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模具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22-12-24路英华肖国华沈忠良左桂兰杨少增
路英华,肖国华,沈忠良,左桂兰,杨少增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0 引 言
高职模具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是以实践为主,过多的理论讲解对高职学生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思政要素的融入和提升是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本质上,专业课和课程思政都是一种实践教学,都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在往后的社会实践中知行合一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求,并指出“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1,2]。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专业,模具专业在培养基础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过程中,对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深度挖掘模具技能、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引领学生做到“德技兼修”,知行合一、勇于探索和创新解决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才,是一项关键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模具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3,4]。以《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为例,介绍一种基于疫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融入方法,藉此探寻更多更好的课改方法和思想元素。
1 《塑料模具设计》简介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是基于宁海、台州、慈溪、余姚等沿海地区模具行业的发展需要而开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走进塑料成型及模具》、《单分型面模具设计》、《双分型面注射模具设计》、《侧向抽芯注射模具设计》、《模具CAD实践》5个部分。
授课对象一部分为高职生源班,此类学生大多数动手能力比较强,社会实践能力较强。另一部分是普高生源班,理论学习能力较好,对荣誉等肯定性评价的敏感度较高。
课程教材以自主开发为主,与企业工作过程密切同步,以典型模具的设计过程为导向,与职业技术技能鉴定相融合,通过案例引入、任务驱动,完成单个项目的训练,用工作项目统领整个教学内容。教材附有大量的模具结构图和企业的模具工程图,还有足够数量的复习题与练习题,适合高职学生学习。
2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课程初始教学模式设置时,鉴于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在校企合作企业华宝模塑有限公司、宁波阳超模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设计室内进行线下授课为主,其授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立足于加强学生模具设计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观。选用典型的塑料产品作为模具设计的工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多媒体进行师生互动,在学习、讨论、思考中掌握本课程的学习。随着授课环境的变化要求,课程后续调整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课程资源学习、单元测试及单元作业由学生在课余时间线上完成,课程配置2名企业导师。
考核办法:期末考核采用开卷完成实践性工程案例为主。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实践考核×20%+期末考核×40%。平时成绩包括:①课堂表现与练习占15%;②线上单元测试占15%,共5次,每次占3%;③线上单元作业占10%,共5次,约12 h,每次占2%。实践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模具CAD学习成果;期末考核测试项目为指定的实践性工程按实操卷面考试,测试地点在校内标准化考场。
3 《塑料模具设计》思政内容构建
课程思政设计中,基本立足点为在学习中开拓视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5-7];隐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倡导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通过我国国家标准的制定、设计师的创新小技巧等,深化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理性宣扬民族品牌和工匠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解中华文化的感恩、奋斗、爱国精神。
3.1 “工匠精神”思政元素挖掘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4个方面的内容[3,4]。
3.2 基于专业培养六大核心能力的思政元素挖掘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致力于为浙江省、为宁波地区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型及相关管理人才。经过努力,2021年5月,本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已通过悉尼协议认证。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除具备悉尼协议所规定的基本素养能力外,能从事模具、汽车、机械电子等企(事)业单位模具(产品)设计、加工、维修和生产管理及相关工作,结合区域模具行业发展要求,可胜任项目经理、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等多层次岗位。
毕业生在毕业5年左右能够利用工程基础知识,通过在模具设计与制造及其他领域工作上的进步来提升生活。毕业生将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参与解决社会、技术和商业的问题。通过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及商业等领域的自学、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致力于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
结合悉尼认证评价标准、教育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六大核心能力,其指标对照如表1所示。
表1 能力比对表
3.3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挖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道德准则,将此思政元素作为《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重中之重。课程思政的执行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进行编排,这样便于分层教学、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多元学习评价以及课前探学和课后拓展提供了学习平台[8-12]。课程的思政体系概括为“三层四德六能”课程思政体系。即以“德技兼修”贯穿课程始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依据悉尼协议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标准,突出专业技能、职业能力、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继续学习和社会责任等六大能力,结合“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工匠精神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理念
4 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
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在于思政元素的合理运用,既要与课程设计的实施紧密结合,又要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教学环节建立清晰的映射关系,既要保证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更好的融合,又要保证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对实现思政目标有明显的贡献,建立立体的、全方位的高度融合关系,形成“德技兼修”的聚焦。此外,思政元素还要根据国情、社会现实、学生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事件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产生共鸣,使思政元素融入合情合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7,8]。现以《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的“标准模架的选择”教学内容为例,具体阐述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课前学生探悟工匠精神,课中师生共探工匠精神,导悟专业核心能力,课后学生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领悟公民义务,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大国工匠精神的深刻领会。“标准模架的选择”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标准模架的选择”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
(1)课前探学:学生自主学习与标准模架相关的线上资源知识,并完成知识基础学情调研问卷。课程思政元素:知识学情调研时,引入模具工匠赖心秀老师的代表作——燕秀工具箱。燕秀工具箱是赖老师学以致用、无偿反馈给社会的优秀作品,提高了中国模具企业和模具设计师的工作效率。通过问卷调研学生对燕秀工具箱的了解情况,无形中种下“创新—工匠精神”的种子。
(2)课中探学:通过任务引入,让学生认识标准模架的组成零件和模架的组合形式。课程思政:模架实例展示中国香港LKM标准模架品牌,与课前探学呼应,显露中国模具企业的“精益—工匠精神”,埋下民族自信的种子。
(3)课中导学:通过项目任务,实例学习模架的选择原则和方法。课程思政:借助燕秀工具箱选取合适的LKM标准模架,展现模具设计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体现本专业“核心能力—职业能力”。
(4)课后拓展:根据课中所学,学生自主完成举一反三案例和课程总结。课程思政:学生自主完成举一反三案例,让课前“创新—工匠精神”和课中“精益—工匠精神”的种子生根发芽,体现民族自信,科技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4.2 教学效果
(1)学生具备了模具设计师的岗位技能。依托燕秀工具箱、UG燕秀外挂、课程线上资源、在线课程手机终端等综合运用,使学生“德技兼修”,能够理解并践行模具设计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2)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中国品牌、大国工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融入,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
(3)厚植了学生“德技兼修,报效祖国”的使命担当。依托抗疫时期模具行业中熔喷布口罩生产企业典型抗疫事迹案例,让学生领悟“德技兼修,报效祖国”的使命担当。
4.3 学习评价
对标模具专业六大核心能力,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落实课程教学任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配合学生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达到知行合一,使学生反思和整合所学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成功过渡到职业生涯,使专业课学习和课程思政教育合二为一。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再将成果反馈以改进原有的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实施。充分体现OBE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注重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学习评价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学习评价设计
5 结束语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德技兼修”贯穿课程始终,全面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以下创新点。
(1)对标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创建“三层四德六能”课程思政体系。
(2)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建“二探一导一拓”式课程思政实施策略。“课中探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的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并设计与之对应且层次递进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公民义务”的课程思政教育,凸显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同向同行的“德技兼修”育人模式。
(3)对接OBE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对标模具专业六大核心能力,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落实课程教学任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配合学生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达到知行合一,使学生反思和整合所学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成功过渡到职业生涯,使专业课学习和课程思政教育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