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主题与结构探析
2022-12-24陈星
陈 星
门德尔松是集指挥家、文学家、作曲家、钢琴家于一身的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他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交织在一起,作品中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旋律风格既展现了古典主义的严谨性又隐含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性[1]。
《随想回旋曲》(Rondo capriccioso)Op.14作于1824年,是作曲家15岁时创作的钢琴作品。门德尔松曾说道:“主题要简洁,而细节是属于从属的地位,主题要贯穿始终”,他15岁创作的《随想回旋曲》就体现出这种主题创作原则[2]。这部作品最初是被构思为一首“e小调练习曲”,速度标记为“急板”,1830年门德尔松又继续创作这首曲子,在“急板”的前面又加了一个引子似的抒情的“行板”。 对本作品文本的细致研究将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门德尔松富有色彩性的独特缤纷的思想以及在形式和音乐细节上创新的鲜明个性。
一、曲式归纳
随想曲(capriccio)是作曲家凭幻想创作的乐曲的通称。现有的随想曲作品大致可分为四种,(1)16世纪末和17世纪一种赋格性质的器乐曲,与利切卡尔、幻想曲、坎佐纳相似,虽在主题选择上有时更富于幻想性;(2)不符合当时惯用曲式的乐曲,如巴赫的《送别亲爱的兄弟随想曲》由几个乐章组成,并各有标题;(3)一种技巧练习曲,如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op.1);(4)一种性格活泼的创作乐曲,如布拉姆斯的《钢琴幻想曲》op.116 no.1,3,7。而作品中涉及的“回旋”一词则是指主部和插部相交出现的一种曲式结构[3]。
笔者以为门德尔松的《Rondo capriccioso》被译为“随想回旋曲”,源于此曲大体由两部分构成:随想部分和回旋部分,但随想部分仅仅为26小节的引子内容,故而,此处“随想”一词并不代表一种音乐体裁,更多是作为定语,修饰“回旋曲”,意味着乐曲旋律优美,意境悠远。因此,本曲曲式结构为带引子的对比主题回旋曲式。
二、主题及细部分析
(一)随想部分
此曲由两部分组成:随想部分和回旋部分。随想部分为1-26小节长大的引子,引子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由三小节的序奏和弦和两乐句a、a'组成(3+4+4)。前三小节旋律在左手,以主音开始低音线条流畅地进行,旋律波动较小,右手虽为极弱的八分柱式和弦伴奏,但存在一条与低音相呼应的旋律线(#g¹-#g¹-#g¹-#g¹-#g¹-d²-#g以及第三小节的b-b-#a-#a-aa-d¹)。柱式和弦使得旋律和声化并富有立体感。随后,乐曲在第四小节第三拍以主和弦的分解进入主题,右手歌唱性的旋律波浪起伏,配以左手低音加柱式和弦的伴奏(这里的左手织体正是前三小节序奏的综合)使得主部主题抒情悠扬[4]。
第二乐句a'是前一乐句的展衍,第9小节音区被扩展到g³,在情绪被提升的同时,后半句的旋律下行将a句中的下行素材分裂填充,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作波浪式下行,为中段的情绪转变做准备。
中段以12小节的第三拍的二度模进开始,随着十六分休止符,装饰音以及切分节奏的加入,中段的不安定成分愈演愈烈,除此之外,演奏技法(断奏),强弱对比,伴奏织体(三个八度内的附点节奏),调性(向下属方向游离)的变化,共同支撑起引子中的发展段落。中段在22小节变化再现了A段的第一句,调性回归,声部加厚并且将a句的后半部分发展为连接部分。整个引子展现了一幅抒情优美的浪漫主义画作:美丽的少年,盎然的春意,欢乐的追逐……拥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因此,也被称为随想部分。
(二)回旋部分
27-66小节是主部(Presto)的第一次呈示,节拍由原先的4/4拍变为舞曲性质的6/8拍,调性转入同名小调(e小调),基本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主题单三部曲式。C段是由三个短小乐句构成的乐段,乐句之间运用重复,摸进手法进行连接,使乐段有一气呵成的感觉[5]。主题旋律在高音声部,是由大量跳音和小连音组成的急速下行的波浪形旋律走向,低音声部是低八度的变化模仿,卡农式的复调旋律。
中段保留了C段的节奏型和演奏技法,左手伴奏变为一唱一和的八度跳音,旋律轻盈活泼。这种大距离的远眺手法是来自胡梅尔键盘风格的影响。通过44-47小节中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连接,48小节的最后一拍出现了主部主题在G大调上的假再现,直到52小节开始进入再现部分。主部的主题犹如一位天生丽质的少女活泼而不失典雅,风姿卓越,楚楚动人。
第一插部(66-100小节)是在D大调上建立的单主题单二部结构,D段加入中声部的节奏性律动,由不等长的两乐句组成,左手低音加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颇具舞曲风格,右手旋律清晰流畅,切分节奏和跳音的运用使刚才还在欢快地跳着乡村快乐舞蹈的女孩瞬间转到了如歌的华尔兹。
插部的D段除了调性,音乐素材的对比,力度也出现了变化,突强地多次出现更使得舞曲旋转飘逸,高潮迭起。D¹段是D段地展开,主旋律不变,但位置由原来的右手高八度变为左手低八度模仿,声部变薄。右手是中高音区连续弱奏的十六分分解和弦,优美轻盈的旋律线条渲染了主题。97-100小节是由双手连续八度上行作的恢宏结尾。
在主部的第一次再现之前,有十小节的连接部分。此处作曲家巧妙地将主部和插部I的主题素材加以归纳重组(动机a为主部主题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下行连接,动机b为插部I主题中的多声部切分旋律),变为连接部的主题,在素材再现的同时回归主调(107小节处回归主调,调性回归后带有四小节左手主音持续,优美与灵动并存的舞曲旋律既缓冲了第一插部结尾处的小高潮,又暗示着活泼的主部再一次到来。
主部的第一次再现(111-139)省略了之前单三的再现段,C²段在主题原样再现的同时在第二乐句开始时向属调发展并且加入长时值的舒缓旋律(119小节),122-124小节为三小节的过渡,中段转入同名大调,结尾处右手和弦节奏放缓,左手低音旋律级进下行,自然而然地与第二插部融为一体。
第二插部篇幅较大,可分为两个部分:139-153小节与66-81小节基本相似,作曲家采用第一插部中的主题在E大调上进行展开,基本情绪不变。154-196小节可分为两个一气呵成的乐段,乐段间素材统一,乐曲借鉴引子部分中段的律动方式,在左手低音柱式和弦的有力衬托下,右手旋律为频繁流动的十六分音符走句,仿佛是随想部分那缥缈灵动的思绪再一次出现。177-196小节是对E段地展开,流动中音程被逐渐拉大,强弱和速度的明显对比,从低音区开始的半音化级进直至e4最高音的出现,作品的情绪也随之愈演愈烈,直到高潮的出现。由于插部二篇幅较大且戏剧冲突明显,因此,连接部舒缓灵动的旋律再次出现,并且为了配合插部二的情绪,连接部二中运用多声部复调的方法连接,并在203-206小节用相似的方法导入主部的第二次再现。
主部的第二次再现仍为减缩再现,只出现了呈示段主题,但由于227-242小节尾声的填补,使结构巧妙且平衡和谐。在这个补充性质的结尾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八度和弦,这种写法在第一插部的结尾处有所体现,八度左右手交替进行是一个情绪不断递增的过程,给人一种心潮澎湃的壮观美感。尾声是整个作品力度最强,最辉煌的部分,整个作品由“静”起,结束于“喧闹”中的处理方式,使首尾形成极强的对比。最后的两个主和弦用了强音记号和“fff”特别强调了结束音应该要坚定、果断,也将所有美好的景象,结束在了最热烈的高潮上。
三、整体布局
(一)材料布局
由于本曲为带有引子的回旋曲式,因此,主题材料较为多变,且与很多拥有附属结构的作品不同,《随想回旋曲》中的引子部分由于承担了整个作品的“随想”色彩,因此引子部分的音乐材料具有独立且不容忽视,除此之外,回旋曲的曲式原则也使得主部和插部,两个插部间以及连接部与前后的音乐材料形成对比。
将作品中主要音乐材料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依据材料分布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引子材料(a、b)仅出现一次,主部材料(c)出现三次,插部I中的材料(d)和连接部材料(e)均出现两次。其中,除了c由于曲式结构的原因出现三次外(且均为变化再现),d和e的再现较为明显,只是在调性,节奏,篇幅长短上做了调整。由于连接部材料(e)是主部和插部I中主题素材的归纳重组。如此一来,作品中音乐素材的融会方式渐渐浮出水面,这正是门德尔松所谓“主题要贯穿始终”的原则。它使得整个曲式结构更为统一平衡,也说明了除了主部起着统领全曲的作用外,插部I和连接部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二)调性布局
如果说《随想回旋曲》的主要音乐材料贯穿始终,使全曲的曲式结构更为统一平衡,那么,门德尔松在调性布局上也追随了这种辩证统一的哲学原则。在整个作品中作曲家主要使用了五个调,五个调之间呈现了功能性和色彩性的对比。
全曲大小调交替,在属方向和下属方向各有展开,我们以主调的每一次回归为分界点,作品大体呈现三部性。第一部分,调性布局为e-G-D,作曲家通过主部主题在属方向的转调继而引出了插部I在下属方向的调性。第二部分,调性布局为e-d-E,主部在主题反复时直接走向下属调,而插部则变为引子中出现的同名大调(E大调),由此可见,引子并非孤立存在,除了插部II调性的借用,性格的转变也是戏剧性冲突的有力推动,最后,主部的第三次出现与尾声调性统一。
(三)起伏与高低潮布局
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如果说一部大规模的交响作品更像是一座建筑的话,我更愿意将门德尔松的《随想回旋曲》比作一棵挂着礼物的圣诞树[6]。这时,作品的曲式结构就是冷杉树本身,音乐主题就像是树上挂着的大大小小的礼物,而作品中的高潮部分就是树顶上那颗最闪亮的星星。
根据作品中音高、力度、速度、音响厚度、节奏密度等音乐要素共同结合所影响的音乐张力的大小进行绘制,可以看出,音乐整体上呈现逐步展开——结尾的趋势,全曲的高潮出现在第二插部中,且正好处于全曲的3/4处,这是节奏、速度、强弱变化、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门德尔松继承古典传统的部分写照。
其次,高潮处在调性布局的第二部分中,且经过主部和插部II前半部分的两次推进,后一次比前一次推得更高些,前一次推进是由于主部主题变化重复是存在的小高潮;后一次除了材料因素外,还有织体的厚度,节拍及速度的改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或许也是因为整个作品高潮处在后半部分,且经由两次推进音乐变得极为热烈,所以主部的再一次回归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和尾声一起沿袭了插部的气势,形成完满大气的收尾,因此,整个作品并不追求华而不实的炫技或是归于平静的首尾呼应,而是更靠近于完成回旋部分的结尾工作。
结 语
本曲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用了回旋曲式的结构,将精灵的顽皮、可爱,仙女的优雅、动人一一呈现出来。我们不难发现门德尔松在力图保持音乐的古典传统的同时,努力去丰富它,在形式上将平稳、均匀和洗练作为自己的追求,同时又将其与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完美的契合。
本曲的两个插部就是用无词歌的性质写成,门德尔松用他独特的视角,将神秘的自然展现在我们面前,除此之外,作为早期钢琴创作中最具独创性的作品。这种引子为大调性、主部为小调性的调性安排,以后频频出现在他的其他作品中。这首作品所采用的由慢到快的组合形式可以看作是一首浓缩了的协奏曲的二、三乐章,且预示着后来所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三个乐章连贯演奏的创作形式。全曲既包含着门德尔松作为一个青少年所洋溢的青春气息,又展现了同龄人难以比拟的创作技巧和“音乐神童”般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