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体育支教活动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

2022-12-23李蕊婷郭梦怡武汉体育学院

灌篮 2022年14期
关键词:支教培训评价

李蕊婷 郭梦怡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基本均衡更加侧重于公共基础建设的硬件均衡,优质均衡则聚焦于科学规划建设学校、推进师资均衡配置、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等软实力的均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措施。

激励“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从根本上全面加强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湖北省先后印发《关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对农村发展素质教育做到了政策上的倾斜,一方面通过下乡支教、对口支援、挂职锻炼等方式帮助农村教师提高自身授课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录用教师的薪资待遇,大大加强了城镇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的合理流动。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文从体育支教本身出发,寻找出多年来湖北省开展体育支教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组织者、参与者、受援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解除湖北省体育支教活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体育支教的学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学校体育,带动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动力,实现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为湖北省体育支教活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作出贡献。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论文以湖北省体育支教活动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研究生支教团、西部支教志愿者、农硕生、资教生、顶岗实习支教等体育支教活动在湖北省的发展现状入手进行研究,对参加过体育支教的大学生,受援学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40份,共回收问卷137份,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果分析将分成三个部分,从体育支教活动开展的前期准备,体育支教过程中的制度保障,体育支教结束后的激励与评价进行分析。

(一)体育支教活动前期准备

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体育支教活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前期做的充分准备是体育支教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为体育支教活动做了质量上的基本保证,首先了解去往支教地区的分布状况以及宣传方式、选拔标准、培训情况等方向进行调查。

1.宣传方式

宣传方式 占比学校宣传公众号 31.39%校园网站 20.44%辅导员或班会提及 40.88%同学之间的相互谈论 1.46%体育支教相关成果展示 0.00%志愿服务相关网站 5.11%其他 0.73%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宣传方式是靠辅导员、学校宣传的公众号和校园内的相关网站,宣传的主体都为校园,宣传方式太过单一。

许多支教团成立之前都没有完备的选拔标准,大多是从学业成绩、思想品德、专业技能三个维度去考察。考核的程度也参差不齐,有13%的同学都未参加过考核,在参加过考核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考核简单且不规范,仅有少数的同学经过规范的考核,这些同学大多数是参加研究生支教团。

3.培训情况

从培训内容角度说,大多数学生只对思想教育、教育理念进行了培训,调查对象大多来源于体育院校,多数学生都有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专业技能的培训相对较少。从培训形式看73%的学生都以集中授课的形式进行培训,并未按体育专项,分项目进行培训,说明培训形式单一。

(二)体育支教活动过程中自身权益保障

体育支教的过程中必须有制度的保障,支教人员应当了解自身权益,将从活动经费保障和支教人员合法权益保障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参加支教活动的学生没有权益保障的意识,只听从学校安排,对权益保障的途径和方式并不了解。

(三)体育支教活动激励与评价

为下一次的体育支教或其他地区的体育支教开展做足准备有必要对此次体育支教进行评价总结,对优秀的体育支教工作者做出激励,吸引更多的体育生加入其中。调查显示大多数参加支教的学生只有在校园内公众号进行表彰,激励形式太过单一。

三、湖北省体育支教活动的解决策略

体育支教活动的兴起是为改善我国体育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局面,从小方面看可以改善乡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缓慢的局面,促进了乡村中小学对体育教育的关注程度。从大方向看可以带动乡村体育的发展,促进乡村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规范体育支教活动的开展为体育院校的学生及体育生改善与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展现出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自身价值得以体现。传统的支教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期、实践期和反馈期。

(一)准备期为共创体育支教良好平台

1.拓宽宣传渠道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办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在实践环节,统一按照行业规范进行模拟演练,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学生之间互评互助,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规范自身操作技能起到了有益引导[7]。

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上就要丰富且具备有效性,将体育支教的活动模式、被支教学校及地区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待解决的体育教学问题、往期体育支教所取得的成果等,详尽地宣传出来,这样可以更加直观感受到体育支教能够带来的效果,使未能参加支教的同学心生向往。宣传的形式方面,不可太拘泥于使用横幅、定点挂出的海报、班级群内的通知等,可以利用现阶段优秀的传播环境,建立完善的宣传体系,能够使更多学生看到。在宣传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支教地区的发展前景、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学生建立对体育支教活动的信心,明确自己所学的体育专业或体育项目是有用武之地的。对受援学校进行宣传讲解,让当地在校师生充分了解体育支教,体育的教学不仅是教体育课,更是教会科学的运动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在宣传过程中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加以宣传体育支教过程中的优秀案例,以及先进的工作经验,是受支教一方的定心丸同时增加体育支教在校园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正面影响。

2.优化选拔机制

首先,体育支教的选拔过程中更要注重对体育支教者自身的技能水平考核,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注意各项运动的考核标准要予以区分,根据项目的不同要做出适当的修改。其次,在选拔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招募选拔出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发挥出自身的特长和价值,人才的数量、质量、所创造出的价值最大程度的有机结合。再次,应当注意选拔的维度,不仅要从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层面考虑,还要从思想道德层面考虑,确保所选出的人才参加体育支教的动机是为了服务偏远地区,拥有志愿精神,锻炼自身的能力等。最后,还要了解被支教地区的实际需求,详细的对当地体育教师师资情况、教学水平、体育器材及场地等进行了解,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拔合适的人才,通过体育教学能够真正地解决当地或学校现有的困难。考核形式多样化,例如说课、片段教学、技能测试、突发情况的紧急救助、符合中小学学习的体育知识等方式,公平公正地进行选拔考试。

3.健全培训模式

健全的培训模式是体育支教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第一,灌输身份定位的思想,要求体育支教大学生进行身份转换,从学生的角度转变到教师的角度,中小学生拥有向师的心理,会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榜样,从学生的身份转换到教师的身份尤为重要,在体育支教前学校要培养学生成为“教师”后的职业精神,做到爱岗敬业,从内心要对学生多一份责任。第二,沟通能力,沟通往往是最能被我们忽略的一种能力,在体育支教的过程中,每天、每一节课都要面对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进行沟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充分的自信在体育课堂中频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所要教学的运动技能深刻理解,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听懂学会。第三,培训危险情况的处理方式,大量的身体活动会增加危险因素,培训预防运动损伤和危险情况处理就很重要。前期培训要针对不同学校的需求,侧重点不同培训内容也不同,强化培训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支教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体育支教活动的效果。

(二)实践期规范服务保障

在体育支教过程中支教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经济保障是维持体育支教活动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发起组织的部门不同或是体育支教的形式不同在一定程度下保障的程度和范围是不一样的,权益保障和物质补偿应当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政府应当规范出每一场体育支教活动都应当做到的保障,确保体育支教的在物质层面的保障和权益保障。

针对体育支教的独特性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或是保障制度,明确的责任划分体系,从参加体育支教的学生出发,应当在体育支教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服从管理者、组织者的安排,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个人应当加强安全保障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外从组织者一方说,组织者是受援学校与支教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支教大学生的保障,拥有一套完善体育支教活动的合理法规不仅可以维护到体育支教人员的合法权益,还可以获得社会群众的高度认可,有助于体育支教活动的长期、有效发展,对后续体育支教活动的宣传有着推动作用。

活动经费是体育支教运行的基本保障,首先保障体育支教人员在生活上的需求,其次帮助受援学校体育学科的有效发展,活动经费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不单只是经济方面的补偿,重要的是保障体育支教人员生活上的需求,吃饭、住宿、交通方面提供帮助,充分发挥网络和媒体优势寻求企业帮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等筹款机制,应当注意资金使用的透明化。

(三)反馈期评价与激励

新时代我国体育支教要做到由政府部门、体育院校、社会组织三位一体协同构建,评价机制更要全面、科学、严谨。在长期的体育支教工作中会出现懈怠性,管理者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完善管理,激发出体育支教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对体育支教活动开展的一种衡量手段,在不断地经验总结后形成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重点是对教学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必须依据政府所颁布实施的文件、体育学科的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的活动规律等建立,遵循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原则、可测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等原则。其次是对体育支教外部环境的评价,可以包含选拔机制的评价、保障力度、考核标准等。在评价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体育教育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否能够达到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例如受援学校一方可以是学生对体育支教老师满意度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受援学校教师对体育支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或是管理者一方对体育支教老师的综合评价等反馈体育支教的成果。评价方式可采用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两种不同的方式,参与支教的人员互相取长补短,对于表现好的方面进行优势分析。最后,体育支教管理者应当建立体育支教档案,记录受援学校的情况特征、支教类型、教学目标、总结经验与不足等,方便体育支教人员后期的学习,提高对体育支教的热情也可为后期开展体育支教提供经验。

2.激励制度

使用激励的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体育支教人员,只有体育支教人员拥有自我管理和修正的思想态度,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才能使体育支教团队健康成长并且抗压能力适度均衡,激励每一位成员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科学合理的激励包含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可以使用一系列的行为标准强化某种行为,达到鼓励志愿者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某种活动中,从而形成正向的激励。或者是预防某种行为的发生,禁止做某种行为,在体育支教成员心中形成一道防线,有效避免了某种行为的发生,形成负向激励。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参与其中,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保障体育支教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湖北省的体育支教活动一直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支教在湖北省内遍地开花,由高校主导的体育支教暑期社会实践、体育支教实习,不仅缓解了乡村学校体育发展内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带给体育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大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提供了平台。

猜你喜欢

支教培训评价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