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的演奏技巧与音乐形态分析
2022-12-24王楠
王 楠
钢琴奏鸣曲《月光》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也是贝多芬最知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诞生于贝多芬人生中的至暗时刻。贝多芬一生命运多舛,正是因为坎坷的命运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独特的音乐造诣,才使他创作了这首情感色彩丰富、个性鲜明的乐曲[1]。奏鸣曲《月光》有着丰富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上浪漫而又古典。贝多芬对民间的优秀传统进行了充分的吸收,既对古典主义的保守艺术规范进行了突破,同时又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充分吸纳。因此,《月光》有着丰富而灵敏的音乐思想,特别是在旋律和节奏上,有着复杂而丰富的变化,带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另外,在作曲形式上,还有着性格鲜明的变奏和对比,带给听者的感觉新鲜而又流畅。作品中大气的音乐场面,民间音乐气息浓厚而气势磅礴;在演奏技法上,有着活灵活现、精湛复杂的音乐形态,营造了一种深情感人、悲壮缠绵的整体效果,既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内心,又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一、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作为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无论是在钢琴演奏、指挥还是作曲方面的造诣都非常高。他的诸多音乐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世界上广泛流传,他因此被称为“乐圣”,人们对他的音乐评价非常高。但是贝多芬个人却有着非常坎坷的人生经历,这一点迥异于他辉煌的艺术道路。贝多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音乐,表现了艺术天赋的非凡和高超。长大后,他拜海顿为师,外界也开始逐渐关注和认可他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生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法国大革命的精神的影响下,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彰显了更多的悲壮,同时也造就了他追求自我创作风格和艺术理想的坚定品格[2]。
1801年,贝多芬创作了这首著名的奏鸣曲《月光》。当时贝多芬有着非常严重的耳聋,他偶然遇到了一个女学生,并心生情愫。但这段美好的恋爱并没有维持多久,他的恋人开始移情别恋。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给贝多芬情感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偶然的一个机会,他邂逅了一个盲女,被盲女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深深打动,并为盲女创作了一首奏鸣曲。多年后,诗人路德维西根据盲女的故事和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背景,正式将该曲子命名为《月光》。
二、《月光》的演奏技巧分析
贝多芬奏鸣曲《月光》的风格基调是由其一反一般奏鸣曲常态曲式特征和其特殊的历史和创作背景所决定的。一个优秀演奏者往往能通过对各种钢琴技巧的娴熟运用,淋漓尽致地展现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独特音乐魅力[3]。
(一)第一乐章
一般说来,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典型模式往往都是快板的奏鸣曲式,而《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却一反常态地使用了Adagio(慢板)的三部曲形式。音乐开始,一幅画面在观众的眼前徐徐拉开,犹如月光下一个人在漫步和深思。那画面的主人公也曾踌躇满志,也曾奋发向上。但无穷的现实以及生活的重创,却让他变得彷徨无助。正是通过这种忧郁而沉静的音乐,将作曲家非常现实化的主观思想感情进行了深刻的展现和传达。统一而缠绵的三连音节奏贯穿全曲,音乐氛围非常浓郁。
演奏心态上,这个乐章的演奏感知应处在被动“知与不知”之间,即所谓的“自然自动”被动知道的状态:任由音乐托着你的身体上下游走沉浮,仿佛乘水而来的飘萍、信风而去杨絮、让心灵与音乐、手指与键盘仿若鬼使神差地如有神助。
在演奏技巧的运用上,旋律重音技巧和歌唱般的三连音伴奏的娴熟运用是该乐章难点和重点。手指的力度变化加之手臂、手腕的转动配合使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都能各处其位、各司其职、互不相扰,相生相成,一幅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立体音响画卷缓缓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第二乐章
奏鸣曲第二乐章的常规模式是慢板乐章,在这里,贝多芬同样反常态采用了Allegretto(小快板)的速度,短小的三部曲式配合着3/4拍子轻松灵动的节奏。用和音(尤其是八度和音)技巧去构建旋律的能力是该乐章的技巧特点和难点。
就演奏者的音乐修为而言,演奏好这个乐章的知识前提,除应具备有一定的曲式结构和乐句划分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在具体音响时值长与短、音区高与低之间在“主次与归属关系”上人性普遍接受的规则和习惯。一般说来,长音与短音的关系遵循的是以长为主、以短为辅,也就是所谓的“长生短、短归长”的音乐基本构结原则。而在高音与低音的关系上,则是遵循以高为强、以低为弱的习惯。当然的,音区“高强、低弱”的弹奏规律只是普遍性、一般性的理解和人性喜好,并不能代表人类音乐创作者所有愿望和特殊表达需要,当他们有反其道的“高弱、低强”的情感需要时就一定会在谱面上有所标注,以便提醒演奏者正确理解他们的特殊用意。
从音乐情感的表达角度上说,《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忧郁的,第三乐章是激昂的,而第二乐章作为二者的衔接和过渡。音乐的灵动和清新能带给人对美好生活的深深期盼和重拾梦想的力量。在贝多芬的心中,反复交织着痛苦和甜蜜的回忆,历经了第一乐章的沉郁,在这一乐章中,终于获得了应有的释放和松解。正因如此轻松释重的感觉是这个乐章的中心情感倾向,当然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和做好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的过渡桥梁,并形象鲜明地区分于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
(三)第三乐章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三乐章以Presto(急板)的奏鸣曲式展开,有着催人奋进、慷慨激昂的旋律。音乐所带给人的力量感和冲击感非常的强烈,就像战士在即将就义前义无反顾的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一样。这一乐章所带来的情感力量非常强大,既表达了作者不屈于命运的强烈情感,同时又能引发听众深深的共鸣。贝多芬并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败,也没有从此消沉萎靡不振,而是与命运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并最终站起来,在艺术上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在该乐章中,大量快速跑动的16分音符琶音和音阶配合着快速的八度与和弦,再加之两个性格差异鲜明的音乐主题构成了一幅不屈不挠的抗争场面。贝多芬在这里表现了抗争命运的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第一主题的强烈冲击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抗争精神,是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展现。而第二主题,带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清新和自然的,表达了作曲家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通过遥相呼应的两个主题,突出了整个乐章的亮点,两个主题之间在发展部不断交叉和重叠,更彰显出贝多芬音乐多元化的创作特色。乐曲终了,在激越的音乐声中,真正实现了各个主题的完美融合,对贝多芬心灵上收放自如的强大进行了充分的展现[4]。
三、《月光》的音乐形态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有着充满个性的、非常独特的音乐形态。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所使用的创作手法也非常独特,他作品中彻底地摒弃了传统音乐的格局,并在音乐基础元素上,融入了浓郁的民间特色,所打造的新音乐形态,浪漫而又独树一帜。在音乐色彩上,层层递进,雄浑昂扬,好似波涛汹涌,卷起千层浪;在音色表现上,提高了音量,拓宽了音域,并加大了力度的对比;在音乐元素上,将激昂的军队进行曲式的风格元素融入其中,所展现的音乐节奏更加顽强和昂扬。正是因为组合了以上因素,所形成的音乐风格既浪漫又古典,展现了完美的乐曲风格,音乐感染力非常强[5]。
(一)第一乐章
在三个乐章中,人们通常更加熟悉《月光》的第一乐章,因为这一乐章优美动人而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也更利于初学者演奏和学习。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巧妙地排列组合传统的多乐章规则,并融入了更多的幻想成分。乐章开始的三连音的柔软和煽情奠定这个乐章的基本色调,整首曲子缓慢而宁静,色彩陈郁而意味深远。到了乐章的中间部分,三连音开始不断推升音乐的音调,漫卷而上的乐音组合所产生的音乐效果更是蜿蜒而又曲折的,如流水般缓缓流淌,如泣如诉,而又娓娓道来,仿佛情人之间的窃窃私语,又仿佛笼罩在茫茫的月光中,带给人无限想象与遐想。在最后一段,有着趋于平静的整体音乐氛围,就像笼罩在淡淡的月光之中,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仿佛一个古老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来到了它的终结,余音袅袅而欲罢不能。
由于该曲是贝多芬即兴“挥毫”所作所以在这一乐章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处理方式,在大小调之间,整个乐章的转变更加流畅和自然,表现了作曲家艺术思想的精妙和在开拓古典音乐创新上的具体实践和高深的音乐造诣。
(二)第二乐章
一般说来,作为前后两乐章的承接,奏鸣曲第二乐章都是缓慢而柔美的,以作为前后两个快乐章的承接。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非同一般的以慢板开始的第一乐章就必须要求第二乐章有个新的模式。所以,贝多芬选择了一个短小篇幅的小快板作为第二乐章。它的构成有三个乐段,在层次上一目了然、非常鲜明。第一乐段的前八个小节是整个乐章的核心,对音乐的主题思想进行了突出,切分音的节奏让人无法平静。第二乐段交替呈现了双重音的形式,所营造的氛围非常神秘,而这种变化得时断时续,仿佛从第一乐段的灵动进入了充满信念和勇气的思考。而最后一个乐段的强奏使得前面的积极思考变得越发的鲜明和跃跃欲试。整个乐章充满了欢快雀跃的色彩,仿佛一首阳光灿烂的小步舞曲。从而既实现了对第一乐章的忧郁沉静情绪的承接,又将第三乐章的激越昂扬成功引出。总体上看,第二章虽然精悍短小,但古典韵味极强,灵动而又扣人心弦[6]。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整首曲子中最重要也最具爆发力的乐章,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进行了独特的设计,而没有采用经典的回旋曲式,使乐章的华丽感和戏剧性极强,带给人重获新生的感觉,仿佛历经苦难后终于获得解脱。在这一乐章中,我们能切身体验到贝多芬不屈不挠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并对他一泻千里的情感细细咀嚼和品味。在整个乐章中,通过组合不同的旋律,直接冲击人的耳膜,并产生了强烈的爆发力和感染力[7],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对命运和音乐的坚定信念。为了能进一步突出乐章的主部,贝多芬适当的删减和调整了这一章,并加强和拓展了副部旋律,而当情感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又戛然而止。贝多芬在展开部,不断掀起音乐高潮,让这一乐章的旋律跌宕起伏,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样波澜壮阔。
结 语
由上可见,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作为作者一生的代表作品,有着其鲜明的音乐思想和非凡的音乐智慧,特别是在音乐结构的铺排及旋律与节奏的应用方面极具个性色彩,丰富而充满着戏剧性的变化冲突,在给予人们感官强烈刺激和美感同时,也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体现了作者在艺术创作多元性上的实践和超凡的艺术造诣。作为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钢琴佳作,贝多芬在《月光》奏鸣曲创作中的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将传统奏鸣曲的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体现了独特的音乐魅力。他琴键上流淌的每个跳跃的音符,都是对主人公内心矛盾与挣扎淋漓尽致地展现,让听众在共享音乐的同时,收获心灵与思想的慰藉、启迪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