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022-12-19彭薇淇
彭薇淇
(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广东 广州 510500)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主要是由胃食管反流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灼热、反酸、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常因食管敏感性增加及精神因素等引起[1]。目前,临床上常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其中西沙比利是一种促胃肠道动力药,可加强并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滞留与反流;艾司奥美拉唑是抑制胃酸分泌的一类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使血小板维持凝聚状态,利于减少胃内出血的概率,但用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结合安全有效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荜铃胃痛颗粒具有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慢性胃炎、胃脘痛等,治疗效果确切且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2]。本研究旨在探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NERD对相关性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NER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5~79岁,平均(51.12±2.32)岁;病程10个月~10年,平均(5.82±2.23)年。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5~80岁,平均(51.72±2.44)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5.81±2.24)年。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5]中的关于气滞血瘀型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年龄大于35岁者;(3)患者及家属之情同意者;(4)患者自愿加入且全程可检测到者等。
1.4 排除标准
(1)药物过敏者;(2)拒绝配合者;(3)合并病变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5)患有精神类疾病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6380,规格:40 mg)治疗,20 mg/次,1次/d;西沙比利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45,规格:5 mg)治疗,5 mg/次,3次/d。
观察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其中荜铃胃痛颗粒(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0069,规格:5 mg)治疗,5 mg/d,3次/d;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用药方式及剂量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28 d。
1.6 观察指标
(1)整体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胸痛、反酸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胸痛、反酸缓解;无效:病情加重[4]。
(2)中医证候积分[5]:记录治疗前后烧心、反酸、胸痛、反食等症状的变化程度。
(3)炎症因子水平: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用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
(4)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头疼及眩晕、肝肾功能损害等。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整体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整体疗效比较[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炎症因子水平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分)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2例腹泻、3例头疼、眩晕、2例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1例腹泻、0例头疼、眩晕、0例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两组数据对比(χ2=4.89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NERD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患者烧心等不适症状,但不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的疾病。由于抗反流屏障的结构受损、功能异常、一过性松弛等原因,使屏障无法正常抵御胃十二指肠反流液进入食管,从而引起本病的发生。临床表现包括反流、烧心、胸痛、上腹不适、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异物感、牙侵蚀症等。治疗上主要通过生活调理及药物治疗。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症状可以缓解,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但不接受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症状可能会加重、发生次数增加,对患者饮食、睡眠、工作、交友、心理方面产生影响,降低生活质量[5-6]。反流、烧心,胸痛等症状是NERD典型特点,对患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发病分布呈现出男性多发于女性的趋势,且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我国NERD患者也因其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而呈现出一个逐渐增多的状态,严重影响大患者的生命安全[7]。以往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其具有保护患者食管粘膜的作用,但有研究指出,两者联合使用极易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及胃肠道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临床普遍接受度降低,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遵循医嘱的依从性。故有学者明确指出,积极的需要寻找安全性较高且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是目前临床上甚至是医学界需要不断研究的热门课题[8]。
荜铃胃痛颗粒其中酒大黄具有泻下通便、清胃肠实热的作用,荜澄茄可以温中散寒,醋延胡索行气止痛,可以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各种疼痛;上述药物合用具有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的作用与功效[9]。荜铃胃痛颗粒具有抑制动物胃酸的分泌,并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抑菌等药效[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整体疗效较高,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率较低,这提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可提高气滞血瘀型NERD患者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刁凌云等[12]人的研究报道中指出,观察组患者治疗28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较对照组的76.67%增加;治疗28 d后症状积分变化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与其较为一致。IL-17可激活多种炎性炎性因子间的反应,导致炎症发生;IL-23对分泌IL-17有辅助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IL-17、IL-23水平较低,这提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气可降低滞血瘀型NERD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NERD中的艾司奥美拉唑具有较强效抑酸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机体内产生血管扩张的物质,使得患者的门静脉、曲张静脉血流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改善患者机体内的胃酸分泌,有效的平衡患者胃内部环境的作用,但单一应用效果并不显著;而荜铃胃痛颗粒具有行气活血、清热散寒、制酸止痛等方面作用,同时还具有抑菌、止痛、抗炎、抑制胃酸分泌等多种药效,两者合用协同发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抑制细菌水平上升的作用[13-15]。
综上,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可提高气滞血瘀型N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但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本研究所选择样本量较小,未进行大样本研究;(2)本研究所选择样本均来自我院的单一科室,未进行多中心点的实验研究;(3)本研究所选样本人员均经过家属同意才可以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时间间隔较短,未进行多时间段的实验研究,故需要后续学者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及较长的时间跨度或者多时间段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