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现状及其教育作用发生机制*

2022-12-18曼彭蝶飞

学前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出游家庭旅游

张 曼彭蝶飞

(1长沙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长沙 410100;2长沙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长沙 410100)

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使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与学习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模式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它不仅将“游”视为“学”的手段,还将“游”作为实现个人求知修身的一种基本活动。[1][2]在全过程育人和终身学习思想的影响下,旅游成了拓展儿童视野和认知、发展儿童社会性、陶冶儿童性情的重要手段。[3][4][5]近年来各种旅游研学活动蓬勃发展。[6][7]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不仅涉及亲子关系的建构与调适,而且与家长的儿童发展理念、教育引导能力等密切相关。[8][9]目前对儿童参与家庭旅游的过程还缺乏系统的探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揭示儿童参与家庭旅游的现状及其教育作用发生的机制。

一、当前城市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的基本状况

与传统简单的增长见识不同,倡导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更多是基于促进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基本品质和综合素养为目的。[10][11]为了解当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的实际情况是否秉持和实现了这一基本价值诉求,本研究对来自某市8所幼儿园的86名儿童的家长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然后遵循扎根理论的要求对访谈资料进行了三级编码。结果发现,当前城市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的现实状况可以从出游前的参与动机、出游中的参与行为、出游后的参与反馈三个方面来描述。

家长一致认为,由于学前儿童的活动自我规划意识与能力发展有限,以儿童为中心或者以发展儿童为目的的家庭旅游更多是一种源于家长希望儿童从旅游中获益、经由家长过程引导、终于儿童自我反馈的儿童发展模式,其关键在于家长秉持什么理念来发起和组织此类旅游活动。这使得城市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给予儿童何种水平的主体性地位,以及为实现这种主体性地位而对儿童的放权和支持水平。因此,由出游前的动机、出游中的行为以及出游后的反馈构成的儿童旅游学习模式在本质上是以家长为决策和实施的主体。

出游前儿童的参与动机主要取决于家长的认知以及儿童参与出游决策的水平。在家长认知方面,家长组织家庭旅游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让儿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以及发展社会交往、自我规划等能力。例如,很多家长在访谈中提到希望通过家庭旅游让儿童认识各种动植物,通过观看地图以及实地考察获得地理知识,通过观看表演以了解地方风土风情和人文历史,通过与人交往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等。可见,教育儿童已经成为家长组织家庭旅游的重要动机。[12]让儿童参与旅游决策是激发其旅游动机的重要方式。基于对儿童认知和行为能力的了解,多数接受访谈的家长认为学前儿童年龄太小,还无法设立有效的旅游目标以及规划旅游的过程,因而让儿童参与旅游决策的意义不大。不过,也有少数家长将旅游决策视为教育行为发生的起点,会在主动了解儿童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与儿童协商的方式引导儿童参与决策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表达自己对儿童参与家庭旅游的期望,同时自然地渗透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这体现了部分家长对家庭旅游的工具化价值的认可。

相比出游前的决策,儿童在出游过程中的行为参与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主体性。旅游的过程是一个新事物、新信息不断涌入的过程,学前儿童会对这些新鲜事物保持一种好奇感,会总是试图去触碰和了解这些新鲜事物。此时,家长通常也会给予儿童更大的活动自主权,如让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会在儿童提出问题时给予耐心解答,并引导他们进一步去分析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或鼓励儿童去积极主动地体验各种旅游活动。家庭旅游区别于其他形式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亲子关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家庭旅游的儿童发展和教育功能,家长会有意识地选择家长与儿童能共同参与的项目,或者鼓励儿童积极与他人开展各种社交活动,家长在旁提供心理和行为上的支持。出游中城市学前儿童的行为参与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而表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然而也正是这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为城市学前儿童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在旅游过程中,家长也表示会尽可能地尊重儿童的选择。

出游后城市学前儿童的参与反馈重在反映儿童的旅游收获。与专门的旅行研学活动不同,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家长很少为家庭旅游设置清晰且硬性的考核目标。具体来看,在旅游活动完成后,多数家长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与儿童就整体的心理感受、饮食、天气以及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交流,以判断儿童在旅游过程中的收获。除了儿童在思想、情感、认知、行为以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之外,多数家长也重视家庭旅游过程中亲子关系的发展,重视儿童在亲子依恋关系方面的反馈。总体而言,城市学前儿童对家庭旅游的参与反馈主要采取的是个体体验表达的方式,家长对儿童的反馈没有强制性要求,甚至有些家长只将重心放在旅游的过程上,至于儿童获得了什么收获和发展,并不十分在意。

二、家庭旅游教育作用发生的机制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城市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是一个以儿童发展为目的、以家长规划为主导,支持儿童自主认识新事物、拓展经验范畴和提升思想认知及各项能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实践教育活动。[13]具体来说,家庭旅游教育作用的发生是在家长教育动机的驱动下,以相应的时空环境为场域,以各种事件为活动对象,经由学前儿童的自主活动、内在加工以及成人的引导和支持来实现的,是一个由目标驱动、时空环境、旅游事件和主体关系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行为交互系统。

首先,促进儿童发展的旅游动机确立了家庭旅游的目的,体现了家长对儿童主体地位的重视。家庭旅游是在家长教育儿童这一动机的驱动下发生的。围绕促进儿童发展这一目的,家长在设计和规划旅游活动时会注意以儿童为中心,如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物质条件准备、心理氛围营造等方面都会考虑儿童的需要。也正因为家庭旅游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所以家长更愿意成为儿童自主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和辅助者,即使在儿童能力尚不能触及的领域,家长所做的工作也主要是引导儿童在旅游中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准备。当儿童在心智、经验和能力等各方面可以进行旅游的自我规划时,家长更是会进一步将这一包含发展契机的环节交还给儿童。

其次,家庭旅游时空的变化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各种事件及实践对象,促使儿童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不断内化经验和发展能力。家庭旅游的儿童发展功能是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实现的,且它必须借助各种关键的旅游事件,而这些事件是依托具体的时空环境的,它们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儿童所联想甚至幻想的。借助旅游过程中各种关键事件提供的信息,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将各种新事物纳入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体系,并不断调整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14]各种事件的教育意义也并非全部是自然发生的,当学前儿童无法以已有的经验去理解活动对象时,他们就需要将互动的对象转向家长或者其他发展水平高于自己的人。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与互动是家庭旅游教育意义发生的核心环节,家长应支持学前儿童不断努力解决在此过程中遭遇的各种认知冲突,促进儿童认知与能力的发展。

最后,家长的活动授权以及目的性引导进一步强化了儿童发展的自我意识性与规划性。在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三个环节,学前儿童的参与水平是不同的。在家长活动授权水平高的环节,学前儿童的参与水平就高一些。家长的活动授权可以强化学前儿童的责任意识和问题意识。当家长将问题抛给他们时,学前儿童需要将家长的要求及自身的内在需要转化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因此,经由对旅游活动的参与以及旅游结束后家长有目的地引导交流,学前儿童可以在自我意识、认知能力、社会交往、亲子关系等方面获得发展。

三、提升城市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质量的建议

旅游是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开拓儿童视野、发展儿童经验和提升儿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社会交往日趋频繁和重要的当下社会,以更开阔的思维去看待世界,可以更好地夯实个体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国城市家庭已经形成通过旅游开展学前儿童教育的风尚,但是受制于家长认识水平以及能力准备的不足,学前儿童参与家庭旅游还存在很多不足,其教育质量有待提升。

第一,家长应重视儿童对家庭旅游的参与权。学前儿童对家庭旅游的参与不仅限于旅游的过程,而是应该涵盖从旅游决策到旅游反馈的全过程。家长应该在旅游决策阶段就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规划能力,让他们参与选择和确定旅游的时间、目的地、行程安排以及具体的旅游活动,以提升儿童在家庭旅游中的主体地位。[15]

第二,家长应策划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旅游活动。以儿童发展为目的的家庭旅游不应该为学前儿童设置刚性的目标,而是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他们对旅游的过程参与上,要在把握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契合他们的兴趣,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进行积极地体验,让他们的个性化活动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第三,家长应鼓励学前儿童在游玩结束后进行积极的反馈。旅游结束后让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使儿童将前一阶段的旅游经验有意识地内化为自身认识的一部分。家长引导儿童进行自我反馈的方式有多种,既可以是提问式的,也可以是情景再现式的,还可以是游戏式的。总而言之,家长引导儿童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语言、图画等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进一步提升家庭旅游的儿童发展效果。

猜你喜欢

出游家庭旅游
你出游,我出油
未来出游大作战
家庭“煮”夫
假期带娃出游防走失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