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国际人才集聚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建议*
2022-12-22苏州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赵传森钱佳范亚男
苏州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 赵传森,钱佳,范亚男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为我国引进国际人才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国际人才政策,对于包括国际专家、来华留学生等国际人才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国际人才。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家之间对于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国际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总体战略部署,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人才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施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提升国际人才工作开放度水平、引进更多优秀国际人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紧跟上级政策精神,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先行”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不断制定、调整、优化国际人才政策,全方位开发集聚国际优秀人才。近年来,苏州通过积极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海鸥计划”引智品牌,鼓励国际人才充分参与科技创新,建设外国人才科技创新载体,设立国际人才引智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措施,正在全力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整体来看,苏州国际人才集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开创、加速推进时期(1978-2000);第二个阶段是取得突破、快速发展时期(2000-2010);第三个阶段是不断创新、深入发展时期(2010年以来)。
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国际人才集聚的发展历程
(一) 从1978年到2000年,是苏州引进国际人才工作全面开创、加速推进的时期
1983年7月8日,国家领导人指出,要利用好国际人才的智力,让他们来参加国家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并认为当前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决心不大。对于国际人才,特别提到无论他们长期来也好,短期来也好,专门为一个题目来也好,请来之后,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一谈话确定了我国引进国际人才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目的和方式,构筑了新时期引智工作的基本框架。
这一时期,苏州在引进国际人才工作方面处于全面开创和加速推进的时期。苏州引进国际人才工作从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向围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从相对固定的引进国际人才方式向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在90年代中期,苏州提出“柔性引才”,实施特聘工作证制度,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不变身份、不转户口、不转档案,来苏州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品开发等活动,由此涌现出一批“星期天工程师”“星期天科学家”。
(二)从2000年到2010年,是苏州引进国际人才工作取得突破、快速发展的时期
十六大以来,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任务,我国引智更加注重积极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不断完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引智格局,着力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培训各类急需人才,示范推广重大引智成果,形成引智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国际智力支撑。
这一时期,苏州引进国际人才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并且得到了快速发展,引进国际人才政策重心开始逐渐转向高层次人才和苏州市紧缺人才,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2000年苏州制订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不受户口指标、增人计划的限制。200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面向世界、确立广义的人才观,充分利用国际人才资源,提升人才国际化程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并制定了目标,争取引进100名博士、留学人员和国际专家教授。2009年出台了《关于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引领作用的意见》,明确要精心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确定了每年组织开展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拓宽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国际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
(三)2010年以来,是苏州引进国际人才工作不断创新、深入发展的时期
2010年5月 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第四部分涉及10个“重大政策”,其中关于“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重点围绕吸引国际人才。该纲要第五部分提出12项重大人才工程,其中一项工程就是关于国际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计划,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的高度重视。
这一时期,苏州引进国际人才工作在引才模式、工作机制等各方面进一步创新,继续在国际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等方面下功夫,通过积极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海鸥计划”引智品牌,鼓励国际人才充分参与科技创新,建设国际人才科技创新载体,设立外专引智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措施,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以及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提供智力保障。
2010年7月初,苏州制订出台相关政策,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准予办理居住证,享受本市户籍居民同等待遇,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国际高层次人才在苏州创业、工作和生活。2011年,苏州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出台并实施“海鸥计划”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各类社会组织以项目合作、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国际人才,支持用人单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广聚英才、共谋发展,进一步助力苏州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深入落实“海鸥计划”,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调整政策,在加强支持力度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的高端国际人才集聚环境。2015年,苏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各类社会组织合作,助力全市人才工作发展的实施办法》,实行“分级评估,动态管理”,实施以绩效为主要依据的工作补贴和工作奖励的发放办法。通过加强与海合组织的联系沟通,进一步发挥海合组织在国际招才引智的“桥头堡”作用,推动了苏州国际招才引智工作的常态化发展。特别是在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投入。2019年苏州市人才办会同市科技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国际人才参与科技创新的相关举措,制订13条具体措施,鼓励国际人才参与科技计划实施,加强国际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的载体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国际人才来苏州科技创新吸引机制,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国际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自2020年初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苏州主动出击,通过“苏式服务”打造国际人才聚集高地。2020年苏州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打造“苏州最舒心”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文件中放宽了国际人才在苏州工作年龄、学历、工作经历要求,延长工作许可时间,简化来苏州工作证办理流程等,很多政策、举措都是国内首次提出,彰显了苏州在新一轮招才引智中的毅力和决心。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推出19项国际人才新政,实行长三角地区国际高端人才互认,放宽国际人才工作许可办理条件,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施策机制。这次新政,其中3项服务内容为全国首发、10项属全省首创。
二、苏州国际人才集聚的政策建议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要完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并围绕加大国际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国际人才认定、服务监管部门信息互换互认,总结推广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人才试验区经验,推进国际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划。
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始终高度重视国际人才集聚工作,并紧跟国家和地方发展趋势,积极调整相关国际人才集聚政策,在国际人才集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苏州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面对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尤其是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苏州需要在国际人才集聚市场化环境、制度创新、文化吸引力和“一体化”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从而在新形势下尽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高端人才集聚模式,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高质量集聚高地。
(一)主动布局,构建以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为导向的市场环境
大力实施“海鸥计划”,对标科技前沿和国际水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前瞻技术布局,面向全球靶向招引“高精尖缺”人才和顶尖创新团队,持续拓宽全球引才网络,重点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健全政府引导支持、用人单位主导协同互动的良性机制。政府为国际高端人才聘用搭台筑台,释放政策红利,同时发挥用人单位在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聘请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尊重市场规则,对引进和聘用的国际高端人才实行目标薪酬、协议薪酬。健全国际化猎头机制,鼓励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挖掘国际高端人才市场潜力,对接国内市场需求,开发特色市场化服务产品,加大柔性引才力度。
(二)完善政策,构建以符合国际规则的制度创新为导向的制度环境
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制度,探索实施技术移民政策,畅通国际科学家、高端创新人才来华工作通道。持续完善国际人才融入苏州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市级科技计划国际人才“国民待遇”,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首席科学家、访问学者岗位,吸引国际人才领衔重大创新活动,鼓励国际人才在苏州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国际院士工作站、国际专家工作室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发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的制度红利,完善便利国际人才工作生活的配套措施,为国际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高端国际创新人才的住房、子女入学、就医社保服务水平,高品质建设若干国际创新社区。
(三)以文化人,构建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为导向的人文环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国际高端人才的人文环境,持续提高城市吸引力。建立国际化人才“虚拟社区” ,由政府指导与监管, 按照社会化、市场化原则建立国际化人才的“虚拟社区”, 为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和发展的“现实社区” 提供信息、政策、交流、监督等综合服务。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特别是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与创业环境、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以及为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环境,真正留住国际高端人才的“心”。建立国际人才荣誉推荐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国际人才申请国家、省“友谊奖”,支持参加各类国际专家活动,提高国际人才荣誉感和归属感。以文化人,依托苏州特质文化资源,讲好江南文化的“苏州故事”,擦亮“苏州最舒心”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品牌,进一步增强苏州工作国际高端人才对苏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畅通渠道,构建以“同城化”的区域发展理念为导向的“一体化”环境
紧扣“一体化”,积极参与共建统一开放的国际高端人才人力资源市场,推动国际高端人才资源互认共享,加强面向国际高端人才的协同管理,完善国际高端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畅通国际高端人才内循环。在前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际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基础上,开展好国际专业人才工作许可互认等工作,进一步畅通国际人才流动渠道,打造沪苏同城效应。学习借鉴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人才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稳步开展国际人才永久居留、出入境便利服务等政策试点。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近年来,苏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未来,苏州应更加突出系统性谋划,在国际人才工作布局、引进集聚和服务保障上发力,围绕打造国际人才聚集高地和国际化创新策源地,加大国际人才,尤其是国际高端人才招引力度,助力更多国际人才实现“人到苏州才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