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三道关” 当好“守门员”
——以《伊犁日报》为例谈地市媒体的审读
2022-12-24燕玲
燕玲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报纸的审读工作至关重要。报纸审读人员肩负着守土把关的重任,为提高报纸质量、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当好“守门员”,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为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长期以来,新疆伊犁日报社十分重视审读工作,把审读关口前移,从过去的出版后审读改为印刷前审读。不断健全和完善审读工作机制,在审读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文章的舆论导向到标题文字,层层把关,做到大关把得住,小错不放过,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每年发现、堵住各类问题、差错上百处,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各种差错的发生,使报纸质量明显提高。
一、加强建章立制,优化审读流程
伊犁日报社健全并严格履行审读制度及程序,切实把好报纸出版政治关。从各采编部门选择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又有较高理论造诣和较强责任心的干部加强审读力量,并加大对审读人员的常规培训和专题学习,建设一支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审读队伍。同时,将汉文版审读关口前移,由出版后第二天审读改为“三审三校”后审读,审读完后再交给印刷厂印刷。
立足工作实际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流程。审读人员在审读工作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聚焦总目标严格把关。审读人员不但对报纸的重大主题策划进行审读、对报纸版面整体编排进行审读、对新闻标题制作进行审读,还要对创新新闻精品的意识和能力进行审读。
在日审中,审读人员每天上午按职责范围审读报纸和网络宣传平台,下午参加报纸和网站联合编前会并提出审读阅评意见,对当天报纸的版面、稿件进行评分打等后,将评分打等报纸提交各编辑部保存。审读人员还要及时记录有关好稿件、好图片、好标题并登记留痕,填好审读台账。主审人在审读台账上签字,在日审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在每日编前会上反馈。
审读人员要整理汇总一周审读台账,将审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各编辑部反馈。主审人写出一周审读阅评小结并签字,小结内容包括重点宣传内容,宣传特点、亮点,版面数,版面分类,相关重点稿件、栏目统计,好作品、好版面点评,问题分析及建议。每周在报社策划会上通报审读阅评情况。
在每月月底,审读人员整理汇总审读台账,写出审读月度评价提交部门主任审核签字。每月编发一期《伊犁日报社审读阅评简报》,由报社分管领导签发。
审读人员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充分肯定成绩,又要随时指出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在审读中发现较大的问题时,审读人员要第一时间向社党委、有关部门报告、反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防患于未然,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把关人。
二、加强审读队伍建设,提高审读人员水平能力
(一)增强责任心,提高政治鉴别力。审读人员要对版面、稿件进行全面审核,对自己拿不准的东西要不厌其烦地多方考查,与权威的工具书或其他资料进行比照甄别,稍有疏忽,差错就可能从眼皮底下“溜走”,因此审读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同时,审读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把握导向的能力,才能够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以敏锐的政治敏锐性准确判断各类差错,不断学习,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审读工作。
(二)增强职业素养,养成良好作风。审读人员要对版面、稿件进行全面审查,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政治敏锐性之外,还必须有扎实的新闻写作功底、深厚的笔力,并且要熟悉有关采编业务流程、报刊管理法规规章,才能在审读工作中更清晰地找到存在的问题,做到判断准确、言之有理、处理有据,提高审读工作的效率。审读人员和采编校人员不是监督和被监督、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平等协作关系,因此审读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理解审读工作的地位、性质和作用,正确理解自身社会责任,摆正审读者与被审读者的关系,从报刊工作的规律和实际出发,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怕得罪人。在写审读报告和反馈意见时,审读人员要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平等讨论、以理服人。
(三)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审读工作涉及审读人员与记者、编辑、校对、审版主任等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必须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实现编辑、作者、审读人员的良性互动、契合融通。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编辑部有关人员,以便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提高编辑质量,最大程度降低损失,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三、在审读工作中严把“三道关”
(一)严把政治关。审读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及时发现报刊中出现的政治错误,并请示上级领导,及时纠正、果断处理。高度重视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报纸要闻、民生类版面主要报道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新闻,报道不准或不当,就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必须严格把关。审读人员在审读时重点审查是否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的内容;是否有违反民族宗教政策、危害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容。
对理论类版面着重审查文章内容涉及的理论问题是否准确,审读人员要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审读,防止出现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如:审读人员对记者稿件中写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讲话,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都必须逐字逐句审查,并查找相关文件、规定,在反复比对中找出权威出处并反复确认。
对历史文化类版面、稿件要严格把关,审读人员看到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方面的内容更要慎之又慎,凡是涉及民族宗教的内容都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对文化类版面着重审查是否有格调低级庸俗,宣扬暴力、色情、迷信和伪科学的内容。
对广告专刊类版面着重审查是否刊载虚假不实、格调不高、有违公序良俗的内容等,对质量较差的广告坚决撤换。
(二)严把导向关。在确保报刊出版不出政治性问题的前提下,审读人员注重对报刊整体格调和思想倾向的把握,对有导向不正、内容空洞等问题的文章,及时发现和处理。
在审读工作中,审读人员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导向关:报纸是否刊载《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管理规定》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规定的禁止内容;新闻报道是否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是否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发表或转载涉及国家重大政策、军事、民族、宗教、外交、保密等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刊载涉及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的内容,是否按规定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报道涉及灾情疫情、交通事故、安全生产、刑事案件、社会稳定等重大、敏感和突发事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刊载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格调低下的文章,是否含有色情淫秽、凶杀暴力、迷信愚昧等有害内容;转载摘编报刊、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按规定对其内容进行核实,并标明下载文件网址、下载日期等;是否转载、摘编内部发行出版物的内容;刊登广告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否刊载虚假违法、内容低俗的广告,是否在明显位置注明“广告”字样,是否违反规定以新闻报道形式刊登广告;报刊标示的版本记录是否符合规定,专版、专刊、增刊的内容是否与报刊宗旨、业务范围一致。
通过严把导向关,《伊犁日报》担负起党报应尽的社会责任,确保报纸成为坚强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三)严把质量关。审读人员要对文字内容、版面设计、编校印刷质量进行审查。虽然报纸采编校人员通过层层把关,堵住了报纸上的绝大部分差错,但百密一疏,审读人员仍能发现还有一些“漏网之鱼”出现在送审版面中。如:审读人员发现刊发在一版上的消息《新疆289家企业入驻12315在线解决消费纠纷投诉》又编排在同一天的五版上,及时采取了换稿措施。发现文题不符的情况时,及时处理。如:消息《国内外骑行爱好者近距离感受那拉提之美》一文标题中说“国内外”,但文中却没有提到任何国外骑行者的内容。审读认为此稿文题不符,删去标题上“国内外”三字。《“90后”小伙:汗水浇灌出幸福花》一稿配图画面为一名女性,存在文图不符,审读发现后建议更换图片。
而更多的差错是因为采编校人员的粗心大意造成的,主要表现在错别字、数字使用不规范、汉英混用、生造词等方面。如:《吉里格朗村骆驼养殖“驼”起村民幸福生活》,标题上“驼”是错字,审读人员改成“驮”字。《伊犁州新华医院卒中心与生命赛跑》一文标题有歧义,审读人员改为《伊犁州新华医院卒中心与时间赛跑》。《蔬菜合作社社员忙播种》一文内人名出错,“艾山江”“艾沙江”表述不同,审读人员发现后及时改正。还有文章内因小数点点错,造成差错。如:《州直党员干部真心为民办实事好事》一文中将为民办实事好事“1.72万件”误写为“172万件”;《布力开村绘就乡村振兴图景》一文,说布力开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1671万元”,多了个“万”字,结果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的记者将海关“关员”误写为“官员”,“电子书”错写为“电纸书”;有的版面上消息没有电头,新华社稿件漏了出处等等,审读人员都在最后关头发现并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