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转型分析

2022-12-1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主播广播电视受众

赵 臻

(作者单位:山东平邑县融媒体中心)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媒体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为人民群众接收新闻拓宽了渠道和路径,也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受众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失去了发展的动力。面对这种情况,要想使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竞争力,新闻编辑作为关键角色,需要不断创新,积极实现自身的转型,如此才能有效推进广播电视媒体向时代靠拢,使其契合新时代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有力推动其深层次发展。

1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当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着挑战,部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逐年下降,广播电视台经营困难,呈现出夹缝中求生存的窘境。此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作为节目制作的重要角色必须作出改变,主动融入新媒体环境中,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目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首先,新闻编辑的主导权不断被削弱。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把关者,即通过对各种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审核,将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呈现给受众。然而,随着各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信息把关过程中的主导权正在被削弱。例如,民众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拍摄图片、整理信息,并跳过专业的审核环节发布信息,将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呈现给受众。此种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再是唯一的新闻发布者,其对新闻质量的把控力逐渐下降,从而导致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影响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其次,受众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与传统媒体环境下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情况不同,当前受众在新闻报道与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多屏接收信息已经成为受众的主要阅读习惯,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也为受众的角色转变创造了条件。在这一情况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受限于单一的媒体传播,无法有效打破多种媒介的壁垒,因而难以实现自身的转型,从而脱离了与受众的联系,影响了新闻编辑效果[1]。

再次,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发生了大的变化。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新闻编辑方面有着严格的流程,即制定方针、决定节目的类型和方案、组织协调报道、安排节目时间、加工内容、审核节目、最终传输,虽然这样的流程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流程不断被优化,新闻制作的周期不断被压缩,可以保证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在这样的变化中,部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难以及时对传统流程作出调整,导致错失新闻热点,影响了新闻的传播力。

最后,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受到了挑战,部分编辑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及时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对于新闻内容的创新难以满足当前受众的需求,导致自身难以突破传统的局限,影响了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

2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策略

2.1 重新定位编辑角色以适应媒体环境

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媒介形式开始从组织架构、资金、技术、内容等多方面探索融合道路,推动了媒体资源的全面整合与重新配置,新闻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的采编制作播出是在相对闭环的情况下进行的,新闻编辑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的筛选与过滤,而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生产是相对比较开放的,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主动选择新闻、接收新闻并评价新闻,提升了用户的收视体验,对新闻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其角色定位自然也要发生变化。

例如,短视频是当前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央视将《新闻联播》的内容制作成短小精悍、内容生动的短视频新闻,并利用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根据《主播说联播》节目的特点可以发现,新闻编辑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传统电视新闻编辑不同,在短视频平台推广的《主播说联播》节目中,新闻编辑不仅要做好信息的把关人,还需要做好信息的整理者,即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与受众互动,重视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并通过新闻内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因此,新闻编辑不仅要完善新闻稿件,还要做好新闻策划,在制作短视频新闻时要对新闻语言进行锤炼,并要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策划,即在呈现新闻事件的同时,还要传播主流价值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另外,新闻编辑应做好平台的运营者,即利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新闻推广,联合微信、微博等渠道打造热点,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而言,其只有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并采编制作出受众喜爱的新闻作品,才能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身的转型。因此,新闻编辑应当把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借助新技术手段和创新表达形式,采编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给受众带来更加新鲜、有趣的新闻体验[2]。

2.2 尊重受众需求,提高受众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是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的基础。当前,网络社会的开放、虚拟、自由等特征,使受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新闻,从而提高了受众对新闻的选择权和话语权。然而,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新闻面临同质化、垃圾信息泛滥等问题,导致受众获得优质新闻的概率降低,因而对优质新闻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新闻编辑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受众意识,不断创新新闻编辑方式和播出形式,真正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型。

第一,新闻编辑需要把广播电视发展的定位与受众的期待相结合,及时获取受众信息。例如,新闻中可以浏览官方微博的粉丝评论,阅读受众发来的电子邮件、微信信息等,主动了解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诉求、对媒体的期待,然后打破传统编辑模式的限制,结合不同受众的兴趣点制订编辑方案,确定编辑基调。只有这样,广播电视编辑才能在深入研究、了解、把握受众的基础上,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去选题、策划、采编,从而制作播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第二,重视受众参与,提高新闻编辑效率。新媒体环境为受众参与新闻编辑提供了可能。基于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调整思路,从多方面为受众提供参与新闻制作的机会。例如,在策划时引导受众参与其中,即在新闻编辑前召集受众共同关注甚至是参与报道,联合多个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让受众参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加强对新闻的关注和认同。

第三,加强对受众的价值引导。主流媒体担负着传递主流价值、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在当前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舆论环境下,受众对于主流价值的认同受到一些干扰和影响。基于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承担起主流媒体的职责,主动了解受众的关注点和喜好,尊重受众价值取向,根据受众需求筛选出有价值的热点话题,然后对内容进行编辑制作与传播,营造充满正能量的舆论环境。

2.3 坚持内容为王,制作精品新闻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形式越来越新颖,传播载体不断更新,但“内容为王”的核心理念依旧不过时。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而言,其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转型,就要在保证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聚焦于精品内容的打造,为受众提供优质可靠的新闻内容。

第一,重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当前网络上充斥的垃圾新闻、虚假信息等让民众不堪其扰,广播电视编辑面对这种情况,更要坚持高度负责的态度,真实、全面地还原新闻真相,满足受众对真实新闻的需求。例如,《主播说联播》节目的内容制作以《新闻联播》为依据,有效保证了新闻来源的可靠性,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闻评论自然也比较客观,可以让受众在了解新闻真相的同时,提高其对谣言、虚假信息的抵御能力。

第二,重视新闻内容的创新性。当下,刻板严肃的新闻内容与受众需求错位,因此精准把握受众的需求,并据此在内容上实现创新则是新闻编辑转型的必然选择。例如,在一期反映“双减”政策落地的节目中,主播以“萌娃开学、神兽归笼”开场,展示了新学期开学后孩子们回归校园的喜悦、家长释放压力的轻松,结尾向孩子们送上了祝福:“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记住:Enjoy。”这样的新闻内容反映了当下许多家长的心声,获得了网友的关注,主播在与网友的互动过程中也深入探讨了实施“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第三,重视新闻内容的时效性。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是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广播电视编辑要保持对新闻的敏感性,及时抓住新闻热点,为受众提供第一手的新闻[3]。例如,2021年9月《主播说联播》栏目抓住时政热点,相继推出了《开学第一天,主播郭志坚也“上墙了”……》《中国队实力演绎一骑(qi)绝尘》《央视主播连环押韵趣话服贸会》《央视主播揭秘中国队神勇之力哪里来》《康辉给这10个人送喜报》等节目,完美契合这一时期的新闻热点,让受众在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新闻中获得了良好的观看体验。

第四,重视新闻内容的导向性。新闻内容不仅要及时全面地展现客观的新闻事实,还应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基于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强化导向意识,增加新闻深度,传播主流价值观。例如,《主播说联播》节目与《新闻联播》相比,虽然在语态、风格上有自己的特点和变化,但是节目的正能量、爱国精神始终没有变,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导向也没有改变。

2.4 创新形式,借助新媒体进行编辑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不同媒介在资源、内容、宣传、人力等多个方面的融合,可以有效实现优势互补,并为新闻节目积累更庞大的受众群体,这些新情况、新形势对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和冲击。基于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顺应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有意识、有计划地在新闻中融入新媒体元素,并对这些新闻元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以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同时,新闻编辑要重视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让受众在关注新闻的同时能够思考,感受新闻的温度,认同新闻的价值。例如,在《主播说联播》的节目中,主播从严肃、庄重的新闻主播变成了一个个真实的人,他们在节目中的小表情、小动作都展现了对新闻事件的个性化态度和新潮表达,不仅为受众传播了时政热点,也展示了新闻人的温度[4]。

此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关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主动学习与应用新媒体技术,探索新的编辑手法,凸显新闻的价值。例如,编辑可以将影视中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到新闻编辑中,将动态化的图像信息穿插到新闻报道中,在保留新闻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凸显新闻的重点,以强化受众的视听感受,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在制作有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时,电视新闻编辑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对赛场上运动员奋勇拼搏的场面进行了剪辑,利用慢放的效果呈现出专业运动员对比赛的把控,强化了运动场对观众的视觉冲击,提高了观众对冬奥会新闻的关注度。

2.5 拓宽渠道,充分利用优质资源

媒体融合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拓宽了渠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某种角度来看,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获取新闻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获取优质新闻。对于广播电视编辑而言,其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获取新闻素材,并整合新闻资源,从而提高新闻的整体质量。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如何利用多平台协同、实现多维度传播也是当前新闻编辑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不同平台的受众群体存在差异,其对新闻的反馈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些信息都是重要的资源,对新闻编辑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央视的《主播说联播》节目在快手、抖音及央视新闻官方新浪微博同步推出,三大平台的受众定位有所差异,获得的受众反馈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新闻编辑应利用多种渠道,整合平台资源,实现对内容的设计,并利用平台优势引导受众参与互动,助推热门话题的形成,带动议题的产生,从而丰富新闻的内涵[5]。

此外,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技术,推进自身的转型,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中,打造互动性的传播方式,为受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新闻观看体验,大力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也为其转型和创新创造了更大的机会。新闻编辑承担着广播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制作播出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适应媒体环境;尊重受众需求,提高受众意识;坚持内容为王,制作精品新闻;创新形式,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宽渠道,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最终实现转型,为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实现现代化发展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效能与价值。

猜你喜欢

主播广播电视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人气』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中国蓝主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是小主播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