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植物在近自然园林中的应用

2022-12-19徐自恒胡传伟郭光光武艳芳

花卉 2022年24期
关键词:绿地乡土苗木

徐自恒,胡传伟,郭光光,武艳芳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园林绿地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成活率低、养护成本高、病虫害等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近自然园林强调尊重、适应自然,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园林绿地经济生态效益的发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乡土植物适应性强、地域特色鲜明、获取容易、管理养护成本低,契合近自然园林植物景观的需求。乡土植物与近自然园林有机融合,既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绿地的价值,又能传播地域历史、文化。中国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种类多、总量大,具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资源,营建区域特色近自然园林是景观绿地迈向新台阶的重要策略。

1 近自然园林研究概况

近自然园林主要强调尊重自然,适应自然规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在规划过程中,以近自然为核心理念,重点配置植物群落为主体,结合道路、水系等要素,营造与本土生态和谐发展的园林绿地。区别于传统的生态园林,突出特点为人为干预少,自然演替强度大,物种多样性大,养护费用低等[1]。然而构建近自然园林不仅要考虑其生态稳定性强、景观协调性好,还要注意营造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可同一模式生搬硬套。在近自然园林营造工程中,设计规划以及管理理念都是以自然为主,主要靠自然界的影响进行植物生长及群落演替活动,减少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是一种最自然的园林发展模式,是园林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2]。在近自然园林营建方面,有学者从植被确定、苗木培育及混合栽培方面提出了构建方法[3]。其次在实现近自然园林的途径中,设计工作要结合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理念,结合群众对园林的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的植物群落,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4],对于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学者从建成后的园林植物群落组成、植物群落活力、人为干扰程度开展了分析,又结合自然度、景观美学指标展开了综合评价[5]。

2 乡土植物优势

乡土植物在当地经过长期的生长、选择和演替,对当地的生态形成了高度适应性。乡土植物在当地生长具有较强的抗性,耐不良环境及病虫害,在当地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结构系统。广州白云山应用尖叶杜英、马古相思等多种乡土植物,使白云山景观得以恢复,营建出多物种、多层次、稳定的近自然群落,依托乡土植物,云南形成了区域苗木经济带,三亚因盲目引种外来植物导致生态恶化,然后利用原生植被生态修复,重塑热带海岛风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乡土植物又形成了独特典型景观的效果,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如黄山的迎客松、洛阳牡丹、开封菊花等,乡土植物的发展与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的气息息息相关,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形成城市品牌效应后又可带动当地旅游,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不仅如此,乡土植物栽植后,后期养护相对简单,减少了人力、机械、水肥等的投入,降低养护成本,符合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

2.1 适应性强

乡土植物长期在本地生长演替,其生长和繁殖长期在本地进行,相比外来物种而言,对本地的气候环境现状及变化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在园林绿地营建过程中,移栽后可以更快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成活率更高。

在自然条件下,乡土植物的抗病、抗虫性也高于外来植物,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2 生态稳定性强

乡土植物在当地适应性强,生长较快,能迅速成为优势种,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自我适应,避免生态稳定性被打破。此外乡土植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调控功能显著。合理地运用乡土植物可以使当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2.3 应用成本低

乡土植物本身适应当地环境,首先引种距离较短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其次栽植后成活率高,有效减少了用于补栽及特殊养护的人工及材料、设备等费用,最后在持续养护方面,尤其是少雨干旱的北方地区,养护(浇水、修建、病虫害防治等)频率的减少也会降低养护成本,因此,从苗木运输、栽植及养护方面,应用乡土植物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6]。

2.4 区域文化突出

乡土植物本身也代表了地区的特征文化。乡土植物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在城市园林建设活动中,通过应用乡土植物与本地历史文化相融合,可以宣传本地的文化特点,提升群众对当地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提高城市品牌效应,进而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7]。

2.5 固碳减排能力强

景观绿地在美化城市的同时,植物也能起到固碳释氧、吸收有害气体的功能,不同植物的固碳能力差异显著[8],而乡土植物相对于外来植物,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且后期养护工作中,可以减少能源的投入及碳排放,具有较高的固碳和减排效果[9]。

3 乡土植物选择与配置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近自然园林工作中的基础,乡土植物要在近自然园林建设中发挥价值,必须有一套科学系统实用性强的流程与技术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导向下,集成乡土植物开发利用技术,将在近自然园林营建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1 乡土植物选择原则

3.1.1 适地适树

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在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首先考虑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实现园林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而且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本地植物进行规划设计也可以有效提升栽植成活率,较少后期病虫害发声,降低后期用于养护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10]。

3.1.2 景观效果

景观效果是营造园林绿地的重要设计要素,遵循生态学、文化艺术、实用性等原则[11],植物的选择要综合运用植物的季相、色相等规律,突出特征及地域独特风格,再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变化规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营造“观花、观果、观色、观姿”的四季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使其景观效果最大化。

3.1.3 地方特色

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可以通过植物的选择应用充分体现,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在实现其生态、景观效益的同时,又能突出和传播地方文化。

3.2 乡土植物配置

3.2.1 丰富植物种类

在营造近自然园林规划设计时,应丰富乡土植物种类,不同植物间相互作用,加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关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种之间实现关系互补[12],增强物种多样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稳定性,形成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

3.2.2 增强植物层次性

不同植物对群落空间的利用有显著的差异,在有限的绿地空间内,合理布局景观绿地的上中下层次的植物配置结构,从群落内层到外层,合理利用绿地立体和平面空间的结构,根据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喜光程度、光合特性,使群落结构乔灌草层次分明,固态能力强,如图1 所示。

图1 不同层次植物配置

3.2.3 色彩及季相配置

选择合适的乡土植物后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考虑群落的色彩和季相配置,根据乡土植物的高度、叶花果色期及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等进行协调搭配,突出乡土植物特点。同时,还应考虑到当地的道路、水系、地形等自然条件,合理配置,营造出景观效果最大化的植物群落[13]。

3.2.4 原有植物资源利用

当地自然生长的植物资源对当地的气候适应性更强,对现有景观植物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对大径级树木的利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绿化成本和后期养护成本,符合节水型园林和低碳园林的开发理念。

4 乡土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建设追求速度及景观效果盲目引种,景观同质化、反自然化、综合效益差、难养护等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资源,营建区域特色的近自然园林是景观营建迈向新台阶的重要策略。开发与利用乡土植物,集成应用关键技术,营建区域特色、独特文化内涵的人文园林景观,实现园林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关系着地区生态的稳定与平衡,但是在近自然园林营造过程中对乡土植物的应用还存在着问题。

(1)保护措施不足。由于乡土植物在中国因其适应性强、分布较为广泛,多为自然条件繁殖,管理粗放,没有引起地方主管部门保护和重视,且由于农民扩大耕地及其他人为活动中忽视对乡土植物保护,导致其数量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2)开发程度小,盲目引种,复制其他园林景观是影响乡土植物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设计工作者在规划设计时过度关注短期的景观观赏性,忽略了乡土植物的应用及生态稳定性,导致乡土植物开发力度小。

(3)苗木数量不足,保护措施不到位和开发程度小,直接导致了用于景观绿地建设的乡土植物苗木数量不足,根据市场化规律,苗木工作者及育苗工厂会根据炙手可热的苗木种类进行研究和培育,而忽略了对乡土植物育种工作。所以,我国乡土植物资源还多处于自然繁殖状态,当设计者对乡土植物提出需求时,没有足够的苗木资源也会限制乡土植物的广泛应用。

5 结语

近自然园林的概念提出由来已久,保护原有植被,合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营建近自然园林理念渐渐深入人心,但乡土苗木栽培扩繁研究较局限,产业化利用技术不成体系,多种植物组合模拟自然群落的实践经验尚浅。在近自然园林营造前,应建立相关乡土植物资源培育、栽培、养护等相关技术标准,为设计工作者应用乡土植物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同时号召有关部门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改良乡土植物资源,加大对以乡土植物绿化的宣传工作。

(1)建立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优质的乡土植物资源,然后开展繁殖,培育一批高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资源。

(2)重视乡土植物品种选育以及彩叶树种选择,保证乡土植物叶、花、果、姿观赏效果及季相变化的和谐搭配,主动引起设计者关注,提高乡土植物在设计中的应用频次。

(3)重视乡土植物苗木培育技术以及养护技术研究,使养护管理工作有相关专业技术支撑,为乡土植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开展不同乡土植物自然群落模拟试验以及生态景观效益评价工作,为乡土植物在近自然园林中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绿地乡土苗木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苗木供求信息
乡土中国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最新苗木行情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