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刀不误砍柴工 选题报道更成功
——浅议新闻选题对传播效果的重要性

2022-12-18许霖芳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5期
关键词:漳州选题民生

许霖芳

(作者单位:漳州电视台)

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它主要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播报、评说百姓关注关心或喜闻乐见的热点事件,着力解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是一种以群众为主要信息接收对象的新闻形式,即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1]。其实,在国外并没有“民生新闻”这一说法,它是始于中国的一种新闻形式,以2002年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栏目的推出为标志,该栏目推出后好评如潮,也被争相效仿。随后,此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相继涌现一批如浙江的《阿六头说新闻》、北京的《第七日》、河南的《小莉帮忙》等王牌民生新闻栏目。这些优秀栏目的传播,将我国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笔者所在的栏目《记者在线》创办于2003年,也是这波电视新闻改革浪潮中有所成就的代表,是漳州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一档以快速反应、服务群众为宗旨的民生新闻栏目。自开播以来,采访队伍一直站在新闻第一线,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对事实进行准确报道,在漳州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公信力。《记者在线》栏目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几经改版后,目前总时长为25分钟,在新闻选题、采编、制作上日趋成熟,积累了不少经验,栏目专业不失趣味,内容深刻兼具温度,深受漳州市民的青睐和信赖。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以《记者在线》栏目新闻为例,对民生新闻的选题方向及策划思路进行探讨。

1 “大事”早策划,形成主题系列报道

《记者在线》栏目结合重大宣传期,提前策划主题系列报道,围绕同一宣传主题,形成统一的报道形式,选择固定的时段播出。一方面可以支撑栏目的正常播出,引领舆论,呼应主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民生新闻过于琐碎、低俗的情况,引导观众的审美情趣,提升栏目的品位和档次,提高美誉度,扩大影响力[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漳州电视台策划推出了20集系列报道《漳州时光机》,采用新旧对比的方式,反映漳州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节目找出了20年前漳州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及资料画面,然后针对旧视频所反映的某一地方或某一方面重新进行梳理拍摄,由点及面,回望过去,呈现当下,展望未来,直观真实。例如,《漳州人与中国女排的不解之缘》重温了1994年漳州“中国女排腾飞馆”落成典礼,引出漳州20多年来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情况;《“仙女之舞” 舞出魅力漳州城》以1993年一场盛大的万人交谊舞会为开场,引出漳州城市道路建设的成就;《从无到有开发区成为漳州经济主战场》回顾了1991年漳州第一个开发区的奠基揭幕仪式,引出漳州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该系列从1988年之后漳州电视台拍摄的海量新闻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和视频资料,搭配当下的社会生活画面,以旧衬新,形式新颖,而且新旧视频拍摄的时间跨度大,呈现的画面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大。此外,从旧新闻事件入手,扩大到与之相关的整个体系的发展,由点及面,由小见大,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覆盖面广。此外,栏目组在播出时还单独制作了宣传片、小片头,形成规模,可视性强。《漳州时光机》是本栏目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诚意之作,内容所展现的社会变迁及百姓的生活变化令人欣喜,整个报道基调积极向上,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立意好,成为当月的收视热点和宣传重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该系列获得了2019年度福建新闻奖电视系列三等奖。

在2021年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此之前,“漳州110”还曾获得过“人民的110”等48次省部级以上集体表彰。“时代楷模”这一荣誉来之不易,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也是难得一遇的好题材。为迎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展现和纪念“漳州110”至创立以来的创新优秀做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漳州110”的日常工作,《记者在线》栏目精心策划,采编小组兵分两路跟随“漳州110”出警,参与他们白班和晚班的执勤工作,通过沉浸式体验,记录了“漳州110”快速出警过程。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生动再现了“漳州110”5分钟内出警率80%,10分钟内出警率100%的传奇战绩。同时,记者还找出了这支队伍1996年荣获“人民的110”称号时的新闻画面,通过新旧画面的对比,突出“漳州110”的“变”与“不变”,主题积极向上,手法新颖,制作精良。该系列报道一共3集,聚焦当时“时代楷模”这一社会热点,围绕民警工作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人民公安的良好形象,也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百姓带来了安全感和幸福感,释放了正能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该系列也获得了2021年度福建新闻奖电视系列三等奖。

综上所述,结合重大宣传周期或特殊节点进行宣传报道,能实现主流导向和收视美誉的双丰收。这类主题系列报道,需要栏目组提前谋划、安排人员、对接联系、分头行动,才能确保在确定的时间节点顺利播出。这种操作改变了传统民生新闻记者的工作模式,他们不再被动等待新闻事件的发生,而是主动出击,寻找新闻由头、搜集新闻背景、深挖新闻价值、思索展现形式,报道效果也由浅入深[3]。

2 “要事”须深追,做好连续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跟进某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闻事件,报道其事态的最新进展。社会新闻不是孤立的,事件的发生也是动态的,新闻播出时事件仍在推进,因此,报道不能仅仅局限于陈述当前的事实。但近些年不少民生新闻报道都是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象,偏于琐碎和肤浅。当记者遇到关注度高,影响大的新闻事件时,要有追踪意识,提前做好准备,在事件进展的每个节点做一个报道,对新闻事件进程持续追踪、深度挖掘,为观众呈现全面、翔实的新闻信息,从而增强民生新闻的价值,提升媒体的影响力。

2021年11月27日晚,一名男婴被遗弃在漳州市区中山公园的竹林内,热心市民发现后报警。由于婴儿的父母一直未找到,婴儿被送往漳州市人民医院。经诊断,男婴的肝功能异常,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医院为男婴办理了住院手续,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漳州市社会福利院也第一时间派专人照料,这条动态新闻播出之后,受到广泛关注。在群众、警察、福利院、医院的合力救护下,男婴虽暂时转危为安,但疾病的威胁始终存在。是谁遗弃了他?孩子的命运又将如何?牵挂着所有人的心。对于这一类社会广泛关注的动态新闻,它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值得报道的内容,而且每一次追踪报道也能监督或者推动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记者在线》栏目组根据该事件的发展进程,先后报道了《在线追追追:一波三折男婴已转至市医院儿童ICU治疗》《在线追追追:弃婴病情相对稳定 爱心捐款近2万元》《在线追追追:弃婴章铭辰今晨赴沪治疗》《在线追追追:弃婴章铭辰已顺利进行肝移植》《在线追追追:章铭辰顺利回漳》等多条新闻,将小弃婴的救治之路形成完整的事件脉络进行报道,回应社会关切,增强栏目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 “小事”可拓展,全面解读新闻事件

如今的民生新闻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是选题缺乏深度,大多数报道都是围绕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且停留在就事论事。这样的新闻报道虽然能迅速吸睛,但缺乏对新闻素材的深度剖析、深层次挖掘,缺乏新闻价值。我们的镜头不应只对准社会生活中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的表面,更应该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进行拓展,通过事件普及常识、普及法律、输入价值观,进而引导观众正确思考,作出判断,让观众在观看后有所收获。

2022年6月《记者在线》报道了一起邻里纠纷,漳州市区某别墅区一业主养了几只孔雀,每天间隔性鸣叫,影响邻居休息。后来经过邻里沟通,孔雀的主人搭盖了玻璃屋,可是这些孔雀白天仍然在玻璃屋外活动,午休期间还是叫个不停,邻居越发不满,而孔雀的主人认为自己饲养孔雀并不违规,且积极配合整改,但仍然频繁被投诉、受攻击,十分委屈。后来经过辖区居委会的协调,这些孔雀被主人全部关进了玻璃屋。事件发展到此,已圆满解决,但我们的新闻报道并没有结束,记者随后就“城市居民区能不能养孔雀”进行了探讨。记者从漳州市林业部门了解到,目前孔雀并没有被列入野生动物名录,性质大致与家畜家禽一样。而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的市区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畜家禽。如果孔雀属家禽,在城市居民区是禁止圈养的,如果将孔雀视为宠物,那么根据2022年6月5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饲养宠物应当尽量避免产生噪声,干扰影响周围人员,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至此,答案一目了然,节目最后还呼吁城市居民,要自觉遵守公约,换位思考,守好城市生活的每一个秩序。这样全面、深层次地解读新闻事件,把新闻事件和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在满足观众了解事情进展的心理上,又提升了新闻附加值,引导观众进行思考以及作出判断和抉择,彰显了媒体的导向作用。

4 “一鱼”多吃,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融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要将自己的地缘优势与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传播力等优势相结合,扬长避短,资源共享,优化重组内容制作流程,同一内容集中采编,多媒体发布,“一鱼多吃”,促进多平台的深度融合[4]。

笔者所在的漳州电视台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除了坚守自己的电视播出渠道外,还积极扩大舆论阵地,在新媒体领域谋篇布局,提升综合传播能力。同时,本台重视观众的话语权,创建、开放与观众的互动平台,让观众真正参与到新闻讨论中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感。2021年母亲节,笔者所在的《记者在线》栏目便进行了一次线上线下联动的母亲节报道活动。前期造势,寻找一对母女,由栏目组拍摄一条新闻《妈妈和她的妈妈》,记录两代母亲一天的生活,展现两代母亲的不易以及她们的共同与不同之处,并以此为基础,做一条短视频,在漳州电视台“漳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出。视频推出后,公众号同步推出话题——“哪一瞬间,你觉得母亲老了”,邀请用户留言,留言点赞数最高的前10名粉丝,赠送一组亲子照拍摄。《记者在线》栏目以此条公众号话题为基础,制作了一条展现粉丝反应的新闻,并加入街采话题“母亲节,祝福母亲”。同时,呼吁观众继续参与线上“哪一瞬间,你觉得母亲老了”的留言,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待留言点赞数截止,在“漳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以及《记者在线》栏目中公布中奖观众。《记者在线》栏目联系获奖观众,对亲子照拍摄过程进行跟拍并以此制作一条新闻,祝福天下的母亲健康幸福。该活动在《记者在线》栏目、“漳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漳视新闻”微博、漳视网、“漳视新闻”视频号、“漳视新闻”抖音号等漳州电视台各个平台同步推出,实现了传播主体与受众的互动,通过各平台的留言、评论使受众充分表达自身观点,优化了受众的新闻参与感和体验感。

5 聚焦小人物,彰显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点,但近些年,很多地方台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关注度,在民生新闻的选题上零散、肤浅、娱乐化、低俗化,人文关怀日渐弱化。民生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意识,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价值的体现。2021年,漳州电视台《记者在线》做出的系列报道《生命的力量》,将目光聚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普通人、小人物,他们是肩负一家生计,起早贪黑,在市场买菜的老人;他们是昼夜颠倒,为了节省花销,在公交站台凑合过夜的代驾小哥;他们是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辛苦学习直播带货的残疾少年。他们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是辛苦工作,靠双手改善生活的小人物,他们是故事里的主人翁,也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因为普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与观众的情感需求是贴近的、共通的,观众可以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曲折磨难中产生共鸣、感同身受,也能从这类充满人情味的新闻中汲取温暖、尊重与能量,获得心理认同感[5]。这个系列全程无配音,用纪实性的报道,采用字幕加同期声这种朴实的讲述风格,真实再现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与困境,通过宣扬小人物身上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表现人格魅力,弘扬社会正能量,受到观众喜爱。

6 结语

做好民生新闻选题和策划工作,可以使新闻采访工作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并确保最终的新闻成品呈现更好的品质和传播效果。漳州电视台《记者在线》作为一档经历近20年风雨的民生新闻栏目,在民生栏目越发同质化的情况下,在面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强大冲击下,依旧经久不衰,依旧深受观众喜爱,它在选题策划方面的成熟经验功不可没,也对其他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断优化和探索民生新闻选题策划工作,提升新闻价值,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漳州选题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