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2022-12-25○曾涵
○曾 涵
导语:一种爱国主义的情结从历史照进现实。
当我再一次回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群众游行的视频时,我周围好似刮起了一阵龙卷风,瞬间把我裹挟,带回到那天的现场。是的,2019年10月1日的群众游行,我在其中。当我故作镇静地写下这些字时,心里其实早已波涛汹涌。还记得,群众游行结束后天天都跟周围的人打趣说,等我老了一定要在壁炉边摇着躺椅,跟儿孙们讲述这次盛会的故事。
动员大会那天,一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是幸运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将迎来多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周年。正说着,她就给我们掰着手指算,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2022 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听到这里,我耳朵动了一下,一种置身于历史洪流之中的浩渺之感汹涌而来。
那么,让我们回顾历史,一起补补课。
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次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中国共青团(关于名称,团一大时叫作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三大时才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团一大召开的日子选在5月5日,而这正是马克思出生的日子。选择这个日子成立中国共青团,代表着组织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服膺。显而易见,成立中国共青团最直接、最迫切的目的就是协助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那时候,一个个青年怀揣着拳拳爱国之心加入中国共青团,发誓要为祖国、为民族争出一片朗朗晴空!
“爱国”,一个我从小到大不知道看过、说过多少遍的词语。它是书本里的概念,是演讲里的呼吁,是辩论赛中讨论的焦点。我们似乎可以像说口头禅一样轻松地说出“爱国”,但每当细细思考,我的心里总会有复杂情绪涌起,如同海面上降下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爱国方式,我无意去厘清爱国的具体内涵,这样做无异于从暴雨中分辨出一滴雨珠。我只是想书写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如同一朵盛大的烟花,绽放在我的头顶,它必将点亮我成长的岁月。
2019 年10 月1 日上午,我在游行队伍中,随大部队行进,越是靠近天安门,心中越是紧张。是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来为您庆生了。天安门越来越近,那红色的城墙、金色的檐顶已遥遥在望,地面上那条相当于起跑线的白线逐渐逼近,耳旁的音乐也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立德树人”方阵即将进入表演区域。“我们可以的!”我在心中为自己打气。前奏甫一响起,我们方阵便好似被点燃了一般,由原来一个静默的方形扩散开来,成为水面的波纹、炮仗的声浪、烟火的火花。我挥动着手中的旗帜,随着队伍一同奔跑了起来,歌唱声、欢呼声、舞动声一起灌入我的耳朵,差点引爆我的泪腺。“忍住,不能哭。”我告诉自己。我卖力地挥动着手中的旗帜,头顶还飘扬着几十面宽大的旗帜,如同飞扬着各色的云彩。奔跑、跳跃、挥舞、转圈,一套动作完成得十分流畅。音乐渐弱,我们也如潮水一般退去,将场地留给下一个方阵。我与旁边的同学对视,泪水夺眶而出……
我之所以对这个场景刻骨铭心,除了因为它确实重大——一生只能经历一次,还因为它澎湃的气质令我想起20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救亡图存的场景。那场景黑白色调,渗透着鲜血,与今日五彩斑斓、飘扬着赞歌的场景完全不同,只一百多年过去,我们的国家处在完全不同的历史地位。无论如何,在我平淡的人生经历中,唯有眼前的场景足够惊心动魄,使我斗胆以此献礼,去致敬我们的先辈,去致敬中国的热血青年,谢谢你们在那个水深火热、哀鸿遍野的年代为国为民奔波。请看当今的中国吧,她已然是你们梦想中的样子,国泰民安、河清海晏。请接受我今天的敬礼吧,我会如你们爱着这片土地那样继续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