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业数字化下的算力做对了什么?

2022-12-21张国云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算力数据中心数字化

张国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而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雄居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如何以数字技术为抓手,以数字服务为核心,赋能各类经济活动,使得服务业数字化跃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值得深思。

这个动能,要还原数据的价值,让数据真正成为一种资源。这就需要算力抓住社会的核心,如果说促使万物互联的纽带是5G通信,那么实现人机互动智慧世界的关键就在于人工智能,在于算力,在于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综合体形成的算力。

为方便大家对问题的理解,我这里有几个故事——

数字政府: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重大决策部署。2003年1月,在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阐述了“数字浙江”的构想,浙江由此进入数字化建设的“新赛道”。之后,“数字浙江”还被写入了“八八战略”。2005年,在习近平同志的见证下,华为公司第二次与杭州市“握手”——华为杭州研发中心项目正式签约。2006年,在习近平同志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和浙江大学共同举办“春回燕归·浙籍IT精英峰会”,让IT界浙籍企业家共聚一堂,为“数字浙江”建设添砖加瓦。而在此后连续举办的数年里,吸引了网易、中兴等多家知名企业入驻浙江。

数字社会:2022年8月30日,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浙丽保”综合应用场景作为演示汇报,这是丽水第二次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进行汇报。“本来我需要承担118.9万元的医药费,现在只要付38.4万元就可以了,这是帮我们全家都渡过了难关。”近日,因伤就医的市民吴某在享受了“浙丽保”的报销待遇后很是感激。为解决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难题,丽水自2021年起推出“浙丽保”,利用数字化实现商业医保事前精准匹配、事中即时结算、事后智能分析,有效缓解山区群众高额医疗费用负担。目前,已有45.95万人次获益于“浙丽保”。

算力小镇:2021年12月28日,杭州市临平区重点打造的中国(杭州)算力小镇一期在临平新城正式启动开园。据介绍,算力小镇坚持“数字经济+硬科技”融合发展,辅以泛算力为基础的数字化平台经济,构建集“算力研究院、算力高峰论坛、算力母基金、算力创新载体”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集群,打造长三角算力产业的行业应用端枢纽中心。算力小镇招引的目标企业是以研发为主、估值在1亿到10亿美元之间的创新企业。通过3年努力,小镇力争集聚企业200家,实现产值70亿元;一期总部园区则要引培10家上市、独角兽总部企业。

那算力到底是什么?

对此我的理解,算力就是计算能力,即CPU、GPU、TPU、FPGA、ASIC等各类处理器依托计算机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各类智能终端等承载设备,每秒执行数据运算次数的能力。一是计算速度,芯片、服务器、计算机、超算系统都反映这方面的能力;二是算法;三是大数据存储量;四是通信能力,包括5G基站多少、通信的速度、延滞、带宽、可靠性、能耗;五是云计算服务能力,包括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的数量。

算力是数字化改革的基石,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业态和组成。算力速度和容量的大幅提升、供给方式的便利及普适,使得数字技术能赋能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政府治理各场景,也推动了数字化改革的深度与广度、规模与质量的大幅提升。同时,以云计算、AI算力、算力网络等为代表的算力,本身也是一个产业,是数字经济的一种新型业态和重要组成。

可见,算力不仅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内驱力,也是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顺着这个切口,可以见到算力与数字经济之间的密切关联。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约2 000万台,算力总规模超过150EFLOPS(每秒1.5万京次浮点运算次数),位居全球第二。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科技竞争的新焦点。加快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过,只有算力、网络、存储协同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工信部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其中,明确要求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总算力超过200EFLOPS(算力指标),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10%。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70%。

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

不可否认,在算力与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中,我们仍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首先,从最基础的资源层面,发挥算力价值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算力资源分布不均,包括区域部署不均、行业部署不均。二是如何化零为整,实现力量最大化,这就需要智慧地把算力资源链接起来,从一个出口,输出强劲算力。

其次,供需不平衡。中国东部产生大量的数据,亟待计算;西部拥有广阔的电力资源,但英雄偶尔没有用武之地。怎样才能链接东部的数据和西部的电力,通过数据将电力转化为算力,实现供需平衡,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算力网络的落地过程中,城市和区域的结合是绕不过的话题之一。从城市角度来说,“东数西算”实际上是解决供需对接的问题。算力网络需要共建城市范围的基础设施,从而助力城市数字化。

第三,算力类型千差万别。例如CPU算力,GPU算力,专用芯片产生的算力;又如不同的算力精度,有半精度、单精度、双精度……第一层问题是,这些多样算力之间如何彼此协同融合。第二层问题是,应用、计算需求与不同算力之间的匹配,只有匹配对了,才能创造价值。要把算力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以网强算,以算促网,而不是仅仅是用传统分层解耦的方式,这就需要思考面向未来的标准和架构。算力网络需要提供的是多样性的开放算力架构体系,实际上是要把整个算力网络作为一台计算机来设计并对外提供服务。

针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2022年年初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全民共享的新阶段。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国家综合计算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实施东西计算工程”,“推动云网协同和计算网络融合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我们至少要建设与算力相匹配的三大工程。

——“东数西算”工程:就是要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不能说一搞数字经济建设,大家就一哄而起,切忌产生新的重复建设。

这里“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作为一项国家级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东数西算”工程对于优化我国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并不是简单的算力堆砌,而是要实现网络、算力调度、产业链、数据要素治理等各方面资源协同,强化东西部跨域统筹发展。

一是要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提升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网络节点等级,提高网络传输质量。二是要加强数据中心和电力网一体化设计,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向数据中心供电。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对落实“东数西算”成效突出的数据中心项目优先考虑能耗指标支持。三是要鼓励数据中心节能降碳、可再生能源供电、异构算力融合、云网融合、多云调度、数据安全流通等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对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支持和规模化应用。四是要支持完善数据中心产业生态体系,加强数据中心上游设备制造业和下游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创新型应用和新型消费产业等集聚落地。支持西部算力枢纽围绕数据中心就地发展数据加工、数据清洗、数据内容服务等偏劳动密集型产业。

——“算力高铁”工程:按照“一横一纵”思路,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算力高铁”工程。现实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云计算服务虽然很方便,但它们无法替代算力网络,让算力真正成为公共基础设施。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云计算服务已经很方便,为什么还要建立算力网络?这要务必要说清楚的是,因为万维网是以网页为核心,它主要为消费互联网服务;而算力网络是以算法为核心,必须利用高效适配的多种算力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主要为产业互联网服务。算力网络能够使算力流动起来,通过网络输送到需要算力的地方去,然后提供更好的算力服务,从而带动产、学、研、用等各个领域的价值提升,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大量应用,更推动了整个社会智能化转型。

目前,人们所希望的算力网络像供水和供电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还只是一种愿景。算力网络的实现比交通和能源网络复杂得多。笔者这里建议,可以按照“一横一纵”思路,建立起我们的“算力高铁”:“一横”是横向联通,最大化组织起所有愿意共享的大、小数据中心的各类异构算力资源,为用户提供统一封装、抽象易用的算力资源;“一纵”是纵向打通云、网、边、端全链路基础设施资源,通过全链路多级多维度测调、控域隔离等方式,确保海量物端应用的端到端服务质量。相信在未来,服务器、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能像发电站一样,按需、及时地为用户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算力网络也将名副其实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共基础设施。

——“算力人才”工程:加强数字内容治理,多措并举建立数字服务人才工程。数字治理不能松懈,涉及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的标准制定权和规则话语权。

可以借鉴欧盟做法,近年来他们在数字治理领域频频发力,通过引领全球数字治理规范,制定了《数字服务法》,目前一经生效便将直接在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适用,并着重强化在监督和执法过程中创新机制化建设,如建立“数字服务协调员”和“数字服务委员会”;超大型平台需要指定至少一个独立的“合规官”,使其与数字服务协调员合作并尽到监督与告知义务等。此外,与全球范围内对算法的监管潮流相匹配,欧盟方案中对平台的推荐算法透明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用户可以质疑平台的内容审核决定,特定的研究者还可以有机会获取平台的关键数据以开展在线内容风险的相关研究。

同时,数字服务人才是实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需要系统谋划、务求实效。创新数字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使更多更好的数字服务人才脱颖而出。加强服务工匠的数字素养培养和数字技能提升,高度重视对爱岗敬业、长期奋战在服务一线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服务工匠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他们树立起数字化思维、掌握相应的数字化技能、具备适应时代需要的数字素养。组织形式多样的数字技能大赛,通过设立以数字服务为主题的技能大赛,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比学赶超的机制,促进更多一线实战人才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快的成长,为数字服务人才提供选拔和奖励机制。鼓励相关高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高职高专类院校开设数字服务专业,注重数字技能与服务能力的深度融合;在本科院校开设数字服务相关的双学位课程,提高传统服务类专业的数字技术能力。

说了这些“工程”,表明我们在构建算力网络上有了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但话得说回来,我们在技术层面还面临一些关键挑战,特别是核心算力芯片的自主率过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突破算力网络底层的核“芯”问题,做好“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大文章,让“算力”真正成为一种生产力。

我们相信算力最终会超过人类的本能,而又能被人类所控制,这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服务业数字化下,国家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算力,这绝不是痴人狂言。你说呢?

猜你喜欢

算力数据中心数字化
算力盗用:一种新型财产侵害*
中科曙光:联合发布全国首个“一体化算力交易调度平台”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算力网络场景需求及算网融合调度机制探讨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