”,他们都是养士的代表性人物。“养士”做法的流行,让数量不菲的才异之士得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到了秦朝建立,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终结了养士传统。秦始皇原来就想驱逐外来的宾客,被李斯一篇《谏逐客书》给说服了,计划没有付诸实施。等到秦始皇一统天下,认为宾客已经没有什么作用,老百姓只要服从法律就可以了,于是毁坏名城,杀戮豪杰。那些具有特殊才能之人,被遣返回乡。他们的才能没了用武之地,志向抱负成为镜花水月,感到愤愤不平,于是这些人将能力用到其他方面,包括反抗强暴,从而转化为社会当中一股不稳定力量。自秦之后,大规模的养士制度虽然结束了,但是权贵们对于人才始终是有需求的,所以养士的做法或隐或现地延续下来。从唐至清都存在着“幕府”,其中的宾客称为幕僚,如曾国藩等人就聘请了不少幕僚为其充当参谋、秘书。

进入汉朝之后,对于人才选拔又有了新的做法。到了汉武帝时代,开始流行人才选举的办法,即察举征辟制,主要科目就是“举孝廉”,推举对象包括“孝子”和“廉吏”。由地方官主持,参考社会舆论,将大家比较公认的人才选拔出来,大致区分为贤、良、方、正四大类。汉朝创立新式人才选举制,替代了战国时的养士制。西汉时期,国家对于人才的征辟和任用还是相当重视的。为了凸显人才的荣耀,政府对各郡推荐的人才,专门派出“公车”将他们接到都城进行考察任用。东汉时期,察举征辟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光武帝专门颁布诏书,进行“四科取士”。具体包括哪四类人才呢?一是品德高尚,志节清白;二是知识渊博,能通经的儒士;三是熟悉法令,能熟练地依法办事;四是有魄力有才干,能处理事务,可以独挡一面。人才选拔出来之后,还有任用与考核,不合格者被淘汰,贪赃枉法者将受到严厉处罚。通过察举征辟,有汉一代出现了许多杰出人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史学家兼画家张衡,被征召之后,先做郎中,后又担任太史令。“医圣”张仲景在汉灵帝时被举为孝廉,后又出任过长沙太守。察举征辟制总体上保证了人才供应,稳定了汉朝的统治基础。

从另一角度来说,察举征辟也有弊端,某些当官心切之人,会根据时行做法去模仿和表演,以期获得特别名声和应召入官。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做官还是意味着名利双收。功利性做法影响深远,后来还演化出一个成语“终南捷径”。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一心想入朝为官,最后心生一计,他选择距离长安很近的终南山,倡言隐居,名气逐渐大了起来。后来,卢藏用果然被朝廷征召,当了大官。

汉之后,出现了九品中正制,该制由曹魏创立。曹操是爱才惜才之人,他大力倡导“唯才是举”。曹丕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推出九品官人之法:选择一批有见识的官员担任地方的中正,负责评审当地读书人的德行才能,并区分为九个等级(即“九品”),由此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与参考。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已很难正常选用人才。曹魏创建出“九品中正制”来搜罗才能之士,符合当时实际需要。但发展到后来,就慢慢偏离了初衷。九品中正制逐渐固化,当官只限于利益既得者,主要是名门望族,而庶族地主以及寒门子弟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则是难上加难。

由门阀士族把持的政治资源不向庶族地主、寒门子弟开放,于是,出身卑寒的有才之士断绝了出路,只能在忧愁苦闷和长吁短叹中郁郁度日。魏晋的左思在《咏史》一诗中生动形象、满怀愤激地描写过这种历史现象: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用了两种树的形象来说明出身不同所造成的云泥之别:茂盛的松树,哪怕是长得再伟岸,终其一生也只能待在低矮的山涧之底;而径寸之苗,在风中低垂摇摆,却因生长在山顶之上,就可以遮盖百尺之松。在诗中,作者虽然述说的是汉朝旧事,但以其来嘲讽当时弊端的用意是相当明显的。九品中正制流弊日显,极大地压制了人才的选用,时代迫切呼唤新的选才制度。

随着门阀世袭制的逐渐衰落以及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一种新型的人才选拔制度应运而生,即科举制。大致来说,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备与兴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终结于清末,延续了约1300 年。毫无疑问,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才选用制度之一。

通常将公元598 年视为科举元年。隋文帝于该年下诏,命令五品以上京官、地方官总管与刺史,按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个科目推荐人才。简单来说,“志行修谨”主要是考察德行,而“清平干济”则偏重于才能。科举制由此拉开帷幕,它将读书、应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出身一般乃至贫寒的子弟有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朝廷也借此集中人才选用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隋朝只是科举制的草创阶段,考试科目比较简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临时性特科,一种是常设科目。重点来看常设科目,比较固定的包括秀才、明经与进士。秀才科先考试策、再考杂文,难度很高,隋朝37 年历史当中只录取了十余人;明经科主要是测试经典,检测对某一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考中人数较多;进士科只试策,主要看文才如何,该科由隋炀帝所创,录取标准也较为宽松。考生通过科举考试之后,获得明经进士出身,具备了做官资格。之后,还要通过吏部考试才能走马上任,担任的也是县蔚与功曹之类的九品小官。发展至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备。唐朝科举制实行分科,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士科。据记载,唐太宗有一次在金殿端门往下一看,新科进士鱼贯而入,他的心情大为畅快,十分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通过科举考试,统治者搜罗到大批人才,国家治理的基础也就更加牢固了。

值得指出的是,科举制并不是一蹴而就取代原有人才选用制度的,而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唐朝,尽管科举制已实行,朝廷官员的主体部分仍然是通过察举等方式选拔出来的。当中既有科举录取名额限制的原因,也有门阀士族惯性影响的因素。到了宋朝,依然有许多官员通过“恩荫制”进入官场,相当于“走后门”。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被举荐者也要进入国子监学习并参加科考,但他们享有很大的特权,考试通过率远高于普通学子。从中可以看出,个人的家庭出身在宋朝还是相当重要。进入元朝之后,情况更加糟糕。尽管朝廷并未废除科举,但也很少开科取士。因为蒙古人觉得考试这东西很难预测,不好把控,还是任命自己信得过的人当官比较直接,心里也更踏实。

到了明清,科举制越发复杂和烦琐。考试链条拉得很长,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相应地各种规定也日益严格与细密。通过童生试,称秀才;通过乡试,称举人;通过会试,称贡士;通过殿试,称进士。很显然,科举制发展到明清,已从一种比较先进的选人用人制度蜕变为封建统治用以束缚人才的工具。考试内容与现实需要脱节,读书人一旦未能通过考试和谋取官位,就有可能成为社会中的无用之人。清朝末年,科举制废止。

总的来说,各种人才选用制度都是具体历史演进过程的产物,具有特定环境中的合理性,也必然带有历史局限性。天生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历史已然逝去,时代自会翻启新的华章。

猜你喜欢

科举制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古代的考试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科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举制对中国帝制时期国家兴衰之影响刍议
科举制对中国帝制时期国家兴衰之影响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