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齐治平、关注当下的政治智慧(一)

2022-12-21

月读 2022年11期
关键词:礼仪文化

◎ 王 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自古以来以礼治世,讲究“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厚的“礼”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中国人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象征,更体现出对治理社会和国家的政治智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中华礼仪历史悠久

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谓之夏;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华夏礼仪孕育于尧舜时期。据说尧舜时代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即所谓的“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兵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在尧舜制定礼仪的基础上,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总结、推广而日臻完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将原始的礼仪发展成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

“礼”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显示,礼在商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礼”的繁体字写作“禮”,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禮”的右半边豊,在甲骨文中,像豆形器皿里装满玉串,表示用最美好的物品敬拜神灵。

礼后来演变成一种社会生活规范和行为道德规范。西周取代商朝之后,周公等人有意识地创造性发展礼,将礼和乐结合起来,制礼作乐,礼乐成为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礼记·表记》说:“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经过周公等人的制礼作乐,礼仪在周代已经相当完善,并成为此后历朝历代礼制的基础。春秋时期,孔子继承、推广和完善了西周的礼乐文化,整理了记载礼乐文化的“六经”,礼乐文化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礼仪也产生了分化,比如《管子·权修》中就有“小礼”“大礼”之分:“凡牧民者,欲民之有礼也。欲民之有礼,则小礼不可不谨也。小礼不谨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礼,不可得也。”这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有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系统地阐述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随着记载礼仪文化的《仪礼》《周礼》《礼记》等书籍被列入“十三经”,礼仪成为古人入学进举必学的知识,深深地影响着古代的政治管理和社会文化。

礼制的形成,对后世治国安邦、施政教化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人格,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推崇儒家的礼制思想来治理国家和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统治者都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礼仪的基础上,不断对礼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让人们以“礼”为准绳,不得逾越。这种“以礼治国”的做法,对于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为什么会产生礼仪?大体有这样几种说法:(一)天生礼仪。礼仪是对神崇拜的反映,代表了人类图腾崇拜时期对原始礼仪的一种认识。《左传》中说:“礼以顺天,天之道也。”意思说,礼是用来顺乎天意的,顺乎天意的礼就合乎“天道”。“天生礼说”虽然不科学,但却反映了礼仪起源的某些历史现象。(二)礼是天地人统一的体现。这种观点是春秋以后兴起的一股思潮,认为天地与人既有制约关系和统一性,又具有高于人事的主宰性。把礼引进到人际关系中来讨论,比单纯的“天生礼说”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没有摆脱原始信仰,仍然是不科学的。(三)礼起源于人性。儒家学派把礼和人性结合起来,认为礼起源于人的天性。孔子以仁释礼,一方面把“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则,另一方面把“仁”当作“礼”的心理依据。克己以爱人,就是“仁”;用仁爱之心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礼”。(四)礼是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这一学说的目的,在于解决人和环境的矛盾。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就是看到了人和环境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克己”。人的好恶欲望如不加以节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于是圣人制礼,节制贪欲。(五)礼生于理,起于俗。这是对礼仪起源的更深入的探讨。理,是指事物的必然性的道理。人们为了正常生存和发展,根据面临的生存条件,制定出合乎人类生存发展必然性和道理的行为规范,就是“礼”。“礼”是理性认识的结果。事物的礼落到实处,使之与世故习俗相关,所以又有了礼起源于俗的说法。荀子说:“礼以顺民心为本……顺人心者皆礼也。”从理和俗上说明了礼的起源。根据上述种种说法,可以认为“礼”先于“仪”,有了“礼”这个道德规范,才用“仪”去表现,但“礼”与“仪”常常密不可分。

二、“礼”的内涵

中国古代“礼”的内涵非常丰富。《管子·心术》说:“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也。”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为情理,即体现在上下级、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亲亲之情和“各处其宜”之理;二是节文,即礼节仪式、礼仪,它是礼法思想的外在形式,没有它便无从体现礼的精神。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规定着人们在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场合所必须恪守的准则。礼的价值和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的各种关系。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凡事都要讲和谐,然而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是行不通的。孔子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恪守“礼”的尺度。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是一个人的优秀品德,也同样需要礼来节制,才能不失恰当。一个人在社会中,视听言行都要遵照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才能进退有方。礼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和谐有序,人们各得其利,整个社会处于稳定状态。

仅就礼仪而言,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习俗等多个方面,大体可归为三个层面:(一)指国家的典章制度,如天子侯国建制、疆域划分、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役财用等。(二)指古代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等。(三)指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现存的《仪礼》《周礼》及大小戴《礼记》,肯定不是上古礼仪的全部记录,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代礼仪范围之广、分类之细。《礼记·昏义》把礼分作冠、昏、丧祭、朝聘、乡射等五类。《礼记·王制》分作冠、昏、丧、祭、乡、相见等六类。《礼记·礼运》把古礼分为丧、祭、射、御、冠、昏、朝、聘等八类。《周礼·大宗伯》则分作吉、凶、宾、军、嘉等五类。礼的种类纷繁复杂,但都包含有某些基本要素,大体说来有礼法、礼义、礼器、辞令、礼容等几项。同时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人情风俗而有所变化。比如,汉代的婚礼玄端肃穆,明代的婚礼凤冠霞帔,但一以贯之的是婚礼中那份“合两姓之好”的庄重与承诺。

随着社会的发展,礼逐渐被当成一种社会规范。社会靠礼来维系,知礼就是懂得礼法,遵守社会规则秩序,然后才能立足于社会。《礼记·曲礼》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最重要的是区分功能,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行事,不能逾越。比如身为官员,就要奉公守法,而不是以权谋私。《礼记》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一旦没有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自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后,礼就从贵族社会的原则演变为大众生活的准则。应该说,礼仪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两千多年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懂“礼”是一种政治智慧

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意思是说,不学礼,无以立身;礼对于人,就像酒曲对酒一样,酒曲厚重酒就美,酒曲轻薄酒就劣。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从这个狗洞入城吧。”楚国人自知无礼,只好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因为不懂礼仪规矩最后落得悲惨下场的大有人在。北周、隋朝时的官员郭衍,对待下属骄横无礼,但对隋炀帝却讨好谄媚,所以杨广很喜爱亲近他,饮宴、赏赐都很多。《隋书》记载,郭衍非常善于揣摩隋炀帝的意图,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隋炀帝经常对人说:“只有郭衍,心与我同。”郭衍曾劝隋炀帝要及时行乐,五天一上朝即可,不必像隋文帝那样每事必躬、日夜操劳。隋炀帝听到他的话,越发认为郭衍最懂他。君臣不惜把国事当儿戏,最终将隋朝推进了毁灭的深渊。

四、懂“礼”也是一种政治美德

礼仪随时代不同、社会发展而变化。从礼仪的产生和发展来考察,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必然要求和反映。礼仪是一种以人情、风俗为根基的行为规范,“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早期的礼仪是老百姓共同约定俗成的,与民间风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风俗有所变化时,礼仪也随之变化。礼仪作为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包含着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

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们领会到善意和谦让。东汉文学家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四岁时,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一天,父亲的朋友到家拜访,带了一盘梨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就挑了个最小的梨,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融四岁,能让梨”,这个故事被编入《三字经》中,让幼儿从小就记忆背诵,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把懂谦让讲礼貌的精神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程门立雪向我们传达着尊师和重教。它讲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当他们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正坐在炉旁闭目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扰,就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赶忙起身把俩人迎进屋里。这种精神让程颐很受感动,于是便悉心传授。杨时和游酢果然不负所望,之后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大师。

以上是两个家喻户晓的礼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的礼仪承载着许多优秀的道德品格,诸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勤奋节俭、礼貌待人等,都是为政做人做事的遵循。自古到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礼仪所蕴含的道德价值都为人们所赞许,为民族所继承。长期以来,“礼仪之邦”“礼教之国”,不仅是中华儿女引以为豪、中国在世界享有盛誉的美名,亦让中国文化得以延续数千年。

五、继承和创新中国“礼”文化的底色

华夏文明自古就和礼仪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崇礼、重礼、守礼一直是华夏儿女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排在第一位,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的传统。古代儿童启蒙要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等,从小就了解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流传甚广的著名家训、家规,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也有很多关于日常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节规范。我们要吸收先贤智慧,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创新、大力传播中国礼仪文化:

一、去糙取精,弘扬孝文化。百善孝为先,虽然如今社会不需要像旧社会那样,晚辈见长辈需要行跪拜礼,也不需要像“卖身葬父”“郭巨埋儿”等那样的“孝”,但是仍然需要我们去尊敬爱护老人。

二、加强自身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我国传统礼仪文化非常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人知礼而知荣辱知进退。如今一系列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无一不与礼仪观念缺失有关。例如网上曝光的高铁“霸座”者,在众人的劝阻下依然我行我素,坐在本不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实在是寡廉鲜耻。古人君子讲究先人后己,“诚于中而形于外”,人人知善恶,人人为善去恶,有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强少年之志,弘中华之魂。学习发扬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少年儿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的孩提时期,正是价值观的关键形成期,若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懂礼仪知进退,等他们成长为社会的顶梁柱,社会的文明风气自然得以传播。从时有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可以看出学生的礼仪教育仍然不足,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礼仪的引导仍然不够到位。应该健全学校的传统礼仪教育机制,在课本中增添相关内容或举办相关课程。

四、维护社会稳定,助推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礼仪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们推进“大国外交”,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传承传统礼仪文化,树立中国彬彬有礼、诚实守信的崭新形象,才能让各个国家放心并且情愿与我国友好往来。

礼仪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政治智慧,饱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根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能够提高社会上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因此,我们要创造性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下,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更需要对古代的礼仪文化多一分理解,对传统美德多一分践行。

猜你喜欢

礼仪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