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抗疯砧木防治枣疯病的技术研究

2022-12-22李晓军曲健禄周广芳

中国南方果树 2022年6期
关键词:桥接感病酸枣

李晓军,翟 浩,曲健禄,张 勇,周广芳,张 琼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

枣疯病是一种由植原体系统性侵染引起的病害,发病后枣树内源激素平衡失调,生理紊乱,出现小叶丛生、叶片黄化、冬季不落叶、果实畸形等现象[1-2]。枣疯病在我国河北、河南、山东等枣区发病严重,一般病株率达3%~5%,严重时高达30%以上,对枣树生产造成较大损失[2]。

近年来,关于枣疯病的防控主要集中在抗病品种选育[3-5]、物理防治[6-7]、化学防治[8-10]以及综合防控等方面[11-14]。其中,抗病品种选育是防治枣疯病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学者已对我国部分枣树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筛选出了一些抗病品种,为减轻枣疯病为害、促进枣树生产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关于抗枣疯病砧木资源筛选及应用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笔者于1998—2021年,从收集、筛选抗枣疯病资源着手,通过筛选高抗或免疫的株系用作砧木,并通过嫁接感病品种或桥接发病树主干,鉴定所得砧木对枣疯病的抗病效果。所筛选砧木能有效解决枣疯病快速流行蔓延的现状,对于预防枣疯病流行为害和促进枣树生产发展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试验地位于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张安村,面积1 000 m2,土壤与管理条件一致。

供试枣树品种。感病品种为“长红枣”,感病砧木为泰安山区的野生酸枣,病原采自发病树的典型疯枝。

供试苗木(砧木)收集。于1998、1999年从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等地,在野生酸枣枣疯病树丛中选取未出现病状的植株,采集其种子86.5 kg(每点不超30粒),剪取枝条(每点不超5枝)1 650枝。将采自不同区域的酸枣种子混合后用四分法取样,播种5.35 kg得苗5 300株;收集枝条扦插共成活134枝,作为备选抗疯资源。

1.2 抗疯砧木筛选

备测种苗繁育。春季,将采集的酸枣种子直接播种于苗圃;扦插成活的枝条移植田间,株行距为15 cm×40 cm。

传病所用病皮选择。在严重发病的枣树上,剪取上下均萌发小病枝新梢的病皮作为抗病测定时病原接种之用。

病原接种。应用病贴皮接的方法,在初夏(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或初秋(8月上中旬),待备测枣苗距地10 cm处茎粗达0.5 cm以上时,在基部10~20 cm处嫁接枣疯病病树的病皮2~3片,采取“工”字形开窗式皮接新鲜病皮,平均每片病皮面积约1 cm2,且病皮相互错开,间隔3~5 cm。

抗疯砧木筛选。按常规方法管理培育苗木,不断剔除发病株;剩下健康植株继续嫁接病皮,发病后随时剔除,如此反复,最终不发病者,即视为抗疯种质。

1.3 抗疯效果研判

抗性鉴定采用在选定砧木幼树上嫁接感病品种后,在砧木和品种上同时嫁接病皮的方法。2004年4月20日,萌芽前在初步筛选不发病的抗疯砧木上,距地40 cm处嫁接感病枣品种(长红枣)。初秋,分别在品种和砧木两部位处,用皮接法各嫁接病皮2~3片,完成传毒过程(见图1)。

图1 在枣品种和砧木两部位贴病皮传毒

留下健康植株,不断剔除严重发病株;对健康植株继续嫁接病皮,不发病者其砧木视为抗疯砧木,编号后移植,进一步观察研判各候选砧木的抗病性。

1.4 砧木抗疯作用鉴定

将筛选鉴定的砧木进行扦插繁育后在砧木上嫁接感病品种,采用品种部位嫁接病皮的方法进行鉴定。2008年选生长健壮的候选株系4个,取其砧木部位长出的酸枣吊扦插,成活苗于2009年春移栽到苗圃,2010年春在距地40 cm处嫁接感病品种“长红枣”,同年8月在品种部位用皮接法嫁接病皮,每株嫁接3片,2011年5月30日重复接种传毒1次。连续2年观察症状表现(2012—2013)。

1.5 砧木桥接治疗病树

2018年6月10日,选用抗疯砧木90801、90803号砧木枝条,以枣树自身枝条作为对照,桥接患病树主干各3株,共9株。具体做法:选5~7年生刚有丛枝症状的新发病树,距地50 cm以上部位,将主干上长10~20 cm的树皮剥除,在露出的木质部处缠绕绑扎尼龙丝带,阻止切口直接愈合(见图2a)。然后用抗疯砧木枝条桥接于上下两皮层的断切面,使愈合后的营养沿桥接砧木输导(见图2b)。桥接枝条的数量依树干粗细而定,掌握桥接枝条的间距1.5~2.0 cm为宜,最后外罩塑料膜保湿(见图2c)。一般桥接后14 d可看出结果,成活率可达90%以上(见图2d)。

注:a.露出的木质部处绑扎尼龙丝带,b.抗疯砧木枝条桥接于断切面,c.外罩塑料膜保湿,d.桥接成活。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酸枣资源抗疯砧木筛选结果

野生酸枣的播种苗和扦插苗,在播种和定植的当年秋或次年初夏,可开始贴病皮接种疯源,一般在接种后次年大部分出现症状。经连年汰选,结果见表1。由表1看出,接种5 434份种苗,至2006年7月23日调查,仅剩下15个株系未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可见,从枣疯病病树丛中选出的无疯野生酸枣中可获得少数对枣疯病高抗或免疫的种质。

表1 采集利用野生酸枣资源筛选抗枣疯病砧木试验结果

2.2 抗疯砧木对枣疯病的效果

萌芽前,在初选的40株抗疯砧木的上部嫁接感病品种“长红枣”,当年8月10日,分别在“长红枣”部位和砧木部位嫁接病皮2~3片,再于次年5月20日重复嫁接病皮1次。至2006年7月23日,剩余的品种和砧木部位均未有明显症状表现的仅有15株。2007年春,对这15个株系编号后重新移栽定植,次年缓苗后分别在上部“长红枣”和下部砧木部位再次嫁接病皮2~3片,连续2年。观察至2021年,有4个来自不同株系的砧木始终未见整株发病,说明抗疯砧木对枣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3 抗疯砧木鉴定结果

砧木抗疯性状鉴定结果见表2。由表2看出,2011年8月10日,即初次接种后第2年调查,各砧木没有明显的抗疯性状;2012年8月18日,即初次接种后第3年调查,各砧木与对照(实生酸枣)比较,抗疯性状明显。

表2 抗疯砧木对枣疯病的控制效果

2.4 抗疯砧木桥接病树主干的治疗效果

从2018年嫁接后至2021年秋,生长季节定期观察,抗疯砧木90801、90803号桥接的枣疯病病树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而桥接自身枝条的枣疯病病树,症状加重,濒临死亡。说明抗疯砧木90801、90803号桥接枣疯病病树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枣疯病可以通过嫁接病皮和病枝传播,温秀军、赵锦等均采用嫁接病皮和病枝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5,15]。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经1次嫁接病皮,大部分枣苗第2年即发病,说明应用嫁接方法进行枣疯病病原接种是可行的。赵锦等通过在感病砧木上嫁接抗性品种“星光”和感病品种“婆枣”接穗,证明枣疯病病原对感病品种的影响远大于抗病品种[5];温秀军等在7个枣树品种的健康苗木上通过嫁接病皮的方法测定了品种的抗病性[15]。而笔者先将从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等地野生酸枣枣疯病树丛中未出现枣疯病症状的植株上获得的种子或接穗通过播种或扦插方式,获取种苗5 434株,建立抗疯资源库(1998—1999年);以5 434株苗木为砧木,通过嫁接病皮,初筛获得抗疯砧木40株(2000—2003年);在初筛抗疯砧木上嫁接感病品种“长红枣”后,通过在“长红枣”部位和砧木部位同时嫁接病皮的方法,历经两轮筛选(2004—2006年,2007—2021年),最终筛选出4个高抗或免疫的砧木株系,即90801、90803、90806、908011号。与此同时,笔者通过嫁接病皮的方法对4个高抗或免疫的砧木株系进行了鉴定(2010—2012年),并使用4个高抗或免疫的砧木分别桥接枣疯病树(2018—2021年),证明4个砧木株系抗病效果明显,其中用90801、90803号砧木桥接疯树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利用抗疯砧木桥接治疗发病病株,以枣树发芽后树皮形成层活动、树皮易于剥离时进行为好。抗疯砧木桥接所用的枝条可于早春剪取后存入冷库备用,也可在桥接时剪取新抽生的已木质化的嫩枝。在北方雨季到来之前,即6月前桥接成活率高,一般接后14 d可看出结果,成活率可达90%以上;7月后桥接成活率逐渐降低,8月后桥接枝条易腐烂,即便成活也因愈合不好,秋后营养向根回流不足,进而造成次年死树现象。桥接枝条的数量依树干粗细而定,掌握桥接枝条的间距1.5~2.0 cm为宜。

本研究为首次从野生酸枣资源中开展抗病砧木资源收集、筛选和鉴定,通过建立野生酸枣抗疯资源库、多年重复嫁接接种,嫁接后连续动态调查发病状况,并对筛选出的砧木的抗病性及治疗效果进行了鉴定、验证。因此,本试验筛选出的抗疯砧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稳定性。但目前对其抗疯机理,和作为砧木使用对枣树的栽培性状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猜你喜欢

桥接感病酸枣
酸枣正确采收及土法退皮技术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酸枣刺》教学案例
FPGA互连测试中的反馈桥接故障覆盖问题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与番茄颈腐根腐病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开发
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及果实品质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防御酶活性变化
酸枣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