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探究

2022-12-24邓燕辉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基层信息化

邓燕辉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桥头分局,广东 东莞 523539)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对各行各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在进行基层生态环境建设时,引进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各项工作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轻工作人员压力和负担。借助一些性能比较优越的设备和仪器,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不仅可以对生态工程情况进行智能监测,还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和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精确分析,通过对现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和高效共享,能够显著提高各项工作水平。在对生态环境数据信息应用价值进行挖掘时,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各项工作水平[1]。

1 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要求

在进行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时,需要根据我国的数字强国理念,对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通过对各个建设环节进行有效追踪和管理,提高综合管控水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支撑。目前在进行基层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时,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较多优势,能够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在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时,可以提取精确数据信息,并且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应用和共享,还能提高对生态污染以及破坏的监测水平。在对生态环境状态进行监测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终端,可以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环境问题进行预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关信息,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在对区域内环境情况进行评估时,可以构建风险预防机制,通过对环境与健康关系进行可视化模拟和分析,对生态环境健康情况进行科学判断,根据风险等级制定预防措施,为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充足依据。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

2 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问题

2.1 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在进行环保系统建设时,大多根据区域内环境特点和经济水平,构建了相对应系统。因为这些系统功能和运行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系统独立性比较强。在进行监控系统构建的目的,是为地方政府提供相应服务,难以通过系统联合,对数据信息进行共享和闪流。在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和共享时,采用的是一次性应用形式,无法提高数据资源应用效果,也没有对数据资源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形成了数据孤岛。在对基层生态环境信息进行传输和应用时,采用了数字化建设形式,但这些数据信息仅存在于系统内部,仅通过对数据进行检索或统计的方式进行应用,无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提供充足支持。各个部门在对数据信息进行沟通和闪流时,缺乏协同作业机制,各个领域和层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降低了信息化建设水平。尽管我国的基层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提高了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加强了技术管理。但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共享和应用时,因为构建统一标准,也没有通过各个地区深度联合,对基层生态环境信息进行高效利用,也制约了基层生态环境工程[3]。

2.2 系统更新速度慢

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对各项技术应用存在较高要求。如果管理部门在进行技术引进时,并没有根据系统要求,对各项技术应用形式进行正确选择,也没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系统运行提供有效支持,就会导致系统在使用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进行生态环境数据信息提取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和管理时,需要提高系统运行水平,还要保证系统在使用时更加安全稳定,才能为各项工作提供充足支持。但当前很多地区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更新速度比较慢,现有功能不够完善,无法为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在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时,还需要构建专门传输系统,但各个地区并未构建统一系统,在对数据进行传输时,采用了独立传输和运行方式,导致系统在应用时存在问题。因为生态环境数据信息来源比较广泛,且数据资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征,生态环境部门需要构建统一业务系统,各个地区也要通过政府支持构建一体化平台,才能促进市场之间联合。但当前在工作中,缺乏相应行政支持,且现有业务系统功能不够全面,无法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协调组织效用。在对系统进行使用时,缺乏相应决策支撑,甚至有些系统在运行期间,会受到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故障问题[4]。

2.3 缺乏健全管理机制

2.3.1 管理内容不全面

在对基层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管理时,需要构建统一管理机制,才能对各项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缺陷。但当前在进行管理机制建设时,并没有根据生态环境工程要求,对管理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因为有些地区一直采用了静态管理形式,并未启用动态全过程管理模式,无法对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也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环境工程的运用效果。在进行管理体系建设时,没有严格按照工程特点,结合管理要求对现有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支撑,导致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应有效用。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并未制定统一标准,导致信息采集和利用以及资源共享、整合方面缺乏管理标准。管理人员在工作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各项风险和问题,这也大大降低了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5]。

2.3.2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地方政府没有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没有为各项工作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这就导致有些地区生态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地方政府不能为这项工作提供有效扶持,导致管理工作缺乏资金支撑。还有一些地区,在进行管理体系建设时,没有跟上时代要求,对现有体系内容进行持续更新和完善,也没有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智慧管理系统,无法对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提取,难以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应用,为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工作,还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3.3 现有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对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存在较高要求。如果现有工作人员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时,其自身能力不足,就无法提高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如果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化系统操作时,存在严重失误问题,就会对系统运行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进行基层生态环境建设时,对工作人员专业性等综合素质都有相应要求,如果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完成工作,缺乏工作敏锐性,就无法对生态环境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解决,也难以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做好工作,因而阻碍了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3 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措施

3.1 强化数据资源管理

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时,首先要根据各个地区具体情况构建环保系统。地方政府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与其它地区进行有效联合构建统一标准。要根据综合建设要求,对现有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优化。在进行监控系统建设时,不仅要为地方政府提供相应服务,还要通过各个地区之间的沟通和闪流,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共享。在对现有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应用时,要提取更加全面准确数据资源,还要对信息价值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应用以及实时共享,为各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在对生态环境要情况进行监测时,可以采用数字化智能监控形式,要对各个区域生态环境具体情况进行实时了解。中央政府要通过统一调配和管理形式,促进各个地区基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在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应用时,还要促进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和闪流,要构建协同作业机制,通过各个部门之间数据沟通,确保各个领域能够处于信息对等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对各项数据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以及集中管理时,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动态更新,要构建综合生态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系统,还要构建统一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对资源进行全面共享,实现数据方面的互通有无。

3.2 提高系统运行水平

在对现有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优化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软件和硬件设施定期更新,为系统高效运行提供有效支持。在进行系统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对系统应用存在较高要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需要引进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且对现有技术进行定期更新,为提升系统功能提供充足支撑。在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应用时,地方政府需要构建从监测到控制一体化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工作能够全面落到实处。要想提高信息化项目建设水平,还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结构,并且采用模块化监测和管理形式,对各个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为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在进行综合系统建设中,还可以与智能终端以及设备进行有效连接,借助移动终端对各个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各个地区需要构建政府一体化平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也要构建统一业务系统,对不同区域信息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个区域工作进行协调组织,并充分发挥系统监控功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3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3.3.1 完善管理内容

在对各项工作进行管理时,需要构建健全管理机制。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各个区域环境状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并且对现有体系内容进行持续完善和优化,为各项工作提供有效依据。管理部门还需要引进更加专业的复合型管理人员,并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支撑。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在对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管理时,要对这项工作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并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追踪和控制。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管理人员还要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将管理工作落实到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

3.3.2 地方政府提高监管力度

地方政府需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出台专门法律法规,根据管理工作状态,对现有法律内容进行持续完善和优化。还要制定专门扶持政策,为管理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并制定统一标准。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要制定阶段性管理计划,并且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完成工作,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智慧管理系统。

3.3.3 组建专业工作团队

在选择工作人员时,需要对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还要为其提供专门岗位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在规范和管理工作人员日常行为时,需要定期考核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了解,制定针对性奖励和惩罚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要求进行标准作业,降低失误发生几率。管理部门还需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要将权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如果在进行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期间出现问题,要对涉及到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全面调查并追责。管理部门需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在内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各项工作提供充足人才支撑,还要不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综合系统,可以更好地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价,还可以对生态环境工程应用安全性以及区域内物种多样性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这都属于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内容。当前在进行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时,各项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需要从多个层面对建设风险进行全面预防,还要对信息化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优化,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水平,促进生态环境工程创造更多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基层信息化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层在线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