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融合之美,展现文化自信
——创新性电视文化节目的美学追求

2022-12-19曾学远

声屏世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文化

□ 曾学远

创新性文化节目的体裁特点和思维根源

2022年央视春晚,一个名为《只此青绿》的舞蹈节目惊艳世界。这个节目以动感的舞蹈演绎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静态的青绿山水画变身古装女子的曼妙舞姿,在立体空间里伴随音乐,舒卷青绿长袖,起伏青峰高髻,带给人们极具东方特色的美感。在这里,人模仿自然,将书画与舞蹈相结合,由静而动,由实入虚。多种美的元素和体裁融为一体,达成了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绝美之作。

实际上,近年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视节目——河南卫视“奇妙夜”系列,央视《国家宝藏·展演季》《典籍里的中国》《书简阅中国》《中国诗词大会》《衣尚中国》《经典咏流传》,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最美中轴线》,浙江卫视《还有诗和远方》,上海东方卫视《斯文江南》《文明探源看东方·何以中国》等——正不断通过多元素多体裁的相互借鉴融合,开拓创新,日益呈现出独具东方韵味、中国风范的融合之美。

这些节目有个共同点,即整体上兼容了多种体裁样式,很难按传统体裁归类,像《国家宝藏·展演季》《典籍里的中国》《衣尚中国》等,看起来像综艺节目,里面却有整段整段的戏剧表演,以及新闻纪实访谈和专家教学环节;《经典咏流传》《斯文江南》偏文艺类型,《中国诗词大会》偏游戏竞技类,可前者有不少关于经典传唱人或江南地区文化特产的新闻性采访,后者加入了大量的专家讲授汉字知识的教学段落;《书简阅中国》仿佛是纪录片,主要叙事方式却是演员表演再现;《上新了·故宫》《最美中轴线》《还有诗和远方》类似真人秀,却又像是旅游、文物考古纪实片,后两部片尾还变成了歌唱类文艺节目。

即使是这些节目中的单个歌舞表演片段,也和传统歌舞不一样,有很强的指向性,是为演绎某个特定的文化对象而作,离开了这个特定对象,观众很难准确理解表演的含义,像《只此青绿》就是这样。由此也创造出了一些新奇的词语,如“演读”(《斯文江南》)、“典读”(《典籍里的中国》)、“传唱”(《经典咏流传》)、“展演”(《国家宝藏·展演季》)和“唱演”(《国家宝藏.展演季》《经典咏流传》)等,这些词语所指的表达方式无不具有跨界性,是运用歌舞、戏剧、朗诵等多种手段,对特定文化对象所进行的量身定制的演绎。尽管如此,或者说恰恰因为如此,这些“四不像”的节目在屏幕上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为了表述方便,笔者在这里称其为创新性文化节目。进一步探究这些节目的创新动力,换言之,让节目创作者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根源正在于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融合特点。

国学大师季羡林指出:区别于西方文化“分析”的特点,“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是一分为二,东方是合二为一”。[1]这种“综合”“合二为一”的文化特征,拿美学家李泽厚的话说,就是更欣赏和满足于“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追求和获得某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2]而究其根本,还在于中国传统人生观念和生活信仰更注重世间的快乐和实用,没有西方文化的所谓“原罪”“罪感”,主观心理上追求“天人合一”,相信“万物皆备于我”。[3]这种文化心理天生具有乐观的包容性,能够鲜有阻碍地兼容并蓄,求同存异,达到“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的整体和直观把握。近年来涌现的创新性电视文化节目,正是沿着这种思维途径,打破各种边界,融汇百家,纵横时空,显示出中国文化活跃的创造力和绚烂多彩的美。

多时空多舞台多角色的融合之美

首先,在这些创新性文化节目中舞台的边界变得模糊,不复局限于固定的时空和专业的场地,而是常常在历史和现实、文物和真人、纪实和虚构、旅游和歌舞,甚至考古体验、产品研发和艺术创作之间转换,似乎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来一出紧扣主题的文物展演、文化探寻之戏。

在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夜》里,唐俑歌伎不只在博物馆玻璃柜里展出,而是复活过来,在博物馆展厅与保安捉迷藏,赶赴洛阳应天门元宵盛会。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则是主持人直接西装革履回到古代,与典籍的作者老子、孙武等相见,构成古今对话,借典籍作者的亲口讲述与表演,直观呈现典籍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价值;在其中的《孙子兵法》一节中,甚至同时出现了1972年考古人员研究整理银雀山汉墓竹简《兵法》和主持人解读《兵法》,以及司马迁出场讲述两位写过《兵法》的“孙子”三个场景,时空界限被打破,想象丰富,颇有穿越感和玄幻色彩。浙江卫视《还有诗和远方》和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最美中轴线》打破的是空间界限,似乎整个杭州城或整座故宫都是明星嘉宾们演绎的舞台,而旅游、考古体验同时也可以是为歌舞创作、文创产品研发进行素材积累的过程,在这里嘉宾身份多样,融游客、考古实习生、歌舞演员、产品研发员甚至古代文人雅士为一体,所演绎的剧本或承担的任务不单一,给人以无处不能演,无事不成戏,处处都能美给你看的感受。

多时空多舞台多角色相融合的境界,体现了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空间意识,沉浸其中,犹如欣赏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画长卷,我们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着上下四方,一目千里”,[4]所谓“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之一)。按照美学大师宗白华的观点,这种空间意识不像西洋画以几何学的机械透视法表达,而是“由‘似离而合’的方法视空间如一有机统一的生命境界”;它是诗意的和创造性的,渗透了时间的节律,须由音乐舞蹈体验得来,而不能用几何、三角测量。[5]于是我们看见,正是源于诗意化和渗透了时间节律的空间意识,创新性文化节目突破了固定的舞台,只按照表达的需要将各种时空融汇,让今人穿越,文物复活,舞台无限,角色任务自在多变。由此而展现的文化探寻之旅迥异于传统文化节目的套路,能够大大释放观众的耳目感官与拟态体验,有如跃入一个自由宽广的世界,纵览古今驰骋天地,获得很大的审美愉悦。

物我、主客交融之美

将创作者或表演者的情感意志投射到物体上,或者与客体对象(所演角色)相互对照、感应,能够达成主客体交融之美,而这正切合了“美”的最本质形态,即通过人的本质(主体)的对象化和自然(客体,表现对象)的人化,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真与善的统一。

在央视《国家宝藏·展演季》先导片中,宝藏联络员为给将要举行的“国家宝藏”文物特展制作“宝证”赶赴云南,让一群当地少数民族乐手展示本民族引以为傲的乐器,引出被选定为“宝证”的彝族木制月琴及其制作工艺。独特的乐器在“宝证”寻觅和乐手表演、畅谈、篝火晚会等过程中,与主体的人充分融合,和谐一体,成了投映着民族文化、乐手情感的美物。

上海东方卫视《文明探源看东方·何以中国》则通过现场直播,让文物以开放的姿态直面观众,人们可以一边欣赏文物,一边沉浸式观看考古人员发掘和修复文物的场景,这种人与物、人与人的动感交流,符合了“文明探源”宗旨,充满发现的乐趣和美感。创作者或表演者与所演角色的相互融合是个更为复杂的过程,但也恰恰是这些创新性文化节目最富新意的亮点之一。《典籍里的中国》为此专门设置了“典读会”环节,主创人员抒发自己阅读相应典籍的个人感受,交流对即将开演的典籍剧的创作构思等,期间还诵读典籍里的核心语句,这个过程让主演充分酝酿情绪,进入角色;而当身穿现代服装的主演从镜子里照出古装角色影像,镜里镜外互相打量、致意时,节目被赋予了古今相通、主客相融的寓意,颇具魔幻般的美感,令人眼前一亮。

在上海东方卫视《斯文江南》中,“典读会”换成了很特别的“演读”环节,演员饰演古代文学家,一边吟诵其与江南有关的经典诗文,一边在设计简约、颇带象征意味的舞台上动情表演。如印小天扮演醉酒的李白,口中不断吟诵李白诗句,伴以狂笑和狂舞。期间,印小天还分身为中年和晚年两个李白(后期制作效果),隔时空对话,道尽命运的起伏和人世的沧桑。

这种创新的“演读”一改过去常见的朗诵样式,也不是那种专注人物故事经历无法展现原作全貌的戏剧表演,而是将朗诵与表演相结合,通过演员扮演作者、诵读作品让身心全方位贴近作者,沉浸于作品意境,达到演员主体与角色客体充分融合,主体对象化和客体(作者作品)人化的鲜活境界。主体对象化和客体人化的融合之美,按照美学家朱光潜的论述,包含了“移情”的过程,即“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6]于是,物我交融,人和山水、和乐器、和李白诗句同律共振,产生客体对象人化的美感。而当人们“再把它(反映在心中的美)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时,[7]人的本质(主体)得以对象化,创造出烙印着人的情绪意志的事物或作品,带给受众美的享受。

这样的“移情”之美富于中国特色,实际上和“因物喻志”“托物寓情”的比兴手法相通,早在《诗经》、楚辞、汉赋里就被广泛运用,之后的唐诗宋词更加常见,像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李清照“遍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寻寻觅觅》)等,都是“移情”的不朽之作。

创新性文化节目大胆借鉴了这种手法,以身体力行的演绎,打破物我、主客界限,赋予宝物以情感和生命,让古人、经典在既古典又充满现代感的光影舞乐中情绪饱满地活现,营造出中国风味的“移情”之美。就如同本文开头论及的《只此青绿》,舞蹈演员将曼妙身姿“移情”于名画中的青绿山水,让人们感悟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妙境。

动静结合之美

近年来涌现的创新性文化节目整体上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都致力于以动态的戏剧、唱演、演读、旅游、体验、研发等形式,推介、传扬静态的传统文化,一如《国家宝藏·展演季》的口号“让国宝活起来”。不仅如此,在一些具体的场景设计上,动静结合的运用也令节目颇具匠心和想象力,给人以奇巧新鲜的美感。

在河南卫视“奇妙夜”系列第一期《唐宫夜宴》中,玻璃展柜里的唐俑歌伎复活为古装舞蹈演员,在各种场景里舞蹈穿行,十分唯美可爱。到了第二期《元宵奇妙夜》,不仅唐俑歌伎由静而动,唐三彩、西域人偶俑乃至武则天除罪金简、石刻星象图等文物也跟着活动起来,参加元宵狂欢。动静结合的手法在这里用到极致,博物馆恍如迪士尼乐园,遥远冷硬的文物一下子变得亲切美好,富有人性,给人以充满童趣的调皮感。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则让三千年前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开口说话,向演播室里的参赛选手做自我介绍。同时,刻在青铜器里面的铭文升起,亮出其中“宅兹中国”四字,给选手们出题。《书简阅中国》片头采用动漫手法,将古代书简组成马儿造型驰过原野,变成鱼儿游过河流,化为鸿雁飞越沙漠,画面言简意赅,极富象征意味;说到古代驿传制度,魏晋《驿使图》上的古人复活过来,亲身演示当年的驿传速度,直观明了,十分灵动。当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的体验嘉宾来到坤宁宫冬暖阁皇帝大婚的洞房,听工作人员讲解光绪帝大婚程序时,表现当时场景的《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浮现,上面的人物列队而行,俨然婚礼正在热闹进行中;说到皇帝皇后在洞房举行合卺礼时,冬暖阁洞房的实景上动漫影像的帝后映现,互相举杯行礼。

静态的文物景观、消逝的古代婚俗经过电脑特效处理,化静为动,演示其风姿仪态,让人感悟这些文化传统并没有走远,它们正以古今融合、新意盎然的方式,活跃于当下,传续于后人。

动静结合之美同样富于中国特色。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一书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被当作宇宙(太极)生成和变化的根本依据。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进一步提出“动静互待”“动静互涵”“动静无端”的观点,主张辩证地认识“动与静”。在历代诗文中,动静结合的意境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如南北朝诗人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唐代诗人王维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等。创新性文化节目无疑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思维,体现出辩证、互融的美学观,以此创造出的充满中国风味的美境,令人击节称赏,流连沉醉。

虚实相生之美

当京剧名家王佩瑜和虚拟歌手洛天依同台唱演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经典咏流传》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嘉宾和观众为这个高科技合成的虚拟演员能像真人一样,在舞台中央载歌载舞而惊叹不已。虚实相生的场景产生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实体的王佩瑜以优美的歌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韵律;虚拟的古装演员舒卷长袖,演绎词中“起舞弄清影”的意境,令人遐想联翩。一实一虚相映成趣。

虚实相生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美学追求。对此,老子以器具作比:三十根辐条的“有”和中间装车轴的“空”相互作用,才成就了能开动的车;泥土烧成的器皿因为当中是空的,才能放东西;开窗造屋,当中是空的,才能住人(《道德经·第十一章》)。这个道理运用到艺术领域,就是北宋诗评家严羽所说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沧浪诗话·诗辩》)的空灵之美,是清代书画家笪重光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筌》)的无穷韵味,是苏轼赞赏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象”(《送参寥师》)的充盈圆满。创新性文化节目以别开生面的手法,从唱演组合到评论点睛到主题延伸,都体现出这种虚实相生、余音袅袅的美境。

《衣尚中国》的主持人开篇就点明这个展示中国服饰之美的节目要“让中国美给你看”,而在介绍锦绣服饰时更反复强调“锦绣”的引申含义,称其“可赋诗书,喻古今,赞中华”“锦绣代表中华”,美好的事物都可以用“锦绣”来表达,而服饰之美“不仅是装饰更是审美,是中华大地永续发展的根基”等。这种表达由实到虚,从眼前华美灿烂的锦绣服饰,洞见了更为深广的意蕴,让人观之豁然开朗,不仅获得了关于服饰和词语的知识,更增添了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书简阅中国》则通过一字一句解读两千年前秦军士兵黑夫和惊写在木椟上从军营寄给家人的信,判断“黑夫应该是一个面色黝黑的小伙子,惊很可能是个大嗓门,风风火火”,而后感叹:“这些统一了天下的普通士兵,历史从未记载他们的名字”,而“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缔造了大一统的中国。”从眼前可见的古老木椟到写信者早已消失的容貌性情,再到他们曾经参与完成的统一大业,虚实相生的表述层层拓展节目境界,产生了让人遐想无限的弦外之音,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在《国家宝藏·展演季》里,当点评专家从眼前聂耳用过的小提琴,谈及聂耳短暂辉煌的创作生涯时,很动情地提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帆板比赛就在他当年的溺亡地日本神奈川县江之岛举行,中国选手卢云秀夺得了金牌,八十六年后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在那里奏响,告慰人心,而当年由他的歌曲激起的民族自救巨浪,今天正化作民族复兴的洪流。一把特别的小提琴引出催人泪下的情节和令人感奋的主题,节目在此虚实得宜,情感饱满,境界高远,恰如清代诗评家赵执信所说的,由云端里的一鳞一爪,而悟见磅礴大气的神龙。

市场反响和文化自信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国特色之美的同时,创新性文化节目也收获了可圈可点的市场反响,其中不乏现象级案例。《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2020年1月28日的节目跻身当年全国109个样本城市所有节目收视率前30位,并高居专题类节目收视率第一;[8]《唐宫夜宴》一经播出火爆“出圈”,短短一周单个视频在微博有累计1000万观看量,相关话题阅读量近亿次,[9]到当年4月“唐宫夜宴”商标被疯狂抢注400多个,以至于表演单位郑州歌舞剧院不得不准备申诉,[10]可见其巨大的市场价值。《只此青绿》在上央视春晚之前已经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并在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演出50余场,所到之处一票难求,[11]同时还在《国家宝藏·展演季》里露面,最终携旺盛人气登上春晚舞台,红遍全国。

不仅当期节目产生巨大反响,这些节目还显示了绵延不尽、持续攀升的热力,《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举办第1季以来,每年都推出,2022年已经举办到第7季。《唐宫夜宴》“出圈”后,河南卫视一发不可收拾,连续推出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一系列文物复活穿越的节目,形成独特的电视文化现象。《只此青绿》2022年3月开启第二轮巡演,已确定在海口、成都、杭州、广州、合肥等近40个城市演出120余场,影响广及海内外。[12]而《经典咏流传》《上新了·故宫》从2018年到2021年已经连续举办了4季;距第1季时隔半年,《最美中轴线》2022年3月又计划推出第2季;《典籍里的中国》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举办两季;《还有诗和远方》2020年和2021年也连续办了两季;《国家宝藏》从2017年底第一季起,3年间推出了3季,到2021年第4季更别出心裁,以“展演”的形式上线。持续热度来自这类文化节目及其传递的价值的恒久生命力,并且已然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以及一种文化创新的趋势。

文化的事不是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

近年来涌现的创新性文化节目可谓响应了总书记的殷殷期盼,无论是节目的内容还是样式,都闪烁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光华,极具文化辨识度,彰显了创作者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自信;通过现代化手段,多元素多体裁借鉴融合。这些节目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给我们带来美的惊喜与享受,激起海内外华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创新性文化节目在树立全民文化自信和推动文化繁荣昌盛的道路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