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的环保与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2022-12-22李雄伟
李雄伟
四川航空工业大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科学、合理开展有利于各项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支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处于改善城市环境、创设绿色环保社会等方面十分关键,应积极结合实际状况,赋予园林景观新内涵,融入多个新节能、生态理念,促使其更富有活力,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
1 城市建设的环保与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中,政府出台多个经济发展政策,不再以损失污染环境获取经济发展,且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对环境具有重新的认识,绿色环保、生态系统理念盛行。处于此类背景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重要性愈发凸显,特别是环保型、节约型设计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从长期层面分析是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式,其重要性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1)节约能源和资源。节约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需充分考量建设区域内植被体系,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有助于减少各类能源和资源耗损。合理应用自然资源时,通过光、风、水等可再生资源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有助于以林地取代草坪、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林品种,节约大量资源和能源[1]。
(2)完整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均衡性,对人类发展十分关键,自然环境具备较强的自我维持和恢复能力,景观生态化设计应结合自然特征和规律,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效确保各类资源循环再生,减少应用对环境具有影响的设计手法和工具。
(3)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融入环保型、生态型理念,最大限度确保原有地形形态和走势,巧妙、合理应用坡地等元素,实现自然和人造景观无缝衔接,方可体现物尽其用的优势。
2 城市建设的环保与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针对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而言,为确保整个规划设计获取较佳的成效,需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最佳的景观设计效果,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
(1)生态性原则。生态设计要求园林景观规划应最大限度发挥景观植物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凸显其净化空气、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等作用,为人们带来较佳的审美体验感,符合园林景观生态效益客观需求。为确保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效益最大化,结合各类植物生态功能和生长习性的差异,科学、合理做好规划。
(2)生物多样性原则。不同区域内植物生长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性,为实现环保型园林景观,建议选取本地植物,形成多样化植物群落景观,综合性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历史调研,促使设计更满足当地气候条件,客观呈现当地景观特色。自然系统内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涵盖多样化生物,生态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尊重和维护多样性[2]。
(3)高效性原则。现下各产业高速发展,各类资源匮乏,为实现人类环境良性发展,需高效化应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包含能源、土地、水等资源耗损和应用,倡导应用各类废弃、绿色原材料,减少资源消耗量,提高各类资源应用高效化。
(4)因地制宜原则。充分结合各区域内地形地貌,维护场地完整性,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活动均应基于正确、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给予自然尊重,保护环境,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最小化,实现人与自然良性协调。园林景观设计中,需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应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征和废弃设施,打造创设新园林景观,存留原有基地历史文化,符合人们客观需求,保证场地自然风情和原始地貌作为构建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3 城市建设的环保与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3.1 结合生态地质设计
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之前,需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布设专项技术人员实际做好调研勘察工作,全方位收集区域内自然环境、气候特点、水文特征等多种数据信息,并选取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其开展合理化分析。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始终落实节地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进行优化和调整。如部分区域内地下水较为丰富,且河流湖泊数量较多,可积极确定以水体为核心的生态型园林景观,从中选取合理的设计方法和元素,展示园林景观设计自身魅力。
3.2 合理规划园林景观功能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始终结合具体的景观节点,科学合理做好区域统筹布局,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充分整合自然资源,确保其符合实际需求,有效体现地理特征及地域色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融入人本思想,精准性分析现下生态化功能的实际需求,系统性考量人们客观需求、城市发展特征等因素,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视为关键,基于市民及城市建设多元化需求,合理做好不同景观区域划分工作,积极做好细节设计,积极应用自然资源。节约型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需充分考量实际需求,协调人工建设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空间比重,处于环保、生态理念支持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环境[3]。
3.3 科学做好水体景观设计
生态化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对水体做好生态化设计,需结合当地区域内实际状况,保证符合环保、绿色设计基本要求,应始终确保水景自身实用价值和功能的基础上,确保水景持续性增加。园林景观水体生态化设计方法主要包含两大模块:一方面,水源选择和水质处理。景观水体水源建议优先选取再生水、径流雨水,再生水作为补水水源时,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建议选取相应的净化策略,通过物理沉降、化学沉淀等作用,保证水质得以净化。水系净化方法包含水系净化方式主要包含蓄水沉淀区,此类净化方法基本原理为湿地土壤对水中浮悬颗粒的吸附和沉降作用,同时放养多种软体,爬行动物,丰富水体景观;植物综合净化区。此类水体净化原理为通过粗砂、煤渣和砂砾石局过滤后、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及部分化学污染物,进入内湿地的水质仍较差。不管选取再生水或径流雨水作为景观水体补水水源,进入水体时水质需符合景观用水标准,为景观水体水质达标做以支撑。另一方面,水岸景观设计。主要包含水体水面景观营造、生态堤岸的营造,前者主要取决于区域内气候特征和所选水源水质,积极配置有利于净化水质、且适应当地气候的水生植物;生态堤岸营造拥有多种方式,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即自然驳岸、生态驳岸,前者主要是始终以生态功能为核心,以修复改善河漫滩为主,呈现自然状况,形成完善的生态化格局;后者是合理化选用生态护坡技术处理,保证整个岸边更具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发挥堤岸生态功能,可通过堆石、树桩等措施。
水体生态化设计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第一,增加可利用水源实际总量,如污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第二,减少水资源耗损。景观水体生态化设计中,应积极做好水处理,集中在水质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等方面,积极发挥湿地大型植物及其基质自然净化能力,进而实现净化污水目标,处于该过程中促进动植物良好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区域,有利于实现良性化环境建设。设计水体形态时,应尽量符合水体自然弯曲形态,避免出现死角区域,随着地形和功能实现灵活自由变化,满足美学原则内的和谐、均衡性。
3.4 景观小品的设计
景观小品主要是指景观内功能较为简单、造型个性构筑物,将其生态化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为景观增添色彩,而且为观赏者提供休息的时间,景观小品为园林景观赋予新的生命力,作为景观建设核心元素,其重新赋予景观内涵,应始终结合景观设计实际状况,做好生态化小品构筑物,为景观注入活力,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结合实际状况,为人们创设较佳的休息区域,系统性考量各区域内地形,处于视野较为开阔的区域布设景观盒子,为人们提供休息空间,充分与环境做好协调,材料通常选取自然生态化的木头、金属等,为人们创设较佳视觉感官。另一方面,整个景观内部可积极引用长风隐鹤的设计思路,以“纸鹤”为重要主体进行灵活性变化,通过折纸衍生出座椅、遮阴棚、聚集平台等活动空间,通过剪影的形式融入“四喜”(福禄寿喜)。材料主要采用钢板进行拼贴、组合,颜色采用鲜艳的红丝,既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又是一个现代的景观雕塑。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遮阳、休憩、各类空间围合分割的需求,在形式上还起到了景观标示性的效果,呼应主题[4]。
3.5 植物规划设计
选取合理的植物有效确保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目标的达成,植物造景主要是指景观绿化正式规划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实际状况选用乔、灌、草本植物自身群落种类、结构及层次等,结合实际状况,选取合理的艺术表现方法,积极凸显其形体、线条等自然美进行设计,形成多个观赏性较强的景观,为人们提供较佳的体验感激及联想。为确保园林景观设计实现生态化,需积极做好植物规划设计,其实际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应从景观设计区域的实际需求和外部环境条件入手,科学、合理选取植物配置方案。景观设计植物环节,应注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目标及其成效,以其要求有的放矢开展景观植物配置和选取。若处于居民生活改善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时,应掌握广大居民自身客观需求,实现植物合理化配置,获取较佳的植物配置成效。可选取观赏性较强、生命力较佳的景观植物,按照不同年龄层次居民对景观植物需求合理选择。其次,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应积极凸显区域内个性化、特色化精神理念,构建节约型生态园林,需展示本地区域内风土人情,植物配置过程中应积极选取本地植物。最后,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考量整个成本支出,充分做好各类植物成活率、价格等因素比对,选取适应度较高的植物,减少成本支出,确保园林景观实现可靠性发展。应积极做好内外树种协调工作,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丰富生态园林植物种类,会积极引入外来树种,需对其做好养护,协调其与本地植物生长竞争,提高此类树种成活率。
3.6 充分应用“微地形”
“微地形”主要指应用土地面积较小,处于有限限范围内,肩负花草树木、园林建筑物承载目标,利用人工手段真实模拟,结合自然形态发展规律,构建形态较小的地形。“微地形”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提高其实际应用效率,有助于减少各类资源耗损,挖掘其自身优势,可创设较佳的园林景观,构建生态化园林。平地、台地、坡地及下沉广场等,均为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地形构建方式:首先,广场绿地处理。城市广场为常见公共区域,其自身艺术感染力较强,其自身功能存在差异性,广场绿地坡度较缓,利用微地形景观处理,将其地形予以抬升或降低,构建差异性绿化景观。其次,道路绿化。道路绿化为园林景观重要元素,针对较为单一、封闭广场道路中,需营造丰富性较强景观,要求园林景观实施立体化处理。同时,应用微地形景观设计,将道路两侧设置不同高度植物,道路中间设置为拱形,为排水提供便利。最后,对坡度较大道路,应根据道路主方向,实施微地形设计,为行人舒适行走奠定基础。
3.7 选用经济绿色的材料
生态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积极选取绿色、经济的材料,积极凸显环保、节能的特征,基于整个经济性、适应性层面,科学合理选取材料,最大限度体现园林景观的建筑特征,合理布设景观小品时,应积极选取本土材料,可提升景观设计经济性,融入本土化元素,展现地方个性化、特色化。景观绿道铺装材料选择,建议应积极选取各类可重复利用、环保类材料,满足其基础功能的同时,选用合理化的设计理念和材料,有效凸显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环保化。处于可替代的材料内尽量选用低能耗的材料,尤其各类环保新材料,满足环保基本原则,应用可循环或降解的材料,如环保透水砖、PVC植草板等。此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和应用节水型绿化技术,加快研究和推广耐旱植物,应用微喷、滴灌等节水技术,合理调整灌溉方式,全方位落实中水应用,逐步利用雨水收集存储构建集雨型绿地[5]。
4 项目实践案例分析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图书馆、体育馆景观工程建设于2010年3月完成,该景观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中充分以生态化、环保化为基本理念,结合自然与人文环境,实现大小区、大景观及大空间的目标,更注重生态化景观与视觉景观做好协调统一,保证其自身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同时,观赏性较为凸显。整个工程硬质铺装平整性较佳,景观内部植物结合本地实际状况进行合理化选取,实际搭配密度均匀。体育馆和图书馆间选取布设大面积人工湖,以柔性为主基调进行过渡,实现动静有效连接,人工湖驳岸景观实际处理较为自然,选取亲水性植物和岸边垂柳相互结合,积极渗透动静美学关系,展示建筑与园林环境形成较佳的互动,充分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化校园景观。整个工程规划建设设计人工湿地驳岸主要以自然化为主,布设水生植物丰富岸线,必要景观、休息平台均选用架空化处理,充分展示生命力更强的亲水性,进而实现自然生态,水鸟栖息、生态成效较佳。
5 结束语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需考量多方面因素,为实现生态化园林景观,需在整个规划设计中,融入环保、绿色理念,对其整体规划布局,区域内景观设计做好把控,打造满足实际需求、整体融合优美的生态化景观,获取较佳的生态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