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2022-12-18陶茂洲
陶茂洲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带动了自媒体、新媒体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传统媒体也因此受到了严峻挑战,这一点在区县级传统媒体中表现尤为明显,不少地市级媒体也不堪重负。于是,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自救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这也打开了媒体传播的新格局。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形式多样,且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电视新闻节目要实现发展和突破,就必须巩固优势,打牢根基,求变求新,在节目形式和内容生产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1 电视新闻节目现状
1.1 审核程序固定
一条电视新闻从采访到播出,其程序是采访→写稿→初审(当班责编)→配音→画面剪辑→合成→二审(部门主任)→三审(分管领导)→播出(二审和三审之间还时常有调整和变化)。这一套程序固然比较完备,但如果简讯与大新闻不区别对待,一律按照规定固定程序制作,“新闻”很可能变成“旧闻”,就会影响播出时效。
1.2 播出时间固定
电视新闻的播出时间一般比较固定,基本是“整点播报”。即便当天上午已经制作好新闻,还是需要等到晚上8点才能播出。这原本是为了固定时段,吸引观众准点收看,从而形成收视习惯。但在受众追求便捷,希望“随时随地获取新闻”的当下,原来的“硬核”变成了“硬伤”。
1.3 传播模式固定
电视新闻播出的基本模式:播音员出镜,播导语,然后切入画面配音解说。整个新闻播报过程中,播音员正襟危坐,以标准的播音腔播报内容,四平八稳,与观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感。而且,与受众的交流较少。这样的新闻播出和传播方式对很多受众尤其是很注重自身感受的年轻一代来说接受度较低,对新闻节目的关注度自然也不会很高。
1.4 传播时效性弱
在审核程序相对复杂、播出时间相对固定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之前,时效性弱就是客观存在的。一步慢,步步慢。在有的地方台特别是区县级台,每天播出新闻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更谈不上及时呈现正在发生的新闻。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阅读习惯碎片化的当下,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速度一定要跟上,时效性不能明显滞后。
1.5 传播灵活性差
电视新闻的传播灵活性差,主要表现为“线性传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比较固定,观众只能在对应的时间点观看节目,而且错过了不能倒回想看的地方了解相关内容,要了解错过的内容只能等重播。并且,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能参与互动,不能发表观点。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观众的约束性较强,且单向传播方式下,观众不能及时反馈意见,这会让一些观众因为感觉“没有存在感”而离开荧屏。
2 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方向
2.1 增强新闻传播时效性
“快”是“新”的前提条件,从某种角度来说新闻传播也是如此。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在审核程序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在保持传统审核优势的基础上提速。比如,简讯、快讯,内容简短,像“今晨8点25分,在××路发生一起四车连环相撞事故,造成路面严重拥堵,目前死伤情况不明”“昨夜暴雨,导致我区××镇部分房屋受损,农作物大面积受灾。今晨8点30分,由安监、应急部门和农业部门专家分别组成的救援队,奔赴该镇实施救援行动。”这样的新闻要尽快通过字幕、口播等方式和利用手机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传播出去,有能力的台要通过插播、连线等方式快速传递信息。
在增强新闻传播时效性方面,中央电视台的做法非常值得推广,新闻频道24小时不停播。遍及世界各地的强大记者队伍、通讯员队伍和各种新闻来源渠道,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央视输送新闻,央视自然在时效性上并不比新媒体差。另外,央视还增加了滚动字幕、即时插播、新闻直播、口播、新媒体互动等多种传播形式,还在频道定位上做到了细化和“精准推送”[1],包括体育、音乐、娱乐、电影、电视剧、军事、农业、综合等不同频道。就体育方面而言,除体育频道外,还专门推出了“奥运频道”,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收视率创世界新高,吸引了大量体育爱好者,尤其是冰雪运动爱好者的观看。
当然,这样精准地推送和布局,不是所有媒体都可以做到的,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高度匹配。但这是地方媒体的一个发展方向。简而言之,就是有能力的地方台增加频道,向专业化、精细化布局,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受众;实力不足以开设细化频道的地方台,就多办节目,在同一频道中增加信息输出量,就新闻节目而言就可以分为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以及各地趣闻等,吸引不同受众。另外,有能力的地方平台还要争取做到打破“线性”播出模式,实时更新播出信息,尽量与新闻事件发生时间同步。
2.2 增强新闻可看性
地市级、区县级媒体除在时效性上提速外,还要在新闻可看性上多下功夫,丰富新闻内容、抓住核心要义,做精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节目不仅仅局限于地方时政新闻,还要兼顾民生、经济、科技、娱乐、生活服务等方面,以全方位覆盖、多样化服务的模式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让受众“守住一个频道,就能满足生活需要”,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就能牢牢吸引受众。这里简要谈谈怎样做好受大众喜爱的时政、民生、娱乐三方面的新闻。
时政新闻突出强调“新闻点”。所谓“新闻点”,就是这条新闻的核心,即报道的关键点。地方台的时政新闻,主要以领导活动、辖区大事为主,这也是市民知晓地方大事、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时政类新闻一定要做得精炼,不要一味突出领导指示、强调、要求,避免陷入程式化。新闻应尽可能简明扼要。要抓住核心关键词,简洁地告诉受众本地时政大事。比如,“新规出台”报道直接告诉受众生活哪些方面将会因此改变和受到影响,“人事任免”报道哪些人哪些职务发生变化,“重大工程”报道目前重要工程的进展、何时能完工等内容。党内活动新闻,只需要告诉受众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完,达到什么效果即可,而不必把人员分工、实施步骤、经费保障、领导强调等都事无巨细地写进新闻。对于本地时政新闻,一定要择其要,不拉杂、不冗长,抓住“新闻点”。
民生新闻重点抓住“新闻眼”。民生新闻注重身边事,因为就在身边,所以引发关注,即在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中说清是与非,倡导真善美。在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新闻眼”,“新闻眼”就是老百姓的视觉注意力在哪里,喜欢看什么,就是吸引眼球的点。这里说的民生新闻,其定位就是面对大众的一档故事性新闻节目。关键是把让人期待的、最能说明问题的点说清楚、讲明白,注意用语一定要接地气,这样就能锁定一个相对稳固的收视群体。例如,重庆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类节目《天天630》,分精简版和加长版,持续数年不衰,很大原因就是“接地气”,抓住了观众的需求和兴趣点。用栏目组的介绍就是“提供了一个基于民生的视觉触角,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大量报道市民消费投诉、生活服务资讯;充分发动群众提供新闻线索,听取观众对社会事件的意见,扩大信息覆盖面。”其中,“基于民众的视觉触角”最核心的就是“抓住了普通大众的眼球”。比如,这样一条新闻:车主下班回家,发现车位被别人霸占,打对方电话不接,车主一气之下把对方的车用钥匙划了一条长痕,且将车位堵住,造成通行堵塞。最后车主不但被占用车位的人告上法庭,赔偿了对方损失,还遭到众人谴责。类似这样的故事新闻,很容易引发受众共鸣,受众站在不同角度对此事的看法不一,众说纷纭,从而也能引发大讨论,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和传播效果。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新闻,因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受广大民众关注,而这样的新闻就要把故事原委讲清、讲透,落脚点放在“该怎么处理才最好”上,这也是“新闻眼”。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新闻每天都在发生,把身边故事讲好,就能把民生新闻做好。
娱乐新闻引导侧重“新闻脸”。娱乐是人们生活的调节剂,明星也是大众茶余饭后的聊天内容之一。报道关于明星的新闻要注意些什么,怎样的报道方式才算最好?最重要的是选好“新闻脸”,也就是风向标。明星有全国知名的“大明星”,也有区域范围的“小明星”,不管知名度如何,选取这些公众人物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都要注意“德艺双馨”这个基本点,也就是品行要适配,确保娱乐新闻的导向性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2.3 创新编辑形式
“内容为王”,编辑形式首先要服从于内容。新媒体也好,传统媒体也罢,都需要生产出耐看和好看的节目“精准推送”,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才能最终牢牢吸引受众。这一点不少新媒体尤其是一些移动端应用程序做得更好,根据浏览数据就可精准推送受众想要了解的信息,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做节目也要“精准制作”,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人员一定要顺势而为,创新编辑手法和形式。比如,注重片头片尾包装,让人一看就想一探究竟;比如,故事新闻中,改变“先因后果”的固定编排节奏,转换成“先果后因”叙事风格,配制相应背景音乐以增加悬念;比如,画面编辑要跳出窠臼,不生搬硬套,使画面间的衔接方式多元化,适当增加特技,或快进或慢放或静帧,还可在画面中增加图片,叙述中增添音乐,围绕内容来创新编辑方式,让“视觉张力”更强[2]。
2.4 创新播报模式
播音员主持人自身形象要与栏目吻合。部分新闻播音员的播报模式较为死板,总是一个腔调、一个模式、一种姿态、一个表情。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首次提出“电视语态”概念,也就是对电视观众的“说话方式”[3],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高红波则在《中国电视语态的变迁》中指出,所谓电视语态就是“传播者对受众说话的态度与叙事方式”,并将电视语态更进一步细分为“新华语态”“平民语态”“悬疑语态”“叫卖语态”4类[4]。当然这并不是说新闻播报要一惊一乍地故弄玄虚,而是说,可以尝试改变和创新新闻播报模式,比如一档节目里可以有不同“语态”出现,让叙述更生动,让视觉听觉更丰富。新闻播报不追求花里胡哨,但也要与时俱进,播音速度、动作表情、语音语势等,都可以根据新闻内容而作出调整。其实,编辑形式也好,播报模式也罢,这里所指的“创新”,究其实质就是要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大众要求相匹配,要找到一个让受众接受、与受众形成交流互动的契合点。
2.5 创新互动传播
融媒体时代,新闻除传播速度加快外,传播者和受众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受众已经不满足于以往的单向传播,被动获取和接收信息,还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一些新媒体开设的留言评论区、精彩留言展示、“弹幕”等值得传统媒体借鉴。比如,益智类、娱乐类、竞技类电视节目,话题性新闻栏目,就可以开通对话、连线、留言等交流功能,实现“大屏”(电视)和“小屏”(手机)互动沟通、增效融合。另外,还可以借鉴和使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来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力。
2.6 多用直播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人们对新闻事件“真相”的追求和好奇是不变的,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恰恰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引入直播,声画同步,“实时呈现”事件发展情况[5]。记者就在事发现场,身临其境代入感强,多用同期声现场感强,这其实就是满足受众需求的最好方式。这一点传统媒体电视台很占优势,不是所有媒体都适合且都能够做直播的,电视台有经过系统培训、实战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文字记者、编辑、摄像记者、出镜记者、主持人和制作团队。这支精干的专业队伍能够根据事件进度、不同节点做现场报道、现场访谈、现场评论等各种“就在现场”的电视节目,可以满足受众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的需求。当然,直播不是盲目地呈现,而是有目的、有方向地报道,适用于突发自然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也适用于大众关注的重大文物挖掘现场和重点工程建设现场。
央视和省级台可以围绕新闻事件整合和调动各方资源,搭建直播室,邀请权威专家,连线不同城市,使整个直播立体、丰富、全面。地方台开展直播最便捷和可操作的就是有一辆功能相对齐备的“转播车”,组织一支精干力量,包括编辑、记者、摄像、出镜记者、主持人等,现场采访、现场制作不求全但求快,真实、实时报道突发事件,吸引观众。同时,还可以通过有预案的准备,播放相关资料片、介绍事件背景、邀请相关专家访谈等形式来增加信息量,完善直播事件报道。
3 结语
融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电视新闻节目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与新媒体进行资源整合、聚拢发力,这样才能在媒体融合中找准方位,稳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