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技术要点
2022-12-23方洪燕
方洪燕
(安徽省潜山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安徽安庆 246300)
规模化养猪使生猪养殖工作实现集中管理,促进养殖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但生猪的大规模聚集也给疫病的防治工作带来较大难题。因此,规模化生猪养殖中的疫病防控工作也应当根据规模化养殖特点,结合以往有效地防治技术,对规模化养猪场的疫病防控和净化工作进行完善。下面将以猪伪狂犬病为例,详细探究规模化养猪场如何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对猪伪狂犬病进行有效防控和净化要点。
1 伪狂犬病毒的特性
伪狂犬病毒是导致生猪感染猪伪狂犬病的元凶。这种病毒的一大特性就是高抵抗性,能够凭借病毒自身的抵抗力,形成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在猪舍中,这种病毒的存活时间可达1 个月,而在猪肉中,其存活时间更是超过35 天。通过对伪狂犬病毒的存活实验,环境温度越高,病毒存活时长越短。例如,当环境温度为37℃时,该病毒仅能存活7 小时左右。因此,对这种病毒能够通过高温进行物理灭杀。此外,伪狂犬病毒对于化学消毒药品却表现出了很低的抵抗性。所以,常规的消毒剂在达到一定浓度后,均能对此病毒起到良好的灭杀效果。
2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征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历史较为久远,在世界各地均有该病的流行记录。鸟类、哺乳类动物均会感染伪狂犬病毒,其中又以仔猪的感染概率最高。感染猪伪狂犬病后,极易导致生猪死亡,其死亡率甚至达到了100%。猪伪狂犬病在流行期间,其主要的传染源为发病猪和携带病毒的未发病猪。猪伪狂犬病有着多种传播渠道,如通过猪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进行传播,母猪也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仔猪。此外,猪伪狂犬病的流行还具有季节性特征,春冬两季属于高发季节,而夏秋两季则不易出爆发大规模的流行。
3 临床发病症状
不同年龄的猪群受到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在临床方面表现的症状有很大区别,同时症状还与病毒毒力有直接关系。仔猪发病后一般出现神经症状,步态不稳、原地转圈、肌肉震颤、全身抽搐,有的躺在地上四肢划动,并且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发生呕吐、腹泻和呼吸不畅等症状。仔猪发病日龄越早、病情越严重且死亡率也越高。育肥期猪群感染本病后,一般出现轻微的精神萎靡、采食量减少、咳嗽等症状,并且死亡率较低,能够自行恢复健康。成年猪群发病后,通常不会出现什么症状,个别猪只有呼吸道或体温升高等症状,虽然这种情况对成年猪群影响较小,但是病猪可以成为主要传染源,能够长期向环境中排放病毒。
本病对怀孕期母猪的危害较大,致使其发生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可以对腹中胚胎产生严重影响,致使母猪发生流产、分娩推迟或发生死胎现象。分娩出的仔猪也会出现震颤和痉挛等症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死掉。严重的是母猪流产后,往往难以完成配种任务,出现不孕症。种公猪发病后,也会失去配种能力。
4 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
根据病猪的发病症状:仔猪出现典型神经症状和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或不孕症等,结合病理变化:剖检病死猪可以看到脑膜水肿或出血;扁桃体发炎或出现灰白色病死灶;肺脏发炎且呈水肿症状;肝脏皮质有点状坏死;胃肠黏膜发炎,蓄积凝乳块;胸腹腔内有大量积液;心脏和肾脏均有出血点;怀孕母猪子宫内膜发炎;种公猪阴囊有深处性炎症。能够初步诊断猪群感染伪狂犬病,但是有些病猪呈隐形过程,难以做出正确诊断,同时还容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淆,因此,需要经过实验室检测才能正确诊断[1]。
首先可以在实验室分离病毒,使用消毒的棉拭子在急性型病猪的咽喉处采集病料,或者在剖检后的淋巴组织采集病料,然后将处理后的病料在敏感细胞上接种,经过2~3 天培养就可以看到细胞发生病变。如果分离到的病毒能够与阳性血清完成中和实验,就可以确诊猪群感染伪狂犬病。其次可以在实验室进行ELIS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种方法在规模化养猪场较适合,化验人员可以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试剂盒,按照上面的要求来完成检测实验,就可以快速、准确地确诊猪群感染伪狂犬病。
5 防控和净化技术要点
由于猪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旦猪群感染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无法对病猪进行救治,重要的是发病或显示阳性的猪只,也会失去治疗价值,还会对周围健康猪群造成威胁,因此必须采取防控和净化技术,尽最大努力降低猪伪狂犬病给规模化养猪场带来的损失。
5.1 建立生物防护体系
建立生物防护体系是防控各种疫病,净化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规模化养猪场由于自身的养殖规模和经营管理特征,非常适用成体系的生物防护措施。在建立生物防护体系方面,要根据养殖场自身的规模,环境等实际情况来规划其防护体系和防控制度,才能保证防护体系运行时的有效性。整个生物防护体系涵盖养猪场的位置、布局、养殖模式、防控制度、引种制度、管理制度等多项内容[2]。
通常规模化养猪场要求远离交通要道、屠宰场和化工厂等容易受到污染的位置,厂区布局合理,将生产区、生活区和隔离区等分开设置,防止猪群受到病毒污染。规模化养猪场必须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避免猪群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尤其是育成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会对仔猪产生较大威胁。需要引种时需要从净化后的种猪场引种,并且经过严格检验检疫后方可引种。日常管理中制定科学管理和防疫制度,逐步完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
5.2 落实饲养管理制度
生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猪的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对疫病的抵抗力。因此,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疫病的防治与净化。
(1)鉴于不同阶段的生猪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要合理管理生猪的饲料供给。保证猪群摄入机体营养全价,避免营养不良致使机体抗病力降低,而诱发伪狂犬病的发生。
(2)合理控制猪舍的饲养密度,规模化养殖不代表高密度养殖。因此,要避免生猪的养殖密度过高,否则就会降低猪只福利,容易诱发伪狂犬病的发生。同时还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控制温度等工作。夏天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如淋水降温或排气扇降温降湿。冬天时则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为猪舍加盖保温材料或进行供暖。确保猪舍环境相对稳定,减少环境突变带来的应激反应。
(3)实行多点养殖的制度。饲养育肥猪时,要将日龄相同的猪一同饲养,并控制不同日龄猪群养殖场所的距离,使不同的猪舍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通过距离管控实现猪群隔离,从而有效阻断伪狂犬病毒的传播。最重要的是避免猪群之间交叉感染伪狂犬病,减少育肥猪群给仔猪带来的威胁。
(4)实施分胎次饲养制度。头胎母猪要分离饲养,待生产后转到其他猪舍与其他胎次的母猪一同饲养[3]。
5.3 落实防疫管理制度
在合理管理猪舍的饲养工作时,落实好防疫工作是净化猪伪狂犬病的首要条件,防止猪群感染其他疾病的有效手段。建议规模化养猪场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养猪场必须设置隔离区域,及时隔离发病猪只。并且制定科学的卫生消毒计划,保证厂区环境卫生清洁,消除一些潜在传播媒介,杀灭或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
(1)猪舍要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猪舍要专用,猪舍内的猪在转场时要保证出入时间相同,且所有猪一同出入。此外,每次进出猪舍时,要对猪舍、生猪、人员、用具进行全面消毒。全出全进制度可以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若做不到生猪一同进入,也应做到同时外出。
(2)在养殖场内合理地设置病猪专用的隔离场所。一旦发现发病的猪,要立即执行隔离程序,及时阻断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和扩散。并且对病猪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对病猪使用的饲料或垫草等,进行销毁。
(3)彻底消灭猪舍中存在或潜在的传播媒介。首先,养猪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如猫、狗、鸡、鸭等家畜家禽。其次,要严格禁止其他动物进入猪舍区域。再次,要做好猪舍的灭鼠、灭蚊、灭蝇等工作。最后,对猪舍范围内出现的病死动物要做好无害化处理。
(4)加强消毒工作。做好猪舍的日常清理和消毒,及时清理猪排泄的粪便和其他污物,防止污物堆积过多,滋生有害病菌,污染猪舍的环境。猪群饲养期间需要每天彻底清理圈舍,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每4~5 天消毒1 次,并且使用苯酚或2%火碱溶液等2~3 种消毒药物进行全面消毒,将粪便和尿液等废弃物质集中起来,进行生物发酵处理,避免病毒反复感染。尤其在感染过本病的圈舍需要用热火碱溶液进行消毒处理,能够有效杀灭环境中残留的病毒。对于病猪使用的料槽或其他器具,应该彻底清理干净,然后使用火焰喷灯进行消毒处理。要求空舍1~2 个月后,才能转入健康猪群[4]。
5.4 严格落实免疫程序
养殖场要按时对所养殖的生猪执行免疫程序,即根据生猪的抗体水平,对生猪进行疫苗的接种。需要执行免疫程序的生猪主要有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其中,母猪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其体内抗体水平,安排疫苗接种。一般在母猪配种前和分娩前分别接种1 次疫苗,并且种猪需要每半年免疫一次,接种剂量为2 ml。仔猪通常在断奶后合理地确定疫苗的首次接种时间,首次接种后的3~4 周,可以进行二次接种。每头仔猪接种疫苗剂量为1 ml,如果仔猪留作种用,需要在一个月龄后接种1 次疫苗,并且每经过半年接种1 次疫苗。育肥猪主要指日龄为100~120 d 的生猪,若出栏前超过疫苗的有效期,则需要再次接种,接种剂量我每头2 ml。养猪场要严格落实生猪的抗体监测制度,及时执行免疫程序。为了有效净化养猪场中可能存在的猪伪狂犬病,要使用质量合格的疫苗,并执行3~4 次的免疫程序[5]。
5.5 严格实行监测和淘汰制度
在净化养猪场的猪伪狂犬病时,必须进行血清学检测,要根据相关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安排实际的防控工作。如果伪狂犬病毒检测阳性率不足10%时,可以连续性检测3 次,每次的间隔为1个月。重要的是必须将检测阳性的猪只进行淘汰处理,避免对猪群产生污染。在这一过程中,养猪场在引入工作上要严格执行。如果伪狂犬病毒检测阳性率超过了10%,应当对养猪场的全体生猪执行免疫程序,免疫次数以3 次为佳。免疫程序执行后,严格检查引入的生猪,杜绝引入检测呈阳性的生猪。并且在引种后,需要隔离观察和检测,只有检测合格后方可与健康猪群混合饲养。
5.6 做好净化工作记录
由于养猪场疫病净化工作需要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需要拥有完整的净化操作记录,以便于监控净化工作的执行,并对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进行适当的安排和调整。为此,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建立养殖档案。此档案不仅要详细记录养猪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猪群的采食量、饮水量、圈舍环境温度、湿度和用药情况等,还要记录疫病防控和净化工作的所有操作。养殖档案要做好保存管理,以便于随时调取,为养猪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必要的证实资料。
5.7 实行清群制度
规模化养猪场的养殖工作具有连续性、周期性的特点。从配种到生殖,从保育到育肥再到出栏,生猪的养殖工作形成一个循环。一旦其中某一阶段的生猪感染猪伪狂犬病,若无法及时阻隔病毒传播,便会导致养猪场内出现循环感染的问题。为避免发生循环感染,养猪场应实行清群制度。考虑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可在实际养殖中采用部分清群制度。实行部分清群时,要在同一时间出售或转移保育猪,然后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后还要空置一段时间,以两周时间为宜。清群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对猪舍进行3 次消毒[6]。
6 结论
传统生猪养殖的疫病防控和净化工作主要依靠大量的化学消毒药剂,但随着人们对猪肉产品质量问题的关注,使得生猪养殖工作在对化学药剂使用方面进行严格限制。为更好净化疫病,防止猪传染病的流行,在生猪养殖上实施规模化养殖模式,采用多种疾病防控和净化技术,进行综合性净化防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猪的疫病防控与净化需要长期的坚持。因此,在实施各项净化技术时,要做到严格执行既定的净化方案和操作方法,确保规模化养猪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