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急性花枯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22-12-22曾少敏陈小明黄新忠姜翠翠
曾少敏,陈小明,黄新忠,姜翠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落叶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350013)
梨急性花枯病为一种由松针刺盘孢(Colletotrichumfioriniae)引起的梨开花幼果期发生的重要侵染性病害[1],与常见的梨炭疽病病原菌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2]、梨黑点炭疽病病原菌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siamense)[3]、梨斑点炭疽病病原菌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fructicola)[4]多发生于梨果实或叶片不同,其主要为害花蕾或花瓣、花梗,也为害幼果、幼叶,表现为花期大量花蕾、花瓣变褐、萎蔫,迅速腐烂枯死,可自花瓣扩展蔓延至幼果,受害花瓣或幼果掉落,后诱发叶片发病,叶部病斑大而无规则,后期扩展至全叶呈黑褐色脱落,从而影响产量、品质与树势。严重发生时,花朵、幼果、幼叶受害分别可达90%、82%、68%,导致绝产绝收、树势明显衰弱。
笔者连续多年跟踪调查发现,影响梨急性花枯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除年际气候差异外,品种最为关键,常年福建省的梨主产县(市、区)各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以“浙梨6号”更严重。“浙梨6号”(又名“晚翠”)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自“翠冠”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中熟砂梨新品种,以果型特大、品质特异、抗早期落叶而著称,成为福建梨品种结构调整优化的首推品种[5-6],但亦不乏因梨急性花枯病连年发生而心有疑虑的果企或果农。梨急性花枯病发生为害的一大特点是发生蔓延速度快,防治时间短促,生产上宜采取提早喷施预防性药剂为主的应对措施。为提高梨急性花枯病药剂防治的针对性、有效性,在总结和利用往年田间药剂防治技术试验初步结果的基础上,2022年从中选择防效较高的药剂,采取两次喷药方法,开展高效防治药剂复选试验,旨在为果农有效防控该病害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2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梨示范基地(建宁县溪口镇枧头村)进行,以6年生“翠冠”作中间砧、高接换种4年生“浙梨6号”为供试植株;树形自然开心形,株行距3 m×4 m,管理水平一致、良好。
1.2 方法
选择6种杀菌剂进行药剂试验,其中单剂4种、复配剂2种,各药剂参照使用说明和生产实际设置使用浓度,设置6个药剂处理,分别为:处理1(T1),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生产;处理2(T2),450 g/L咪鲜胺乳油2 000倍液,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生产;处理3(T3),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处理4(T4),16%多抗霉素可溶粒剂4 000倍液,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处理5(T5),40%唑醚·咪鲜胺水乳剂2 500倍液,陕西亿田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处理6(T6),50%苯甲·吡唑酯乳油3 000倍液,安徽美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以清水为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3株,按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处理前,于供试植株东、西、南、北4个方向,各随机选择15个花序作为发病情况调查对象,并逐一标记,每小区共标记180个花序。于供试植株花序分离期(3月13日)和盛花末期(3月20日)各喷药1次,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全树均匀喷透。
第2次喷药后2 d(3月22日),调查标记花序的发病数及花朵数和发病花朵数,计算花序、花朵、单花序花朵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谢花后10 d(4月4日),调查各标记花序中着果数、感病果数及其所处果台的叶片数和感病叶片数,计算花序与花朵着果率、病果率、病叶率。病情分级按单花序花朵发病率进行划分:0级,花序花朵不发病;1级,花序花朵发病率≤20%;3级,20%<花序花朵发病率≤40%;5级,40%<花序花朵发病率≤60%;7级,60%<花序花朵发病率≤80%;9级,花序花朵发病率>80%。各指标计算方法为:
花序发病率(%)=标记花序的发病数/180×100
花朵发病率(%)=标记花序中发病花朵数/标记花序的花朵总数×100
单花序花朵发病率(%)=单个标记花序中发病花朵数/单个标记花序的花朵总数×100
平均单花序花朵发病率(%)=∑(单个标记花序中发病花朵数/单个标记花序的花朵总数)/180×100
病情指数=[∑(各级花序数×各级代表值)/(标记花序总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药剂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花序着果率(%)=标记花序中着果花序数/180×100
花朵着果率(%)=标记花序着果总数/标记花序的花朵总数×100
病果率(%)=标记花序病果数/标记花序着果总数×100
病叶率(%)=标记花序果台感病叶片数/标记花序果台叶片总数×100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经EXCEL 2016整理,并通过SPSS 24.0软件统计,用LSD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序、花朵急性花枯病发生程度差异
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供试药剂处理,“浙梨6号”花序、花朵急性花枯病发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花序发病率由低至高依次为T3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浙梨6号”梨急性花枯病的防治效果
2.2 果实、叶片急性花枯病发生程度差异
试验结果发现,不同药剂处理“浙梨6号”梨急性花枯病果实发病率(5.94%~11.44%)均极显著低于CK(17.94%),其中最低为T3,其次为T6,但T3极显著低于除T6外的其余处理;T6、T5、T2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T4、T1。不同药剂处理“浙梨6号”梨急性花枯病叶片发病率(5.69%~13.64)均极显著低于CK(18.68%),其中T3、T6两者相当,均极显著低于T5、T2、T4;T5、T2、T4三者相当,极显著低于T1(见表2)。
表2 不同药剂处理的“浙梨6号”梨果实、叶片急性花枯病发生程度
2.3 着果率与花朵、果实梨急性花枯病发生程度相关性分析
不同药剂处理“浙梨6号”花序与花朵着果率为28.33%~39.44%与16.08%~22.57%,由高至低均依次为T3>T6>T5>T2>T4>T1。除T1外,其余药剂处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K,T3和T6的花序、花朵着果率分别较对照提高65.09%、66.32%和60.44%、58.66%(见表3)。
表3 不同药剂处理“浙梨6号”梨着果率差异
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药剂处理的“浙梨6号”的着果率与花朵、果实急性花枯病发生程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中,花序、花朵着果率与花序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花朵发病率、病果率及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药剂均有助于提高“浙梨6号”着果率,防效与花序、花朵着果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对梨急性花枯病抑制作用越强的药剂处理的“浙梨6号”则着果率越高(见表4)。
表4 不同药剂处理“浙梨6号”的着果率与花朵、果实梨急性花枯病发病程度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砂梨急性花枯病病原菌松针刺盘孢虽与常见的梨炭疽病原菌胶孢刺盘孢同属刺盘孢属,但其发生在花期,且侵染发病速度快,对当年梨果产量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付余波等[7]、陈国平等[8]、朱守卫等[9]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发现,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对梨炭疽病菌胶孢刺盘孢均有较高毒力,且能有效抑制菌丝生长。本试验田间筛选发现,供试6种药剂对梨急性花枯病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花序、花朵、果实和叶片发病率均以苯醚甲环唑及其复配剂苯甲·吡唑酯为最低,唑醚·咪鲜胺其次,三者可作为梨急性花枯病防治药剂交替选配使用。但也可以明显看出,供试6种药剂即使在开花幼果期连续喷施2次的条件下,防治效果均未达55%及以上,说明梨急性花枯病单一药剂防治难以达到完全控制的目的,还须配套应用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等综合措施。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三唑类内吸、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剂[10],生产上对黑星病、轮纹病等危害梨果实或叶片的病害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11-12]。吴良庆等[2]、沈量等[13]发现苯醚甲环唑对梨炭疽病菌胶孢刺盘孢、梨斑点炭疽病果生刺盘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而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弱,其保护作用强于治疗作用。本试验在“浙梨6号”花序分离期即开始喷药防治,可进一步探讨苯醚甲环唑对急性花枯病病原菌松针刺盘孢的保护与治疗作用防效,是否有其他更高防效药剂或药剂组合,亦可进一步通过室内实验与田间试验扩大范围筛选。此外,咪鲜胺通过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对真菌性病害具有保护和铲除作用,是防治炭疽病的常用药剂[14],但从本试验中咪鲜胺单剂喷施防治梨急性花枯病效果仅为苯醚甲环唑的41.78%和唑醚·咪鲜胺的88.29%,这可能与其问世较早、推广使用已久,相关病原菌已产生较强的耐药性有关,生产上应注重与其他药剂混配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从本试验结果发现,梨花序、花朵着果率与花朵、果实急性花枯病发生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浙梨6号”相较于其他梨品种花朵着果率较低[15],这可能与其较感梨急性花枯病有关。为此,生产管理中应将有效控制“浙梨6号”梨急性花枯病的发生蔓延放在突出环节,为确保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创造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