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内涵、价值与路径探究

2022-12-22马姗姗

环境与发展 2022年4期
关键词:屏障高质量理念

马姗姗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1]这一论断为新的奋斗征程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1 正确把握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2021年首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了新发展理念的系统完整性,认为全党上下应全面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要义。这些论述为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也表明正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代表着健康、希望、生命等含义,既作为永续发展的前提存在着,又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新内涵的追求。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绿色发展是一种健康、和谐、持续、安全的发展,是五大文明协同共进的发展,是一场涉及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绿色变革,最终目标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绿色发展是党中央基于现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基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隐患、基于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以及过程与目标统一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将绿色作为发展的形态与目标,最终追求的是绿色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确保生态安全的根本举措。对于生态安全这一观点的形成,苏州大学方世南教授认为,“包括生态安全在内的新安全观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超越了传统安全观,认为对安全的威胁并非只来自军事,生态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个人人身安全的重大因素。”[2]生态安全这一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指地球赖以存续的外部环境不受或少受生态威胁的安全状态,也指生态系统能够保障人类生态权益的安全状态。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高度强调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3]展示出我国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的长远眼光。在生态危机全球化的现实态势下,生态安全作为一种和传统安全观不同的新安全观,构成了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新时代境遇下,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统筹安全与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强调了安全与发展齐抓共管的必要性,蕴含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这一双向互动关系。生态安全是国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也是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践行。将绿色发展与生态安全联系起来加以考量,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对统筹好安全与发展举措的现实呼应,是以绿色发展的新理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以绿色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助于破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与自然矛盾尖锐从而引发的生态安全危机,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从而稳步迈向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

2 深刻认识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价值

发展是充满价值诉求与利益导向的实践活动,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蕴含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体现了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诉求。

2.1 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应然之举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百年前的话语警示着我们,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份子,应清醒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极端重要性,而不应该存有征服自然的错误幻想。但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人类对大自然干预的强度远远超过大自然自我修复的承载能力,使得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危机与相应的社会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地爆发。毋庸置疑的是,在资本主义逻辑的指引下,全球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自然环境污染的加剧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人类正在承受着恩格斯一百多年前预言的大自然的报复,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更是凸显了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督促我们深刻反思以往的思维方式及生产生活方式,从而试图探索出适合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正确路径。在当前疫情肆虐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强调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然之举。

2.2 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有力保障

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密切,生态环境问题既是攸关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发展的社会问题,更是关系人民权益的民生问题。作为经历百年风雨征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人民情怀,自诞生起就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并与人民携手创造出一系列伟大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多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而除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体现在更安全的生态环境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核心体现,其实质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人们能够享受到清洁的空气、水和土地,享受着生存与发展不被威胁的外部环境。生态安全与人民权益息息相关,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发展环境下,人民群众才能安心地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最大程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3 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5],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统筹安全与发展不仅是党中央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的国家战略,更是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指出的现实路径。实现安全与发展融合互促是新发展阶段高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然举措。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引,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和本质形态,把绿色发展作为核心要义,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展开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涉及生产、生活、生态等领域的永续而安全的发展。其中,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一举措正是为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而提出的生态领域高质量发展之策,也是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促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生态质量,丰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内涵,最终助力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3 明确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路径

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一个涉及国家、企业与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理念强化、制度保障与现实践履行三重维度加以考量,从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迎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3.1 强化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正确的理念才能有效指导实践。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首先应解决的是理念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甚至是思想认识错位的问题。要克服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的传统偏见,纠正重经济理性轻生态理性的认知偏差,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全方位提升生态安全意识。要厘清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辩证互动关系,深刻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息息相关,外在自然环境安全是人类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基础上,不能盲目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同时,生态安全也会反过来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应自觉站在生态政治的高度理解绿色发展对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将生态安全理念融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各级政府的工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基本遵循。企业作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与受益者,应自觉树立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责任融入企业文化价值观,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服务全过程,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同时,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公民自觉认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营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氛围,确保生态安全警钟长鸣,在自觉践行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理念中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3.2 构建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制度优势,实现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一目标也需要制度来保障。一方面,要完善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构建涉及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治理、生态责任等诸多方面的生态安全制度体系,把生态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建立绿色发展考核制度与生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全方位绿色监管制度,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资源损耗制度、公民绿色参与制度、生态治理考评制度等,最后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安全型社会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国际生态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毕竟,在生态危机面前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维护生态安全不是一国的单打独斗,而是全世界各国需要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危机不仅仅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不安全,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也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造成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当前应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生态安全的信息互通机制和生态危机的协调预警机制,警惕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蔓延。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人类认识到生态安全作为全球各国命运攸关的大事,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全球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工作,从而团结一致应对危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通过在一系列制度保障中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构筑更加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3 探索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实践

把握以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在于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一方面要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需要按照绿色低碳发展的原则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上做足绿色文章,构建符合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产业体系,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快绿色技术创新,为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严格把控生产关,推进生产过程绿色化,提高全社会绿色产品的供给水平,形成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绿色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要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这就需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理性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环保低碳的消费习惯,在衣、食、住、行各环节选择绿色化生活方式。同时国家也要通过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消费理念、制定政策响应、开展全民绿色行动等举措,建立行之有效的绿色化生活的宣传教育机制、奖惩机制,完善绿色化生活方式的配套基础设施,鼓励社会组织的力量自发监督企业生产行为,拒绝非绿色产品的生产销售,形成政府引导、企业配合、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从而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通过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实现保障生态安全的目标,从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新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凸显出的生态不安全的风险背景下,我们仍然要坚定信心,走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不断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全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坚不可破的生态安全屏障。

猜你喜欢

屏障高质量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屏障修护TOP10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