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2-12-22邓齐滨
■邓齐滨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报告通篇贯穿着法治思维,体现了法治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建设法治的政党。这是我们党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宣言,为新时代全面加强法治中国建设擘画了新的蓝图。
一、深刻理解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领航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成就总结为五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在党的百年历史上,第一次召开中央全会专项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第一次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第二,“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2 年9 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有293件,行政法规有598 件,地方性法规有13000 余件;第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全国各级司法机关85%的人力资源集中到了办案一线,结案率显著提升;第五,“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人权法治保障日益增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等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都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息息相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国是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治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就必须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示范作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使命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时代特色。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切合中国实际、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符合世界大势、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反映在法治领域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将赋予法治中国建设新使命新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需要法治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也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才能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明确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涉及法治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报告特别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涉及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这为今后一段时期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牢牢把握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主题主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重要关系外,还重点强调建设法治中国的发展方向、工作布局、重点任务等问题。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题主线;“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关系到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实践问题,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布局;“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
第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第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和主体工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
第三,严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第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法者,治之端也。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我省在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过程中,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同时,要以法为纲,崇法善治,举全省之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法治领域改革,推动地方性法规规章逐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牢固树立,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压舱石”,擦亮黑龙江“法治名片”,奋力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黑龙江特色的法治建设新路子,为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