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研究

2022-12-22关文慧田振英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建设文化

关文慧,田振英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郑州 450015)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国有企业参与外部竞争的挑战日益增多。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如何维持较高的市场地位与持久竞争力,成为新形势下大多数国有企业不得不重视的沉重命题。纵观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为成功的企业,都具有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因此,深入开展国企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将对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更大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内涵与关系

2.1 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内涵

2.1.1 企业文化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雷斯·迪尔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重要价值观,是一种以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为标志的凝聚。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到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被企业全体员工所普遍认同的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的总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被视作能够指导员工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包含5个构成要素:企业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统一的价值观、企业内部具有标签式的榜样人物、企业形成的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管理规范、企业内部的主要交际手段和交流氛围。

2.1.2 企业品牌

当前,全球经济形态深度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概括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即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这种大环境下,推动企业品牌发展尤为重要。

企业品牌作为一种传播符号,是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区别于其他企业、被广泛知悉的一个重要标志,与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息息相关。正因如此,推进名牌战略,创建优势品牌,成为无数大企业维护和提升企业形象、开拓市场空间、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

2.2 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一方面,企业文化中包含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内容的高度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企业品牌的内涵,对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发挥着“助推剂”和支撑作用,是企业品牌和形象的内核、企业产品中蕴含品质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被广泛认可的企业品牌必然承载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品牌也是企业文化的最终成果,建设良好的企业品牌必须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提升开始。因此,培育优秀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高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注重企业品牌建设,可以反作用于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引擎和发展动力。

3 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对国企发展的重要意义

3.1 是完成企业使命、发展国有经济的基础

当前,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创新主体,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承担重要职责。其代代传承下来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生动体现。其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局势变化的精神支柱,对国有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国有资本结构实现更优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3.2 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化解内部矛盾、实现统一整合力、按市场经济规律健康运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知名的企业品牌一旦形成,便会形成一股聚合力,对员工起到“粘合剂”的作用,激励员工为了实现统一目标而不懈奋斗,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愈战越勇,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促进企业百折不挠取得战略性、决定性胜利的无形力量。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建立企业内部动力机制,保障企业不竭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文化首先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功能,通过明确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念,引导企业行为、培育企业精神,使员工在方向上达成共识,形成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其次,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行为规范,能够从硬性的制度及软性的思想上对员工产生约束力,当前各领域“廉洁文化”的大力弘扬便是典型,“保密文化”的宣传和执行在广大军工企业也尤为突出;最后,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员工奋发作为,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才能,在实现企业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与自我价值。

搞好品牌建设,可以理解为将企业统一的理念和价值观念通过一种公认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这一文化品牌团队当中,朝着共同的方向奋斗。这种以品牌效应为中心形成的巨大的人力资源汇集方式,同样能够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3.3 是企业转型升级、扩大影响力的载体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的有机组合;企业品牌,作为提高市场辨识度的特殊符号,可以向外界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对消费者的态度等内容。相较于企业经营“硬实力”,企业文化和品牌发挥了更多“软实力”作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主体的日益增多,谁能树立起成熟的市场形象和较高的辨识度,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度和追求度,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通过打造企业内部良好文化,进而获得外部市场的认可,正是现代企业结合自身特色不断拓宽和延伸发展方向、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不断扩大企业市场影响力的发展战略之一。例如,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等我国知名国有企业,其丰富的企业文化和专属的企业品牌形象,都是其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企业知名度的重要载体。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构建是这种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能够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和变革,进而获得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国有企业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4 推动国企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

4.1 打造品牌组合,积极扩展产业集群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依托专业领域优势,在致力于发展主责主业的同时,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发展战略需要,注重于不断开拓不同的产业板块或延伸产业链,形成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的品牌组合,提升市场占有率,进而搭建一个更开阔的平台,推动这一品牌组合在不同产业领域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这是因为,相较于零散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形成的品牌效应更易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1]。

对于企业本身发展来讲,产业集群能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承担不同业务的子公司在同一品牌连接下加强合作和交流,提升企业整体合力;在企业参与外界市场的竞争中,产业集群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拥有更强的市场渗透力,更容易在用户或消费者中产生知名度与美誉度,进而反过来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在河南地区,一大批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品牌已成功构建,如集房地产开发、酒店餐饮经营投资于一体的建业集团,以煤炭生产为主,以建材、电力、铁路和机械制造等多种经营为辅发展的郑煤集团等,都是利用打造品牌组合、扩展产业集群的方式收获了成熟的企业文化和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对于国有企业的战略化发展来说也是如此,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旗下的郑州海为高科技有限公司,以寓意“海阔天空、大有作为”的“海为”品牌为平台,建立起交通运输、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板块,依托“海为”统一品牌逐步形成较高的市场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互相促进、互相支撑。实践证明,打造品牌组合,推动品牌在产品中覆盖应用,积极拓展产业集群是推动国有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有利途径,对提高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将发挥积极作用。

4.2 明确企业使命,培育统一的价值观

4.2.1 牢记使命,坚持企业核心发展理念

国有企业是伴随我国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这一关键的历史转折而诞生的产物,长期以来肩负着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重任。在大力提倡重视国有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当下,理应牢记历史使命,始终把爱国主义作为国有企业价值观的基础[2]。反过来,国有企业根据时代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坚持企业核心发展理念,注重社会效益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的有利途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特大型国有企业,以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其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创新驱动,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装备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使其在文化发展战略上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企业内部凝聚力。2022 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被第二届“中国品牌强国盛典”评为我国十大“国之重器”品牌,其牢记使命、收获品牌价值的良好实践,将为实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4.2.2 明确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在创造自身利润的同时,对消费者、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也产生着较大影响,这对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积极参与各类公益事业,是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益途径,也是搞好企业自身文化与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对于民企和外企,很多国有企业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建立了社会责任部门和管理体系,积极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例如,组织职工无偿献血、为贫困地区儿童献爱心、提倡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建设等[3]。这些具有社会价值的行为无形中充实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也为企业知名度的提升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4.3 优化人才资源,提升企业持久竞争力

国有企业要想搞好文化和品牌建设,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对广大职工主体作用的激励。高素质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品牌做大的实践者,是发展和传承优秀企业文化的亲历者,是企业拥有持久竞争力生生不息的原动力。首先,国有企业应尊重职工群众的个性文化理念,充分发掘职工群众的创造力,以一种包容的姿态激发员工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助推力,进而努力使广大职工群众主动参与企业的文化与品牌建设,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其次,应正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和人才孵化体系,培养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实现以文化人;最后,在企业员工中注重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同样是强化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和宣传,能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从价值观、感情上引发广大职工的认同,实现榜样价值,进而传播优秀的企业文化。

4.4 完善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体制机制

制度是任何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良好运作的保障,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也必须与完善的体制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固化的长效机制,形成坚强支撑。目前,我国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认识到完善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体系的重要性,成立了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系列实施和考核方案等内容。在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控制阶段,应有成熟的视觉形象识别管理规定,对企业在宣传、业务等各方面所涉及的品牌标识作出明确规范,从源头上为企业品牌的广泛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评价和总结阶段,应有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实施办法,定期围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不同层面,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因素进行考核和评价[4]。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通过理念体系建设、理念宣传推广、培养企业愿景与团队意识,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用文化凝聚人心、完善管理、规范行为、打造品牌的良好格局。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通过调整文化战略、切实细化相关制度、落实奖励机制、提倡民主管理、建立行为规范,不断梳理完善规章制度。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加大职工行为规范执行力度,促使企业职工的言行得到切实规范,展示单位良好形象。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加大视觉形象识别管理的贯彻执行力度、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等,收获社会客观评价。

只有通过制度上首末的双向控制,国有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在精神、物质等各个层面才能实现良好快速发展。此外,优秀的文化和品牌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保密文化、廉洁文化、品牌文化、法治文化等子文化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5 结语

时代在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作为国有企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应新常态、发展经济“大逻辑”的重要环节,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国有企业唯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强自身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市场形象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打造品牌组合,扩展产业集群;明确使命,培养统一的价值观;优化人才资源,提升持久竞争力;完善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体制机制等有效途径,才有可能在现代市场环境下实现更大发展。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