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创公司在创业板IPO 后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2022-12-24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7期
关键词:创业板防控财务

李 珊

一、前言

创业板市场自2009 年在深交所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为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发展之路创造了更多机会,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多年来,创业板相对于主板市场更低的门槛、对企业成长更多的关注与始终规范与严格的审核使得创业板受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热切关注,创业板在持续规范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发展的过程中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小企业在谋求创业板上市与IPO 的同时也面临到许多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只有解决相关财务风险问题才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成长。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方法介绍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仅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重大了影响,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与行业分工。在人们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之后,信息利用、技术创新成为了全行业关注的焦点,为此,科技创新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上市才能谋求更好发展的企业发展思路影响下,有着上市需求的科技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创业板也就因此出现了。创业板上市企业大多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由于其技术资源雄厚、市场前景优良受到政府、投资人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其处于高速发展期,该类企业所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较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稍高。一般来讲,创业板上市企业IPO 成功之后所要面对的财务风险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是所在行业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的风险,体现在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方面;内部风险主要是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强,没有得到全面的防范,使得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及重大投资活动受到影响[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财务风险的控制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成功后对于财务风险防范方法很多,现举风险规避法、风险预防法两种方法进行介绍。

(一)财务风险规避法

财务风险规避法较为常见且可执行性较强。企业一般会对相关财务信息、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预测企业有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对于财务风险客观评估,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损失进行适当弥补。具体操作中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方面,创业板企业预见财务风险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方案,根据实际危害程度选择不同预案;另一方面,对于所确定的财务风险规避方案的实施进行研究,如果存在实施方面的问题,则会立即停止该方案。创业板企业所应用的最为直接的方法是在财务风险暴露之前进行有效应对甚至是控制风险的出现。凡事都有利弊,财务风险规避法虽好、使用范围虽广,但不是所有的财务风险都能规避的[2]。该方法只适合于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的财务风险防范,而对于非正常条件应该区分情况、区别对待。

(二)财务风险预防法

预防胜于治理,将财务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显得极为重要。企业在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经营还是投融资问题难免需要做出相应的决策。而在决策中,要通过前期深入地考察,结合数据分析、数据比较来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从而使得企业始终处于经营、投资效益最大的地位。另外,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实现经营多元化,必然需要资金的支持,使其开展筹资活动。然而筹集的资金不是越多越好,需要企业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量力而行。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针对经营及项目情况获得合理资金,否则将会增加企业的负债压力,无形中加大财务风险[3]。在进行各项经济性活动的时候,可以聘请专业的人员,通过他们的专业能力让企业的成本得到控制,在企业的资产组合以及融资活动上能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后所面临的财务风控问题

通过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财务风控方面必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范与制度,在财务风控意识上也具有了一定的认知。然而上市公司IPO 后的财务风险防控需要在体系与制度上更加细化与完善,这也是许多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IPO 后许多企业在财务风控及管理上存在着如下一些典型问题。

(一)财务风险防控意识有待加强

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在从事生产经营或交易活动时都必然产生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存在能够完全杜绝任何财务风险的完美制度或财务管理方案,而且财务风险也会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而变得更加复杂难辨。财务风险防控也是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以后需要面对的最突出财务管理问题,虽然公司在IPO 以前已经进行了财务的规范和制度的优化,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财务风险发生几率,但随着成为上市公司和IPO 的实现,公司的财务风险类型和管理要点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有别于以前的新的财务风险。但在多数创业板公司管理人员更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背景下,一些公司的财务人员由于缺乏上市公司IPO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了解、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从而表现出对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缺乏前瞻性,对财务风险的整体防控意识不强,控制力不足,当企业实际发生财务风险时,由于企业整体应对风险能力不足,缺乏处理经验及切实可行的方法,企业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4]。

(二)财务风控措施有待完善

财务风险防控从制度上来说较为关键的问题有坚持财务岗位职务不相容原则、细化各类委员会并有效划分各部门权责、重视财务风险预警相关工作。然而相当一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具备上述财务风控大框架的同时在风控措施与制度的完善性上仍然存在不足。如财务风控与日常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结合性不足,对日常收支、财务清查工作着力不多等。再如一些企业将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交由财务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没有就财务风险防控工作交由专门的管理部门开展,一方面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风控方面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另一方面普通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风控培训,表现出因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处理经验不足而无法及时、高效地识别出财务风险,而导致财务风控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5]。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均为中小型企业,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存在着IPO 后财务风险防控上经验不足的问题,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从而无法将现有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与制度进一步细化,无法满足企业创业板上市IPO 后的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具体需要。

(三)宏观政策分析与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创业板上市意味着公司在融资渠道上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发展机遇上的进一步增加,但同时也意味着公司的发展、资金的筹融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紧密性也进一步增加。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后容易因为无法有效应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变化,而导致项目运营危机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甚至危及到企业的运营秩序与生存环境[6]。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有不可预见性特点,同时也因为企业本身缺乏对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敏锐分析能力与应对能力。

(四)负债比例没有得到很好控制

上市企业IPO 后能够让企业获得大量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及后续发展,而IPO 规模越大,一方面能够让企业筹措更多资金,另一方面也会让企业负债比例发生变化。创业板上市公司均为中小型企业,出于对资金的需求以及创业板上市IPO 后在融资上所拥有的便利,容易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出现负债比例过高的问题,而其中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款项、预收款项)更是占据着较大比重。流动负债比例过高一方面会表现为资本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会让公司直接面临着过高的偿债风险,进而影响到正常的财务管理秩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是有资本结构控制能力较差的因素,同时也受制于企业本身自有资金获利能力较差、筹资成本过高等因素影响。

(五)项目运营及管控能力有待提高

资金是为此公司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许多公司选择在创业板上市IPO 也是为了更好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成功率,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可用资金以实现更好发展。IPO 募投项目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后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募投项目涉及到对大量外部融资的有效管理及对项目本身运营管理能力的更高要求。目前存在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后的财务风险同时还包括了由于募投项目运行及管理能力较低所带来的延期、收入减少、项目后期持续性投入而无法有效实现资金回笼,从而导致偿债压力增大及偿债风险增大等诸多风险。

四、上市公司IPO 后财务风险控制应对措施研究

财务风险防控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针对前文中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后财务风险防控存在的典型问题,应当从风险防控意识重塑、风险预警机制有效确立以及完善资本结构、完善信用管理及加强资金回笼等诸多方面入手,以全面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质量与水平。

(一)加强IPO 后财务风控意识重塑

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防控方面已然形成了一套在普通意义上较为完整的财务风控体系与管理思路,但是创业板上市及IPO 后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又是企业此前没有涉及且缺乏相关经验的新问题。为了有效加强IPO后财务风险防控相关工作,首先就应当针对IPO 后的新财务风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及工作思路的重塑。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以及决策层人员应当首先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成功管理经验学习,从而以身作则对企业各级员工重塑财务风险防控意识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形成自上而下的良性引导。同时,就财务风险防控意识重塑及引导的问题,也应该切实结合公司自身业务及项目开展实际,以及充分结合具体部门具体员工的工作实际,将财务风控与员工的自身工作紧密结合,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发生,通过集中教育与深入宣传引导,让员工明确自身工作当中应当如何更好的贯彻财务风控相关制度与行为细则,从而避免风控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发生,最终打造出有助于推动财务风控管理质量提升的良好内部环境[7]。

(二)切实建立与完善IPO 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针对IPO 后所出现的新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立足实际对现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以适应IPO 后的财务风控实际管理需要。首先要加强财务风险关键点的及时跟踪与把控,如应收账款、短期借款、业务量异常变动、资金周转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地方经济政策变动情况等,以便为有效应对潜在财务风险提供第一手数据信息。其次,要以财务数据服务平台建立为基础,充分实现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与财务风险预警管理部门的有效数据互通与联动,保证财务风控部门能够及时获悉各方数据并加快各类财务数据的收集汇总,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再次,要切实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数据库并保证数据进行周期性的有效更新,为财务风险预警及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与全面性提供保障。

(三)合理规划资金借入,实现资本结构优化

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后拥有了更大的筹融资便利,同时由于公司规模扩大对资金需求也日渐增大,为了避免资本结构劣化及负债比例过高问题。公司决策层应当理性规划资金借入规模,将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控制在1:1 的范围内,并尽量减少流动负债占比,减轻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及资金链断裂风险。同时,公司应当积极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业务创新,不断提高自有资金的财富创造能力,充分利用借入资金以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进而真正实现IPO 募投的根本目的[8]。

(四)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增强资金回收能力

在加强客户信用评估方面,由于企业对客户信用评估能力不足,进而导致企业面临资金回收困难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企业应当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建立切实有效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不仅对当前合作客户财务状况、资信状况进行及时跟踪与数据更新与分析,及时调整合作客户以保障企业自身权益,同时也应提高对信用优良的潜在客户的及时跟进与关系建立,实现客户信用评估体系的动态化运作[9]。在资金回收能力增强问题上,应当特别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对不同信用评级客户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及账款催收方式,同时加强催收人员的跟踪与监控,利用绩效考核手段实现催收质量与人员受益直接挂钩,督促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降低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五、结语

创业板上市公司均为中小型企业,创业板作为主板市场的有益补充为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及自身发展都提供了极大便利,但IPO 后随之后来的相关财务风险也应当成为企业新阶段的财务风控的重点内容。企业应当立足自身,积极从财务风险意识重塑、完善IPO 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及优化资本结构、加强客户信用评估以增强资金回收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实现IPO 后财务风险有效防控。

引用

[1]聂群芳.创业板上市公司IPO 后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讨——以华凯创意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20.6.

[2]王珏.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财务风险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9.12.

[3]陈丁芳.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9.9.

[4]王福英,张相柯.辽宁省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分析[J].辽宁经济.2019.6.

[5]曾雨昕.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以迅游科技并购狮之吼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19.6.

[6]杨丽婷.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研究——以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6.

[7]周钰颖.社会责任、财务风险与现金股利稳定性[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8]蒲荣森.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中业绩承诺的财务风险研究——以联建光电(SZ.300269)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9.3.

[9]王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

猜你喜欢

创业板防控财务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