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特色初探
——以周戈庄祭海、涉海民间传说和渔家号子为
2022-12-20王睿璇
文/王睿璇
青岛这片10654平方公里的海陆区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数千年来,青岛先民们创造了难以计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传承至今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县级非遗名录。纵观林林总总的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特色的当属那些蓝色印记鲜明的海洋文化非遗项目。下面本文主要围绕周戈庄祭海、涉海民间传说和渔家号子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龙王信仰与周戈庄祭海
祭海是青岛滨海地带渔民祭祀东海龙王及其诸神灵的统称。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即墨周戈庄上网节1即墨周戈庄上网节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名录。,便是谷雨时节渔民出海前祭祀东海龙王和诸神灵的渔俗活动。
据文献记载,祭祀东海龙王是佛教传入中土以后,佛教中统领水域的诸龙王与中国古老龙神崇拜相融合,逐渐发展形成的信仰民俗。唐玄宗天宝年间正式册封四海龙王:“以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2(唐)杜佑:《通典》卷四十六,“礼六·吉礼五”。负责黄海海域的是东海龙王。古代青岛沿海一带渔村皆建龙王庙,庙里供奉着东海龙王。青岛沿海渔民之所以信仰东海龙王,一是因为东海龙王是四海龙王之首,法力无边,既可保祐渔民出海安全,又可赐予他们鱼虾。旧时渔民出海捕鱼,经常会遇到狂风恶浪,为了生命和财产安全,渔民只得祈求东海龙王的保护;渔民以捕捞海中鱼虾为生,鱼虾则是东海龙王的子民,是否将它们赐予渔民,全靠东海龙王恩赐,因此渔民敬畏东海龙王。二是,相传东海龙王脾气不好,如果不虔诚祭祀,常常会兴风作浪使翻船人亡,所以不敢不敬畏它。3郭泮溪:《中国海神信仰发生演变过程及其人化影响》,《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自古以来渔民每次出海之前,都要到龙王庙烧香。如果在海上遇到大风浪,则要在船头烧香许愿,祈求东海龙王保佑。渔船平安归来后,要到龙王庙烧香还愿。祭祀东海龙王以春季出海之前最为隆重。
青岛沿海渔民多以谷雨前后某天为祭海吉日,也有正月十三(东海龙王生日)或其它日子祭海的。即墨田横镇周戈庄、黄龙庄等渔村称每年谷雨祭海日为“上网日”。周戈庄“上网日”祭海,主要根据各家修整船只、网具情况,用查黄历的方式确定祭海的吉日(成日)。因各渔家“成日”不同,祭海日期也不固定。上世纪90年代,当地统一确定3月18日为祭海日,并命名为“上网节”。上网节共三天,从3月18日到3月20日。每年一到3月,便进入祭海准备阶段。祭海前几天,开始整饰龙王庙,将村头龙王庙四周打扫干净,整饰一新,挂上大红灯笼,在龙王庙前海滩上扎松柏门。
周戈庄祭海前要备三牲(黑毛公猪、红公鸡、鲈鱼)、蒸面塑、购置祭海用品、整饰龙王庙、扎松柏门、搭戏台、写对子和太平文疏等。备三牲是祭海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三牲中的猪用黑毛大公猪最佳,宰杀后皮下充气,用开水烫洗刮毛,只留猪脖子上一撮黑毛代表全毛猪,将它绑在四条短腿红漆木桌上,用红绸子结成花披在猪头上,使之呈现昂头挺立姿态(也可用猪头代替整猪)。三牲中的鸡要选个头大的红毛公鸡,鱼要选个头大的鲜鲈鱼。蒸面塑则是渔家女用小麦精粉添加鸡蛋、蜂蜜等做成面馍,用大锅蒸熟后,在上面塑上“龙凤呈祥”“八仙过海”“花鸟鱼虫”等面花。写太平文疏要请德高望重、富有文才的老人书写。写太平文疏用黄裱纸,其格式如下:“具疏人某某系田横某某村人,今逢上网吉日特备信香、纸钱、三牲等祭品,敬龙王位下。”除了给东海龙王写太平文疏外,当地渔民信仰的其他神灵也需各写上一份。
田横镇周戈庄祭海仪式规模大、仪式隆重,在青岛沿海渔村较有代表性。旧时祭海前一天,渔民们把渔船收拾得井井有条,在渔船不同部位贴大红对联。贴在主桅杆上的对联写“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杆上贴“二将军威风凛凛”;后桅杆上贴“三将军顺风相送”;船头部位贴“船头无浪行千里”;船尾贴“船尾生风万里行”等。每年祭海这天清晨,近百艘整饰一新的渔船在周戈庄村前海湾里一字排列(列船),待祭海后出海。
祭海吉辰一到,周戈庄村前的海滩上鞭炮齐鸣,一张张供桌上摆着披扎红绸布的黑毛公猪和大红公鸡、大鲈鱼、酒以及各种造型的面塑等,渔民们在船老大带领下焚香烧纸,把事先写好了的5份太平文疏点燃,一边焚烧一边祈祷,以求东海龙王保佑海上平安,渔业丰收。即墨周戈庄祭海时也唱戏,一般连续唱3天,请戏班子的钱则由各船家分摊。这一天上午的祭海仪式告一段落后,渔民们大多以渔船为单位,来到各自船上聚餐,祭祀时用的三牲、酒、面塑(大馍馍)等则是聚餐时的食品。渔民家属也在各自家中,招待特意邀请来看戏的亲戚朋友聚餐。4郭泮溪 安玉华:《即墨周戈庄祭海习俗调查》,《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4期。祭海后两天则是第一天祭海活动的延续。隆重热闹的祭海仪式后,渔船纷纷出海。当地民俗:出海渔船满载而归时,要在桅杆上挂一面小红旗,岸上人远远望见后,一齐赶到海边“接海”。
每年2月中旬,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台西头村举行规模较大的祭海活动。几乎同时期,琅琊镇的王家台后村等沿海渔村也要举行祭海活动。而与陆地隔海相望的灵山岛渔民,则讲究抢在凌晨的时候进行祭海活动。祭海仪式结束之后,渔民一般还需要再等上两个月左右,才能出海捕鱼。胶州湾一带渔民祭海龙王活动集中在春节期间。大年三十渔民到渔船上打扫干净,并在船舱门上张贴大红对联;大年初一渔民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鸣锣登上渔船祭拜,再到村头龙王庙上香,然后才各自回家为家里的长辈拜年。
(二)蓝色涉海民间传说
在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崂山民间故事5崂山民间故事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名录。中,蓝色涉海民间传说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如《石老人的传说》《千里岛的传说》《徐福岛的传说》《田横岛的传说》《东海龙王战八仙》《八带鱼当龙王》《八仙过海崂山起步》《东海龙王嫁闺女》《龙王三女偷神鞭》《龙女与长工》《龙子招亲》《东海小龙》《龙王庙的传说》《海神娘娘传说》《海云庵的传说》《杨二郎赶山填海》《沉了洪州立了胶州传说》《水淹沧州的传说》《海夜叉庙的来历》《春天送鲅鱼给老人吃的来历》等等。流传于胶州湾一带和西海岸一带的涉海民间传说也很丰富,如入选山东省级非遗名录的“琅琊台传说”“徐福传说”等系列传说。
“琅琊台传说”和“徐福传说”等皆为系列涉海传说(如《始皇赶山》、《秦始皇修筑琅琊台》、《老湾哭坟》等等),生动演绎了当年秦始皇登临琅琊台种种传奇故事,以及这位千古一帝两次派方士徐福率船队出海求仙的相关传说。这一类古老的涉海民间传说,在青岛沿海渔村流传很多。如即墨海中的田横岛,相传齐王田横兵败后率领500门客来到了这个海岛。千百年来,关于田横五百士与田横岛的传说,一直在即墨一带民间流传着。如清初即墨人马志泮在《崂山逸笔·田横岛》中这样记述:“有布商,囊金过田横岛,遇寇劫金去。方窘急间,忽一丈夫至,长髯修躯,仗剑决寇首,返金于商。商悚惶殊甚,丈夫云:‘勿虑,我田横义士蒿理先生也。’转瞬而去。”除此外,还有田横弟弟自刎后被救,后来隐居在田横岛附近的民间传说。传承至今的这类民间传说也很多,主要有《田横岛传说》《田横蟹桥传说》《拖车夼传说》《悬羊击鼓岛传说》《催诏村的由来》等。
没(秃)尾巴老李传说在山东各地皆有流传,但是流传于青岛沿海一带的版本明显带着蓝色海洋文化印记:相传很久以前,秃尾巴老李的母亲在海边补渔网时,被东海龙王戏了(发生性行为)。等到她分娩时,竟生下一个长尾巴的黑怪物。李姓男人出海打渔回家,见有个黑怪物躺在老婆怀里吃奶,便顺手拿起渔船上的斧子剁去它的尾巴。正吃奶的黑怪物忍痛夺门而逃,来到即墨天井山顶用爪子挖了一眼通东海的石井,躲在里面养伤。伤愈后,这条秃尾巴黑龙便腾云北上,在闯关东的山东老乡协助下,战胜了盘踞在大江里作恶多年的白龙,从此这条大江便有了黑龙江的名字。相传秃尾巴老李既讲义气又孝顺,除了保护闯关东的山东老乡外,每年还要定期回即墨老家给母亲上坟。6秃尾巴老李传说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名录。位于胶州湾畔红岛的青云宫,是当地人为秃尾巴老李和他母亲修建的庙宇。庙外有一个大土丘,相传是秃尾巴老李母亲的坟墓。每年青云宫庙会期间,尾巴老李母亲坟墓前的香火格外多。
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胡峄阳传说7胡峄阳传说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名录。中也不乏涉海传说,其中胡峄阳海岛救遇难渔民传说在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中有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冬,有海上打渔者数人到流亭拜访胡峄阳之子胡映藜。打渔者说:“日下遇海风,木筏随海浪漂了一昼夜,不知有几千里,后来漂到一个海岛。岛上百花盛开,温暖如春,见一丈余见方的石板上,晒满了大如鸡蛋的红枣。有老者坐在大石板旁,相貌甚清古。打渔者对老者说他们饥饿难耐,老者便分给每人一颗大枣充饥。说来也怪,每人吃完大枣后竟饱了。老者随后说:‘东南风已起,赶快回去吧。’打渔者询问老者何人,老者问:‘你们知道即墨流亭吗?’答曰:‘知道。’老者说:‘那便是我故里。你们到流亭后对胡映藜说,好好为人。他的老父亲在仙岛上很快乐。’众渔民乘好风顺利返航,第二天中午便登岸回家了。三天以后他们结伴来到流亭胡映藜家拜访,这时才知道胡峄阳已经去世40年了。众打渔者皆惊奇万分,一起朝着胡峄阳的牌位再三叩拜才离开。8即墨市史志办公室校点本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卷十二,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第567-568页。
(三)浸透大海性格的渔家号子
渔家号子是渔民在大海中劳作而产生的劳动号子。其显著特点是产生并运用于海洋捕渔及相关劳作中,有着强烈的海洋气息, 浸透着大海的性格,其音乐多粗犷豪迈、坚定有力。劳动号子历史悠久,据《淮南子·道应训》言:“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举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9张双棣:《淮南子校释》(上册)卷十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可见上古先民凡是“举重”则必唱“劝力之歌”。这些“劝力之歌”就是后世各类劳动号子的源头。
青岛海岸线曲折绵长, 水域辽阔,海岛众多。居住在青岛沿海渔村的人们自古以打渔为生。世世代代与大海的亲密接触,形成了他们纯朴豪放,粗犷坦率的性格。在漫长的帆船时代,捕渔需要多人协作,于是在捕渔过程中便产生了聚成合力的渔家号子。它们在渔业劳作中起着统一意志,统一动作,驱散疲惫,愉悦身心的积极作用。众渔民在号子头的领号声中,一呼百应,那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声遏行云的号子声,能瞬间把渔民们凝聚成一个整体,迸发出巨大合力。
青岛渔家号子的号词多简洁有力,领号声和应号声浑然一体,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上世纪80年代在海洋捕捞实行机械化之前,渔船在海中航行,有风时靠篷(因“帆”音与“翻”同,故而用“篷”代替),无风时全凭齐心摇橹。当风暴来临或者追赶鱼群时,多人共摇大橹唱起急促有力的摇橹号子,铿锵有力的号子便是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的生动体现。而当顺风顺水和鱼虾满舱摇橹返航时,原来急促的摇橹号子变得轻松多了。青岛渔家号子多铿锵有力的急号子,如拔网号子、推船号子、推锚号子、打橛号子、撑篷号子等。号子铿锵有力,曲调苍劲高亢,领号与应号声浑然一体,颇有气势。领号者被渔民称为“号子头”,要从有丰富捕鱼经验、肯出力、膛韵好(指嗓音洪亮)的渔民中选拔。领号者气发丹田,声遏行云,应号众人放声应和,齐心合力。应号者的句头紧咬领号者的句尾,给人以排山倒海、力挽狂澜的听觉震撼。号子一旦喊起,如同军令下达,立即使众多“心眼”想到一块儿,迸发出以一当十之力。下面以即墨渔家号子10渔家号子2017年入选青岛市即墨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择要介绍。
青岛渔家号子至少20多个,如轧绳号子、推船号子、蹬船号子、撑篷号子、打橛号子、拉杆号子、上网号子、拔网号子、摇橹号子、推锚号子、撑篷号子、捞鱼号子、打包号子等。《即墨民歌》11即墨县文化馆编印《即墨民歌》(内部材料),1980年3月油印本。收入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渔家号子有丰城外栲栳岛的拔河号子、撑篷号子、推船号子、推锚号子、绞管号子和田横岛的推船号子、拔网号子。
撑篷号子:是一种大型渔家号子,调式多变。由于开始撑篷(帆)时不需用大力,所以号调轻松畅快。但随着篷帆升高,须加大拉篷之力,故而号调转为深沉缓慢,号子力度也逐渐由弱到强。当篷帆拉升到桅杆顶,揽绳收尾时气氛转缓,号调以拖腔结束。
上网号子:把已整理好的网具搬上渔船时,由领号者即兴引唱的号子。其作用是协调众人抬着沉甸甸的渔网上坡下坡、走海滩、涉海水、过跳板、登船等一系列动作。此号子的调式沉着跳跃。
拉网号子:这种号子可急可缓,介于急促号子和舒缓号子间。当遇到风暴时拉网号子激烈紧张,而风和日丽时则自由舒缓。
摇橹号子:是一种节奏或急促或缓慢的短号子。渔民在风平浪静时摇橹出海,领号者与众人随着大推大拉的摇橹动作一唱一合,调式深沉平静;渔民在遇逆风逆流时摇橹,号子调式则急促强烈,坚定有力,领号声与应号之声衔接紧凑,给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即墨渔家号子号词简洁实用,多为“嗨—哟—嚎—”类的语气词,少数渔家号子视劳作情况而加上简洁的祝愿性词句。第一种如丰城外栲栳岛的推锚号子:
(领)外上的挽哟——
(合)嗨——挽哟
(领)外上挽——
(合)嗨——哟嚎挽哟——嗨挽上的挽呀
(领)挽上的挽上——
(合)嗨——挽上的挽呀
(领)挽上的挽哟——
(合)挽上的挽哟——嗨
(领)嗨哟挽哟——
(合)嗨挽上的挽
(领)挽上的挽哟——
(合)挽上的挽哟嚎
第二种如拔网号子,在号子中加了祝愿词句:
……
(领)拉——呀!
(合)拉——呀!
(领)上千结万啦!
(合)好!
(领)冒垛顶子啦!
(合)好!
(领)亮网啦!
(合)好!
即墨渔家号子以丰城外栲栳岛、田横岛、黄龙庄等传统渔村为代表,世代传承,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到顶峰。渔家号子因不同渔业劳作而产生,如用挂网捕鱼需在海中打木橛,于是产生了打橛号子。即墨田横一带渔民在海中下挂网时多达40余副,每副挂网都要拴在海中的木橛上,要打40多个木橛。打木橛很繁重:需要两条渔船并连起来,中间留出二尺宽空隙,将大约50米长的橛杆竖起,十多个渔民抱着将橛杆下的木橛打进海底。这种劳作不能半途停顿,一次打不进去则木橛便废了。与它配套的“打橛号子”急促有力,紧张得几乎使人透不过气来。相比较而言,渔民轧绳(上世纪80年代前,渔船用绳索多为稻草轧成)时唱的轧绳号子要舒缓多了。轧绳多在渔闲时进行,且多选在暑日太阳落山后。数十盘木制轧绳机在海滩上一溜摆开,悠扬且粗犷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引得渔村大嫚小媳妇纷纷到村头海滩观看,别有一番生活情趣。
渔家号子曲调结构短小有力,艺术形象单纯朴实,表现方法生动直接,体现了渔民豪爽乐观的特色。在许多传承至今的渔家号子中,依稀能听到先民们获取海产品时唱号子的回声。这类领唱合唱相间呼号声不仅是劳动者的情绪宣泄,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与劳动过程同步配合的媒介。虽然说渔家号子的主要功能与渔民集体劳动相辅相成,但除了其实用功能外,还具有鲜明的娱乐功能。通过不同种类的号子振作精神、协调动作,可有效地减轻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增强劳动热情。无需讳言,渔家号子与风帆时代密不可分,当海洋渔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机械化替代了往日繁重的体力劳动时,渔家号子便自然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岛沿海一带民歌与渔家号子同样充溢着浓郁的海味。如即墨民歌《等郎来》:“一盘大虾米,二盘炒白菜,三盘炖鲜鱼,四盘醉螃蟹,烫上两壶老黄酒哇,单等俺的情郎来呀。”12即墨县文化馆编印《即墨民歌》(内部材料),1980年3月油印本。《旱船调》则生动塑造了即墨沿海少女性格豪爽的形象:“十个闺女九个疯,数着这个不大疯,打一个飞脚上了关东;十个闺女九个馋,数着这个不大馋,生吃鲜鱼蘸醋盐……”崂山民歌《渔家苦》则唱出了渔民面朝海背朝天,辛勤劳作倍受艰难的哀怨:“朝下海,晚归山13青岛沿海渔民习惯称渔船返航归来为“归山”。,累得腿痛腰又酸,碗里蒸虾酱,盆里地瓜干,遇上灾荒年,三尺肠子闲着二尺半。”
(四)青岛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一是文化特征。青岛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蕴含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包含着生产生活以及人与大海及其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大量文化信息。如即墨田横岛及其周边渔村的渔家号子、民间传说、传统造船技艺、织渔网技艺、对东海龙王的敬畏以及对祭海的重视等等,折射出了许多不同时代涉海生产生活的文化信息。青岛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不仅为地域性海洋文化的流传提供了载体,而且为涉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文化原型。
二是历史特征。青岛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遗存,是沿海历史事件及其经过的客观见证,它所包含的历史遗物、历史文献、历史传说等皆是对客观实在的真实反映。青岛沿海一带生产生活民俗、涉海传说与民歌、海洋信仰崇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沿海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其积淀深厚,内涵丰富。作为历史客体的一部分,青岛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历史主体的选择、评价和构造,即便是口头的、非物质的无形存在,其自身固有的客观实在性,依然是反映久远历史的重要路径,故而具有比较鲜明的历史特征。
三是生活特征。青岛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涉海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延续,充分展现了人的生命活力。如青岛沿海渔民世代以闯荡大海捕鱼为生,大海里的渔业劳作必须统一行动,听从指挥,因此便产生了各种急缓不等的渔家号子。如青岛沿海一带的民歌充溢着浓郁的海味儿,区域性海洋文化性格突出,无疑是当今歌曲及音乐创作的主要源泉。再如已经有数百年传承历史的崂山沙子口鲅鱼礼俗14沙子口鲅鱼礼俗(每年谷雨时节将刚上市的鲜鲅鱼孝敬长辈的礼俗)2015年入选青岛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早已成为传承孝道和联系亲情的纽带,并且有力促进了当地海洋渔业及旅游、餐饮业的发展。许多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具有传承保护价值,在于它依然与现代生活以及现代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青岛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脱离内陆传统文化单独存在,它其实与内陆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曾有学者在对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海洋较内陆为开放,为活跃,但海洋文化的根还在内陆,在许多方面,海洋文化还只能是内陆文化的派生物。如果容许作一番形象的比喻,那么,山东民间的海洋文化还不象一只出没浪涛之间的海燕,只能是一只飞在大海上空的风筝,上有蓝天,下有碧波,看起来很够开阔。但拴系风筝的那一条不被一般人所注意的线,却仍牢牢地牵在大陆的某一个点上。”15山曼:《山东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比较》,《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第5期。青岛沿海渔民习惯称渔船返航为“归山”,“归山”始终是祖祖辈辈闯荡大海谋生的渔民希冀之所在。青岛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在内陆这种深层次文化现象,不仅在青岛,在山东,在中国南北方沿海地区也是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