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人格的原型面目
——从荣格人格系统理论分析法国电影《她》(ELLE)
2022-12-20方天娇
方天娇
(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佐治亚 萨凡纳 31401)
《她》(ELLE)是荷兰导演保罗·范霍文(曾经执导过《本能》《星河战队》等好莱坞大片,凭借影片《本能》入围1992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创作的一部以女性视角为出发点的电影,改编自菲利普·迪昂的小说OH,于2016年5月25日在法国上映,影片入围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电影讲述了女主人公米歇尔(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饰)在不幸遭遇强奸后,决定找到歹徒,却卷入了一连串的惊悚讽刺的惊魂事件中。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极具暴力色彩的镜头和黑色幽默的写意手法,勾画了女性角色米歇尔,这个与常人逻辑和心理意识不同的女人,她性格富有张力,拥有多重人格并且掌握着自己的人生。随着她逐渐展开与更加残酷的外界伤害和内心心理阴影的对抗,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独立,努力承担更多家庭和社会责任。随着她日益敢于表达和实现自我欲望,人物身上能够体味到的原型意象就愈加明显。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是现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一位对人类心理深处潜藏奥秘的执著探索者,并且创立专属的理论体系。荣格的人格系统理论是其分析心理学一个重要分支,从他主要的著作《红书》到其出版的丛书“荣格性格哲学”与“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等都对他的分析心理学及人格性格哲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究。在荣格理论中,最重要的人格原型有:人格面具、阴影以及双性人格理论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在电影《她》(ELLE)中,可以看到这些原型在主人公米歇尔身上的体现。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荣格的人格系统理论和这四种意象立体地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格系统与人物形象,进而分析米歇尔多重复杂人格的成因。
一、人格面具在《她》(ELLE)中的体现
人格面具是人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人格面具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人格表象,同时是每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展现出来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人格面具”,本意是古代演员戴在头上用来表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工具;荣格在自己的理论中则把人格面具描述为“人们据以来和世界进行交流的适应体系及方式体系”,人格面具理论的成立使人际交往变为一种心理分析的途径,从行为层面转变为理论层面。就如荣格所说:“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个体佩戴和依赖面具与他人和社会进行交流,面具决定了一个人以何种形象显露在社会当中。人格面具通过个体的衣着、肢体语言和特定的装饰体现,以这些来告知世界我是谁。并且人格面具同时是理想化自我的展现,能以恰当的方式得到社会的认可。
在电影《她》(ELLE)当中,主人公米歇尔的公开面具有两个,一个是独立坚强的游戏公司女老板,另一个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女儿。这两个面具主导着她的社交生活,她不得不通过这两个面具处理社交琐事。作为女老板,她办事雷厉风行,下属科特对于米歇尔在发表自己对公司新设计的反对意见时,科特当众指出她的问题,但米歇尔却从容地应对。而米歇尔身上的第二层公开人格面具是一个杀人魔的女儿。健康的自我多少会根据情境的需要变化不同的人格面具角色,但人格面具也会出现功能失调的情况,在米歇尔作为前文提到的第一种角色社交生活的同时,在面对自己不能避免的一些恶性情况时,她就会受制于这一阴暗的人格面具指示。而这些情况大多都伴随着米歇尔人格面具功能的失调,有以下两种情况最为明显。
(一)人格面具过度发展
过度的发展会使得人格内部充满一组组社会角色,留给自我一种“虚无感”。人格面具的过度爆发主要表现为个体的过于造作和过于刻板,会产生精神失常的症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绪上的忧郁暴躁,甚至觉得生活失去意义。在影片中,米歇尔在面对事态失控的情况时,总会想起那个阴暗的一天,父亲被警察带走,而自己站在燃烧的灰烬中。她似乎还是那个10岁的小女孩,加之自己在被人强奸迫害的状态下,她就会认同这种可悲的人格面具,从而自我意识开始将自己视为这种角色。同时她过度认同人格面具的情况,也出现在米歇尔遭遇过强奸之后,她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歹徒是由于父亲而对她进行伤害,从而陷入自己的恐慌当中;当自己面对危险时,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而是选择身边的亲朋好友,她害怕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到作为杀人犯父亲女儿的角色,所承担的谩骂和诋毁。这种人格面具的过度展现 ,就会造成人格结构其他组成部分的牺牲, 不仅伤害心理健康,也会使本体掉入人格分裂的陷阱中。
(二)人格面具发展不全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角色需要扮演。根据人格面具理论,每个人在不同时刻都戴着不同的面具,面具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就形成了种种人际关系。社交就像一部电影,遵循着众人期许的剧本,演出者扮演着众人心仪的角色,并且利用伪装来掩饰自己的行踪。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电影每天都在上映,人们带着不同的人格面具出现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与他人觥筹交错。
一个人如果极力排斥自己现阶段扮演的角色,并且想要抹去这类角色带有的特征,这类情况就会导致人格变得极为脆弱不堪,容易因为遭受拒绝而受到伤害,或者与自己亲近的人相处时失控。这一点在影片中被极力地描绘,例如,当米歇尔面对母亲时,她大多都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她厌恶母亲与比自己小的男人结婚,厌恶母亲劝说她探监自己的父亲。在自己的圣诞派对上对母亲恶语相向,使年老的母亲中风昏迷;她甚至在得知母亲可能永远醒不过来的时候,向医生询问这是不是母亲导演的一场戏;母亲病危时,她依旧在絮叨自己因为父亲犯下滔天大罪而牵连的不幸人生。显然,她曾被不幸的家庭摧残得遍体鳞伤,从逃避到责备再到极端的冷漠刻薄,这给米歇尔打下坚硬的,难以改变的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出现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个人会形成一个幻想的人格,并且对这个幻想人格和真实人格进行区分并且认同。这种认同发生在个体的社交网络中,是通过与他人长期的互动而逐渐摸索出对自我的认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被期望形成的角色。另一方面,个体也可以同时维持数个不同的身份。当自我难以被社会满足的时候,就会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但是,自我被长期压抑会使面具充满危险性,从而产生如同米歇尔一样的畸形人格。
二、阴影在《她》(ELLE)中的体现
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说,阴影指的是当我们向光而行,在地面上投下的影子。同时阴影的寓意大多是指由于自己过往的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他人的生活经历,从而带来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消极感受(也许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次暴力性冲击的事件,一段难以释怀的思想等),使内心深处被投射下或深或浅的隐蔽伤痕。而心理学家荣格用阴影来描述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无意识层面的心理。由于自我无意识的压抑或者自己对于深层次的自我未认识到的东西,形成了阴影,但大多数是自我无意识感到“羞愧”和“厌恶”的事情。这些无意识层面的心理人格往往左右了一个人人格系统的形成。阴影与上文提及的人格面具是相对应的两个原型意象,阴影受到人格面具的压制,是存在于意识当中排斥的不受个体和社会接纳的情感、意识、目的和欲望,它受制于人格的限制,但是没有完全被控制,具有自主性和生命力。
(一)米歇尔人格中阴影的形成
荣格指出,阴影存在于所有人的世界中,并且它在个体的意识中越不具象化,它就会变得更加阴暗且聚积。我们如果能感知到阴影的存在,我们就有机会规避它或者引导梳理它,但这种情况大多数时候不会被人们意识到,从而对它进行过分压抑;等到它开始扎根于一个潜意识,就会不时爆发出来,阻碍个体的正常交往。“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形成的性格”,在电影《她》(ELLE)中,米歇尔有一个破碎的家庭,身为牧师的父亲在米歇尔10岁的时候,会在她上学之前在她的额头画上一个“十”字,也给当地所有的孩子都画,但是这样的行为遭到了家长的反对。显然父亲因为反对的声音而觉得被冒犯了,他在一个夜晚,拿着一把猎枪、一个屠夫锤和一对菜刀,敲开每家每户的门,只身杀害了27个人和一些动物。这对于一个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国家来说是一件不能饶恕的大罪,人们哗然并且在愤恨中开始对这个家庭进行攻击。媒体曝光了10岁半裸的米歇尔的影像,她眼神空洞,周围都是四散的烟尘,宛如从废墟中走出的幸存者。米歇尔知道,从那之后,她永远背负着一个罪名,永远在心中埋下一片阴影。但是米歇尔并没有像想象中一样自我迷失,她事业有成,独立且自信。她知道自己身上有着这么一个烙印,哪怕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这种感觉也无时不在。在餐厅吃饭的她会遭到陌生女人的辱骂,甚至大庭广众之下把剩羮残饭都倒在她的衣服上;她在收到骚扰恶搞自己的游戏视频时,找到真凶下属凯文的电脑,竟然发现凯文将文件命名为“ash girl”(灰烬女孩);当父亲自杀,米歇尔驱车从监狱回家的路上,竟然接到来自媒体的电话,询问她对于父亲之死的看法……这个世界从来没能帮助米歇尔隐藏伤口。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如果依旧是良好的形态,阴影就会潜伏于无意识当中;但只要人生困境和精神危机突然显现,阴影就会利用这一机会对自我意识构成威胁。
(二)米歇尔对待阴影的态度和反击
如何感知米歇尔身上的阴影?首先,我们可以从意识层面最讨厌的人和事来感知她的阴影,通常表现为“厌恶、否认和回避”某人(或某物)。影片中的米歇尔在面对带给自己最大阴暗面的父亲的态度上,显得非常尖锐。其次,自我意识补偿和投射的观点也可以用来分析对阴影的理解。当阴影受到个体不知情的忽略或者有意压抑的束缚时,就会主观的引导我们去相信一些恶意的东西,这些恶意的事物是客观存在于世界当中并且无法消逝的,我们只能把它藏匿在自己的内心最深处,有意识地去压抑它,甚至会刻意忘记这类事物的存在。但是,它们不可能消失,会成为个体阴影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成长而逐渐壮大,导致个人的阴影会轻易在外人的身上显现出来。“他人身上让自己看得清清楚楚但却让自己厌恶至极的那些品性或冲动,往往就是自己身上所不愿承认的阴影。”米歇尔用她自己强硬的方式对自己厌恶的性格进行有力的抨击,她无法释怀父亲带来的家庭创伤,所以时时刻刻小心自己身边的一切男性,从开始的疏离到最后的管理过度,都是她对自身阴影的反击。
荣格假定,阴影作为心理精神当中最隐晦、最神秘的元素,由于它的出现,人类就会产生不道德感、攻击性和冲动的状态。在需要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一个人如果能拥有战胜阴影的勇气,能接受阴影带来的影响,这样阴影就不再是一个人的软肋而变成一个人坚硬的盔甲。影片中的米歇尔之所以可以一次次从困境中站起来,不是因为她一直逃避阴影,而是因为她选择了主动出击。导演塑造这样一个坚强女性的初衷,就是为了给这个荒谬阴晦的世界重重一击。米歇尔在面对阴影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没有崩溃,她选择了像一个战场上的将军一样,清点这些伤害她的并且看穿这些丑陋外表下更加悲哀的灵魂。
三、米歇尔人格中的阿尼姆斯原型
(一)阿尼姆斯原型的含义
在电影中,米歇尔的人物形象富有双性向,在保留着她本身的女性特质之外,她身上同时体现了阿尼姆斯的人格原型,上两节讨论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形成了她自身的一种人格特性。本节将从她与她身边人物复杂交错的关系入手,来分析在米歇尔身上体现了哪些阿尼姆斯原型以及衍生的情结。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分别指代男女潜意识中的异性倾向和特征。阿尼玛对应男性潜意识当中的女性倾向,而阿尼姆斯对应着女性潜意识当中带有的男性倾向。阿尼姆斯是一个女性对于男性印象或者认知的全部沉淀,随着人格的发展愈加壮大,融入在个人日常的行为举止中。与此同时,阿尼姆斯的形成也与女性后天交往接触的男性身上的特质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来自父亲的影响,总是从童年经历和原声家庭背景投射在女性的身上。另外,阿尼姆斯原型也为女性在无意识当中提供了与异性交往的参照体系,以一种补偿机智主导着女性人格主体对待异性的态度和择偶的标准。
(二)米歇尔人格中的阿尼姆斯
女性身上的阿尼姆斯原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个体后天的发育决定了每个女性身上阿尼姆斯的发展程度。按程度来分析,有的女性表现为过度的阿尼姆斯原型支配,这类女性大多极为独立,身上女性的特质被消耗殆尽;有的女性表现为适度的阿尼姆斯支配;另外,有的女性则缺少这种原型。在电影中,导演塑造的米歇尔角色就是典型的过度支配,她独立得令人胆寒,作为一个女性,我们无法忽略她受到的伤害,但是从她身上折射出一种带有男性色彩的坚硬特质。
米歇尔身上的阿尼姆斯原型来自自己的父亲,父亲身负血债,是一个众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冷血杀人狂。米歇尔从小就被父亲身上的男性特质吸引,她从来不惧怕任何男性,也许父亲血液中带有的杀人狂魔特性同样在米歇尔的血液中流淌着。整部电影是由这件强奸案展开的,在米歇尔没有遇见这种突发情况之前,我们不能知道她曾经遭遇过什么,但是当她面对这样残酷的经历,她冷静的表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她身上的阿尼姆斯原型已经开始左右她处事的方式,并且潜移默化地表现在她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情节逐渐发展到最后,米歇尔人格中的阿尼姆斯似乎掌握了她内心的主导地位,她身上强大的阿尼姆斯使得她似乎拥有神话中男性打不倒的力量,甚至最后杀死歹徒都是靠她强大的意志力以及沉稳的内心。
虽然荣格所说的“阿尼姆斯最终会在女性择偶观上体现”,但是米歇尔身为一个已经步入中年,经历过婚姻的女性,择偶一事已经显得微不足道。米歇尔从来不向他人妥协自己的感情,就像她说的“一切都需要按照我的规章制度”。荣格曾说:“通过改变我们的观点并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世界,就是说,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来看世界 ,我们很可能发现正确答案。”荣格曾说,每个人都是双性的,都兼有男女两性特质,差异仅在于哪个更多一点,即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同时他还指出,双性特质有效合作,和谐统一。如果没有这些阿尼姆斯的原型存在米歇尔的性格当中,也许上述众多事件中的任何一件,就能将她打垮,导演塑造的米歇尔的畸形人格就不再立体鲜活。
四、结语
“羞耻心并不足以阻止我们犯罪”,米歇尔在影片的最后这样告诉自己的好友,她似乎明白,我们每个人都会窥探自己的内心,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暗藏一个面目模糊的影子,同时在每个影子的外壳下都是一张顺应社会的面孔。米歇尔却在影片中打破了这层坚实的外壳,她成为这个世界的异端和她自己人格的英雄。从父亲杀人那天起,幼小的米歇尔苍白迷离的眼神,预示着自己已经看透了世界所有的丑陋,她只能任由自己的伤口溃烂,直到最后变异改变自己的人生,催生出更坚强的力量。米歇尔对待生活的看法和她本身人格的形成都可以用荣格人格理论系统概念作恰切的解释,米歇尔也许输在身为“失败者”的起点上,但是凭借自身难以预估的坚强力量,她成为自己人生的赢家。导演之所以能将这样一个人物放于整部电影的中心,除了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完美人格外,其角色更是一位能从地狱中脱身而出的女战士,努力去创造自己世界的佼佼者。就人格理论而言,长期以来,因为荣格的人格理论晦涩难懂, 并且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之烦琐使人们难以全面理解,因此探讨荣格的人格理论,具有合理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荣格的理论无论是用于分析人物的人格构成,还是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分析心理学以及人格系统理论都可作为分析整体人格的理论根基。荣格曾说:“潜意识如果没有成为意识,它就会引导你的人生成为你的命运。”换句话讲,能把一个个体从潜意识的角度开发出来,落实为坚强有力的灵魂角色,并且使之积极地生活于现实社会当中,这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人格系统理论对我们的人生可能产生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