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典型过得硬立得起叫得响传得开

2022-12-24叶大军何运林余平清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0期
关键词:黄冈日报典型

叶大军 何运林 余平清 杨 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典型引领社会风尚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泽东主席曾指出:“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在活动中注意总结典型,及时起到示范作用。”先进典型承载着时代的主流精神诉求和价值取向,做好典型宣传,用先进典型事迹不断丰富时代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是党媒的重要职责。

湖北黄冈日报社历来注重典型宣传,在全媒体时代始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探索做好典型宣传的方法路径,努力让典型过得硬、立得起、叫得响、传得开,推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典型,有效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和社会效应。

一、深挖线索,严格把关,让典型过得硬

发现典型、选准典型是做好典型宣传的基础与前提。

黄冈日报全媒体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围绕“三找”深挖典型线索,通过“三看”严格把关,实事求是选准典型,确保典型过得硬。

——围绕中心找线索。黄冈日报社坚持重要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学习,建立重要信息报告反馈机制,紧盯大局大势,围绕中心工作,及时梳理典型线索。记者从黄冈市脱贫攻坚推进会上获悉黄冈市扶贫办主任扎根“三农”一线25年真情扶贫线索,引起报社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班对方荣进行采访报道,产生良好反响。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后,报社全媒体又及时进行追踪报道。

——依靠群众找线索。黄冈日报全媒体刊登新闻热线电话、投稿网址,发动群众提供典型线索。浠水县“苹果女孩”潘群的线索就是由基层通讯员提供的。记者随后深度挖掘,跟踪报道,让“苹果女孩”叫响全国。潘群后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并走进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向全国观众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对口联系找线索。建立新闻联系人制度,记者编辑分别联系县市区、乡镇和市直行业单位,长年对接,发现线索,跟踪报道,开展服务。2018年,联系市教育局的记者得知罗田县希望小学老师典型线索,及时到罗田县采访,对方荣进行深度报道,引起社会关注。2019年3月18日,方荣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小学教师代表参加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在众多典型线索中,如何严格把关,准确选择报道对象?我们的做法是“三看”:

——看典型是否具有先进性。一个典型只有具备时代性,才能体现先进性。

——看典型是否具有群众性。实践证明,先进典型离群众越近,就越有说服力、感召力。

——看典型是否具有可学性。选树典型要“使典型让人信得过、看得懂、学得到”,因此,在选取典型时注重可学性,通过典型引路,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通过“三找”“三看”,确保典型过得硬。这些年来,黄冈日报全媒体报道的典型,普遍得到群众认可。

二、深耕基层,锤炼“四力”,让典型立得起

黄冈日报全媒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重大典型宣传作为锤炼“四力”的舞台,深耕基层,锤炼“四力”,努力提高典型宣传的质量和水平,让典型立得起来。

锤炼脚力,让典型更真实。真实是典型的生命。在典型报道中,报社深化“走转改”,坚持社领导带队,部室主任带头,组织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真实的一手材料,确保典型群众公认、报道真实可信。2020年元月,黄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1月24日除夕夜,报社领导带领20多名全媒记者,深夜前往医院、发热门诊等防控最前沿采访,第二天推出抗疫专题报道《奋战在子夜——辞旧迎新的零点见闻》,感动无数读者。

锤炼眼力,让典型更动人。细节最能打动人。在典型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到更要心到,用情用心观察,努力捕捉典型最打动人的细节,努力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典型身后的事迹。为报道好农村乡镇福利院邹倩这个典型,黄冈日报深度报道部记者与邹倩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一个星期,记者说“你要让读者感动,首先要感动自己”。

锤炼脑力,让典型更闪亮。为提升记者编辑的脑力,坚持每周一次业务例会,每月一期周末课堂,加强业务学习交流,提升专业素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先后邀请湖北省记协、湖北日报社等10多位专家学者到报社讲座,组织近100人次到北大、浙大、华科大等高校培训,分期分批组织记者编辑到湖北日报、三峡日报、浙江嘉兴日报等地跟班学习,对标先进,提升能力水平。通过学习培训,锤炼记者脑力,提升记者编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挖掘典型精神内核的能力,促进典型宣传感性讲述与理性思辨相统一,让宣传的典型更加闪亮夺目,深入人心。

锤炼笔力,让典型更丰满。为做好全媒体典型宣传,报社着力培育能写、能拍、能摄、能主持、能制作的全媒人才,提升记者编辑全方位采访、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式传播的能力,不断创新笔头、口头、镜头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全媒典型宣传作品。2022年8月4日,在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中,黄冈日报抖音号“黄冈观察”推出“爱心冰柜”“黄冈全城寻找 谁认识这位女士”视频,阅读量过5000万,点赞量过10万,全国10多个媒体平台转发,全网阅读量过6亿。

锤炼“四力”,让报社全媒体典型宣传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媒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近几年来,报社多个典型报道获湖北新闻奖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奖,先后有20多名编辑记者获国家和省、市表彰。

三、深度融合,守正创新,让典型叫得响

黄冈日报社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在典型宣传中坚持守正创新,全媒体融合呈现,扩大有效传播,让典型叫得响。

发挥平台优势,融合传播提升典型宣传宽度。近几年来,报社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已形成“三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手机报)一网(黄冈新闻网)多微(以掌上黄冈、黄冈日报等为核心的微信微博和黄冈观察抖音号组成新媒体矩阵)一屏(电子屏报)”的全媒体发展格局。报社在重大典型宣传中坚持“纸媒与新媒”相结合,充分利用全媒矩阵平台优势,通过融合传播提升典型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拓展典型宣传的宽度。比如宣传浠水县以身扑爆的公安干警吴俊的先进事迹,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网络传媒中心新媒体同步融合报道,形成宣传声势,产生聚合效应。

发挥媒体优势,分众传播提升典型宣传精度。黄冈日报全媒体在典型宣传上,坚持“重大与普通”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既要一轮明月,也要群星闪耀,典型宣传呈现常态化、多样化,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涉及各行各业。既有“心里有百姓、身外无得失”的英山县委原书记王新堂,黄州区参加长津湖战斗的94岁老兵、荆楚楷模陈世礼等个体典型,也有罗田县王天喜、王盼父子上海街头见义勇为群体典型……对不同典型,报社根据各媒体特点和不同受众需求,努力做到差异化分众传播。如宣传教师典型方荣时,在报纸宣传基础上,加大教育微信公众号推送力度,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点击量达10万+。

发挥技术优势,创新传播提升典型宣传深度。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表达方式,提升典型宣传的深度。为做好黄冈市第六次党代会、“爱心冰柜”宣传,黄冈日报新媒体利用视频、VR、直播、抖音、海报、手绘长图等新技术,进行全方位报道,受到粉丝热捧。

四、深化运用,放大效应,让典型传得开

黄冈日报全媒体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做好“典型+”文章,让典型传得更开。

“宣传典型+推广典型”,放大典型效应。在做好全媒典型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领导批示、表彰决定、结集出版书刊等多种形式,推广典型,放大典型效应。比如2019年黄冈日报全媒体宣传的湖北黄冈市英山县孔家坊乡福利院院长邹倩先进典型,湖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黄冈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先后发出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身边的榜样邹倩学习,把黄冈日报撰写的《身边的榜样——邹倩》一书作为党员干部学习资料,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黄冈市委、市政府举行邹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纷纷召开邹倩事迹报告会、座谈会。今年邹倩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宣传典型+学习典型”,放大群体效应。黄冈日报注重做好各级各地学习典型的行动报道,让典型效应变成群体效应,让典型经验遍地开花结果。余康颖跪地抢救拾荒老人的事迹经黄冈日报全媒体报道后,在全省产生巨大反响,她的母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市各级医院广泛开展向余康颖学习活动,报社全媒体及时组织报道,引导社会学先进、做模范。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还专门组建康颖志愿服务队,成为学校的一块金字招牌。

“宣传典型+运用典型”,放大社会效应。2016年,黄冈日报全媒体推出“新常态 新作为 新跨越——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主题报道,深入报道了十年来黄冈交通、工业、农业、城建、旅游、文化等十大重点工作成就,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当年5月,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黄冈市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与主题报道研讨会,对报道予以高度评价。黄冈市、武穴市委组织部将10篇报道集纳成册,作为“两学一做”教本,黄冈市委党校将其纳入学习教材。

典型宣传永远是党媒唱响主旋律、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重头戏。黄冈日报全媒体将采取向内发力、向外借力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做好全媒体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黄冈日报典型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