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创新与实践
2022-12-20顾瑞鹏副教授丁俊教授缪启军教授苏州市职业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顾瑞鹏 (副教授) 丁俊 (教授) 缪启军 (教授) (苏州市职业大学商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一、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社会背景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素质而实施的教育活动,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主体、客体、内容以及路径等均被赋予极具突破性和时代性的“类型教育”新内涵:第一,职业教育主体中,社会多元主体地位与职业院校同等重要;第二,职业教育客体中,拟从事某种职业的全体公民与在校生享有均等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被作为一个开放、动态、持续、贯通的教育生态圈纳入到整个社会教育生态系统之中。职业院校与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办学主体共同承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对区域智力资源支撑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区域教育现代化要求各地域共同发展职业教育,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这也是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政府通过财政制度、人才政策等,向社会购买职业培训服务、与区域内职业院校合作,提升区域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
为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高职会计专业应该紧密结合区域职业教育政策,及时洞悉职业教育改革本质、主动迎合区域产业需求、积极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理性回溯职业教育本质。笔者在反思、总结多年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成绩与不足的基础上,立足于不同会计职业成长阶段的学习者需求,探索职业教育活动要素——学习者、教育者、学习资源、学习平台、教学设计、学习环境等在社会终身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有机融合,打造服务学习者职业成长差异化需求的会计职业教育生态系统。
二、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的构建
(一)“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的基本架构
本文结合现有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基础,打破职业教育边界,将职业院校教育活动纳入社会职业教育的宏大生态系统之中,力求还原职业教育的本质、发挥职业教育之终身教育功能,构建了“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架构图
该框架从产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对接学习者需求,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以“职业文化平台”“情境实操平台”“线上资源平台”和“项目教学平台”为载体,构建了12 大岗位能力,以提升学习者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和贯通教育的职业能力。
以系统论为理论框架基础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能满足不同身份学习者需求,扩大教育者、学习资源、学习方案、学习平台等生态圈组成要素的外延,按职业成长的阶段、层次和岗位的不同,进行模块化分层教学,并加强过程化的效果评价。
(二)“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的构建目标
要遵循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依托,推动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动态匹配,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推进产教融合多元化、常态化,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共同体,营造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和适应产业发展的教育生态链。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要以“职教方案”和《征求意见稿》为指导,深刻理解职业教育本质,精准定位职业教育功能,通过匹配学习者需求、贯穿终身教育理念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打造,达成各要素相融共生、和谐共赢的现代职业教育新均衡。这一均衡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具体改革实践目标。
1.通过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的打造,将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从在校生延伸至社会职业人,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服务人才终身成长的本质功能。黄炎培先生强调“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就是社会化”,而社会化的本质即是适应社会需求,依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为此,职业院校要凸显“为了职业、关于职业、基于职业”的特性,主动、积极实行开放办学,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院校教育与社会培训对接,提高职业教育专业、层次结构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产业、行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确保各类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得以学以致用。
2.通过会计职业能力单元组合而成的学习方案实施,能够满足不同职业阶段学习者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提升,服务区域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习方案是生态圈构建的核心,应区分不同职业需求设定能力模块,并按照岗位需求分层设置学习内容,由基础知识向综合知识提升,由技能运用向管理创新提升,在执行教学活动时可以按模块进行菜单式选择或定制化实施。
3.生态圈各主体的定位分工、协同共享,对会计专业而言能够为其未来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奠定实践基础。生态圈应以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主体构成并协调发展,各主体应结合自身社会资源和需求,在教育体系中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并应相互配合、互通有无。
(三)“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的构成要素
“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要具备四个关键要素:知识体系建设、服务人群定位、学习体系及评估体系的搭建。首先,要建设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吸收多元化知识,沉淀专业知识资产,并保证知识获取的便捷化。其次,通过在人群中建立社群关系,与多元学习者、政府、行业、企业形成紧密联系、通过多元化、便捷化的学习方式,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学习。最后,通过考核与测评来评估学习效果,考量学习者的绩效成果。通过这四个关键要素的结合,使企业学习生态圈逐步系统化、标准化、全面化。
第一是对接产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基本确立主要会计职业能力单元。基于当前会计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接产业需求和区域发展规划,应积极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调研、企业访谈、调查问卷、专家研讨等方式梳理出具有共性的主要会计职业能力构成。标准化的职业能力单元,是构成岗位能力的基础,也是不同职业需求下学习方案的构成要件。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具体包括财务核算、成本管理、财务分析、涉税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监察和投资融资等核心业务能力,以及劳资管理、社会代理、大数据分析、企业运营和创新创业等职业外延能力
第二是明确学习者身份和需求的界定。作为职业教育客体的学习者,有别于普通教育体系下的在校生,其外延更加宽泛。现代职业教育下的学习者可区分为初学者和在职者。初学者既包括初次入职者,即职业院校在校生,也包括转行者,即拟进入某个职业已具有其他职业从业经验的职业人。在职者则为已从事某个职业,并期望在该职业中寻求职业成长的从业者,包括基层财务人员和更高级别的财务管理人员。身份不同的学习者均具有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但存在显著的学习需求差异。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在校学生,也会因选择订单班等不同培养模式而呈现学习需求差异。
第三是结合国家职教改革要旨,实现教育者定位与功能的重塑。“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将传统职业教育的主体外延拓展至职业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化社会主体,以平等的地位、均等的机会融入职业教育生态圈,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基于此,生态圈要将重塑教育者的定位与功能作为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各个教育者定位不同,直接决定其在职业生态圈中所发挥功能的差异。职业院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均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职业教育的直接提供者、学习方案的实施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平台的建设者,学习场所的运行者、学习效果的鉴定者。同时,还应开展职业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承担服务发展、服务区域、服务社区的社会责任。行业主要为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学习效果的鉴定者,承担开展人才需求预测、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组织、协调、指导办学主体职业教育活动的实施。政府承担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方向把控,以制定和出台相关职业教育法规政策方式进入生态圈,实施对其他主体的监督管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达成国家层面的现代职业教育目标。
第四是建立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学习效果评价是指对各种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度是否实现、达到教学目标等进行的评价,包括方法、标准等。在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中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实现多主体多维度的过程化的评价模式,全方位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结合生态圈的构成特征和企业岗位的实际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其中“多元”即为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评价体系中,学校不能仅仅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生态圈”的所有参与者包括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习者都应有权利参与整个学习效果的评价。“多维”即结合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项目管理与协调”以及“职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开展学习效果评价。评价体系中应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精神,因为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和实践者,区分不同学习者在评价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分值的差异。注重形成性评价的比例,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同时注意评价方式的全面性,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
三、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构建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关系到每一个生态圈要素的协调联动。在实施生态圈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项工作。
(一)职业能力组合规则的研究与制定
对体系相对独立的核心专业课,如反映学习者税收管理能力的《税费计算与申报》《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等课程,反映学习者审计监督能力的《审计学基础》《企业财务审计》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等课程,构建由主管部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高校多类人员组成的专项能力专家组,结合产业需要和岗位能力要求,将每一项职业能力模块涉及的学习内容按企业服务岗位需求的共性化职业能力进行梳理确立。在全面确立会计职业能力单元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相应岗位要求,设置组合能力单元的具体规则并分层次制定教学内容,进而形成服务不同职业需求的学习方案。
学习者根据自身岗位需求或职业发展,以能力发展为主线,选择相应能力单元和学习内容,构建定制化的学习方案。
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将现代职业教育纳入社会教育生态系统之中,基于不同职业阶段学习者需求,扩大教育者外延,构建开放、动态、持续、贯通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高校在确定单元能力和学习内容方面需要关注以下两点:第一,对课程、职业能力单元进行全面解析。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现有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接产业需求和具体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并确立课程所覆盖的具有共性的会计职业能力单元。第二,对职业能力单元和学习方案进行设计组合。对应不同职业阶段学习的需求,研究制定职业能力单元的组合规则,进而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服务学习者职业成长需要。
表1 “多元多维”学习效果评价结构表
表2 模块化分层学习清单
表3 学习者学习方案构建
(二)学习资源的配置与统筹
学习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需求的达成。对学习资源的改革实践主要实施三项主要活动。
1.系统整理评估学习资源。结合会计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信息技术革新背景和区域发展产业需求,应系统梳理并重新评估现有学习资源内容的时效性、适应性和完整性。同时打造各种学习资源,规范学习资源的形式,进而建立学习资源共享库。在该资源库中,既包括校内应用的、已开发的或正在开发的各种资源,也包括原有与企业社会方合作开发的资源,还包括紧密合作企业的员工培训资源等。
2.适时联动更新学习资源。在与紧密企业达成学习资源共享协议的前提下,借助行业力量,适时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学习资源的更新、开发、整合等各种形式的维护。
3.统筹抓取配置学习资源。在明确学习资源内容、分布、形式、对应能力单元基础上,结合不同身份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在学习资源共享库中抓取学习资源,配置到相应学习者学习方案之中。
(三)生态圈保障机制的建设与运转
已打造建成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主体由传统职业院校延伸至企业、行业、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不同的主体,立足点不同、目标也不一致。生态圈运行目标的达成有赖于保障机制的有效建设和良性运转。学校不仅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等主体在教育协同方面形成较好的合作基础,也需要关注与其他社会办学力量之间的竞争关系,确保生态圈良性运行。同时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升社会认可度,从本质上实现生态圈的价值功能。
四、结语
新时代加快“职教高地”建设,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也为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提供学理支撑。学习者需求导向的会计职业成长生态圈是基于面向整个职业教育包括社会终生教育的培养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必然需要全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在资源、制度和环境等方面共享共联,充分挖掘各方参与主体的效能,打造科学和可持续教育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