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辩证法
2022-12-22瞿林东
瞿林东
学人好读书,此系常理。而有些学人在自己的读书生涯中逐渐培养、形成的一种读书方法,往往使后来之人获得启示,甚至仿而效之,此亦系常理。可见讲求读书方法,确是读书生涯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近人刘声木(一八七八至一九五九年)的《苌楚斋随笔 续笔 三笔 四笔 五笔》(中华书局一九九八年版)就多处讲到宋代学人的读书法。如《 随笔》卷六记“北宋苏轼等教人读书法”写道:“彭湘怀云‘东坡教人读书,如兵、农、礼、乐,作逐渐理会,方得实纪。”(364 页)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苏轼“八面受敌”的读书法,即某一时段,只读书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此往复,方方面面都读过了,才可以说是掌握了全书的内容。
又如《四笔》卷二记“宋司马光读书”。这则笔记其实是讲到三个人的读书法,其中有共通之处,但也略有差异。首先是司马光的读书法:“温公为张文潜言,学者读书, 少能自第一卷读至卷末,往往或从中,或从末,随意读起,又多不能终篇。光性最专, 犹常患如此。”这说明司马光读书,主张从第一卷读至卷终。他很谦虚,说是也怕自己不能完全做到如此。其次是司马光介绍何涉学士的读书法,司马光说:“从来惟见何涉学士案上惟置一书,读之自首至尾止。校错字,以至读终。未终卷,誓不他读。此学者所难也。”这是司马光最为推崇的读书法,故云:“此学者所难也。”再次是推崇王胜之读书法:“张芸叟《答孙子发书》论《资治通鉴》,其略云:‘温公尝曰:吾作此书,惟王胜之曾阅之终篇。自余君子,求乞欲观,读未终已欠伸思睡矣。温公所言,学者之通患,盍以何学士、王胜之之事为读书法,云云。语见南宋叶某《爱日斋丛钞》。”作者刘声木记了上述三事,最后写下自己的认识:“声木谨案:温公所言,诚为学人通病,钞录于此,以自警惕。然读书仍有二弊,一则始勤终惰,一则进锐退速,皆终难有成。其不能专心读书者,更无论矣。”(722 页)
再如《四笔》卷六记“北宋黄庭坚读书法”。黄庭坚在一封书信中说“尺璧之阴, 常以三分之一治公家, 以其一读书, 以其一为棋酒, 公私皆办矣”云云,语见《山谷刀笔》。这是说,人之一生中宝贵的光阴,用于公事、读书、生活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意即各方面都顾及了。刘声木对此大加赞赏,他接着写道:“声木谨案:知州(黃庭坚时任知州之职)此语最佳,真得读书之秘诀。三代读书,亦必藏焉修焉, 息焉游焉,决非终日疲精劳神于简册中者。凡人苟能勤学好问,每日光阴以三分之一读书,岁月浸寻,历久不渝,何患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奚必三更灯火,五夜鸡声,始能谓之读书乎。”(800 页)
以上刘声木所介绍的苏轼、司马光、黄庭坚诸学人的读书法,可谓人言人殊,或主张以书之内容分类一一读来,或强调读书当以书之始末依次而读,或就人之一生光阴计以三分之一用来读书,等等。看来历史上的知名学人的读书法,亦颇迥异,可见如何读书并没有一成之法,而是因人而异,以读书有成为目的。
近来读明人李诩(一五0五至一五九三年)《戒庵老人漫笔》(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其卷二有“读书法”一则,这样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此见《陈潮溪新话》。”(72 页)看来,这位李诩先生所言读书法,与上述诸学人所论大有不同,总的差别,上述学人比较看重的是形式上如何读书,而这位李诩先生则是从实质上告诉人们应如何读书,形式固然重要,因其可形成一种约束力,使人们自觉地养成一种读书习惯;而从实质上看待读书,则更重要,简言之,“入书法”是说的要读懂书,“亲切”二字用得极中肯;“出书法”,是说的学以致用。把读懂、能用,用来诠释“入书”“出书”相结合的读书法,可谓言之平实而寓意深刻,反映了读与用、入与出的辩证关系。
李诩所论入书出书之读书法,使人联想到清人龚自珍的著名评论文字《尊史》。龚自珍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史官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并不是因为史官“职语言、司谤誉”的重要地位,而是“尊其心也”。所谓“尊其心”,是史官“善入”“善出”的缘故。那么,“何者善入”?龚自珍写道:“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上所宜,姓所贵,皆知之;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知之。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其言家事,可谓入矣。”一言以蔽之,懂得历史、知晓国情,可称为“善入”。“何者善出”?依同样的道理:“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优人在堂下,号啕舞歌,哀乐万千,堂上观者,肃然踞坐,眄睐而指点焉,可谓出矣。”总的说来,对于历史和现实国情的认识与联系,应做何评论及改进,犹如坐在堂上观看艺人演出,随时做出评点,这就是“善出”。龚自珍说史官之了解历史与国情如同了解“家事”,颇与李诩所谓“亲切”相近,论史官之评论历史与当下国情犹如李诩所谓古人“用心处”,都是讲的“读”与“用”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龚自珍说的“尊史”,从论史官始,而以论史书终,所以他最后强调说“又有所大出入焉”,这就是:“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自珍全集》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五年版,80—81 页)开始说的是“善入”与“善出”,现在说的是“善出”与“善入”,前者是指知识的积累和评论的功夫,后者则是指这种知识的积累和评论的功夫进而上升到“道”的层面,即思想、法则的层面,近于理性认识的阶段了。如果说,龚自珍所论有高于李诩所论之处的话,那是因为李诩是泛论,而龚自珍是结合史学所论,给人以历史感与时代感的体验与感受,并深刻地认识到史学对于现实的重要,从更深的意义上反映出古与今、历史知识积累与社会实践能力间的辩证关系。
关于读书的辩证认识,有的学人可以完全离开具体的书、人、事,而付诸纯粹的理念,即可启人心智,增强对于坚持读书便可不断获得新知的信心。明代学人祝允明(一四六〇至一五二六)的《读书笔记》仅用三言两语便道出这一真谛,他这样写道:“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者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说郛三种》第九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185 页)这两句话,真可谓言简意赅,把治学(当然包括读书)过程中的“有常”和“日新”的辩证关系说得再透彻不过了。对于学人来说,“有常”与“日新”同时存在,当然,人们都渴望“日新”来得多一些、快一些,但若轻视以致脱离了“有常”,“日新”又从何而来?故在“有常”与“日新”之间,“日新”是收获,是成果,而“有常”则是根本,二者相依相存,共同成就了学人的造诣与事业。
上文讲的“入书”“出书”,“善入”“善出”,“出乎史”“入乎道”,以及这里讲的“有常”与“日新”,都包含了关于读书的辩证思维,给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和认识来看待读书,让读书伴随自己的人生,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和有效的一种读书方法,确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