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外之物

2022-12-21姚庆辉

金秋 2022年17期
关键词:张老师日记女儿

※文/姚庆辉

幕上看见她。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老于说是。老于的女儿说,中学还是大学,老于说,中学,同班。女儿说,人家都说中学同学比大学同学亲。老于的老婆就说,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女儿说,又不是别人,她不是你的中学同学么。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吃饭却挺香,不挑食,呼呼噜噜地喝粥,喝得脸蛋子通红。女儿没写过诗,自从两岁时管天上的星星叫大米花之后,再也没有类似的诗意。可女儿有数学天才,前不久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女儿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老于支持女儿,可他拿什么支持呢,至少他应该让女儿住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吧,至少他不该让女儿冻得攥不住笔吧。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也许真应该去找项珠珠同学,项珠珠市长。

找找她又有何妨?谁让她总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呢,谁让她是这城市的父母官呢,难道老于不是归她管辖的一个市民么。再说找她又不是为我老于,是为我的女儿啊,她是个人才,人才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民族属于国家的,让属于民族和国家的人有好一点的居住条件又有什么不对呢?

老伴走了,留给八十岁的赵叔巨大空虚。他原来的生活基本依靠老伴照顾,唯一的儿子与儿媳、孙子远在国外。尽管他仍会走动,但生活变得百无聊赖,毫无色彩,丢三落四,从早到晚,守着空房。从周一到周末,不是订购外卖,就是到小吃店充饥,成为每天固定格式。

既然赵叔拒绝去国外,海明下定决心鼓励他到养老院。赵叔也明白人老了,尽量少麻烦打扰儿孙们,看来也只有考虑准备去养老院。于是,海明带他到收费高、口碑好的养老院参观咨询,花园式庭院、酒店式管理、活动设施齐全,约20平米的单人套间,明亮、干净、典雅,更重要的是人多不寂寞。

赵叔不差钱,海明的经济也很好,他向父亲表明态度:“父辈的财产完全由他老人家支配。”赵叔很清楚一去养老院,意味着不可能再回来,那家里的东西怎么办?他十分发愁纠结,就咨询接待他的林经理:“我家有许多东西,能搬来吗?”

林经理微笑着摇摇头:“这里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只能携带一些自用东西,房间不能存放许多东西。”赵叔感到遗憾和无奈,心里陡然冒出烦躁:“我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呀。”

“还是先处理掉吧,该捐、送,还是委托亲友看管。”林经理委婉地回复赵叔。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触老者,送走老者已司空见惯,老人过世的多数物品都当成废品统一运走,有的几乎未使用,所有的一切会随着主人的离去而消失。

连续几天,赵叔的情绪变得低落、目光沉沉,一次次眷恋扫视全屋,望着柜子、箱子、匣子、盒子和抽屉,都装满了各种东西,几乎每件东西都有感情、有故事、有心血,心里的“黑洞”越裂越大。看着房间的老式挂钟,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想起与父母曾经走过的日子;看着缝纫机,那是妻子结婚时陪嫁的厚礼,眼睛湿润起来,沉浸在对妻子无限的怀念中……

这一屋子的东西,是赵叔一生积攒的。向来勤俭节约,甚至可以说吝啬的赵叔,让他把财产无偿捐献给社会,简直是要他的命、割他的肉。他和老伴对生活近乎苛刻,总是渴望用五百块钱过上五千块的生活,能节省10多元钱,就坐公车不打的;10元钱能充饥,绝不会花15元;大热天空调都不愿开,担忧消耗几元钱电费;自己能做的家务杂活,绝不请钟点工……钱像是哄他开心的道具及成功的证据。

赵叔很懊恼过去的节俭。霎时,想起大表兄王伯几年前作的公证声明:在确保余生有足够保障之外,身后财产全部裸捐,二十亩地建造的花园泳池小别墅捐给老家作为老人院,几个铺面的租金作为养护基金。

表兄王伯以一种毫不拖泥带水的态度向“身外之物”告别,一直让赵叔不解和愤慨,他思维链接起与王伯吵架的片断。赵叔质问王伯:“你年轻时不择手段拼命赚钱,几乎连生命都搭上了,现在全部捐给社会,不可理喻?”

以30日内死亡率为评价终点,参考赵伟英所著研究报告,以NEWS评分结果作为标准,对比两种评分法在危重症预测上的一致性[3]。

王伯平和地说:“我之所以要努力赚钱,就是为了把命运攥到自己的手里,活得体面。”

赵叔想起这段争论,很是佩服王伯对财富、金钱和生命、人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其实,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碗;大厦千间,夜眠无非八尺。尽管逐渐明白“身外之物”,但真要赵叔把财产无偿奉献给社会、送给他人,还是心存不甘。他几乎用恳求的口吻要求儿子带走所有财富,儿子紧皱着眉说:“我只能挑少许贵重、易携带的,其他能卖就卖,能捐则捐,送给朋友作留念吧。”

无可奈何,赵叔请门口名酒回收店前来估价。那个老板直勾勾盯着半屋的洋酒和茅台、五粮液,不假思索地开价10万元,皮笑肉不笑地说:“我们是好邻居,我几乎都没赚。”赵叔脑子仍不痴呆,网上一瓶50年茅台炒到1-2万元,知道老板在诈,谢绝了他。他后悔当时为什么不饮用,现在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况且感到10万元、100万元对他仅成为数字。

他在朋友圈向亲朋好友阐明心事,邀请到他家挑选认领合适的东西,不少多年未见面的朋友纷至沓来,名酒、名贵药材、普洱茶,还有一套全新的红木家具,都被一一认领带走。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币、粮票、布票、集邮本也一件不留被取走。房间仿佛被洗劫一空,只剩下相册、日记、书籍、剪报、奖章、奖状,还有曾流行的高档音响、摄影机、相机,各式服装、床上用品无人问津。赵叔出现阵阵眩晕,真想大哭一场……

最让赵叔揪心的是书房里几面墙书柜,满满的书没有谁愿意带走。他从小就喜欢买书藏书读书,经济困难时,每购买一本几角钱的书都要东凑西借。看着发黄、破损的旧书,有的已经绝版。他想起叶永烈逝世前把所有书籍及手稿送上海图书馆设立“叶永烈专藏”时,认为值得借鉴,也主动联系图书馆、博物馆,得到的回复“不是名人,没有历史背景,无法接受”。

赵叔视若宝贝、苦心保存的书籍,在别人眼里不屑、弃之若敝履。他哀求几个喜欢读书的晚辈前来筛选,几个外甥内侄仅挑了几本就不感兴趣,终于有一位晚辈选了两大捆书,赵叔十分感动,帮他绑紧搬到电梯口,总算松了口气,来到沿路的阳台透风,却看到这位年轻人将书卖给了收旧书报纸的小贩,赵叔仿佛被人粗暴地捏住心脏般痛苦,呜咽着哭起来。

海明发现父亲情绪不对安慰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许多人都在看网络书,藏书的意义不大。”赵叔又联系社区阅览室,负责人说:“现在捐书的人很多,真的容纳不了。”赵叔终于联系贫穷山区的学校图书馆,得知愿意接纳,怡悦地出资请申通发出。

赵叔还是闷闷不乐,不知日记、相册、剪报、影音碟和一些证件怎样保存。他满腹辛酸,几乎从中学就开始形成写日记的习惯,直到近几年才戛然而止。二十多本大大小小的日记本,显得古久和沧桑,有塑料皮的,有牛皮面的,也有硬纸的,记载着人生的心路、轨迹和感悟,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连续剧。他仔细翻阅、百感交集,许多朦胧的镜头又清晰起来,有他年轻时被女友抛弃彻夜难寝的苦楚;有他到领导家里送礼被冷落的尴尬;有与妻子吵架萌发离婚的念头……读到这些,赵叔心里翻腾变化,仿佛有一束耀眼无比的光芒刺痛眼睛,他十分担心如果日记让别人看到,那些内心晦暗、困惑、自私,甚至丑陋的内容就会公之于众,自己就像在众目睽睽下赤裸躺着。

如何保存日记,他一筹莫展。赵叔后悔当时为什么每天偷偷写日记,连妻子都不让看,况且日记如让孩子看到,那将无比尴尬,当务之急要把日记付之一炬,想到此,他的心宛如被烫伤。

赵叔默坐垂泪、不吃不喝、心酸心寒,生病了、住院了。最让他难割难舍的是几十本相册,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大张的,也有一寸的,有父母、亲友、子女和自己各个时期的照片。他在病房慢慢翻阅,那一本最旧的相册,唤醒沉睡的记忆,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大学时,班里几位同学送给他的,里面有许多同学一寸照片及背后临别赠言,他一张一张端详,一张一张辨认,记忆如电流擦过钨丝闪亮了,叫出了照片上人物的名字,并自言自语地说,还好吗?其实多数人已经作古。回忆越美好,越深沉,反衬现实越惨淡,越看越不能自拔,唏嘘不已。

仅仅几天,赵叔的皱纹深得像犁过的田垄,他向张老师说出了心事:“钱物已不在乎,很多相片、奖状、奖章及多年剪报,承载了我一生的美好与辛酸。”

垂垂老矣的张老师仿佛又回到讲坛:“我也是读书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趟,谁都会留下诸多值得回忆的印记。人生就是不断选择、不断放弃的过程。这个世界每天消失那么多人,没必要太留恋。我们是芸芸众生,人生就是坐一趟列车,早晚都会下车,重要的是欣赏沿途过往的风景,珍惜车上遇到的每个人。生活不断做减法,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做加法。别和自己过不去,别让心情不美丽。”

赵叔怔了一会儿,摇摇头,摆脱不了焦灼:“你说具体,那该怎么办呢?”张老师笑着说:“你所有珍藏珍爱的,或许在别人眼里已经没有价值。”赵叔目光浑浊、满眼朦胧:“里面寄予我许多心血和感情。”张老师和风细雨地说:“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建立一个家庭档案,把认为有意义的照片、日记、剪报扫描整理一下,搞个芯片,设一个云储存,日后子孙想念您,就可以翻阅点击。”

赵叔兴奋地探起身子:“这个建议好,将来子子孙孙能点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丢失。”

张老师又泼了冷水:“您太天真了,不要幻想代代相传,子子孙孙记住你是不可能的。请问,你记住和怀念究竟能上溯到哪一代?”赵叔思考片刻:“那自然回忆起父母,祖父祖母们印象就不深了。”张老师若有所思地说:“能记住的最多就是三代,三辈以下的人是不在意一个不怎么熟识的人,除非被写进历史载入史册有名望有地位的公众人物,才能多留一阵高光片段,其他人很快就黯然消逝。搞个云储存最多保存也是一段时间,说难听就是欺骗自己、麻醉自己。绝大多数人生谢幕就结束,人生如戏,好好演,不要对道具太留恋。要记住,我们是小草,没人记住我们,悄悄地来,静静地走。”

“您说的对,但我十分抵触,真想把相册交给儿子。”赵叔突然又想起父亲留下的文字资料,起初他时常翻阅,现在基本没有看的冲动,估计若干年后也被当成垃圾处理掉。

张老师愣了几秒,略有思考地说:“儿子愿意就留作纪念,不要也无所谓。其实不要顾虑那么多,凡事不必强求,缘分不要强留。”

人的情绪一旦找到出口,就像火车驶出隧道,温暖和阳光一下子扑面而来。赵叔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他转念一想,决定趁自己意识体力允许,及时处理完所有资料,绝不让个人资料没尊严没敬意地丢弃,然后就拣几件爱穿的衣服,挑几本值得看的书,再带上身份证、银行卡……到养老院去。

猜你喜欢

张老师日记女儿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张老师喝茶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