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恩华的精神家园

2022-12-21赵润民

金秋 2022年17期
关键词:恩华学步自传

※文/赵润民

打开《永生学步——张恩华自传》,蓦然回首,我和恩华在一起工作的往事历历在目。三十多年前,我们同在国企共事,恩华在宣传办公室做事,我在团委供职。那时我俩都不满三十岁,正是风风火火,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华。那也是一个文学的时代:《班主任》吹来清新的风;乔光朴携着变革的火;舒婷的“致橡树”带来新奇的意象;梁小斌“寻找中国的钥匙”的呐喊,使多少人皱起了眉头,引发出思想解放的多元思考。

我拜作家邹志安为师,请他来工厂作报告,也无数次的带着恩华到他写作的地方。在他口若悬河般诸如“没有高尚的人生追求,怎会有血性文章”“心灵如沙漠,笔下岂会有绿洲”等话语中,领悟文学创作的真谛。

就这样,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平时互不相扰,敬重并关注着。我们每次谋面,评弹世事,圈点理念,插科打诨,心领神会,只觉得天高云淡,水净沙明,使人悠然意远。当读着恩华的文本时我感慨万千,“林花谢了春红,何以如此匆匆?”

在我的印象中,恩华是这样的人:他对研究对象和社会世相总是以彻底弄明白为前提,绝不生吞活剥,人云亦云。恩华是这样的人:他对现实生活有清醒的看法和正确的态度,他总是依据自己的思想发出独特的声音。他是一位内心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汉子。《永生学步——张恩华自传》十万余字,沉甸甸的分量,正是他对自己的诠释。

《永生学步——张恩华自传》价值之一在于有着特殊的史料价值。从“家庭点滴”三年困难时期记忆中,可以统揽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中社会的政治面貌、经济状况、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乃至时代风云际会中的云谲波诡。从“上小学”“文革大串联”“上中学”中可以看到十年动乱中被野心家、阴谋家愚弄下的芸芸众生相。“三线岁月”则是一曲悲壮的歌,诚如恩华所言:“参加三线建设,是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在那里,我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许多个第一次。”“参加三线建设是我由孩童转变为成人的历史节点,也是我步入社会游戏人生的起点。”恩华用凝重的笔告诉人们:三线岁月无疑是处在共和国历史途程最黯然失色的时期,在那场以摧毁和破坏为特征的劫难中,我们选择了建设,我们用尚为稚嫩的肩膀和胸膛,挥洒着汗水与辛劳,铺就了一段贯穿秦巴山地的铁路,这是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写在神州大地上的长卷诗篇。

浓浓的情,深深的爱是《永生学步——张恩华自传》的又一特色。年事已高的父亲带着哥哥,父子三人为连队运送咸菜等物资,山高路险,崎岖不堪,在生死关头,父亲凭着他精湛的驾驶技术和经验,化险为夷,为连队后勤补给解决了燃眉之急。“本来父亲和哥哥是不必亲自出征的,但他们甘愿冒着风险,亲力亲为,完全是为了我的工作我的前途。父兄的舔犊之情,虽然无声无形,但为我后来的成长进步助了一臂之力,我永远感恩我的父亲和兄长。”阅读着这样的篇章,我忍不住泪眼朦胧。“母爱并没有多少甜言蜜语,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故事,也不受主义或信仰的束缚,她只是永远的为你着想,永远的为你付出,永远的对你包容。”令我感佩的是,母亲不仅爱着自己的孩子,还爱着所有的孩子,这种爱叫大爱。

《永生学步——张恩华自传》的精神高地在于其浓烈的忏悔意识。“淘气少年荒唐事”,当是一颗咀嚼不尽的柠檬,那含着酸甜苦辣的生活原浆况味,使人体味在全社会风云翻腾的大背景之下人性的复杂多变,人生的艰难步履,人间的世象百态。

恩华不以笔墨为业,但却深谙文章之道,其文风质实洒脱。他的叙述语言于不显山露水中有细节,有温度,有色彩,使人清晰地触摸到笔下人物的精神脉象。盼望《永生学步——张恩华自传》的续集。

猜你喜欢

恩华学步自传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Meet Truffles
恩华药业:股东回报不足
返乡农民升职记
《李敖自传》
蹒跚学步
入学考试——比尔吉特·尼尔森自传(四)
14家上市医药企业发布2016“成绩单”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我母亲的自传》中的创伤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