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2022-12-22裴晓敏
文|裴晓敏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一名“新农人”,程子昂依靠自己的技术、专业知识,逐梦乡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以“农”为本,造福乡梓
民以食为天。藏着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鲜活的一面,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温度与灵魂。
2011年,取得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的程子昂,回国后和一群海归创办了网络科技公司,在大城市打拼。后来,因父亲倾注心血创办的晋中林果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急需帮手,程子昂便放弃了大城市光鲜的生活,回到合作社当起了农民。从苗木繁育、果树管理,到品种选育、生物科技,再到农技推广、产品营销,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程子昂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新农民”。
返乡后,程子昂把城市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思路带回农村,以“传帮带”等形式将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授予当地村民,推广家庭小作坊、开心农场、私人订制等新模式,参与培育“林核1号”核桃新品种,成立青年农民联合会……
多年来,他坚持以“农”为本的理念,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农业发展为着力点,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他从“新农人”成功转型为“兴农人”,并担任晋中林果丰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
建立新型农业科技载体
“近年来,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经营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农业领域。农业要创新,人才是关键,组织也得跟上。”程子昂说。
2014年,程子昂联合山西省晋中市25家合作社,成立了林沃丰联合社,主要种植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截至目前,林沃丰联合社已发展为辐射9个县(区、市)、145家合作社的社会服务组织,经营10.06万亩土地,由区域适度规模化生产转变为跨区社会化大生产,带动6 000余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2018年4月,程子昂成为农业农村部选派的首批中国青年职业农民代表,赴欧盟考察学习。“发展现代农业,既需要经济型服务主体,也需要公益型服务主体与之相结合。”这是程子昂考察时最大的感受。
回国后,他借鉴欧盟的先进经验,联合晋中市多名返乡创业大学生、青年技术专家、青年农民企业家,于2018年8月成立了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与欧盟青年农民联合会及芬兰、荷兰、爱沙尼亚等国的青年农民组织广泛联系,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不久,联合会又出台了《关于推进“晋中市青年农民产业联盟”方案》。现在,已有17个企业加入产业联盟,并成立了干鲜果基地、南果北种基地、鱼菜生产基地、小杂粮基地、红枣基地、畜牧基地、生态庄园、番茄基地、苹果基地,构建了生产统筹、品牌统筹、科研统筹和双创统筹的发展新格局。
在程子昂的带领下,晋中林果丰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需求编程+课堂教学+现场实践+技能帮扶”的培训模式,精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40余场(次),培训3 000余人(次),成为晋中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示范样板,晋中林果丰种养专业合作社也升级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发展
为了寻找适宜的种植品种,程子昂加入了晋中市干果品种选育技术队伍,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40余个优质核桃品种,引进抗冻老树400余株,并将采回的穗条进行集中嫁接和选育。
经过多年试验,程子昂终于从样本中选育出了适合本地栽植的优良核桃芽变品种,并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林核1号”,成为合作社的主要种植品种。
“科技成果只有用于生产实践,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新品种、新技术只有不断研发推广,才能真正让农民享受到实惠。”程子昂对此深有感触。
为了推广核桃种植新品种,程子昂在全市9个县(区、市)建起了示范园,种植了6.4万余亩“林核1号”,亩均产量达160千克,合作社示范园亩产达300千克,农户每亩增收1 800余元,为旱垣丘陵山区核桃种植产业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融合之路。
程子昂
2019年,在省、市、区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程子昂引进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林药间作微喷灌系统、气象环境监测及防控系统、旱情监测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现代农业设施,优化种植体系,培育“林核3号”“林核4号”新品种。
近年来,程子昂致力于推广农业科普,不断拓宽广大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带领群众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2021年,程子昂被评为“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建设了农业科普展厅、户外科普走廊,组织国际交流、项目对接等活动,为周边农业企业、种植户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受益人数达7 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