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掺改性拜耳法赤泥填筑路基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2022-12-24王亚奇饶军应赵昌杰孔德禹
王亚奇,饶军应,彭 浩,赵昌杰,孔德禹
(贵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各领域对氧化铝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伴随着制铝产业的发展,赤泥的排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赤泥是在制备氧化铝时从铝土矿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固废[1],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废弃赤泥约1亿t,并且逐年增长,然而每制造1t的氧化铝就要产出1~1.5t废弃赤泥[2]。目前,赤泥的利用已有较多研究[3-4],但我国采用的赤泥处置方式仍以露天堆积、深基坑填埋及修筑赤泥坝等为主,利用率仅为4%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利用率15%。一方面,露天堆积不仅挤占土地,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昂贵。另一方面过多的赤泥堆积,容易在极端天气下引发坍塌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5]。显然,前述赤泥处理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驳,亟需探寻一种新的处理方式。改性赤泥用作公路路基填料不仅消耗量大,还能解决部分地区土源紧张的问题[6]。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拜耳法赤泥的液限、塑限较高、塑性指数低、水稳定性差,其路用性能不能满足路基填筑材料的技术要求,必须对其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改良后才可用于路基填筑[7]。申建立用石灰改性赤泥发现在一定掺量范围内,改性赤泥的抗压、抗折强度随石灰掺量增加而增大[8];杨伟刚等发现水泥、石灰以及综合的化学改良能提高拜耳法赤泥的强度和水稳定性[9];梁康等利用拜耳法赤泥的碱性对钢渣活性进行激发,发现赤泥的掺入能让激发后的钢渣具有水硬胶凝性,有利于钢渣胶凝材料后期强度的提高,为钢渣和赤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9]。彭浩分别以水泥、石灰、钢渣为改性剂探究改性赤泥的物理、力学指标,提出不同改性剂下推荐掺量[11]。综上,石灰、水泥、钢渣作为改性剂均能提升原材料的强度[12-15]。
因此,本研究工作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材料,以钢渣、水泥、石灰为改性材料,基于正交试验研究赤泥在钢渣、水泥、石灰复合掺量改性下的路用力学性能。
1 室内试验
1.1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所用赤泥为拜耳法赤泥,材料源于贵州省清镇市某赤泥堆放场,经水洗后小于0.035mm的颗粒占85%以上,泡水后崩解,其它物理指标见表1。
1.2 试验内容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以无侧限抗压强度、泡水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为考核指标,将钢渣、水泥、石灰以一定比例掺入赤泥中,研究不同掺量条件下综合改良后的赤泥路用力学特性,正交试验水平表及方案见表2—3。
表1 拜耳法赤泥物理指标
表2 正交试验水平表
表3 正交试验方案表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击实实验
击实实验能够确定赤泥的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提供压实标准。本次实验依据JTG 3040—202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相关规定对每组试样进行击实验,各组实验击实曲线如图1所示,其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正交试验击实结果
图1 正交试验组合击实曲线图
由表4可知,在9组试验方案中,最大干密度ρmax范围为1.567~1.603g/cm3,最优含水率ωopt变化范围为25.20%~27.50%。最佳含水率相较于原状赤泥的最佳含水率32.40%均有一定的降低,而最大干密度相较于原状赤泥1.448g/cm3有所增加。
2.2 实验结果统计
通过击实实验,对各组试样按其对应的最佳含水率进行试样制备,分别对每组试样进行28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28d泡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其试验结果见表5。
2.3 单指标结果分析
2.3.1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对试验结果采用极差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及水平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结果见表6,并绘制各因素走势趋向图如图2。
由表6极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因素顺序为石灰掺量、水泥掺量、钢渣掺量。通过图2可知,水泥掺量和石灰掺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促进作用,而钢渣掺量对强度影响并不明显。所以,当钢渣掺量为2%、水泥掺量为4%、石灰掺量为3%时,无侧限抗压强度值最大,其最优水平组合为A1B3C3。
表5 正交试验结果统计
表6 无侧限抗压强度极差分析结果
图2 各因素无侧限抗压强度趋势图
2.3.2泡水无侧限抗压强度
将养护成形的试件,浸水28d后测试各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其极差分析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影响泡水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顺序分别为石灰掺量、水泥掺量、钢渣掺量。从图3可知各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A1B3C3,与未泡水试件的抗压强度最优组合一致。
表7 泡水无侧限抗压强度极差分析结果
图3 各因素泡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趋势图
2.3.3回弹模量结果分析
回弹模量是反应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常作为路基的刚度指标。实验按照JTG 3040—2020,采用杠杆压力法进行测试,改性赤泥的回弹模量根据平行试验取平均值,其极差分析结果见表8。
表8 回弹模量极差分析结果
从表8可以看出影响回弹模量最主要的因素是石灰的掺量,其次为水泥掺量、钢渣掺量。从图4可知,对回弹模量影响性分析,当钢渣掺量为3%、水泥掺量为4%、石灰掺量为3%时,回弹模量最大,其最优的水平组合为A2B3C3。
2.4 方差分析
对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9。
表9 方差分析
由表9可知,石灰掺量对改性赤泥的抗压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各因素的构造统计量即F值为其对应的平均差方和与误差的平均差方和之比,F值的大小与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成正比,各因素的F值对其指标的影响与极差分析结果一致。
2.5 综合分析
由正交试验的结果可知,赤泥在经改性后,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相较于原状赤泥提升显著,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现将各结果最优水平组合列于表10。
表10 最优水平组合汇总
由表10知,抗压强度与泡水抗压强度最优水平组合一致,而钢渣掺量对回弹模量影响较抗压强度显著,因此,选择最优配比为A2B3C3,即:钢渣掺量3%、水泥掺量4%、石灰掺量3%。
2.6 微观分析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最优配比改性后的赤泥试样,其微观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改性赤泥微观形貌
由图5(a)可以看出改性后的赤泥在形貌上存在较多片状、层状结构,结构较为紧凑,其原因是掺入的石灰和水泥与水反应后生成Ca(OH)2,而钢渣在碱性环境下能发生水化硬化产生硅酸钙、氯酸钙凝胶,将钢渣与赤泥颗粒很好的胶结在一起。此外,生成的部分Ca(OH)2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稳定的CaCO3,极大的提高了赤泥的密实度,宏观表现为改性后赤泥的承载能力提高。而由图5(b)可知,改性后赤泥中含有少量棒状物质和较多孔隙,说明未完全水化的钢渣并没有充分填充孔隙,并不能有效黏结赤泥颗粒,无法发挥钢骨架支撑作用,从而导致改性赤泥的水稳定性较差。
3 结论
(1)通过击实试验发现9种配比组合改性后的赤泥最佳含水率下降、最大干密度上升,最大干密度ρmax范围为1.567~1.603g/cm3,最佳含水率ωopt变化范围为25.20%~27.50%。
(2)石灰掺量对改性赤泥的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改性赤泥最佳制备掺量为钢渣掺量3%,水泥掺量4%,石灰掺量2%。
(3)改性赤泥泡水后抗压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相较于原状赤泥仍有较大的改善,在用作路基填料时可适当增加石灰掺量,并布设合理防水措施,可有效延长路基赤泥基填料的耐久性。
(4)赤泥经改性后,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都有较大提升,满足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要求,可作为路基填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