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炳作品民族风格的探讨
——以《听松》为例
2022-12-24周青芳
周青芳
一、《听松》内容的理解
关于《听松》的曲调内容,历年来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中由杨荫浏先生主编的,最早系统介绍阿炳及其作品的著作《瞎子阿炳曲集》①中有提到,《听松》的内容似乎是描写宋朝时期伟大爱国将领岳飞,率领义勇的军士,进行卫国战争的故事,并且杨荫浏先生提到关于这首乐曲的故事是由阿炳本人亲自讲述的。对《听松》内容的这一理解,周畅学者在《论华彦均的创作》②中是表示认同的,他认为《听松》创造出来的年代正是处于我国抗击帝国主义抗争的年代,阿炳在这首曲子中注入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理所应当的,阿炳就是借用岳飞追击金兀术的历史故事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抗敌思想。
与此观点不同的是,有一些学者认为《听松》就是一首标题音乐,是静听松涛的声音,是对松树的形象刻画。如王弋在《试谈〈听松〉的思想性》③中就有说到,《听松》就是一首个性鲜明,旋律坚强有力的标题音乐,认为它是对松树崇高形象的生动刻画,全曲都流露着对松树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品质地赞颂之情。
对《听松》内容的理解持两种不同观点这一现象,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当结合起来看,即其既是一首标题音乐,有较具体的意象,又是一次当时中国底层人民爱国情绪、英雄主义思想在艺术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笔者认为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的话,《听松》应当就是一首具有浓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是阿炳注入自己爱国力量的作品。虽然杨荫浏先生所说的阿炳自己讲述岳飞追击金兀术的故事无从考证其真实性,但是当时正处我国危难之际,正需要更多的我国人民敢于站起来同外来势力作斗争,而阿炳先生的这一首《听松》,其中蕴含的磅礴气势正好能够激励当时的中国人民,增强相信中国必定会取得胜利的信心。因此,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不管创造这首乐曲的阿炳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当时人们听到这首乐曲的感受必定认为它是一首鼓舞人心,气势磅礴的爱国音乐作品。一首音乐作品只有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才能相对正确地还原当时作者创作它的心境。《听松》正处于我国最危难的时期被创作出来,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巧合,当时阿炳作为一名爱国音乐家,应该没有心情去聆听风吹松树林的声音,去进行对松树的音乐形象刻画。在面临国家生存灭亡之际,阿炳借用岳飞抗金的故事,借古喻今,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作品中,《听松》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愤懑与抗争,才会展现出奋发激昂、鼓舞人心的力量。
二、音乐结构及分析
《听松》是一首七声徵调式的音乐作品,整体结构可将其分为五个部分,即:引子、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第三乐段及尾声。全曲结构虽然不算庞大,但是其所表现出来的气势是非常震撼的,全曲情绪一直处于高涨的状态,充斥着作者对外来侵略的愤怒之情,同时也是在激励国人站起来勇于反抗,击退敌人的必胜之意。
(一)引子
以属音开始,并采用一个强奏同音重复切分音型给人一种怒吼的感觉,主要围绕着“怒吼”“叹息”两个动机进行发展,紧接着移位变奏的运用以及力度的骤变让整个引子显得极其苍劲有力。引子的最后一句采用了鱼咬尾顶真的手法,上一句的sol音于下一句高八度的sol音相衔接,更显这首乐曲的磅礴气势。再加上作者对于祖国被侵犯时应有的爱国使命、救国抱负等情绪的倾注,让整个引子更加开阔且带有感慨性,奠定了整首乐曲磅礴大气的基调。
(二)第一乐段
由“6”上的颤指音引入,强奏的切分音与颤音似的细碎音型两种截然不同的音型形成强烈的对比,接着“6 5”音型而导入的一段极具号召力的进军号音乐,使其旋律慷慨激昂,节奏铿锵有力,再加上作者创造性地吸取了一些西洋音乐的因素融入之乐曲之中,体现在分解和弦式的旋律进行,与豪迈的号角声调一结合,更具战斗气息。
(三)第二乐段
是全曲的核心部分,以四个带有连接性质的下行级进的顿音引入,像是在叹息一般,其后渐强的上行旋律加入进来,瞬间转变了情绪,再加上附点和切分音型的运用,让曲调不再压抑而是充满力量,在旋法上采用了“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如第二乐段的11至13小节,基本都是主音与下属音之间的衔接。第二乐段在句幅上的扩充和缩减,以及速度上的渐快和音域上的变化,再加上旋律方面乐节之间的大跳、乐节内部的级进、乐句之间的环环相扣,给人一种旋律跌宕起伏而又连绵不息的感觉,从而将整首乐曲推入高潮,整体呈现出一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在这段音乐中,阿炳突破了江南民间音乐的惯有风格,不似江南音乐那样旋律为级进、较平缓,其节奏铿锵、旋律激昂,使这段音乐雄壮且具有冲击力。
(四)第三乐段
由第一乐段的沉思动机引进,前半部分与第一段呼应,随后是较之第一段更明亮豪放、奋发激昂的两个乐句,曲风稳健,如同号角吹奏,挺拔而稳重。后半部分大都是用宽阔的运弓,以很强的力度来演奏。再加上整个乐段都在高声区徘徊着,使得听众都为之兴奋,从而对中国人民对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取得胜利而抱有信心。
(五)尾声
从一个快速而有力的乐句开始,其节奏较为自由,一字一音般的演奏像是锣鼓的声音,具有号召力。作者运用了一音一弓同度音的推进、变奏,其气势更是逼人,但随后力度逐渐由强转弱,直至第63小节速度再由慢渐快,力度再由弱转强,进入高音区,再加上密集的同音重复, 最后在磅礴的气势下结束全曲。
综上,《听松》全曲速度体现了我国民间音乐,散一慢一中一快一散的布局原则,作品的统一性体现在尾声和引子在情绪上和音乐素材上的呼应。虽然全曲篇幅不长,但是其气势之足、内容之丰富、以及所传达的精神之崇高都已经是非常难得的。这首短小的二胡曲表现出的宏大豪迈的气魄以及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都与阿炳处于抗日救国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他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的精华,积累了相当浓厚的民间音乐基础,又创造性地吸收了西洋的某些因素,使得其作品形成了他所特有的民族风格及演奏风格。
三、与《二泉映月》之比较
在阿炳的流传下来的三首二胡作品中,《二泉映月》是流传度最广,最具知名度的曲子之一,也是常被音乐学学者拿出来进行分析的一首名曲。《听松》相对来说,被提及、被拿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较少一些,但是它所蕴含的“能量”是不容忽视的。笔者在此只是粗略地比较一下二者的不同,并无争最之意。
《二泉映月》充分展示了阿炳作曲吸收了江南民间音乐的特征,主题旋律与无锡的地方戏曲和民间小曲有密切联系,表现在以江南民间音乐波浪式旋律线为主,多使用级进、小的跳并进行旋律发展,节奏较为平稳,整体给人一种婉转清丽之感。而《听松》旋律转为大幅度使用跳进,“军号”式音调的使用更让此乐曲增添了慷慨激昂之势,整体给人的感觉与《二泉映月》大相径庭,更具鼓舞之意。
《二泉映月》展现的是阿炳真实生活的面貌,是当时那个社会处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写照。这首乐曲抒发的是阿炳对旧社会黑暗的控诉以及自己身处在这种痛苦生活中的悲愤之情,但同时也透露出阿炳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体现了阿炳敢于与旧社会的黑暗作斗争,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思想精神。而《听松》更多倾入的是阿炳的爱国之情,蕴藏的是勇于抗日救国、反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精神,并期望能够唤起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积极敢于拿起武器保卫家国。
《听松》相较于《二泉映月》而言,《听松》的民族特色更为浓郁。《二泉映月》旋律婉转抒情,给人娓娓道来、细细啜泣之感。而《听松》曲中大跳音程的运用,铿锵豪放的号角声调,及小鼓节奏型与传统五声音阶的结合,赋予《听松》鲜明的时代战斗气息,将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入到音乐作品之中,正是这首作品民族特色最浓郁之处。
四、《听松》的民族风格呈现
阿炳是我国近代的民间音乐家,其音乐艺术活动的时期正处于我国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故他的音乐作品里是有着非常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听松》之所以借用岳飞抗金的故事,目的是唤起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敢于勇敢反击外来侵略者,进行抗日救国的活动。
阿炳作品中的民族风格除了在曲调题材及内容方面有体现之外,他在塑造音乐形象的时候,更是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音乐思维和表现手法的优良传统。阿炳倔强的性格和不屈于现实环境的反抗精神,贯穿在他的艺术活动之中,将爱国主义的思想以及对祖国命运和前途的担忧,都注入了他的音乐作品之中,才造就《听松》气势磅礴的演奏风格以及浓郁的民族特色。
从上文的曲式结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整首乐曲给人的感受是刚劲有力的,引子部分的磅礴气势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第一乐段的号角声调的运用,奠定了全曲的战斗基调,第二乐段旋律的变奏,大跳的运用,节奏的复杂多变让整首乐曲更显苍劲有力之感,第三乐段间歇式沉着的音调与随后明亮的乐句形成对比,给人一种光明总会到来的感觉,最后的尾声也是在一段非常急速的高音重复中结束,更显凌厉气势。
在二胡演奏方面,为了能够更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更贴合作品所要传达的不同意境,他将二胡原有的二把演奏进化为四把演奏法,并且创作了一些的指法和弓法。其在演奏方面极其注重气息描写,拉弦技法的突出,更是将曲子演绎得如歌如泣,对乐曲中的民族风格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演奏风格与江南民间音乐演奏风格不同,其不同于江南委婉、秀丽的演奏风格,是一种苍劲、豪迈、粗犷刚健的演奏风格。这与他善于学习善于吸收其他音乐文化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阿炳在《听松》的演奏中,左手技法的使用是这首乐曲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善用打音与定把滑指的使用,如在第一乐段由“6”颤音的引入至其后的两小节里,他是以二指的一关节紧贴一指拉弦,产生非常密集且紧凑的打音,从而营造出一种草木皆兵、气势紧张的氛围。定把滑指的运用,表现在乐曲的第34—35小节,由于定把滑指不需要换把,所以更方便阿炳在街头一边行走一边演奏,造就了阿炳独特的演奏风格。由于《听松》是一首气势磅礴、激烈悲壮的二胡独奏曲,在对它进行演绎时,尤其要注意大力度保持音的演奏,一定要在弓法力度上有所突破,才能将其气势演绎出来。
结 语
阿炳的二胡曲创作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财富,继承并发扬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浓厚的文化底蕴。《听松》虽然篇幅短小,但它有着金戈铁马、勇于战斗的战斗姿态,强烈表现出我国永不惧战的气势。阿炳处于一个反帝国主义的时代,在他的作品中饱含爱国主义精神是无比正常的,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民间音乐家,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热切关注倾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是他能表达这种情感的最佳方式。《听松》中的爱国精神在当时演绎时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能够激励国人勇于抗争,敢于反抗,这便是这首乐曲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 杨荫浏.瞎子阿炳曲集[M].音乐出版社,1952:9.
② 周畅.论华彦均的创作[J].人民音乐.1963,(12):34.
③ 王弋.试谈《听松》的思想性》[J].人民音乐,196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