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红霞教授运用药针罐治疗黄褐斑临证经验

2022-12-23姚尚萍姚文汇刘红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1期
关键词:火针黄褐斑健脾

姚尚萍,姚文汇,刘红霞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皮肤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0 引言

黄褐斑属于一类难治性皮肤病,在两颊对称分布,显示不规则状或蝴蝶状。对于此病病因、病机,中医学的认识开始自春秋战国,历经汉晋隋唐的发展,在宋元明清得以完善。其也有黑皯、黧黑斑、蝴蝶斑与面尘等之称。《诸病源候论》[1]云:“面黑皯者,或皮肤受风邪,皆令血气不调致生黑皯。”提出病源在于血气紊乱。《女科百问•第四十问》[2]认为风邪会造成肌腠血气失和,无法滋养皮毛。《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淫所胜,……甚则嗌干面尘。”[3]《医宗金鉴》[4]对忧思恼怒的病因进行了分析。《难经•二十四难》提到“血脉不通,则色泽去,面黑如黧”[5]。《普济方》[6]云:“凡人年四十以上,日久多言以致虚损,面色黧黑。”上述描述皆表明,体虚劳倦、风燥之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与痰饮瘀血等均会引发黄褐斑。本病病机为:机体经络血气均“上于面走空窍”,在气血化生与运行方面,肾、肝与脾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大多认为足三阴经同黄褐斑的形成存在紧密联系,肝脾肾机能异常,气血异常,内部积滞瘀血,血不上荣面部,由此导致色斑的产生。陈彤云提出,气血运行障碍为发病重点,大多采取调血、温血、活血、养血四法[7]。

早在汉代,先人张仲景《伤寒论》中载有四逆散用阳邪内郁、肝郁之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裁而为逍遥散,使之成为肝郁血虚代表方,薛己在此基础上加丹皮、栀子,故又叫加味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等,临床中用于治疗肝脾不调、血虚发热。在临床上,以异病同治为治疗原则,丹栀逍遥散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杂病,如脾胃、妇科、精神、皮肤等方面疾病,药证结合作用而效达。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丹栀逍遥散的成分具有抗抑郁焦虑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精神心理变化。

在临床上,刘教授擅用此方调理皮炎湿疹、色素类皮肤病患者的心神情志,以健脾祛湿,肝脾同治、调气和血。故在原方中加:川芎、佛手、合欢皮、茯神等疏肝解郁药。起到条达肝气,健脾安神、滋阴养血、解郁除烦等功用。

刘教授提出,肝属木,可藏血,主升发,体阴用阳。还提出,当前公众生活紧张,精神负荷巨大,从而导致抑郁、焦虑的产生,致因实则情志。《灵枢》云:“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面尘脱色。”女子先天在于肝,此病的发生群体以女性为主。可见其和肝脏存在紧密的关系。情志紊乱,肝脏受损,疏泄异常,气机失畅,整个机体气血津液输布代谢障碍,气血无法上荣,导致黄褐斑的出现。刘教授在对肝郁脾虚证进行治疗方面,主要采取“逍遥散”化裁法。肝郁重证,可选择“柴郁二陈汤”。在疏肝解郁方面,兼顾活血化瘀,联合郁金、柴胡应用。前者可行气解郁、利胆退黄、活血止痛、清心凉血;后者能够肝木喜升、疏肝解郁、升清、解退热。两者联合应用,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肝血、肝气分别属阴、属阳,阴阳平衡,兼顾气血,可有效消除褐斑。

脾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是后天的根本。在对诸病进行治疗方面,刘教授提倡调理脾脏机能。《神农本草经疏》[8]认为,脾失健运,容易生痰湿,向皮肤与经络流注,使得气血无法正常运行。思虑过甚、饮食不节等,皆会使脾胃受损。脾虚,那么运化无权,升降失司,无法将水谷精微转化为精血,造成气血不足,此外,脾弱容易生痰饮,痰是阴邪,对阳气造成制约,气虚不能推动血行,长时间无法濡养面部皮肤,导致色斑的出现。因此,在治疗方面,应养血消斑、健脾益气、通阳化浊。常用方包括归脾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与三仁汤等。薏苡仁与茯苓皆属于淡渗甘平类中药,可健脾、利水渗湿,适于治疗脾虚湿盛;苍术与白术皆可健脾燥湿,前者运脾,后者补脾,双方常相兼为用,兼顾补运,从而避免滋腻,因此可获得显著的健脾化浊效果,由此使中焦气机得以疏通,对脾运化有利;陈皮与半夏,能够化痰浊;莪术的作用为祛瘀、行气、消积;健脾是根本,等到脾气足,脾阳得温,会逐渐消除痰饮,可正常运化,气血自生,消除掉褐斑。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五色中肾主黑。《灵枢》曰:“肾病者,颧与颜黑。”[4]《医碥》[9]曰:“面上黧黑斑,水虚也。”肾和它脏存在紧密联系,肾虚大多会使其它脏器受累,造成阴阳紊乱,其它脏腑若阴阳紊乱,长期下会使肾阴、肾阳受累。肾精缺乏,精血同源,对肝血生成不利。肾虚使肝、脾受累,由此使得机体阴阳紊乱,气血紊乱,无法滋养头面部肌肤,产生黧黑斑。临床方面,大多出现在妊娠胎产后的青年女性中,气血不足,容易引发肾阴、肾阳虚衰,水火无法既济,内聚燥火,无法滋养面目,引发褐斑。主要采取调补冲任、补益肝肾法,常用药包括酒肉苁蓉、酒萸肉等,用以温养肾阳、滋补肝肾;川芎、当归养血活血,尤其后者在补血活血上优势明显,川芎以活血、行气之力为主,可实现补而不滞效果。补益肝肾,滋养先天,精血盛,则肤色自华。

临床领域刘红霞教授也常采取中医外治法,对黄褐斑采取综合疗法,包括火针、穴位埋线、中药面膜与拔罐疗法等,《理瀹骈文》开卷便提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中医外治疗法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遵循脏腑经络理论,同时兼顾“治病求本”思想。中药以内调脏腑,平衡脏腑阴阳,调理内外;火针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拔罐疗法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在对疾病进行治疗方面,中医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原则[10]。中医外治疗法,由内而外,直达病所,已至气血充盈、面色红润、以达到祛斑之效。

1 病例

患者信息:王某,女,37岁。初诊时间:2021年5月26日。

主诉:双侧面颊部皮肤起深褐色斑片2年。

刻下症:两侧颧部、两颊部皮肤见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片,部分融合成蝴蝶状;皮疹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对称分布。合并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胁胀满,两乳作胀,眠一般,梦多,纳差,大便先干后稀,小便调;月经周期20-25天不等,经期2-3天,量少,色暗红或深褐色,有血块,经期小腹凉,痛经。

专科检查:两侧颧部、两颊部皮肤见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片,部分融合成蝴蝶状;皮疹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对称分布。舌红,苔白,边有齿痕,舌底静脉迂曲,脉弦滑,面色萎黄晦暗,双手冰凉,手心潮湿,眶周黑晕。

中医诊断:黧黑斑

中医辨证:情志失畅,气机郁滞,肝失条达,以致气血瘀滞,不能上荣于面。

西医诊断:黄褐斑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消斑。

方药:逍遥散加减内服,方药如下:

柴胡10g 黄芩10g 白芍10g

当归10g 茯神30g 炒白术10g

泽泻10g 丹皮9g 地龙10g

僵蚕10g 炒苍术10g 黄柏10g

黄芪15g 桂枝6g 制远志10g

郁金10g 川芎10g 石斛10g

佛手10g 炒麦芽10g 炙甘草6g;水煎服10剂,日1剂,早晚温服。

配合中医外治:膀胱经背俞穴拔罐,局部皮疹处先闪罐,后火针。

二诊:诉面色萎黄晦暗有所改善,面颊原皮疹颜色较前变化不明显,双手冰凉有所缓解,手心潮湿减轻,睡眠有所改善,舌红,苔白薄腻,边有齿痕,舌底静脉迂曲,脉弦滑,上方去茯神加茯苓10g,去制远志、黄柏、炒苍术加鬼箭羽9g,黄芪加至30g,桂枝加至9g,再服10剂,日1剂,早晚温服。

配合中医外治:膀胱经背俞穴拔罐,局部皮疹处先闪罐,后火针。

三诊:诉两颊部原深褐色斑片颜色较前变淡,面色萎黄晦暗改善,双手冰凉缓解,手心无潮湿,纳寐可,二便调。月经至,量少,色暗红,有血块,舌红,苔薄,舌底静脉迂曲减轻,脉细滑。上方去鬼箭羽、丹皮、女贞子10g、旱莲草10g、泽兰10g、守方14剂,日1剂,早晚温服,复诊诸症悉愈。

2 按语

刘红霞教授认为本案患者为女性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结于面,发为黄褐斑;另一方面,肝郁日久,复克脾土,以致纳谷不香等肝脾不调之候。故以逍遥散加减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活血通经。黄褐斑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临床症状以面颊部斑片状皮损为主,严重者可累及前额、鼻、口周。在中医领域,黄褐斑被归入黧黑斑、蝴蝶斑、面尘等范畴,其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和,气血瘀滞,运行滞涩,颜面失养。“逍遥散”所含柴胡能够疏肝解郁,条达肝气。白术健脾燥湿、驻颜消斑;白芍可柔肝缓急与养血敛阴,当归可养血和血,三者同用可补肝体,加强疏肝行气功效;茯苓可润肤泽面、除皯增白、灭瘢去痕;郁金、川芎为血中气药、气中血药可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僵蚕性味咸辛平,人肝肺二经,祛风止痉,化痰定惊,味咸能软坚散结味辛行散,为通络化痰散结之药,地龙品性走窜,善通行经络,两药配伍可达到化痰散结,搜风通络之效;黄芪健脾益气升阳,为补气升阳第一要药,桂枝,性温、甘,能够助阳化气、温通经脉,合用以温阳通络;甘草调和诸药。现代研究表明,逍遥散中柴胡不仅可以保护肝脏,还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之效;丹皮有抗炎、调节免疫之效;逍遥散[10]具有疏理肝气,调气和血以及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等作用。对伴有精神紧张,并有体虚倾向的皮肤病患者,特别是面部红斑、湿疹性皮疹有较好的疗效。现代研究表明,本方[11]的成分提取物具有抗焦虑、抑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心理应激变化。许铣[12]故强调临床治疗时不仅要注重用药疗效,还要同时兼顾心理因素,在身心方面起到平衡。

火针疗法的历史已达数千年,对经筋病变行“燔针劫刺”治法的描述始自《黄帝内经》。据相关研究统计,临床诸多疾病皆可采取火针疗法,包括内、五官、外、骨科、妇、皮肤与儿科等。《针灸聚英》(明代高武著)认为火针的作用以行气、发滞为主。此疗法作为针灸疗法具备一定独特性,是火灸与针法的有效结合,经由腧穴,高温加热的针体向机体内导入火热,其热刺激能够温壮阳气,实现温经通络、引邪外出目的。此外,对腧穴腠理行火针灼烙治疗,能够开启脉络、经脉之外门,促进瘀血经外门排出。经由调理人体内环境,实现行气活血、生肌、通络祛瘀目的。对于黄褐斑,火针可施以灼热刺激,出现局部充血与轻微水肿,使得表皮层与真皮层受损,导致病变区域血管扩张,从而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其同时能够提高病变处代谢,对炎症等病理活性的消失与滋养皮肤正常组织有利。拔罐疗法始自《五十二病方》,所指为把罐当做工具,经由燃烧或抽吸等途径使罐中产生负压,罐从而能够吸着于施术处,经由温热、负压等刺激,对疾病进行治疗;闪罐为拔罐的一类特殊手法,也有快罐、吻罐之称,所指为于体表某处反复吸附同时马上分离的一类手法,功能为祛瘀通络、温补散寒、健脾祛湿、疏肝理气;经由内服外治联合实现活血化瘀祛斑效果。

随着现代生活消费,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卫生的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女性黄褐斑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患者易情志不舒,导致肝经郁热,冲任失调,肝火挟冲任之血热上攻于头面,火郁局部,致使木旺乘脾土,脾胃湿热内蕴,发为黄褐斑。逍遥散是古今中医界的经典方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这也体现了中医的异病同治概念。从冲任、肝角度论治黄褐斑以其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突显当今时代背景,我们在临床上更应引起重视。黄褐斑虽不属急症,但发于肌表影响美观又影响情绪,所以治疗时更应关注和重视。

猜你喜欢

火针黄褐斑健脾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黄褐斑效果观察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