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次考试(节选)

2022-12-18何为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2年48期
关键词:姊姊里弄弄堂

何为

第一次考试时,陈伊玲以她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理解惊动四座,连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都不由颔首表示赞许;然而第二次考试时,陈伊玲的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前后判若两人。这是怎么回事?

名作鉴赏

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了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第一栏上,他用红铅笔划了一条粗线。表格上的那张报名照片是一张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像是在提醒那位有名的声学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这张简单的表格上所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其一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才可能从此就被埋没。而作为一个以培养学生为责任的音乐教授,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

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的地址,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

那弄堂里有些墙垣都已倾塌,烧焦的栋梁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枯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灾区的瓦砾场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

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屋的楼窗上,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叫着:

“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的样子。苏林教授不禁为之微笑,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正在若有其事地学着他姊姊练声的姿势呢。

从孩子口里知道:他的姊姊是个转业军人,刚從文工团回来不久,到上海后就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一个积极而热心的人,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错!还是在两三天前,这里附近因为台风袭击而造成电线走火,好多人家遭受损失,一时无家可归,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有睡,终于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去复试的日子,她说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这就是全部经过。

“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不,只要告诉你姊姊:她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她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不是吗?我几乎犯了一个错误!”

苏林教授自言自语地说着,没有顾到孩子站在面前睁着一双惊异的眼睛,就急忙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改动)

品读

在作者笔下,苏林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陈伊玲在第一次考试中的表现,令他表示赞许;陈伊玲第二次考试失败后,他“大为生气”,但也深知“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作为一个以培养学生为责任的音乐教授,他不愿“她的天才可能从此就被埋没”,故而亲自到陈伊玲家去探访,最终得知真相。“走得很快”这一动作,流露出苏林教授的激动与欣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为自己终于没有埋没人才而庆幸的心理。

猜你喜欢

姊姊里弄弄堂
“弄堂”一词的由来
弄堂里
多元与包容
——上海里弄居住功能更新方式探索
多元与包容
上海里弄认同的多层线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下回就轮到我了
弄堂
弄堂记忆
景德镇的里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