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富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创新路径探究*
——以浙江省某高职院校为例

2022-12-22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葛锦晶

区域治理 2022年40期
关键词:共富共同富裕校园文化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葛锦晶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重任,这是重大光荣使命,是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和逐步共富,更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的有机协调发展。浙江在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结合浙江文化特色,提炼浙江精神文化,是新时期打造浙江精神文明高地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高校类型,其在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共富文化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不仅能够帮助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能为浙江建设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持。

一、共富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由其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所组成的,在组成校园文化的各层次文化中,处于其核心地位的是那些体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意识形态观念的精神文化。

(一)共富文化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求

高职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重要力量之一,其所具备的理想信念、法律意识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中需要提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功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规范学生的言行。

(二)共富文化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

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就校园文化建设来讲,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体现新时期共同富裕文化的优越性,满足学生精神文化的现实需求,培养学生综合文化修养,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共富文化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

高职院校办学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背景下,从建设精神文明高地需求出发,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为共建共富添砖加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要坚持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入手,承担起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做好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精神,为高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二、共富文化背景下以浙商文化为主旨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和现状

(一)立足党建引领,搭建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高地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追求。搭建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高地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以浙商文化为主旨的浙江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以“德能并举、商学合一”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成才目标。

浙江省某高职院校的具体做法:以“我是党员我担当”为主题,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在“百年党史我来讲”系列活动中,通过支部党员老师讲党课、开讲座等宣讲形式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坚定信仰,结合厚德崇商的校训和浙商文化为主旨的校园文化建设,号召青年大学生要从学习红船精神中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走好人生道路;在“红色文化我传承”系列活动中,通过组织党员学生听讲座、参观博物馆等形式,充分利用浙商文化、非遗文化等红色传统文化资源,接好传承“交接棒”,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传统文化基因、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薪火永相传。

(二)依托社团组织,打造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品牌

在共富文化背景下,浙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树立“创新致富、勤劳致富、先富帮后富”理念,弘扬创新创业、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自身努力和相互帮助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如何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树立这一理念、弘扬这种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培育与其相匹配的、具有新时代特征和浙江印记的共同富裕精神文化,树立更高境界、更高层次的财富观。具体而言,需要努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共同富裕的精神文化品牌。

浙江省某高职院校的具体做法: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利用浙商文化社、创业社团等学生社团组织,拓展第二课堂外延,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暑期社会实践或社会服务等形式,带领学生切身感受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热情和意义,打造和提升共同富裕的精神文化品牌。2021年暑假,相关社团赴建德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青春助梦 强国有我”暑期实践小分队走进美丽的新安江畔,围绕“红色根脉”“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安江水电站,同学们见证红色历史,学习“三自精神”;在农夫山泉新安江水源基地,同学们践行绿水青山理念,共绘共同富裕未来蓝图;在千年古城严州府,传承老字号创新精神,助力浙商品牌转型升级;在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唤醒奋斗精神。诸如此类,多元化的学生社团活动为浙商文化校园品牌建设打下了鲜活的时代印记。

(三)联结多元课堂,构建全面浸润的文化育人体系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入,充分挖掘党建、地方传统文化、精神文化等课程思政元素,在文化精神浸润中打造行走中的课程思政课堂,这样一种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全面培育时代发展需要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搭建“线上自学(课前)、线下研讨(课中)、实践体验(课后)”的全过程育人体系,联结多元课堂,实现“德育、智育、美育”教育的融通,真正培养学生奋斗有我、勇于创新,诚信守法,勇担社会责任的信念和劳动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浙江省某高职院校的具体做法是:不断深入探索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建设,将优秀地方文化与企业家精神有机融合,打造体现浙江精神与“厚德崇商”校训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相关特色课程。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逐步推进,此类通识课程在传播“厚德崇商”校训、践行“德能并举”育人目标的同时,不断提炼和丰富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优秀地方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有机融入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德能并举、商学合一的职业理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同时,结合校史、校训、校歌等育人资源,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将课程思政建设拓展到学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引导当代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年轻大学生更好地践行厚德崇商的使命和担当。

三、共富文化背景下浙江省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特色和创新

(一)紧扣建党百年时代背景,用好红色资源,唱响共富文化

结合校史、校训、校歌、校园等育人资源,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活,把国家战略方针讲透,把学生“疑难杂症”讲通,浸润式注入红色基因,以 “四个自信”构筑学生思想防线,坚定其理想信念,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引领、宣传、教育作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浙江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

(二)具有新时代特征,用好带有浙江印记的共同富裕精神文化

首先是传承和弘扬利义并重、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崇德厚生、仁爱为民等追求大同共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是把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无利奉献的“红船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转化为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文化精神的动力。用革命精神、新时代浙商精神去激励新时代高校青年,这样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更具使命感,更具乡土气,更能够讲好浙江省高职院校自己的时代故事。

(三)发挥课程载体作用,凸显人文素质类课程育人功能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与专业教育不同,它更重视学生在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上的收获与成长。因此,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具有修身铸魂、培贤育才和美人化人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当课程将传统文化、浙商精神等模块内容放置于共富文化背景下,审视其价值主张,设置更为辽阔的育人场域,纳入更为广泛的育人主体,就能够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造有情有义、有爱的育人课堂。

四、共富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路径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是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这个根本不动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徒有形式,必须要有核心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必须高度重视共富文化背景下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立足作为校园文化灵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持续丰富、完善和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激活各方主体意识,全面推进文化育人理念

首先,高职院校应增强面向全体师生灌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激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作为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价值所在,在全校师生中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文化引领功能;作为教师,应自觉学习并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作为学生,也应该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重要关系,自觉践行做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二)持续打造校园行为文化,塑造体验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需要以特定的宣传平台为媒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已开发的传统传播媒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宣传栏张贴海报、通过校广播开展经典美文诵读、在校内刊物开辟传统文化专刊专栏等,提高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形势,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探索借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媒手段,通过有声文字、动态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和优秀地域文化,营造传承与创新的良好网络氛围。

(三)实现模式创新,打造校园文化活动成功典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大多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传世经典,因其对现代人而言较为晦涩难懂而造成社会接受度普遍不高。近年来,随着主流媒体打造的一系列经典栏目,如《百家讲坛》《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和《典籍里的中国》等,这些采用全新演绎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一经播出就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掀起了全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对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流文化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纵观这些节目都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将传统文化人物、典故、诗词、成语、汉字等与音乐、歌舞、朗诵等娱乐要素相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与电视观众进行互动,这种形式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和接受水平,因此成为取得成功的典范。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学习这样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通俗化、大众化的校园活动形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年轻大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浸润中,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喜爱。

(四)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保障共富文化落地生根

作为制度与文化的结合,校园制度文化既包含制度限制性、权威性、稳定性的特点,又体现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发展性。高职院校管理者根据共富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情况对于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研判和理性建构,各级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逐步实施,这两个层面相互补充和协调,是建设制度文化的关键。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高校精神文化育人不是一时的活动,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是学校的常态化工作。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育人计划中,配备相应的制度保障,并将要求建议转化为切实的制度规定,从而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要集思广益,营造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明确各管理部门、行政部门、教学科研部门的职能职责,合理分工,形成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长效沟通机制,不断扩大文化建设平台,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学生管理、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

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文明全面提升的社会形态,要以文化创新推动思想进步、文明提升推动社会进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领。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高职院校要在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文化自信,推动自身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在先进的校园文化促进下,必将实现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光明前景。

猜你喜欢

共富共同富裕校园文化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拱墅区大关街道:“同心共富四会联盟”成立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杭州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产业共富硕果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