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路径
2022-12-23李斌北仑区财政局
文/李斌(北仑区财政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应对挑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在提高自身要求,遵循管理原则的基础上,以创新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财务管理理念的出现完美解决了事业单位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该理念将财务数据作为事业单位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纽带,有效建立起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其高效有序的发展,为自身发展开创更广阔的道路。
一、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的特性
(一)人性化决策加强
在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注重人的参与性。大数据技术并不是指在财务管理中机器完全代替人工,而是强调创建人机结合系统,打造人机交互的“智慧型”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的集中处理,事业单位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高度融合,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根据业财融合信息做出更具科学性的决策,使传统会计理论与事业单位管理完美结合。
(二)信息多元化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中涉及的财务信息呈现多元化特性,具体体现为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具备开放性、继承性以及多样性。首先财务信息的开放性体现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远程查账、审计与报表等多种数据处理功能,打破了传统财务信息管理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信息技术还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督,强化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控;其次,财务信息的集成性具体表现为大数据技术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继承处理,拓宽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与质量,使财务管理部门参与到企业决策当中,成为业务驱动的信息系统;最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过于单一,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提供的财务信息更具深度和广度,使财务分析更具前瞻性。
(三)信息质量提升
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可以对事业单位的关键财务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大大提升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科学性,对事业单位的运营与财务管理具有积极影响。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当中,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只能从财务报表中获取,渠道稍显单一,而且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一旦数据过多,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大数据背景下,通过云计算与计算机网络处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仅简化了信息获取的方式,还大幅度提升了自身运算的准确率。大数据信息不仅能对各类型财务信息进行整合,为财务管理人员提取关键信息,还能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分析资金流向,促进事业单位做出更具科学性的决策,进一步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
(四)财务管理中大数据趋势显而易见
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较为单一,仅仅是处理好与企业相关的财务活动即可,导致财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无法有效沟通,形成数据壁垒。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领域得到扩大,传统单一的核算工作被渗透到各个部门内部,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充分参与到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去,进一步协助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大数据趋势是由社会发展与事业发展需求决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事业单位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正确的财务数据支持[1]。
二、大数据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财务信息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风险因素。伴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事业单位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除了存在生产经营风险等各种经济市场风险外,还面临着因数据泄露而造成的财务信息外泄风险。在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会通过云平台上传事业单位内部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动态化数据为事业单位决策提供依据。但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数据一旦被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窃取,则会对单位发展造成影响,甚至带来毁灭性打击[2]。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虽然大数据技术可深度挖掘企业财务数据,通过专业人员对财务动态实时数据的详细分析,为事业单位经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但发展的同时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也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二)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中,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方向不清晰。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数据实现扩容,财务数据容量随之增大,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理念进行对应升级。为保证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效发展,必须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信息进行汇总并分析。在处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信息时,也要兼顾对其他业务信息的使用,如此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大数据技术控制企业资金与运营状况,从理念入手,改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决策模式。但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案,陈旧的管理制度无法适应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导致制度与实际财务处理方法脱节,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无法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为企业盈利。
(三)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职能也产生了较大变化。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承担着核算与监督两项职能。所谓核算,即会计在日常工作中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收入的资金进行核算,对日常支出金融项目进行结算,并在此基础上制作财务报表等。所谓监督,即会计人员在企业工作过程中对各款项支出与收入进行一定限制,保证事业单位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经营发展。大数据背景下,会计的职能逐渐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往往需要依据财务信息为企业决策提出相关建议。但部分事业单位经济实力比较差,在招聘时门槛过低,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管理,降低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影响事业单位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数据信息融入了智能化手段,不仅优化了会计工作内容,将会计从繁重的计算中解放出来,还能为会计人员提供较为系统的学习内容,使其全力为企业经营发展决策贡献力量,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财会服务,实现事业单位持续、高效发展,因此,应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为单位提供实质性帮助。
三、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方法
(一)加强财务大数据管理技术应用
(1)统一数据标准
在传统财务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主要对二维结构表达的结构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忽略对没有预定义的、不规则的非结构化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事业单位信息日新月异的当今,各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来源更加广泛,非结构性数据成为当今企业数据的主要内容,因此,事业单位应及时统一数据标准,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向系统化、全面性迈进[3]。为实现上述目标,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进行过程中,利用数据库对各项数据进行实时收集,随后在整合阶段对数据进行有效排列与筛选,随后将筛选结果排列在数据库内,确保日后财务部门对各项数据的取用与分析,尽早实现数据标准统一,促进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技术应用。
(2)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财务数据库
在当前信息时代,企业业务与财务信息数据是宝贵的生产资料,任何单位想要稳步提升,就一定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收集事业单位内外部相关信息并且整合分析,但传统企业在数据管理过程中,各部门较为独立,无法实现动态数据的实时交流,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的财务数据库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业财数据库会将企业冗杂、烦琐的碎片化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中的电子信息采集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企业信息处理的效率,打破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屏障,还可以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汇总,打造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事业单位各部门通过实时上传项目进度保证了数据信息的时效性,为事业单位决策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有效参考的同时促进了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当事业单位内部能够形成一个标准的、科学的办公管理模式时,在信息共享的机制下,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局面被打破,形成自上而下的沟通路径,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数据资源,从而提升管理效率[4]。同时大数据技术中的自我诊断功能也可以自行检测人为操作带来的机械化故障和数据错误,这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也避免了人为失误对事业单位运营造成的损失。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无论是决策管理方或是单位员工,都可以利用大数据系统建立的业财数据库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效率,通过业财数据库实现的无纸化办公,促进了大部分办公文件的相互关联和分类,减少了传统人工收集整理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文件处理效率,促进企业运营发展。
(二)打造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
人才是事业单位的发展根本,在大数据技术与单位财务管理融合的关键阶段,需要各部门员工团结协作,打造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由于长久以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创新型思维,导致财务管理缺乏全局性,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首先应转变财务工作人员的陈旧思维,致力于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理念根植于财务管理人员心中;其次,财务部门应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动,增加部门之间的交流频次,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符合业务运营需要;最后,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大数据技术培训。除此之外,在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的要求下,事业单位内部从事财务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切忌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疏于学习,财务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企业内部的大数据技术培训,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确保自己通过学习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在冗杂烦琐的数据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深入挖掘数据,进行实时的智能化分析,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三)构建财务大数据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以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因此事业单位为提升自身业务量存在严重的短视现象,部分业务人员急于求成地取得经济效益,却忽视了长久发展的实现。因此,在大数据技术下的财务管理当中,财务部门应积极与单位内部各部门沟通,业务部门也应主动提供数据,协助财务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对业务活动方向给予科学规划,促使单位发展取得长期效益,久而久之,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目标统一[5]。
事业单位推行大数据财务管理制度,还要注意业务流程的融合。由于企业业务活动普遍存在烦琐、负责的特性,导致传统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难以融入业务活动中,更无法对业务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实现业财融合,首先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中业务部门独自消化整理数据的流程,利用数据将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融合,摒弃部门交接中存在的复杂程序,确保业务进行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能够得到实时更新。上述做法不仅能有效促进业财融合,还能使财务管理人员为业务活动提供有效数据分析,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履行监管职能,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四)完善财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财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护自身信息安全,防止财务信息外泄造成的财务风险。具体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可选择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大数据财务信息安全管理,通过信息技术保护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信息被窃取或外泄。若条件不足,则可由其他相关部门来兼负财务信息安全管理的职责。不管是专门机构还是其他部门兼任,参与财务信息安全管理的部门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拥有管理能力、具备审计能力、熟悉企业内部运作。
(2)健全财务信息采集传递机制
要实现对财务信息安全的管理,必须制定健全的信息采集传递机制。在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会涉及大量数据,一旦在信息传递或采集过程中产生纰漏,就容易造成信息外泄,对此,事业单位要安排具有专业素养的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管理财务信息采集与传递渠道,定期检查,严格防范,以此来避免信息遗漏[6]。
(五)完善信息化建设监督机制
(1)加强内部控制
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整合分析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定制专属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应以自身情况与特点为依据,制定专属自己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监督机制,以此来促进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业财融合机制的能效发挥,从而提高财务数据融入事业单位决策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长期优化与调整
对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管理机制进行长期优化与调整,提高财务管理机制的适应性。
四、结论
总之,事业单位若想谋求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则需要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提起高度重视,以此实现部门目标的统一,应对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风险。同时事业单位也要注意把握自身的经营目标,建立完备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监督,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