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实践
——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
2022-12-18唐亮霞
李 翔 唐亮霞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1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兴起及内涵
产学研合作模式起源于20世纪中叶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以“特曼式大学”联合培养模式为标志。西方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将其理解为一种既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又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该模式运行较成功的国家有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萌生,目前已经在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及制造等专业教育领域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战略,“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1]。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从教育学角度出发,产学研教育模式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产”“学”和“研”三方面的有机融合。“产”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指教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交易,二是指培养出高素质和应用型的人才,三是指高校精神、文化和理念的产生[3];“学”是指“教”与“学”所包含的全部活动,用以凸显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责和首要使命;“研”是指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学”与“产”之间的桥梁。目前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主流定义是,将生产、教学和科研三方面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的,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资源,将课堂教学与行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4]。也就是说,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整合各自独特优势,将教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培养与获取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企业实训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双向互动,从而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培养中的适用性
2.1 二者理念相通
产学研合作模式秉持高等教育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理念,将高校教育与企业资源有效衔接,既注重理论学习,也注重实践应用与创新,使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的培养坚持以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为导向,突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贯彻“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兼顾学生对广播电视理论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训练,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广播电视领域的创作、教育、管理、研究等相关工作,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理念相通。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广播电视专业硕士人才,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对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工作的积极响应。
2.2 二者目标趋于一致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基底,培养拥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为目标。广播电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播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广播电视节目创作技能及良好综合文化素养,能够适应文化艺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够在广播电视专业创作和制作机构、艺术团体、院校、文化馆站、各类新媒体和文艺研究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广播电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3 符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广播电视行业不仅需要掌握音视频、摄影摄像、节目制作等专业知识,具备采访、编辑、制作、播出技能专长的应用型人才,还急需顺应数字媒体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媒体人才。广播电视专业硕士不仅要掌握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即具备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艺术制作、广播电视广告艺术以及新媒体相关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策划与编排、后期剪辑与包装等专业技能,成为能够适应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广播电视专业使用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助于弥补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断层。一方面,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可以向学校提出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需具备的能力和要求,这些建议可作为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学校作为人才供给方,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及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这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2.4 有助于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不能只依靠高校单一角色,需要多主体、多形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高校在培养广播电视专业硕士时,使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使成果尽可能快地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去。校企双方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开发与创新技术增强广播电视专业的竞争力,为学校赢得口碑,也有利于在学校和企业中进行生产与教学、教学与科研的高效合作,使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科研产品。比如,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与全国教育电视节目合作制作的系列科教片《身边的奥秘》《身边的科学》已投入市场进行销售,这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典型案例。
3 广播电视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践: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
3.1 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凸显行业前瞻性
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支撑。广播电视专业硕士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由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组成,公共课侧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专业必修课注重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则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主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
学校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体系,体现广播电视领域发展态势,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一方面,学校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与企业共同商讨课程开发策略,共建特色实践课程,不断提升实践课程比例,规定实践类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60%,并将实践类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和开放性实践课程,明确开放性实践课程占实践类课程总学分的20%~30%。开放性实践课程是指不以传统课堂课时为依据认定学分,而是以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时长以及参加后的收获等来认定学分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体验生活”“创作实践”“田野采风”“业界实践”等实践课程。比如,在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暑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设置了4周的“业界实践”实践课程,认定为4学分。同时,在保证课程内容涵盖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突出课程内容的新颖性与独创性,并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根据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趋势,注重凸显课程设置的行业前瞻性,陆续增设了“新媒体传播”“业界实践”“新媒体广告”“新媒体营销与运营”等新媒体实务课程,突出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构建适应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此外,教师还积极采用专题讨论式授课方式,侧重集思广益拓展学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选择的专题贴合现代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涉及新兴的节目类型、影视技术、新媒体运营等。
3.2 推行“双导师”制,提升学生的工作胜任能力
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推动培养单位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高校师资与行业师资具有天然的优势互补性,校企协同育人能够实现双方师资共享、课程共建、学生共育、资源共享,推动专业理论与行业实践的相结合[5]。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提升学生的工作胜任能力为导向,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广播电视行业领域选聘了数十位高水平艺术家、行业专家担任实践导师。这些实践导师来源于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教育电视台、南昌广播电视台等本省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单位,其中具有广播电视工程系列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6人。在具体实施上,学校通过师生互选为每位学生配备了校内导师和实践导师各1名。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为第一负责人,主导学生全程培养工作,实践导师则主要负责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同时参与企业实训、学科竞赛、毕业作品创作、毕业答辩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实现校内、校外导师联合培养,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作胜任能力。
3.3 实施工作室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情境认知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身处相应的情境之中,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或者教师为学生安排一些任务,引导学生以个体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构建学生的认知,这样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培养来说,学校设置相应的社会情境,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构建系统的社会认知体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学生培养相应的社交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此,学校推行了工作室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工作室教学法是指由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共同在工作室组织开展的以真实项目为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6]。学校依托文科实验中心的演播室、数字媒体实验室、摄影实训室等场地设施开展工作室教学法,由校内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指定艺术编导、微影像创作、栏目包装、影视动画创作等项目任务。比如,指导老师可以结合“电视节目编排与包装”课程,向学生布置艺术作品制作任务,要求以学生作为主创在综艺、音乐、美术、设计、摄制等方面主导制作完成作品,并提交时长在25分钟以上的成果视频。在工作室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需要向学生准确展示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爱好相结合,分成素材资源收集、内容编辑、想法策划及后期素材剪辑制作等小组,并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深耕广播影视领域的专注力和工匠精神。
3.4 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实践基地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主要基础设施形态,是学生开展业界实践、学科竞赛、实践教学、课题研究、创新创业等活动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拓宽科研融资渠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优良环境和先进设备的广播电视专业实践基地是学生开展专业实践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最佳场所。实践基地还有利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这些项目可以源自企业自身的真实业务,也可以包括企业与高校合作的课题等。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基地布置的具体任务或者项目,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以此为驱动,提升实操能力。
另外,学校要积极建立校内外多类型实践教学平台,切实保障教学质量。一方面,学校可以创新校内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辅部门协同育人机制,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与指导中心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学校电视台、校园公众号、新媒体视频账号、校报等新闻宣传平台矩阵和创业中心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另一方面,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充分利用行业合作资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与广播电视台、影视传媒机构、广告公司、新媒体公司等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基地16个,包括江西电视台、江西广播电视台红色经典频道、江西教育电视台、南昌广播电视台资讯频道、江西中城报传媒有限公司等本土头部媒体行业组织,逐步打造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实践基地。学生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能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扮演真实的职业角色,掌握真实的业务流程,遵守真实的规章制度,这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3.5 构建学科竞赛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是立足于学生的专业领域,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团队协作、创新实践去完成指定作品或者任务的一种竞赛项目[7]。学科竞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能够有效验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熟悉及实际运用情况,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8]。除此之外,学科竞赛大部分都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参赛,参赛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
为了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积极构建了涵盖校级赛、省级赛、国家赛和国际赛4个层次,覆盖教育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各级政府机构5个主体的学科竞赛体系,重点包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及其他部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新媒体创意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网络试听节目大赛等。比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创办于2005年,是教育部第一个文科类大学生竞赛项目,致力于推动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该竞赛项目以企业真实市场需求为参赛命题,设置短视频类、微电影类、互动类、动画类、广播类等与广播电视专业相匹配的作品赛道类型,通过真题真做,实现教学与市场关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灵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参与师生人数最多的国家级大学生赛事之一。为了营造学科竞赛的良好氛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还从竞赛融入课程、竞赛项目化教学、多学科协作参与、完善奖励机制、加强竞赛指导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近年来,学生在多项学科竞赛赛事中屡创佳绩,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近40余项,包括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省级等级奖16项、江西新闻奖等级奖3项、“决胜之路”江西省优秀微电影微视频大赛等级奖4项、牡丹亭微电影盛典暨第五届万峰林微电影盛典等级奖2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等级奖1项等。