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24李洁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志愿大学生活动

李洁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群体的重要代表,高校大学生所参与和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包含社区服务、无偿献血、支教等,还包括大型运动会和大型会议的志愿服务,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社会当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为高校大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提供了诸多便利,也使我国志愿服务活动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借助新媒体平台使志愿服务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高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能够有效地借助微博、广播、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将志愿服务的相关理念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较好的传播。但是,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活动日益流于形式化

通过调查发现,在近些年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最为严重的问题莫过于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流于形式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原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大学生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会选择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进行,而由于高校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因此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开展志愿服务,在具体的活动形式设计方面以及活动内容方面都无法深入进行,更无法对高校大学生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这就导致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日益流于形式。高校管理者虽然会积极组织和支持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也导致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不断下降,活动内容也逐渐流于形式。

(二)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动力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创新思想已经成为影响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无论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设计,还是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评价方式,都缺乏足够的创新性。部分高校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并没有对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行创新,活动内容整体呈现出单一的态势,活动内容的设计也没有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和社会发展情况相结合,没有及时地开辟出新的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在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当中,志愿服务模式呈现出模板化的情况,活动的开展更像是在“套模板”,实际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并没有主动将自己的创新和创造想法融入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当中,造成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

(三)志愿服务活动评价机制欠妥

只有对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激励,才能够充分地激发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而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应当充分地考虑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不同的内容,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全面的激励措施影响下,积极投身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但是通过目前的调查可以发现,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奖励也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并没有将物质与精神两种不同的激励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也很难通过评价机制的建设,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提升。

(四)志愿服务活动专业性不强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在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志愿服务活动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高校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入,对前沿问题关注不到位,没有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因此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很难表现出足够的专业性。

二、“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提升,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能够有效地对服务载体进行创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当中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载体进行有效创新,在对服务载体进行创新的基础之上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线上与线下紧密互动,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效果。例如,在智能手机普及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之下,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可以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线上平台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交流渠道,不同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意见和看法等,都可以通过线上交流渠道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提升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二)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帮助。通过将新媒体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当中,能够有效地打破时空限制,使各类社会资源和服务力量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凝聚,从而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坚实的支持。同时,将新媒体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当中,还能够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突出重点,使志愿服务活动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得到较好的推广,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成效。例如,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对不同地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不同地区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效果的全面提高。

(三)能够实现对志愿服务活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新媒体充分应用于高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当中,能够实现对志愿服务活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志愿服务活动资源的配置能够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借助互联网平台,高校大学生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可行性。

三、“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积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志愿服务新媒体平台

将新媒体应用于志愿服务当中,需要首先建立起有效的新媒体平台,使新媒体平台能够在高校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发挥出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对于新媒体平台的构建,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当中的影响力,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关注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现阶段高校所拥有的志愿服务资源,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志愿服务支持和帮助,从而帮助高校大学生打破各种限制条件,投身于志愿服务当中,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实践的效能,使高校大学生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实施成效方面能够迈上新的阶段。

例如,高等院校在暑假期间组织高校在校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时,可以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对在校学生关于“三下乡”的相关想法与意见进行充分的搜集与整理,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者对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需求进行充分了解,进而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工作,使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设计能够真正吸引高校大学生,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率。

(二)促进志愿服务“互联网+”模式的可持续运行

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工作进行创新和升级,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在持续开展中不断得到发展。一方面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应当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维护工作,安排专人对新媒体平台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改造,从而使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能够满足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注册信息不会出现泄露的问题,从而逐步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新媒体平台的信任度和认可度,确保新媒体平台能够高效科学地运营并得到有效的管理。

例如,为了能够使“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持续开展并取得理想效果,高校管理者需要安排专人对新媒体平台进行维护,定期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并将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方向、新需求融入对新媒体平台的改造与升级工作当中,从而不断提升新媒体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的应用效果,充分赢得学生对于新媒体志愿服务平台的认可。

(三)协调互联网资源,兼顾新旧媒体工作方式

在推进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协调互联网资源,从而充分将网络资源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在兼顾新旧媒体工作方式的情况之下,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工作效率。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发挥着一定的舆论导向能力和影响力,因此在新媒体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当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面对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使新旧媒体能够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效率。

例如,以往在高校当中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往往是通过广播的形式进行,虽然新媒体平台目前在高校大学生当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相关信息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被高校大学生所了解,但是传统的广播形式仍然具有较强的舆论影响力,因此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推进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的借助广播在高校当中的重要影响力,积极组织开展广播宣传,从而提升志愿服务活动。

(四)利用新媒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在“互联网+”时代,将新媒体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中时,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推广宣传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新媒体平台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宣传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高校资源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效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当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不同参与主体,提供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不断加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高校大学生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在社会当中享有较高的舆论影响力,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当中的地位。

结语:

综上,在“互联网+”时代,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时,需要对新媒体平台的具体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将新媒体充分融入到志愿服务过程当中,实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和活动效率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志愿大学生活动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我志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