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阅读训练三则

2022-12-25李学开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娘舅铁蛋五爷

李学开

【选文一】

乡贤赵五爷

薛培政

在平安镇方圆的村子里,村人多称赵五爷为先生。

五爷少时,曾上过三年私塾,那在当时的乡下就算是有学问的主儿。

乡里人读书少,却素来敬重读书人。每当遇上操办红白喜事这等大场面,总少不了邀请五爷当执宾先儿,这角色是村里主持红白喜事的头面人物。

说来也怪,尽管五爷对场面上的事驾轻就熟,却极少主持嫁娶类的红喜事,乡邻找上门时,他都推让给村西头执宾先儿张二爷。五爷道:“手里若有一碗饭,就要匀给人半碗。”

如此一来,主持白喜事就非五爷莫属了。他拿手的有三招:写家祭、待娘舅和陪酒宴。

这家祭犹如官场上的悼词,自然写的都是功德。对五爷来说不过举手之劳,可他从不敷衍,总是搜肠刮肚归纳逝者的优点,征询过主家的意见后,再仔细斟酌遣词造句。孤寡老人李三爷生前乐善好施,曾供着十几个贫困人家的孩子上了大学。李三爷走时,五爷憋足了劲为他写家祭,硬是关在屋里一天没出来,时而号啕大哭,时而小声饮泣,家人敲门不应,劝解也不管用。等他哭够了,家祭也脱稿了,写出的家祭让全村人听了哭得荡气回肠、昏天黑地。家人透露,五爷写过那份家祭后,伤感得病了好一阵子。

说到待娘舅,五爷曾赌气,我宁愿一口气往犄角岭上的田里挑两担土肥,也不愿在白事场上见一面娘舅,旁边的人听了都点头称是。乡村里规矩多,那娘舅就是一铁帽子王,处理家事说一不二。那年腊月,铁蛋娘说不行就不行了。平时兄弟仨都把她当累赘,相互推脱不愿赡养。等到老娘奄奄一息时,那几个货却都怂包了。你说为啥?那一溜摆开的五个娘舅,长得就像庙里的凶神恶煞,都是野惯了的主儿,那火暴脾气上来,不把几个小子揍成柿饼才怪哩。人刚咽气,兄弟仨就齐刷刷跪倒在五爷家门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五爷那花白的胡子气得一撅一撅的,末了还得硬着头皮去料理丧事。发丧那天,果然就遇上难劈的柴了。到出殡的时辰了,几个娘舅硬是压着不让发丧,有意让铁蛋兄弟在众人面前丢丑。数九寒天里,费尽周折的五爷,对几个娘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苦斡旋,落得口干舌燥,对方依然不依不饶。“动家法——”五爷无奈之下使出撒手锏。随着他一声厉喝,铁蛋兄弟瞬间便被几个壮汉踹跪在老娘舅跟前,捣蒜似的磕头还不算,直到答应把爹孝敬好、颐养天年才算完事。那场面,倒也劝醒了不少人家。

都说文人好酒,五爷自然也不例外。可到了陪酒宴的场面上,五爷却十分谨慎,私下里嘱咐帮忙的人道:“大家都放机灵点,这白事宴办好了是续情酒,自然为主宾延续情分;若办砸了就是散伙酒,万万不可小觑啊。”那年春上,办完张寡妇的丧事,几个娘家人心里觉得亏,就趁着酒宴上拿执宾先儿出气,要与五爷斗酒。只见几大海碗烧酒一字摆开,面对几位气势汹汹、跃跃欲试的娘家人,坐在酒桌边的五爷气定神闲,再三规劝不下之后,便苦笑着接招了。待到碗空酒下肚,望着被扶出门去的宾客,五爷仍不忘起身相送,之后什么话也没说,回家连睡了两天。

近些年,年逾八旬的五爷就不做执宾先儿了,但每遇场面上的事,仍拄着拐杖前来,指点些礼法习俗。平时也没嗜好,闲了就爱喝两口,喝多酒话就稠,能从前朝古代讲起,一直讲到当下。五爷嘴里的故事就像村边那汪泉水,总也讲不完,都是得理让人、扶弱济困、教人向善的故事。

去年秋后的一天夜里,做了一辈子善事的五爷如一片风中飘零的树叶,无声无息地去了。家人说,老人没有病,头天晚饭前还要着喝了一小盅烧酒,就是老死的。乡邻们说,老五爷一辈子行善积德,走也走得安稳,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儿女,终归是善人有善报啊。

出殡那天,前来奔丧的人排了整整三里路长。

(来源:《郑州日报》2021年12月26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五爷读过私塾,在乡下算得上是有学问的人,经常应邀主持村里的红白喜事。

B.赵五爷把主持红喜事让给张二爷,一是因为他心地善良、低调谦逊,二是因为他实在忙不过来。

C.赵五爷热心快肠,积极参与乡村民俗诸多事务,受人尊敬,是名副其实的“乡贤”。

D.结尾写赵五爷出殡那天,许多人前来奔丧,表现了乡民对赵五爷的敬重,也表明好人有好报。

2.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①五爷嘴里的故事就像村边那汪泉水,总也讲不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五爷如一片风中飘零的树叶,无声无息地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蛋娘发丧那天,赵五爷为何要对铁蛋兄弟仨使出撒手锏——“动家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

护镖

楸立

民国年间,为了维持生计,直隶大城县东桑生村李万龙在广安集上开了一间不大不小的饭店,主营鲁菜。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李万龙深谙其道,看人行事,一来二去就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一位姓丁的河间府人,早些年在北平会友镖局做过镖师。江湖上玩了几年命,丁爷攒了些积蓄,就回了老家过太平日子,但因为在“道”上的声望,隔三差五,河间本地的一些商人财主请他给做些保镖押货的差事。

李万龙对丁爷十分敬重,只要这位丁爷带人到他的饭馆吃饭,李万龙必亲自沏茶端菜。

押镖护院的基本都有兵刃刀枪斧棒随身,丁爷则不然,手里常把着一支长杆烟袋,这烟袋比寻常人用的烟袋长两拃,精铁打造,烟袋锅如婴儿拳头大小,烟袋嘴犹如枪籫。丁爷这烟袋大有讲究,名叫“拦面叟”!这支“拦面叟”,挑打沂河水盗杨凡,雾灵山点抽黑白二鬼,江湖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年根底下,丁爷走镖回来过广安,突感风寒,病倒在广安老周家车马店,请车马店老板到饭馆要碗羊油疙瘩汤。李万龙一听丁爷病了,二话不说,拎着食材到大车店亲自上灶把汤做好,端到丁爷炕桌上。丁爷风卷残云,一顿热腾腾的疙瘩汤进了肚子,出了通身大汗,这病说好就好了。

临回河间府,丁爷抱拳致谢说,李子,什么也不说了,日后有用得着老哥哥的地方尽管吱声,河间府丁家庄。

翌年秋天。李万龙揽了一趟“赶脚”生意,货物送到河间后,领完三块大洋,舍不得住店,在城墙根儿下背风处眯了半宿,天刚蒙蒙亮就往回返。没走出几里地,路旁小树林里“噌”地蹿出个人来,面露狰狞,双手端着雪亮的朴刀,上来就把马嚼子勒住了。

甭走了,把三块大洋拿出来。对方一说话就是知根知底。

李万龙仗着胆子说,好汉爷,你能不能给留一块(大洋),回去百十里路,人吃马喂,没钱走不了呀。

劫道之人朴刀一晃,张口就是狠话,要命要钱自己选!

瞅着明晃晃的大刀,李万龙乖乖地交出大洋,对方一把夺过,纵身进了树林。

当地人叹了口气,得,认倒霉吧,这劫道的可惹不起,外号“赛尔敦”,衙门里的人去逮他都伤了几个,你命在还算不错。

李万龙一听没辙了,遂问清丁家庄的方向,甩开大步,风风火火地就来到了丁家庄。一打听真有丁爷这么个人,到了丁家,只有丁爷的儿子在家。

李万龙自报名号说,我大城东桑生的,叫李万龙,原先在广安开饭馆,有事求丁爷。

丁爷的儿子说,以前听我爹提过你,他被河间府张爷请去当管家了,走,我带你去。

两人起身就往河间城里赶。晌午时分,进了城,远远就见张家大门口槐树底下坐在藤椅上的丁爷,吧嗒吧嗒地嘬着烟袋。

李万龙摆手就喊,丁爷。丁爷一愣,哎!李子,你怎么来了?李万龙说是这么回事儿。

丁爷说,你说下这人的长相。李万龙描述了一番,又加了一句,听当地人说这个人是“赛尔敦”。丁爷听罢眉头一拧,过了一会儿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去就来。

两个时辰过后,丁爷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手心里攥着三块大洋。李子,给,三块大洋。

李万龙激动不已,拿出一块说,丁爷,这一块大洋,是我的心意。丁爷用手一推,江湖上不兴这个。

爹,你的家伙什儿呢?儿子在一旁问。李万龙这才注意到丁爷的那杆大烟袋没在手里。

丁爷笑了笑说,在朋友那里先放一放。李万龙明白这三块大洋丁爷要来得肯定不容易,但又不方便问,只好给丁爷作了个高揖,丁爷,谢了!我等着在大城招待您。

再以后,李万龙总盼着丁爷能来大城或者路过东桑生,给他做上一顿好饭,好好感谢人家。但直到李万龙八十多岁将这个故事告诉他开“广安美食城”的孙子时,也没有再见到丁爷。

孙子听完说,爷爷,您这事儿办得有前劲儿没后劲儿呀。李万龙让孙子说得无言以对。

广安美食城矗立在大城县最繁华的中心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厅收银台旁戳了一块公示牌,上写:凡丁姓人,凭身份证即赠羊油疙瘩汤一份。

(来源:《小小说月刊》2022年第3 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护镖”为题,既交代了主人公丁爷的身份,又暗示了丁爷的性格特征。

B.李万龙通过开饭店结识了曾做过镖师的丁爷,与丁爷成为了朋友,对丁爷十分敬重。

C.作者在第四段不惜笔墨描写丁爷的长杆烟袋,凸显了烟袋的神奇,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

D.丁爷称呼李万龙为“李子”,这一细节表现了丁爷对李万龙的欣赏、喜爱与尊重。

2.请简要分析主人公丁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探究这篇小说结尾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三】

父亲的荣耀

展恩胜

18 岁那年,我怀揣着儿时的梦想,离家千里进入边疆军营。“我儿子当兵了!”这是父亲逢人就讲的口头禅。

当兵第三年,我考上了军校,这个消息当天就传遍了老家,消息的散播者就是父亲。为此,他请了几次客,多喝了几次酒,用母亲的话说,记也记不清楚。

当兵第九年,也是我任连长的第二年,父亲第一次到部队探亲。

当时,连队正要外出进行实弹射击,各项准备工作和应急训练处于紧张时刻。我带着连队从炮场返回营区时,父亲已在我的宿舍里等候多时。父亲满脸的期待,望着我漆黑的脸庞,见到我说出的第一句话:要爱兵如子。连队文书告诉我,在我没回来时,父亲拿着扫帚把连队门前的院子打扫了一遍,值班的战士不让他扫,硬是没有把扫帚抢下。多少年以后,我和父亲谈及连队,谈及我带过的兵,父亲还记着那些只见过一面的连队文书、通信员和几个干部、战士的名字,向我打听他们的信息。

女儿中考结束那年,我们一家驱车前往长白山。窗外是应接不暇的景色,父亲坐在商务车的副驾驶座上,他精神饱满,兴致勃勃。离家时,我和妻子还担心他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以及心脏病可能带来的不适,甚至还为此悄悄准备了“速效救心丸”,然而,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罕见的是,父亲这次竟然没有晕车。我们惊诧,他则调皮似的对着我们呵呵一笑。

上山的那天,山下晴空万里,车开起来后山间慢慢起了雾,有一段还下起了小雨,空气特别的清新。父亲身子挺拔,高扬着下颏,右手紧紧地攥着车把手,目视前方而神情专注,那种兴奋、那种期待、那种好奇、那种庄严是我生活中从未见过的。

下车后,我扶着父亲走过中朝界碑,走向天池。因怕山上温度低,每个人在下车前,在外面套了一件一次性雨衣,因而个个显得身材臃肿,父亲穿的衣服本来就多,走起路来就更为笨拙。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到了天池边,面对清澈碧透的天池,父亲挣脱了我的搀扶,顺势跪了下去,趴在地上开始磕头。待父亲起身,我问他,这地上又潮又湿,怎么磕起头来了?父亲说,你老爷爷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待了六七年,我在给你的老爷爷磕头。父亲患过脑血栓,说话本身就不利索,竟然给我讲起了老爷爷参加抗美援朝的事。

父亲的精神头为什么这么足?父亲把这次长白山之行,看得神圣、隆重而又充满仪式感。也许,他有过无数次到长白山的愿望,但看到我们工作繁忙,又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这一次,他的愿望实现了,他在怀念老爷爷,在离老爷爷曾经的战场最近的长白山天池边上,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看看天池,看看对面的朝鲜。父亲不是作家,但在他跪下的那一刻,我想肯定有他所理解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父亲也一定想到了当年老爷爷爬冰卧雪,舍生忘死。苍茫的长白山,巍巍天地之间,父亲站立在高高的山顶,带着我们追思逝去多年的老爷爷,慎终追远,感召后人,我对父亲有了更多的敬仰。

有一年,父亲、母亲和岳父三人去辽南某温泉疗养院疗养,父亲却不喜欢在那里泡温泉,他愿意与那里的干部和战士们交谈,山南海北,五湖四海,人缘处得比谁都好。他甚至还和一名退休的将军交上了朋友,没事就去找人家聊天,熟悉得就像老相识,那种自信和坦然就如同邻居间日常的对话。

父亲生命最后的几年,在兄弟姊妹的照顾下,他和母亲过着衣食无忧、安静祥和的生活。

转业那年,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没想到父亲却是一脸的惊愕和茫然,他不理解我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把军装脱掉,他已经适应了我从军28年带给他的荣耀,言谈举止间有淡淡的失落。

我给他解释干部服役管理规定,也分析了我转业安置的优势,父亲默默地听着,面容渐渐舒展,鼓励我既然做出了选择,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换个环境也许更好。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2022年第3 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儿子当兵了!”父亲的这句口头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当兵的自豪之情,照应了标题。

B.父亲第一次到部队探亲,拿着扫帚把连队门前的院子打扫了一遍,这一细节描写凸显了父亲对军人的深厚感情。

C.父亲登上长白山天池后,面对朝鲜磕头,意在表达对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爷爷的思念、敬仰和愧疚之情。

D.文章结尾写父亲对“我”转业的理解,表明父亲是一个开明的人,顾大局、识大体,通情达理。

2.父亲身体不好,为什么执意要登长白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文一

1.B(“实在忙不过来”有误,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赵五爷擅长讲故事,肚子里的故事特别多。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赵五爷死得很平静、很安详。

3.铁蛋兄弟仨平时相互推脱不愿赡养老娘,铁蛋娘出殡时,几个娘舅不让发丧,想让铁蛋兄弟仨在众人面前丢丑。赵五爷费尽周折相劝无效,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使出“动家法”的撒手锏,果断平息事端。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铁蛋娘按时发丧,另一方面也教育了众人对父母要行孝。

选文二

1.C(“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有误,应改为“为下文情节的开展作铺垫”。)

2.①丁爷曾做过镖师,在“道”上有声望。②知恩图报。丁爷有一次病了,李万龙亲自为他上灶熬汤;后来李万龙遭“赛尔敦”抢劫,丁爷出面帮他夺回了三块大洋。③做好事不图回报。丁爷帮李万龙夺回三块大洋,李万龙拿出一块大洋酬谢丁爷,丁爷坚决不接受。

3.丁爷帮李万龙夺回三块大洋后,从此不再露面。李万龙的孙子为感谢丁姓人,规定“凡丁姓人,凭身份证即赠羊油疙瘩汤一份”。小说这样结尾,表达了李万龙后人对以丁爷为首的丁姓人的感恩之心,深化了“积德行善,善有善报”这一主题。

选文三

1.C(“愧疚”有误。)

2.父亲尽管有多种疾病,却执意要登长白山。因为长白山天池的对面就是朝鲜,老爷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父亲到长白山天池叩拜老爷爷,缅怀老爷爷,意在有生之年了却自己的夙愿。

3.父亲的荣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爷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待了六七年;二是儿子从军28年,考上了军校,还当上了军官。以“父亲的荣耀”为题,表现了父亲对军人、对部队的真挚感情。

猜你喜欢

娘舅铁蛋五爷
我就叫铁蛋
小娘舅
小娘舅
老娘舅
我与娘舅的父子情
情结
五爷
穆五爷
针神穆五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