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距今6 000年的葬具

2022-12-22汇编秋慈

科学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白鹳氏族彩陶

汇编|秋慈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作品——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虽然名为“陶缸”,但它实际上是一件丧葬用具,所承装的其实是逝者的骨骼。

2003年,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足见其文物价值等级之高。然而,此件国宝的出土、流传和被认知的过程却充满了传奇色彩。

发现珍贵彩陶缸

1978年春节期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纸坊公社文化干事李建安,根据群众提供的信息,在临汝县阎村一处苹果地清理出十几件陶器,其中一件陶缸上有彩绘图案。李建安将情况上报县文化馆,一开始并未引起重视,他只好将这些陶器存放在纸坊公社东院他的办公室里,后又运送到县文化馆。

1980年春灯节的前几天,彩陶缸的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机,一个重要人物发现了它的价值,他就是时任郑州市文联主席的张绍文。

春灯节在即,回到家乡临汝县的张绍文与侄子张天庆一同到文化馆访友。进入文化馆大院,一眼就发现一件古陶器摆放在院中的乒乓球桌面上,他快步走上去,发现上面竟绘有鹳、鱼、石斧图案。

张绍文当即告诉文化馆工作人员:“陶器上面的画太有价值了。”他找人进行了拍照,又命从小喜欢书画的张天庆找来纸笔进行描摹,并当场命名为“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回到郑州后,张绍文分别向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并撰写了一篇题为《原始艺术的瑰宝——记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鹳鱼石斧图〉》的论文,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是年10月,由河南博物院专家汤文兴、临汝县文化馆馆长张久益等组成专项调查组,对阎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并发表了《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彩陶缸上描绘的《鹳鱼石斧图》是迄今发现最大的一幅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画,它不仅为研究我国原始社会石斧的使用与安装提供了极为可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在我国绘画史上也是一件罕见的珍品。

前后两篇文章的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也被紧急上调至河南博物院,旋即又被征调进入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闪耀华夏文化光辉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外表呈红色,呈现出直壁平底圆筒状。外壁绘有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左侧绘有一只鹳鸟,昂首挺立、六趾抓地、二目圆睁,嘴中含有一条大鱼;右侧绘有一把石斧,斧头捆绑在竖立的木棒上端,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画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绘画作者为表现出鹳的鲜明特质,把鹳全身涂抹成白色,犹如当今中国画的没骨画法;石斧和鱼的外形则采用勾线画法,用简练、流畅的粗线勾勒出轮廓;斧、鱼身中填充色彩,犹如中国画的填色画法。由于这幅画具备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画法,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中国画的雏形。

专家根据彩陶缸的器物类型对比,以及碳十四测定结果,可以确定它是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距今已有6 000年的历史。专家推测,这件彩陶缸是新石器时期的一种葬具,称为“瓮棺”,用来存放死者的尸骨。经研究发现,白鹳可能是死者氏族的图腾,大鱼可能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则是权力的标志,表明瓮棺内存放的是氏族首领的尸骨。

这位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大鱼氏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将这些事迹记录在图画当中,刻画在首领的瓮棺上,通过图腾与石斧的组合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

在绘画史上,《鹳鱼石斧图》不仅反映了人类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而且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它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史前绘画艺术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想,闪耀着华夏文化的光辉,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猜你喜欢

白鹳氏族彩陶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走进“欧洲白鹳村”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浅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启示
浅谈图腾崇拜
贵州彝文文献《土鲁窦吉》中“哎哺”浅析
《中国丛书综录》等所收氏族类丛书补辑三种
送子白鹳神话缘何而来
甘肃彩陶真伪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